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城事】 - 西秀山上有座塔 !

2021-02-07 安順那些事

行走安順,這座有著6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文物古蹟隨處可見:文廟、武廟、圓通寺...這些很有文化歷史風韻的地標,小安在之前的文章裡不止一次的向您推薦過。安順市的中心城區叫做西秀區,據當地的朋友介紹西秀區得名於安順主城有一座西秀山,它就在安順主城的新大十字的路口位置,是安順的地標。


直插天際的安順白塔


西秀山登山的步道


在西秀山山頂上有一座白色的石塔,當地人叫做文筆塔,又名望城塔。據記載,西秀山頂的這座塔,初建於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最早是一座磚塔,明代初年毀於戰亂。明代萬曆二十年(1592)僧戒章重修、崇禎十年(1637)僧圓經復修,清代嘉慶二年(1797年)僧深恆再修。今天,我們來到安順看到的白塔是鹹豐元年普定縣鄒洪儒重修的。在塔身南側第二級的塔面上有塊石碑刻石,上面刻著當年重建此塔時的經修僧人、捐銀鄉耆、砌塔工匠姓名。


塔身上的雕像


據《安順府志》載:「圓通寺後文筆,前賢建以培風水者也。由大悲閣後石磴而上,古樹槎椏,窄徑盤曲,至塔下乃平。春暉明媚,桃李滿城,遊人矚目,真不讓洛陽之花矣。炊煙之痕,散為遊絲,嫋嫋晴空,與雲影天光相蕩漾。遠視平疇蓑笠,聚影東皋,時有黃鸝飛鳴,助人遊興。回觀塔中篆刻,古色陸離,則又貺我文機矣」。


俯瞰腳下古色古香的建築群


西秀山上對望新大十字


今天我們見到的西秀山白塔,是一座等六邊形椎狀封閉簷式石塔,共有八層,以白色料石鑲砌而成,實心,既無門,也無窗。塔基座是古建築中所稱的「須彌座」,平面為等六邊形,每邊為3米,周長18米,基座高1.9米,每個角的角楞上雕有龍、鳳、負塔力士像。塔身愈往上則逐層收縮,成為寶塔形狀,在塔身外壁的六個面上,從下至上刻有六尊佛名,即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清靜法身毗盧遮那佛、南無彌勒真佛、地藏王菩薩。每尊佛名下方,分別雕有一尺見方的佛像,其下是同等大小的護法神雕像,整座石塔雕刻形制簡潔明快,石料鑲嵌密實無間,工藝十分精湛。


圓通寺內仰望白塔


交通提示:從安順火車站出發乘坐公交2路在塔山廣場下車即到。


旅遊提示:西秀山設有遊客棧道,登到山頂就是西秀白塔,山頂可以俯瞰整座安順城;從山上下來山腳就是安順圓通寺,出了圓通寺,穿過市民廣場,走進對面的巷子就是塔山腳下的天主堂。整趟線路走下來一個小時左右,至於景點門票嘛!0元。

來源:安順微旅遊

安順那點事:anshunnews

懂安順人·知安順事

合作熱線:18606006310

相關焦點

  • 「磨笄山上的那座塔」竟是座什麼塔?
    戴蓉 何菁  「關於磨笄山上的那座塔」,年過七旬的老人們年少時的所見,較多地集中在「與抗戰紀念有關」,但也有部分老人記憶中這是「護林塔」,畢竟距離這座塔的建造已經近七十年。不過,對於塔的建造年代,大家的看法十分一致——民國時期。
  • 邊城秀山亮相重慶《周末找耍事》
    {"title":"邊城秀山亮相重慶《周末找耍事》",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xiushan/xiushanxinwen/2020-10-22/3158004.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
  • 在西教堂塔上,一覽阿姆斯特丹全景,十分壯觀
    西教堂在1620年開始興建,如今,阿姆斯特丹西教堂已成為阿姆斯特丹的代表教堂之一。這座教堂裝飾簡樸,入口也十分狹窄。進入教堂後是個形狀類似雙希臘式十字架的中廳。其屋頂全部採用木製拱形結構,是荷蘭新教教堂中最大的一個。晚年悽涼的林布蘭逝世後,和幼子同葬在這座教堂裡。西教堂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其尖頂高85米,只能步行上樓。
  • 北京人人皆知的天寧寺有座最漂亮的遼塔
    耶律大石被俘又逃脫,他西行漫漫去建他的西遼,又殘喘了八十多年。耶律契丹人在東北的殘渣餘孽又鼓搗出了一個東遼,也沒苟延幾年。所以,天王寺的這座塔就成了遼代建造的最後一座塔,很有代表性,它也是遼塔建築藝術的峰值作品:最漂亮的遼塔。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打敗了遼國之後,就接手了燕京城,並且在這裡大興土木建了自己的都城,這就是金中都。
  • 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
  • 北京有多少座塔?
    原標題:北京有多少座塔?   有誰認認真真地數過,北京到底有多少座塔?   有人說,至少有三四百座塔。   按照古建築人士的說法,古都塔的形式與構造多樣,有密簷式、樓閣式、亭閣式、覆缽式、金剛寶座式、花式、組合式等等;若單從建築材料來說,又有磚塔、石塔、泥塔、琉璃塔、銅塔、鐵塔、木塔等等。   較為知名的塔有以下幾座:   (一)北海永安寺白塔,建於清順治年間,覆缽式,高近36米。
  • 秀山西街,一條留得住記憶、記得住鄉愁的西街
    天后宮、八卦井、老城牆、大宅院、古戲臺、特色商號、河運碼頭……商貿繁榮、商賈雲集的西街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傳承著秀山的記憶,是秀山最有厚重歷史的街道。始建於乾隆二年的它,用鱗次櫛比、靜中有動的古建築向每一個人訴說著秀山古城的歷史。俏麗的吊腳樓與穩重的徽派庭院,在這裡相得益彰。一眼眼清澈的泉水中,奔湧著前人建築智慧的結晶。
  • 重慶秀山過去40年發生了驚人變化!這些地方你還記得到不?
    1997年3月,改革開放19周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隨黔江地區改隸重慶市。2001年,改革開放23周年,撤黔江開發區後,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隸屬重慶市直管。2017年10月,改革開放39周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縣。感覺改革開放這40年來秀山的變化好大呢!是的是的,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經濟、文化上,在我們的衣食住行方面也有很大的體現。
  • 秀山在衛星地圖上是咋樣的?難怪被叫做「小成都」,看了就懂了!
    重慶被稱為「山城」,主城區的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間,境內有大巴山和武陵山兩座山脈,可想而知重慶最缺少的就是平地資源。因此當地很多地名都帶著「壩」字,像是沙坪垻、大石壩等等,可是在連綿不絕的武陵山地區,有一塊獨特的地方,它就是秀山小平原。那麼從衛星地圖上看秀山是什麼樣子的呢?難怪會被大家叫做「小成都」,看完就懂了!
  • 石屏秀山
    石屏秀山,位於石屏縣城西10公裡寶秀鎮南,寶秀鎮西南吳營村,距離石屏縣城12公裡,那裡風景優美,是滇南的名山勝地之一。  來到秀山腳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密密的小樹林。小路周圍有許多花壇。花壇裡種著各式各樣的花,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黃的似金……五光十色,美麗極了。一陣微風吹過,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穿過石板鋪成的小路,你將會看到一泓清水,站在湖邊咋看小湖,猶如一壇誘人的陳年老酒。那麼清亮,那麼柔和,輕盈盈的,快把人陶醉了。細看,小湖像一面嵌著翡翠的寶鏡。
  • 重慶珍檔丨乾隆皇帝曾為秀山寫下御詩
    東臨湖南龍山,西連貴州松桃,北接酉陽,位於我市東南部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簡稱秀山)是「一腳踏三省」的渝東南門戶。商周、春秋時期,秀山屬巴國,自古為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三國時期,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置酉陽縣(如今秀山的縣地當時屬酉陽縣),隸荊州武陵郡。五代十國開始,當地旺族開始佔據縣地,至明代,經歷了數百年土司制的統治。
  • 秀山公園掀起了「紅蓋頭」
    近日,記者在位於聖經山路南側的秀山公園項目工地看到,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有的工人在平整路面,有的工人在栽種樹木,公園西入口的晨曦廣場、人行步道等建設初具雛形。  從規劃圖上記者看到,整個秀山公園呈品字形排布,分成了遊覽、體驗、運動、文化和休閒五個區域,公園內諸多景點逐一串聯。
  • 【傳奇村寨 神秘秀山】川黔古道節點——礁溪場
    所以,礁溪在場鎮意義上又賦予了更多的貴州屬性——傳統概念上提起礁溪似乎就是貴州。秀山縣和松桃縣,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還真的有點扯,從洪安,到梅江、到隘口、到塘坳、到膏田,松桃圍了秀山三個方位,它吊角出來的甘龍鎮去松桃縣城必經秀山,而他們的生活倒是和秀山聯繫得相當緊密,甚至比他自己的縣城更甚。當地的幾位七、八十歲的老人說,秀山去過很多次,松桃卻一次沒去過,由此可見一斑!
  • 秀山跨河大橋大盤點!最後一座居然成了一個打卡景點
    梅江河是沅江二節支流,是秀山境內最大河流,由西南向東北流,貫穿秀山全境,流域面積2890平方公裡,匯集了秀山80%以上水系,是秀山人民的母親河。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秀山縣城內建在梅江河上的橋有哪些,為秀山人遮風避雨,承載歷史。
  • 秀山美食推薦: 來自純淨山野的秀山特色美食,不容錯過哦!
    秀山在線業務諮詢4008003423   石耶湯鍋  推薦理由:用牛肚、牛腸等內臟為原料,輔以特製的泡菜(以酸薑、酸辣椒為主)、本地土豆、鮮蔥,經過煎炒、加湯紅燒煨制而成。口味麻辣兼備,色鮮味美。  秀山麻辣燙
  • 秀山:全力構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經過不懈努力,而今的秀山交通聚集輻射能力顯著增強,交通「先行官」作用充分彰顯,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改觀。交通發展從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階段,進入「初步適應」階段。昔日閉塞的「邊城」,正朝著打造聯結渝黔湘的重要門戶樞紐的目標闊步邁進。「邊城」有了外環路「我們秀山從此也有了『外環』!」
  • 臨海最奇特的山,高百餘米卻有4座古塔,1座還是台州唯一的元塔
    巾山,又名巾子山,地處臨海古城區東南,毗鄰紫陽古街、長城與靈江,巾山高百餘米,山頂有兩座山峰,每座山峰頂端皆建有一座古塔,古塔一大一小,稱之為「大小文峰塔」,當地人也叫大塔和小塔,在宋嘉定《赤城志》中記載:「兩峰如恰,其頂雙塔差肩屹立。」如今已是臨海市的標誌性景觀。
  • 臨海最奇特的山,高百餘米卻有4座古塔,1座還是台州唯一的元塔
    ,每座山峰頂端皆建有一座古塔,古塔一大一小,稱之為「大小文峰塔」,當地人也叫大塔和小塔,在宋嘉定《赤城志》中記載:「兩峰如恰,其頂雙塔差肩屹立。」,西麓雙塔與山頂雙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景觀,即「巾山塔群」,一山四塔、十分罕見,如今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地處紫陽古街附近,到這裡的遊客頗多,且不要門票。
  • 秀山公園,市民休閒新去處
    近日,記者在秀山公園看到,有不少市民在公園新修好的人行步道上散步,許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在這裡的小廣場玩耍。  「秀山公園項目佔地33萬平方米,總投資1.8億元,總工期為兩年,現在整個工程已經完成登峰瞰城、陽光書房等16處景觀中的8處,其餘8處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他工程預計本年底完成。」秀山公園項目負責人於仁超告訴記者。
  • 通海秀山 秀甲滇南的文化名山
    進入文廟內,就可看見紅色大牆四個真書大字背後也書寫著「鳶飛魚躍」四個大字,大牆下有泮池、有廣場。從廣場石階拾級而上,是雄偉高聳的「文明坊」。據了解,這座牌坊沿山勢修建,建在高處,從下仰觀,牌坊無比雄壯。文明坊為三門樓式樣,牌坊高11.6米,面闊15.9米,厚6.3米,雕刻有精美的石獅和麒麟,重簷歇山,彩繪絢麗,為滇南之冠。經過文明坊,出現在眼前的就是大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