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15億,讓網友大呼「國漫興起」。該片導演餃子畢業於華西醫學院,2009年便推出風靡全網的動畫喜劇短片《打,打個大西瓜》,被譽為是「華人最牛動畫短片」,《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動畫長片。他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不再提國漫崛起時,才是真正的崛起
「醜哪吒」是希望觀眾看內在
華商報:第一部動畫長片,為什麼要選擇「哪吒」這一題材?
餃子:是自發的選題,因為這畢竟是一個非常大量的工程,參與這個項目的人數達到1600多人,肯定要把握好風險,如果要直接造一個新的IP,風險實在太大了。就算強如迪士尼,做的第一部動畫長片也是《白雪公主》。天縱奇才都選擇了這條路,我們又怎麼有這樣的自信,隨意造一個新的IP出來觀眾就會接受?對於觀眾的接受度還是有一定的判斷。這個動畫的劇本也是我寫的,很多東西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在頭腦裡了,反覆琢磨之下我覺得拍出來應該是不會差的。
華商報:黑眼圈、大板牙,據說這個形象是力排眾議選的最醜選項,為什麼?
餃子:哪吒的形象設計了100多稿。哪吒的故事和形象都是為這個主題服務的,打破成見,扭轉命運。他生為而魔,因此在生長的人族當中註定就是被孤立的,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要打破成見扭轉命運。而且我們開篇就提了一個大問題出來,哪吒投錯胎了是一個魔頭形象。如果我做成非常陽光開朗好少年的形象,就完全和魔頭不沾邊兒了,周圍群眾對他的偏見也顯得很假。同時我們也希望在現實當中能夠起到這樣的反思,大家進了電影院之後看了這個故事,喜歡上這個角色,也能讓觀眾對這個形象的成見有扭轉。現在都是看臉的時代,到處都是些網紅臉,其實畫這種讓觀眾看第一眼就會覺得乖啊可愛呀太漂亮了,非常容易達到。但做設計的人都是想突破自我,想做不一樣的東西,而且也希望大家以後並不是只看臉,還是要看很多內在。
劇本經過66版更迭
華商報:動畫長片的製作過程挺煎熬的吧?
餃子:一開始寫劇本,本來我挺有自信的,後來每次提交過來都也收到很多的意見,然後跟彩條屋磨著磨著,磨得我現在寫劇本已經沒有自信了。但每一版都確實是變得更好,在經過了66版的迭代了之後,終於劇本是磨完了,然後之後場景設計、人物設計,我想劇本都磨的這麼辛苦,那場景和人物都必須做紮實,所以就磨得也辛苦,把那些設計師都要逼瘋了;然後磨完這一段就開始磨分鏡頭。我就在想人物劇本都磨得那麼辛苦,分鏡頭也不能輕鬆,然後分鏡師也快逼瘋了;再接下來,到做模型的時候,我們就想分鏡磨得這麼辛苦,模型怎麼也不能放鬆。每一步,都這麼磨,如果哪一步我們覺得輕鬆了,我就在想,肯定是因為要求太低了,結果沒有麻煩,製造麻煩也要讓它變得更難。
華商報:電影上映後口碑和票房都很好,大家都在說國漫崛起了,你覺得呢?
餃子:其實片子做來的時候,我心裡就算是稍微鬆一口氣了。因為我已經盡到了最大的努力,至於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我們都覺得能坦然接受,先盡人事,而後聽天命。我知道這片子裡面肯定是有毛病和瑕疵的,但是觀眾都給我們打了這麼高的鼓勵的分數,也是對我們特別包容。至於國產動畫電影崛起,就是因為國漫出的好作品還是太少了。有一天我們不再提『國漫崛起』的時候,我覺得國漫就是真正崛起了,中國動漫的工業體系也建立成熟了。華商報記者羅媛媛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編輯:華商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