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件公共藝術品將永久保留楊浦濱江-藝術季,楊浦,北川富朗,上海...

2020-12-18 東方網

原標題: 2019上海空間藝術季月底閉幕 21件公共藝術品將永久保留楊浦濱江

圖說:作品——起重機的對角線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

  未來,市民漫步在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每隔兩三百米就能「遇見」一件藝術品。為期兩個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英文簡稱SUSAS)即將於本月30日閉幕。昨日,本屆SUSAS總策展人北川富朗表示,21件海內外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將永久保留在楊浦濱江,8件藝術作品已完成,另有13件永久藝術品將由楊浦區繼續推進作品製作及實施落地。

  本屆藝術季主題為「相遇」,希望通過藝術植入空間的方式還江於民,搭建一個「濱水空間為人類帶來美好生活」的世界性對話平臺,讓藝術與公共空間、當下與歷史相遇。北川富朗表示,SUSAS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用各自的視角來捕捉上海,呈現上海在他們心中的樣貌,從而突出上海的多樣性,啟發更多人思考。

圖說:作品——城市的野生

  提及藝術的有趣之處,北川富朗回憶起兒時的一段經歷:老師曾提問:「四分之一蘋果加上四分之一蘋果,答案是什麼?」他快速回答「二分之一蘋果」而贏得老師的表揚。「不久,我便開始懷疑這個答案:四分之一紅蘋果加上四分之一青蘋果,是二分之一蘋果嗎?四分之一小蘋果加上四分之一大蘋果,是二分之一蘋果嗎?」北川富朗認真地說道,很多沒有回答的孩子或許有更深刻的思考,更豐富的想像。

  「未來,在楊浦濱江5.5公裡岸線,這21件永久藝術品或許就能引發你的思考。」北川富朗表示,上海是一個港口城市,又是外國與中國相遇的地方。本屆空間藝術季以「水」為重要主題,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以「水」為主題做作品,其中三分之一的藝術家來自不同國家。

  從漁人碼頭入口進入楊浦濱江,你便能看到第一件藝術作品——藝術家劉建華的《天外之物》:這根約8米高的《天外之物》藝術品,被部分市民譽為「定海神針」;在漁人碼頭,原來的魚貨廊架被藝術家埃斯特·斯託克(Esther Stocker)改造成《自由方塊-花園》,將作品——黑色方塊和原本白色的拱廊結構相結合,並成為了拱廊的一部分,置身其中猶如進入黑白幾何世界。

  如果從騰越路進入楊浦濱江,兩個原楊樹浦電廠廢棄的巨大紅色塔吊被瑞士藝術家費利斯·瓦裡尼漆上了一道道長短不一、粗細不勻的白線。這裡有什麼奧秘?經工作人員指點,你就能發現只有在一個特定位置,才能看到這些遠近參差的白線連成了一條條對角線。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位置因為每個人的身高不同而變化。

  再往楊浦大橋方向走,你還可以看到英國藝術家理察·威爾遜的藝術作品,由一艘廢棄的輪船重新創作的《黃浦貨艙》;附近還可以看到沈烈毅創作的《徊》以及向陽的藝術作品《輕舟過隙》等優秀藝術品。

  未來,在楊浦濱江岸線,還將有很多這樣讓人最初摸不著頭腦而最後不禁莞爾的作品:比如,葡萄牙藝術家吉馬良斯《ENCOUNTER》,德國藝術家託比亞斯·雷貝格《LIGHTHOUSE》,以及中國藝術家宋東作品《若衝園》、中國臺灣藝術家林舜龍的作品《沐光》等。

相關焦點

  •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戶外公共藝術作品永留楊浦濱江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位於楊浦濱江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船塢和毛麻倉庫)的展覽和活動即將於11月30日落下帷幕。澎湃新聞獲悉,在主場館以東5.5公裡的濱江岸線上的,戶外的8件公共藝術作品作為永久項目保留,這片帶著工業記憶的濱水空間未來將有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20件在地創作作品。
  • 楊浦濱江 2.7公裡岸線將與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同步開放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17日報導:兩年一屆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即將於今年9月底回歸,今年的主展場設置在楊浦濱江,將利用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的濱水公共空間及沿線豐富的歷史建築,實現公共藝術作品與城市空間魅力的藝術融合。
  • 在原上海船廠舊址,遇見生機勃勃的楊浦濱江 2019空間藝術季即將開啟
    據《勞動報》報導,一直以「流動的展場」作為舉辦特色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繼2015年及2017年分別在徐匯西岸和浦東民生碼頭成功舉辦後,2019空間藝術季將以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為主展場,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
  • 室內到室外、船塢變展館,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遇」楊浦濱江
    始辦於2015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將於2019年迎來第三屆。4月17日,主辦方對外發布了本屆藝術季的主題——「相遇」,並公布了舉辦地點——楊浦濱江,總策展人由國際知名藝術家、策展人北川富朗擔任,展覽將從9月底一直持續到11月。
  • 「相遇」在濱水空間,北川富朗策展今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從昨天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發起人北川富朗將出任本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總策展人,藝術季將於今年9月至11月舉行,展覽將以主題「相遇」展開,以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為主展場
  • 楊浦濱江舊船塢成空間藝術季舞臺,百年老工業區重現生機
    當天開幕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SUSAS)上,有著百年歷史的楊浦濱江沿江工業景觀,將在公眾面前重新煥發新貌。2019空間藝術季以「相遇」為主題,分為「空間藝術」和「規劃建築」兩個板塊。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是藝術季的主展場,原上海船廠舊址則是主展館片區。
  • 楊浦濱江的美麗回憶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落下帷幕
    這是一份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美麗回憶,請珍藏!  2019年12月17日,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楊浦濱江順利落下帷幕。本屆空間藝術季從2019年9月29日開幕至今,度過了令人難忘的80天。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④|楊浦濱江百年遺存,孕育水岸藝術空間
    作為上海濱水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浦濱江在2019年迎來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改造後的藝術空間從舊廠房的荒蕪中破繭而出。楊浦濱江夜景航拍 田方方上海的「楊樹浦」,初為河流名,後為路名、區片名。因其便利的航運位置,曾是近代中國工業的聚集區。在工廠碼頭盤踞之下,周圍居民一直以來「臨江不見江」,未曾想過有朝一日,濱江會成為市民休憩的場所。
  • 津門網嚴冬:上海楊浦濱江
    上海楊浦濱江 上海黃埔濱江大道的楊浦段,即上海楊浦濱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上海且通過在這一段大道上穿插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永久作品,這段濱江大道就像一個戶外空間的工業歷史博物館在美麗的黃埔江邊向人們述說著上海工業的歷史,同時通過欣賞藝術家的展品可以給我們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間。每次去總會有收穫。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打卡的上海旅遊景點之一。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主展場——藝術作品公開徵集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簡稱SUSAS)將於2019年9月底開幕,為期近2個月。本屆空間藝術季邀請日本越後妻有藝術節和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國際策展大師北川富朗先生擔任總策展人,以「相遇」為策展主題,進行整體展覽策劃。
  • 就地過年看我修文物——楊浦濱江
    同時,啟動了楊浦濱江南段及楊浦大橋以北1.1公裡線的濱江規劃設計。2019年秋日,隨著「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開幕,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從秦皇島路至定海路)貫通開放。不少專家在接受採訪時都認為,楊浦濱江是在世界範圍內是工業遺存最大、也是保護較好的區域之一。
  • 「飛「閱」中國」楊浦濱江:「工業鏽帶」蝶變「生活秀帶」
    新華網上海12月25日電(吳愷)破舊廠房、廢棄煙囪、鋼管路燈、混凝土墩、厚重閘門……不同於黃浦江畔上海外灘那些精緻的「萬國建築博覽」,位於黃浦江下遊的楊浦濱江呈現的則是濃鬱的近代工業風。作為我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楊浦濱江有著大量百年前的工業遺存。近年來,楊浦區一直致力於楊浦濱江段的公共空間提升,既保護工業遺存,又增添城市風景線。今年9月底,楊浦濱江南段大橋以東2.7公裡公共空間(楊浦大橋至楊樹浦發電廠)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
  • 北川富朗與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遇:讓藝術成為規劃的一部分
    9月29日,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簡稱「SUSAS」)在楊浦濱江拉開序幕。本屆藝術季由「日本大地藝術之父」北川富朗擔任總策展人,以「相遇」為主題,圍繞楊浦濱江,展現河流與陸地的相遇、人和藝術的相遇,以及不同文化的相遇。在開幕前的採訪中,北川富朗表示,本屆藝術季通過一系列永久公共藝術作品,讓藝術加入到城市規劃之中。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題、主展場、總策展團隊公布
    2019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劃重點主題:相遇主展場:楊浦濱江總策展人:北川富朗規劃建築版塊策展人:阮昕楊浦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楊浦濱江的發展模式創新,決定將楊浦區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及沿線歷史建築,提供參與合作舉辦本屆空間藝術季,以藝術活力為原點,未來更將建設現代化的書店、美術館等文化設施,打造「百年工業」博物館群落,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閉幕研討回顧
    擔任本屆藝術季總策展人的北川富朗先生首先對作品做了簡要回顧,無論是毛麻倉庫中的「上海十六景」、「水之相遇」,船塢裡的套曲、影像和裝置作品,還是為濱江5.5公裡岸線計劃的21件公共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們著眼於這片土地,或是自然,或是生活,或是歷史,在不同的著眼點下為這塊土地創作的特定作品。」
  • 「總書記來到楊浦濱江,我們備受鼓舞」——楊浦濱江南段總設計師章...
    據悉,章明還是2019SUSAS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總建築師。主題為「造訪工業遺存,相遇空間藝術」的空間藝術季國慶節前夕亮相楊浦濱江。本屆空間藝術季以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為主展場。楊浦濱江造船、紡織、公用等產業曾繁榮活躍,被譽為「近代工業的搖籃」是中國百年工業文明起源之地之一。
  • 「工業鏽帶」變身「生活秀帶」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閉幕
    圖說: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閉幕 官方圖 下同近日,為期80天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楊浦濱江順利落下帷幕,21件公共藝術作品將永久留存於楊浦濱江。截止至12月15日,楊浦濱江公共空間主展場共接待遊客32萬人次,毛麻倉庫和船塢主展館共接待觀眾5萬人次。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市考察期間,來到從「工業鏽帶」轉身「生活秀帶」的楊浦濱江公共空間,調研上海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情況。
  • 浪漫渡船為藝術擺渡,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明天起正式綻放
    圖說:楊浦濱江煥然一新 新民晚報記者周馨 攝濱江被視為上海的城市客廳,這個國慶起,「上海客廳」將被藝術妝點一新。為期兩個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將於9月29日起在楊浦濱江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楊浦濱江南段大橋以東2.7公裡公共空間(楊浦大橋至楊樹浦發電廠)也將向廣大市民開放。本屆空間藝術季將主題定位「相遇」,就是要在楊浦濱江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藝術客廳,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客廳中與全世界朋友「相遇」。
  • 滌岸之興——上海楊浦濱江南段濱水公共空間的復興
    上海世博會的舉辦促使相關工業企業加速搬遷。楊浦濱江(內環以內)作為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中重點突出的中央活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實現從封閉的生產岸線轉變成為開放共享的生活岸線的目標。2014年底,黃浦江兩岸45km公共空間3年行動計劃啟動,於2017年底實現貫通。楊浦濱江濱水空間的復興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進入我們的研究與實踐範疇。
  • 楊浦濱江十大「最佳攝影點」等你來
    昨晚,2020年上海旅遊節世界騎行日楊浦區主題活動上,楊浦濱江十大「最佳攝影點」和12個「最佳網紅打卡點」發布。楊浦濱江十大「最佳攝影點」包括楊浦大橋及塔吊區域、楊樹浦水廠棧橋、楊樹浦發電廠、綠之丘、上海國際時尚中心、東方漁人碼頭、楊樹浦咖啡館及公共空間、秦皇島碼頭、皂夢空間、毛麻倉庫舊址及老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