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含微量劇透)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我們開始期盼著「國漫崛起」。
但是,我們卻從來都沒能提出一個具體的標準,換句話說,到底怎麼樣才能算是崛起呢?
其實細細想來,我們從未知曉這個判斷準則。
國漫崛起
近幾年來,中國動漫作品層出不窮,其中值得一看的佳作也非常多,但是就在這段時期,人們對所謂「國漫崛起」的態度卻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有人對此表示認可並對其前景看好,有人卻諷刺其早已成了一個笑話。
作品同樣是那些作品,但人們的態度卻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在於參考的標準不同,這還是要回到剛才那個問題,所謂「國漫崛起」的標準在哪裡?
很多人覺得國漫差,是因為習慣拿日漫做對比,但日本是動漫大國,動漫產業作為其國家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早已發展成熟,欣欣向榮。
舉個例子,中國有沒有像《龍珠》、《鋼煉》這樣享譽世界的動漫?答案是沒有。
像《火影忍者》、《海賊王》這種質量佳且連續十幾年長期連載,代表了一代人青春的長篇動漫,我們依然沒有。
像《全職獵人》、《劍風傳奇》這種有生之年卻還有一大堆粉絲願意多少年都等待著更新的動漫,也沒有。
如果放在世界範圍來看,中國動漫和日本動漫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通俗地講,如果中國動漫要達到早已發展成熟的日本動漫水平,才能叫「國漫崛起」的話,那我們對國漫也未免太過苛求了。
畢竟也不可能有人說,現在的日漫才剛剛崛起。
但是無論如何,「國漫崛起」的願望之所以深入人心,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太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現了。
就像《哪吒》的導演餃子說的:
觀眾以前就有一個固有的思維,認為中國動畫做得很難看,是低幼。這次我們是全行業鼓著一個勁,想憋出一個好作品,不顧一切的投入,所有人都擰著勁想證明自己。「打破成見,扭轉命運」,打破觀眾對中國動畫的成見。所以做到這一步,是我們在僅有的資源條件下做到我們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改變人們對中國動漫的固有印象,這不僅僅是導演們的想法,同時也是很多觀眾的希望。
哪吒
接下來,我們聊聊《哪吒之魔童降世》。
這部電影本來沒有想去看,但是因為它的口碑實在是太好了,又特地跑去影院看了一遍。
事實證明,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電影口碑好是自有其道理的。
這裡我要深深的感謝田曉鵬導演,如果沒有「大聖」,就不會有「哪吒」。以前國產動畫的生存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一股腦的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們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會更加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
《哪吒》儘管只有110分鐘的長度,卻依然把主角的心境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笑點、燃點和淚點都非常到位,很好地引導著觀眾的情緒。
在我們放聲大笑和默默流淚的同時,也深深記住了這個與以往大不相同的小哪吒。
黑眼圈、大嘴巴、一臉狡猾、玩世不恭,說實話,在看預告片的時候,我對這樣的哪吒沒什麼好印象。
但這110分鐘的劇情,足以令人對這個哪吒改觀。特別是渴望與人交善卻因為人們的偏見而只能表現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展現得很好。
父愛如山,母愛似水,在註定到來的天劫之前,媽媽想著讓哪吒快樂地過完他短暫的人生,父親卻想著教導哪吒成為一名斬妖除魔的英雄,讓他用僅有的三年時光向世人證明自己不是妖魔。儘管具體方式不同,其出發點卻是一樣的,而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是哪吒一家的親情。
整部電影就是父母想方設法拯救哪吒的過程,也是哪吒自己抗爭命運的過程。
「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恰到好處的笑點,精彩非凡的打鬥,溫馨的劇情,極具人格魅力的各類角色,這是一部好作品,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就在想,總說國漫崛起,我們也找不到標準在哪裡,但是只要中國每年都能有兩三部這樣的好作品出現,已經足以令人感到心滿意足。
而對於《哪吒》的口碑,餃子是這麼看的:
現在電影上映一周多,感謝所有的聲音。身邊有不少朋友發來祝賀,其實我心裡明白,現在的成績是過譽了,而且也是超出了這部電影真實的水準。我自己做的動畫自己知道,裡面還是有很多的問題,所以我已經覺得受之有愧。我想大概是中國的觀眾太希望國漫好起來,這也算是觀眾對我們的一種包容和國產動畫的支持。
其實這一點我與餃子的看法相同,《哪吒》廣受好評除了其本身確實質量很高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中國觀眾願意去支持中國動漫作品,對少數缺點願意包容。
這是件好事。
中國有這樣的導演,希望能夠做出好的作品為中國動漫產業爭光,那麼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該跟他們說一聲:「別著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