跟著《桃姐》遊香港 小巷中尋香港老味道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這是不為人所熟悉的香港,我覺得這地方的居民與商戶之間充滿溫情,很有人情味。有些人會覺得這裡節奏懶散,但我偏愛它的人性化。」--許鞍華

《桃姐》海報

《桃姐》講什麼

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影片中的養老院鏡頭在深水埗取景。電影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

石硤尾美荷樓

深水埗老片場

深水埗年代久遠,有幾處建築堪稱「香港之最」。

深水埗,九龍半島西北一個典型香港舊區。到香港如果想買名牌,沒有人會去深水埗;如果想像在迪士尼、海洋公園那樣勁玩一番,也沒有人會去深水埗。深水埗有什麼?這裡有2000多年歷史的李鄭屋古墓、從興盛走向沉寂的工業廠區、香港最早落成的公營房屋、香港最早期的私人大型屋苑,還有新近發展的填海區。有人說,深水埗是香港歷史的見證者,走進這裡,也就走進了普通人日常的香港。

深水埗有多少年歷史?答案是兩千年。1955年港府興建屋邨時,在東京街北端發現了東漢遺址李鄭屋漢墓。李鄭屋古墓出土的文物有58件,包括陶製及銅製的日常用具,這些文物有助於了解古代香港居民的起居生活,在香港備受重視。現在參觀李鄭屋漢墓,不僅能看文物,還可去旁邊的漢花園走走。花園仿照漢代風格建造,附近居民常來這裡休憩。

從漢花園出來,可以去看深水埗民居的另一項香港之最,就是被稱為「公屋鼻祖」的石硤尾徙置大廈。這裡原是一片木屋棚區,1953年平安夜的一場大火使53000多位居民無家可歸,政府為了安置居民興建了徙置大廈,以此開創了為下層居民提供住所的公共屋邨制度。

徙置大廈一直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其中的第41座美荷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這座平面為H形的7層樓房,是當年老屋邨的代表。裡面的房屋均為120平方呎(約11平方米),沒水沒電,只在大樓中央有公共水龍頭、廁所和浴室;兩端的單位由長長的公共走廊(俗稱冷巷)連接。目前,美荷樓已被改建成青年旅舍,公用浴室和廁格都按原貌保留了下來,今年下半年到香港,就可以體驗入住了。

石硤尾附近還有一座值得一遊的舊建築---石硤尾工廠大廈,它是深水埗工業發展的見證者。邵氏舊片裡,工廠女工梳著孖辮、提著飯盒去上班,她們去的就是這種工廠大廈。這座大廈2000年停用後,被活化成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上世紀70年代工廠大廈的「石屎」地面、建築格局都保留著,不同的是藝術品代替了舊機器,實驗劇場的念白代替了馬達的轟鳴……

相關焦點

  • 跟著《桃姐》遊香港 探尋香港老味道
    ——許鞍華《桃姐》講什麼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影片中的養老院鏡頭在深水埗取景。電影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
  • 《桃姐》取景深水埗 遇見香港老味道
    「這是不為人所熟悉的香港,我覺得這地方的居民與商戶之間充滿溫情,很有人情味。有些人會覺得這裡節奏懶散,但我偏愛它的人性化。」———許鞍華  電影《桃姐》《桃姐》講什麼  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
  • 香港有個好萊塢,《桃姐》的香港在交加街菜市場,值得一來
    香港無論來幾次我都一定要去灣仔和銅鑼灣。這裡有燒臘的氣味,有溼漉漉的魚鮮,冒著蒸汽的茶餐廳,這裡有我們在錄像帶裡接觸的最初的,滿是人情味的香港。《桃姐》有場戲,鍾春桃帶著老花鏡,在菜市場一粒粒挑蒜,挑的認真又仔細。
  • 68屆威尼斯競賽片:《桃姐》(中國香港)
    《桃姐》主打親情牌  《桃姐》 A Simple Life (中國香港)  導演:許鞍華 Ann Hui  主演:劉德華、葉德嫻、王馥荔、秦海璐、黃秋生  類型:劇情  《桃姐》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最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之一,葉德嫻內斂大氣的演出,有望讓她在影后角逐中殺出重圍。
  • 深水埗 當文藝青年遇見香港老味道
    十年前的《無間道》,劉建明與陳永仁相逢於鴨寮街音響店;潮溼卻堅韌的《青苔》,警察、黑社會、妓女、拾荒者和殺手共處一區,橫街窄巷裡掙扎著生存;還有《桃姐》裡寧靜的杏林護老院,暮靄老人們坐在長椅上曬曬太陽看看天光。
  • 《桃姐》取景深水埗 遇見香港老味道(2)
    徙置大廈一直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其中的第41座美荷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這座平面為H形的7層樓房,是當年老屋邨的代表。裡面的房屋均為120平方尺(約11平方米),沒水沒電,只在大樓中央有公共水龍頭、廁所和浴室;兩端的單位由長長的公共走廊(俗稱冷巷)連接。
  • 味道 23家街邊小館裡的老香港市井味道
    但是,2016年米其林卻偏偏玩出新花樣——破天荒地地把香港和澳門35家街頭小食店列入其最新出版的紅色寶典中!這些可都是經典的香港老味道啊,是一代香港人的難忘記憶。今天,不妨跟上寶寶的腳步,一起在舌尖上追尋一下那種經典的香港情懷吧……狗仔粉這個名字聽起來獨特又陌生,不過它卻是香港曾紅極一時的街頭小吃。這家小店如今由兩位80後年輕人經營,已經有好幾家分店,狗仔粉、火鴨腿碗仔翅都是它的招牌出品。
  • 《桃姐》:天水圍的情與路
    桃姐(圖片來源:資料圖) 儘管《桃姐》並沒有以「天水圍」起題,但是我們仍舊可以把這部電影看作是「天水圍三部曲」的完結章。《桃姐》的故事極其簡單(所以電影的英文名叫做「簡單生活」),它講述了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Roger(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傭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主僕情。Roger自幼被桃姐所照顧,在幾個孩子中桃姐也最偏愛他,桃姐年老中風後,Roger一直照顧她到送終。其間沒有大起大落的矛盾,也沒有愛恨情仇的糾葛,它是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邊的瑣事,吃飯過節、養老送終。
  • 尋找香港的上海老味道
    正因為這樣,不少富有上海特色的小店陸續在香港出現,如上海理髮店、上海館子和上海雜貨店。本文作者也是來自上海的新香港人,他筆下的香港上海老味道,頗有意思。現代化都市留下的歷史記憶是最令人尋味的。香港作為海派城市,匯聚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味道。作為來自上海的新香港人,我關心的是在香港的上海老味道。
  • 深水埗的香港老味道
    新華網香港1月19日電(記者 王欣)下午2點多的深水埗,格外繁忙,鴨寮街兩旁的攤檔擺滿了廉價的衣飾、電子產品和玩具雜物,人們擠在攤位前,和攤主討價還價。老人們說,這嘈雜的景象,恍如幾十年未變的老香港。舊貨攤檔 時光倒流在這個被稱作香港最貧窮的地區,大批新移民落地生根,從事香港傳統老行當。記者日前隨香港文化企業「活現香港」的導賞員鄧彥心來到深水埗,聽她講述深水埗的往日今夕,跟隨她尋覓香港老區的酸甜苦辣。從小生活在深水埗的鄧彥心告訴記者,深水埗的跳蚤市場代表著這裡最原生態的生活面貌。
  • 《桃姐》哀而不傷,溫情滿滿,帶你感受人這一生的生老病死苦!
    電影講述香港一家人給傭人送終的故事。一個從小就是孤兒的女主角,在收養她的家中做傭人,做了一輩子。一天,女主角突發中風被送進醫院,家中唯一在香港生活的男主角知道後馬上回來照顧。女主角出院後,提出到養老院居住。男主角仔細詢問後,讓女主角在舊相識朋友開的養老院中住下。
  • 香港的旺角很特別,與香港的美食相戀,大街小巷設計很美
    香港的旺角很特別,與香港的美食相戀,大街小巷設計很美在香港,這裡景色是獨特的,而且食物是美味的,所以來玩的遊客非常的多,而這裡的購物也是特別的實惠而且便宜,很多地方都是擁有著很多非常潮流的服飾,所以這裡非常的方便,讓大家非常的喜歡
  • 正和興香港逍遙遊,快樂跟著感覺走!!
    逍遙遊      在正和興,有一項非常好的福利,那就是每年國內外精英逍遙遊;夥伴不用花一分錢,公司出錢,您出時間,並帶著夥伴或家人一起出去玩
  • 跟著音樂遊歌詞裡的香港
    &nbsp&nbsp&nbsp&nbsp對香港而言,歌詞是這座城市的另類記憶。只要跟著歌詞線索,就可以制定一條遊玩路線,去尋找那些被唱響的地方! 如果你沒有試過,不如戴上耳機,展開一場不一樣的音樂之旅吧!
  • 記憶香港: 品老香港味道,探索港劇中的熟悉情景!
    相信看過TVB的朋友,對於香港的美食和旅遊肯定非常熟悉。以至於很多去香港旅遊的遊客,都會刻意的去找尋一下港劇中的美食,來體驗一番老香港的味道。而在遍地是沒事的香港,元朗被譽為「香港美食天堂」,足以證明這裡的美食非同尋常!下面小編推薦一些特色老店,來一起嘗嘗老香港美食吧!
  • 經典港片中的景點,跟著港片遊香港,快來一起看看吧!
    經典港片中的景點,跟著港片遊香港,快來一起看看吧!相信不少自小愛看港片的80、90後們,除了欣賞到港片中的義薄雲天與街頭熱血,不知不覺中,也跟著片中導演的鏡頭,看到不少關於香港的景色。的確,香港面積雖然不大,但在這片土地上,卻誕生了許多經典作品與耀眼明星。今天就讓小編為你盤點一下,那些出現在經典港片中的香港景點,讓我們一起跟著港片遊一次香港吧!【第1站】旺角——《古惑仔》對於不少愛看港片的影迷而言,旺角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一站。
  • 香港遊:跟團好還是自由行好?
    估計很多朋友會選擇香港遊,選擇好了去處,你是否又處在自由行跟團遊的十字路口難以決擇呢?自由行:舒適,沒有強迫消費,不用看導遊臉色,時間可以自己控制,但價格很高;跟團:便宜,省心。毋庸諱言,自助遊和跟團遊各有各的優勢,只有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只要堅守著這條消費原則,便能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 乘著叮叮車,遇見老香港
    這一次,我就手握著這一機三鏡,利用圖片展現老香港獨特的一面。需要註明的是,這不是一篇鬆散的評測,也不是嚴謹的遊記,可以看作是一篇「看圖說話」的圖文而已。這小巷裡全部都是小攤販經營之處,當中商品都是些廉價的衣服、小商品。而這裡,卻是很多歐美遊客喜歡流連的地方。可能這就是最接地氣的體現吧。
  • ​跟著專屬導賞團 有滋有味遊香港
    原汁原味的香港往往隱藏在很多外地遊客並不知曉的街巷裡,為了讓遊客更深入了解當地特色-「做一天香港人」,香港區五間萬豪酒店新推出了「滋味香港遊」住宿計劃及
  • 深水埗:從老音響裡飄出的新歌,繁華背後的舊時香港味道
    最近應該有很多小夥伴在做春節度假攻略了,香港應該是經常被小夥伴們寫在旅行計劃表上的一個地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是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多種文化交織,是許多人想去的購物天堂。但是就像北京有城中村,香港也有繁華背後的另一面就是深水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