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看完的時候,我已經哭的稀裡譁啦的了,因為也養狗所以對小狗的電影向來是無法抗拒~~從電影開頭的那隻幼小的步履蹣跚的小狗到影片的結尾處年邁的八公艱難的走到車站前等待著主人,美麗雪花飄散,八公在寒風中睡著了,八公和主人在天堂相遇了,八公終於等到了思念已久的主人~~
先前對這部電影期待不是很高,因為一向是習慣了狗狗的電影的東方的細膩的表達和刻畫,也因為東西方本身的文化的差異,對歐美的狗狗的煽情情節設置上面感覺會很一般,從《導盲犬小Q》,《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都是體現了一隻狗的一生,從出生到年老死亡,狗狗都忠誠的陪伴在主人的身邊,小狗的靈魂世界是很純真剔透的美好。。。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歐美人的表達在這部影片中也是很細膩動人的,特別之處在於影片嘗試以八公的視角看這個黑白的世界,很貼切與欣賞者的感官。從小到大的八公也很可愛,尤其是喜歡開頭的那隻小狗的眼神,宛若天使一樣好奇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個人的內心。
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1925年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由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理查·基爾、瓊·艾倫和薩拉·羅默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8月8日在故事的原型故鄉日本率先上映。影片講述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裡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電影劇情
大學教授帕克(理查·基爾飾)在小鎮在車站上偶遇一隻可憐的小秋田犬 ,它孤苦無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憐憫,雖然妻子(瓊·艾倫飾)極力反對,並想盡辦法要把它送走,但看到丈夫和女兒對它無微不至的由衷喜愛,終於決定讓它成為家庭一員,帕克為它取名「八公」。
八公陪著帕克全家一起成長,從小狗漸漸變成龐然大物。八公每天準時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點準時出現在車站門口迎接帕克下班,這可是他們的約會時光。在小鎮車站站長,賣熱狗的小販,附近商店的老闆娘的眼中這都是已經習以為常的畫面;看到帕克從車站出來叫出那一聲熟悉的「Hachi」,八公興奮地撲上前去撒嬌的樣子,已經成了車站每天上演的故事。然而在八公學會撿球的那一天,帕克開心且驕傲,但也是最後一次兩人的珍貴回憶。
就在那一天,帕克在大學上課時突然倒下,他因心肌梗塞突發而死亡,再也沒有回到車站。之後每天傍晚五點,八公都來到火車站裡等候、凝視。第二天、第三天,從夏季到秋季,九年時間裡,八公依然風雨無改,直到它最後死去
幕後花絮
人們在東京澀谷站前為八公樹立了銅像。八公「本犬」也出席了銅像的揭幕式。此後銅像附近的車站入口就被稱為「八公入口」。
在二戰中,由於金屬資源的短缺,八公的銅像被熔化。建造在原址的銅像是在1947年8月重建的。1935年3月,八公11歲時候因心臟感絲蟲病而死亡。它死後屍體被製作成標本,保存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在其出生地的大館市車站前也有同樣的一座銅像。另外在富士電視臺前還有一座高達88.8釐米,重達88.8千克的忠犬八公的新雕像。
真實的小八於1923年出生於日本大館市,他的主人是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上野英三郎,1925年5月去世後,小八回到澀谷車站,並在那裡等待了九年[5-6] 。
幕後製作
故事原型影片改編發生在日本的真實故事,這個真實的故八公的現實雕塑事發生在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上野秀三郎是東京大學農業系的教授。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後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這樣的幸福生活一直持續到1925年,上野秀三郎在大學裡突然中風,搶救無效。他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等了九年[7] 。
主創團隊
八公的故事曾在1987年拍成日本電影,由仲代達矢主演,該片當年曾在日本引起轟動,創造了40億日元的票房收入。而此次新版本由《濃情威尼斯》和《狗臉的歲月》的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而在影片中的教授一角由理查·基爾飾演[7] 。
票房成績
影片在日本共在349家影院放映,上映兩周收穫8.8億日元的票房收入[9] 。影片在香港上映首日收穫19萬港幣的票房成績,首周4天內斬獲143萬港幣的票房[10] 。
影片評價
縱觀影片,導演用了些心思將開篇以倒敘的方式通過小孩講故事引出八公這個角色,描述了美國祖父與日本幼犬的異國之情,其中也穿插了帕克教授一家的幸福甜蜜,帕克教授與朋友之間的情誼,體現了大愛和友愛的主題,這種自然的情感也使觀眾為之動容。影片也將這種愛延續了下去,結尾小外孫和他的小八公將繼續著精彩的生活,有別於其他電影的不同,這部影片傳遞了一種希望,觀眾不再是處於一種絕望的悲痛懷念[11] 。(金鷹網評)
影片中的大看點落在了理查·基爾和八公的身上,理查·基爾所扮演的
帕克教授是一個溫和、善良的知識男性,八公如同帕克教授的第二個孩子,影片點題似的描寫了他們生活的點滴,前半部放在相遇之後遇到的一些趣事,後半部則描寫了成年的八公守候的故事,雖然帕克教授已無法體會到八公給他帶來的感動。最感人的事跡被安排在了影片的後半部,這種感動也一直持續到了影片結束。作為一部純粹的催淚影片,影片所呈現出來的催淚效果十足[11] 。(金鷹網評)
《忠犬八公的故事》雖然全好萊塢的製作班底,取景也在美國本土,卻拍出了日本電影獨有的溫馨與雋永。與美式人狗情的電影《馬利和我》的歡鬧作風相比,《忠犬八公的故事》則更具催淚效果。電影整體展現出溫馨但不濫情,避開許多灑狗血的橋段。沒有過於強調悲傷,而是單純呈現人與狗之間的情誼[7]
《狗的禮讚》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的好友可能和他作對,變成敵人;他用慈愛培養起來的兒女也可能變得忤逆不孝;那些我們最感密切和親近的人,那些我們用全部幸福和名譽所痴信的人,都可能會捨棄忠誠而成叛逆。一個人所擁有的金錢可能失去,很可能在最需要的時候它卻插翅飛走;一個人的聲譽可能斷送在考慮欠周的一瞬間。那些慣會在我們成功時來屈膝奉承的人,很可能就是當失敗的陰雲籠罩在我們頭上時投擲第一塊陰險惡毒之石的人。在這個自私的世界上,一個人唯一毫不自私的朋友,唯一不拋棄他的朋友,唯一不忘恩負義的朋友,就是他的狗。
不問主人是窮困或騰達,健康或病弱,狗都會守在主人的身旁。只要能靠近主人,不管地面冰涼堅硬,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它會全然不顧地躺在主人身邊。哪怕主人無食餵養,它仍會舐主人的手和主人手上因抵禦這個冷酷的世界而受的創傷。縱然主人是乞丐,它也象守護王子一樣伴隨著他。當他所有的朋友都掉頭而去,它卻義無反顧。當財富消失,聲譽掃地時,
它對主人的愛依如天空運行不息的太陽一樣永恆不變。假若因命運的捉弄,它的主人變成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這隻忠誠的狗只求陪伴主人,有難同當,對抗敵人,此外毫無奢求。當萬物共同的結局來臨,死神奪去了主人的生命,屍體埋葬在寒冷的地下時,縱使所有的親友都各奔前程,而這隻高貴的狗卻會獨自守衛在墓旁。它仰首於兩足之間,眼睛裡雖然充滿悲傷,卻仍機警地守護墓地,忠貞不渝,直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