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ふもとっぱら營地眺望富士山
富士山的四條登頂山路、山麓神秘的青木原樹海、環山美麗的五湖+1,終年結冰富有特色的各種洞穴。從開始接觸戶外起,登山探險露營划船等以不同方式差不多走遍了整個富士山區域,唯獨這裡沒到。位於二合目的Yeti滑雪場。
靜岡側的富士山景,山頂是尖的
主要是因為這裡離太平洋比較近,地理氣候很難積雪,滑雪場是人工雪。經常聽聞白天氣溫上升後雪融化結成冰,滑道上像溜冰。對我這種初學者(雖然學了N多年了……)自覺難度太大。日本是粉雪天堂,自然不會放過那麼多松松粉粉的雪不滑,而首選這裡了。
然而這一次完全改變了我的印象。
首先當屬交通的便利。滑雪場短波巴士的起始站御殿場站,從家出發乘坐富士特急一個半小時。且與熙熙攘攘的東京市區反向,疫情下比較安心。
其次是雪比想像的好很多。任何事情,入門時候的好印象很重要(笑)。
雪道僅有兩條初級道和兩條短短的中級坡面。對於會滑的人來講估計半天就會生厭。但正好適合我反覆練習基本動作。
兩手平舉杖糾正上肢方向,萬年無進步……
N年了身體很忠實地追隨著板往哪轉人也往哪轉,於是每次都要先矯正保持上肢面朝坡下方。
同伴們能滑大圈三五個彎搞定一個坡,我大約來迴轉十幾次到下面。同樣的價錢能多滑也不吃虧。
抬頭富士山,低頭是草地
今年雪下得很不均勻。日本海側除雪累死人,太平洋側雪少得可憐。富士山也露出大半黑色山肌,何況是山麓的滑雪場。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壯觀的寶永火山口和寶永山。三百多年前的最後一次大噴發,在富士山腰形成了幾個大火山口,新生成了一個寶永山頂。火山噴發後裸露出山體斷層,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富士山幾萬年來的地質變遷。環繞寶永火山口的王子登頂路線、六合目自然考察路線、村山古道都是我喜愛且推薦的。(一講到山就止不住)
放大
右邊的大坑是寶永火山口。隱約可見的z字型,左邊是富士宮登山道,火山口上方是王子登山道(現天皇在皇太子時期攀登後得名),中途與御殿場登山道匯合。
另一個覺得不錯的地方,是這裡開放了幾處雪道邊上的休息場所。午餐及茶歇不用進餐廳。同去的都是登山人,背個小包裝上開水和飯糰,既遠離三密,又很有郊遊的感覺。就差背雪鏟來挖個圓桌啦。
借張其他雪地的照片
最近的生活離不開口罩,保暖又防曬……
夕陽西下,結束愉快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