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濱水空間,北川富朗策展今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2020-12-12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從昨天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發起人北川富朗將出任本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總策展人,藝術季將於今年9月至11月舉行,展覽將以主題「相遇」展開,以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為主展場,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作為戶外藝術的延伸展場。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館片區俯拍 主辦方供圖

「相遇」的重疊與交織

「在上海這座城市,歷史與世界相遇,陸地與河流相遇,工業與商業相遇,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遇,藝術與生活相遇,人與人相遇。正是在各種』相遇』的重疊與交織中,上海這座城市發展起來了,」在通氣會上,本屆藝術季的總策展人,也是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發起人的北川富朗圍繞本屆藝術季主題「相遇」闡釋道。

北川富朗表示,圍繞「相遇」這一主題,本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通過三大概念展開。其一是「百年工業,百年人文」。浦江兩岸曾經廠房、碼頭、倉庫林立。楊浦濱江擁有15.5公裡長的黃浦江岸線,以其豐富的工業建築遺存,記載了上海百年市政、百年工業的城市發展歷史。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將以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包括船塢和毛麻倉庫)作為本屆藝術季的主展展場和展館,以楊浦區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從秦皇島路至定海路)作為戶外公共藝術作品的延伸展場。目前楊浦大橋以西2.8公裡公共空間已實現貫通並開放,以東2.7公裡將於今年9月與藝術季同步對外開放,與此同時,一批工業老建築陸續修繕完成,部分重現了歷史風貌;一批功能性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區所在的原上海船廠舊址——毛麻倉庫 圖:嚴帥帥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區所在的原上海船廠舊址——船塢 圖: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其二是「源自河流的城市與藝術」。上海最初是漁村,既是中國通向世界的門戶,也是世界進入中國的門戶,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物資、能源以上海作為起點,流入中國內陸。因此,北川富朗透露,本屆藝術季會聚焦「河流」,在毛麻倉庫中推出16個各具魅力的區域,通過藝術家的思考,以藝術的形式呈現,將它們命名為「上海16景」,通過藝術家的思考,以藝術的形式呈現,並將製作一個「沒有水的河流水族館」,把河流與藝術相結合。

碼頭間搭建的鋼棧橋 圖:蘇聖亮

毛麻倉庫俯視圖 
主辦方供圖

其三是「與世界相連的藝術網絡」。「一個城市的魅力根源在於人們步行期間所能體驗的樂趣,」北川富朗在會上說道,「我們希望通過創造一個藝術的網絡,將其與上海的文化與藝術相融合,提供世界一流的城市體驗。讓人們漫步與楊浦濱江時,可以與一個又一個藝術品相遇。」「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本屆藝術季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家,結合楊浦濱江的歷史底蘊、空間特點和未來展望,在地創作約20件公共藝術作品,留存在5.5公裡濱江空間中。與此同時,藝術季還將提供5個公共藝術品點位,向世界募集優秀作品,募集遴選出的優秀作品將有機會製作永久留存於濱江空間內。

「再生水的魔力」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在通氣會上了解到,2019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將以「城市空間藝術」和「規劃建築」兩個板塊,演繹濱水空間的話題。其中,城市空間藝術版塊將以北川富朗先生為主,欣稚峰藝術機構負責人汪斌女士配合擔任策展人。規劃建築板塊策展人由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阮昕教授擔任。該板塊將生動演繹國內外濱水空間的規劃建設理念,綜合呈現上海一江一河建設的成就和未來展望,豐富本屆空間藝術季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激發人們更多的理性思考,引導形成對濱水空間發展目標的社會共識。

夏日傍晚納涼的城市居民 圖:戰長恆

阮昕在會上表示,藝術季的規劃建築板塊將展示濱水空間的規劃和建築對於城市的再生和轉型所起到的「魔力」。「我們板塊的主題就是『再生水的魔力』,」阮昕表示,圍繞該主題,規劃建築板塊將探討上海城市的兩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從水網密布的生態構成轉變為現代工業城市;第二次轉型,是從現代工業城市邁向卓越的國際化大都市。」另一方面,阮昕表示,為了講好上海的故事,規劃建築板塊將以威尼斯和雪梨的案例作為對比襯託。

楊浦濱江 主辦方供圖

雨水溼地 圖:秦曙

此外,本屆空間藝術季將由同濟大學建築系副主任章明擔任總建築師,對藝術季重要作品船塢在展期內的再利用進行整體建築設計,並會同參與設計和建設楊浦濱江公共空間的各建築師團隊共同完成展場設計,打造藝術季的整體形象。章明及其原作工作室曾成功完成了楊浦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工程一期示範段的設計。在通氣會上,章明表示,本屆藝術季需要建築師和藝術家緊密合作,「室內藝術往往體現的是藝術家的個人表達,而在公共空間,除了表達個性之外,藝術家更多的是要和場地對話,和場所精神發生關聯。而建築師在其中起到橋梁作用。我們配合北川富朗的團隊做了25個點位的選點工作,每個點位都擁有各自的空間特質和歷史故事。」

「流動的展場」——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博會」

為進一步促進上海的轉型發展,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打造上海城市魅力的名片,增強上海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文化競爭力,2014年10月,經市政府批准,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員會主辦,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展所在區人民政府承辦「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英文簡稱「SUSAS」)主題活動。活動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9月至11月。

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 主辦方供圖

201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 主辦方供圖

空間藝術季繼承發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精神,以「文化興市,藝術建城」為理念,以「城市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為目標,通過「藝術植入空間」、「展覽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將公共藝術和城市更新的實踐成果引入展覽,將舉辦空間藝術季取得的收穫應用於城市更新的實踐中,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博會」。

「城市空間」既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展場,也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重要展品,通過活動的舉辦讓市民感受城市空間品質提升的藝術魅力,這是空間藝術季有別於其他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特點。「流動的展場」是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舉辦策略,每屆空間藝術季結合上海當下城市發展密切相關的城市空間品質提升話題,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會同所在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空間藝術季「主展」。2015年和2017年,空間藝術季分別在徐匯西岸飛機庫舊址和浦東民生碼頭8萬噸糧倉舊址成功舉辦。除了舉辦「主展」,每屆藝術季還將在全市邀請與當屆主題相契合的城市空間所在區舉辦「實踐案例展」,發動社會各界舉辦「聯合展」以及開展各類「公眾活動(SUSAS學院)」,共同拓展活動的影響力。

作為2019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辦地,楊浦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擁有「百年大學」「百年工業」「百年市政」的輝煌歷史。中國最早的工業化造紙廠、中國第一家自來水廠、第一家城市煤氣廠、上海最大的修船塢都坐落於楊浦江邊。未來,站在船塢和毛麻倉庫裡,觀眾們或許能夠感受到百年前船廠中厚重的工業氣息,但眼前的城市案例展及當代藝術作品,又將觀眾們的思緒拉回當下,思考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看完展覽,爬上毛麻倉庫的頂樓眺望浦江風光,現代都市與工業歷史的錯落交織將是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獨特體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室內到室外、船塢變展館,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遇」楊浦濱江
    始辦於2015年、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將於2019年迎來第三屆。4月17日,主辦方對外發布了本屆藝術季的主題——「相遇」,並公布了舉辦地點——楊浦濱江,總策展人由國際知名藝術家、策展人北川富朗擔任,展覽將從9月底一直持續到11月。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題、主展場、總策展團隊公布
    2019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劃重點主題:相遇主展場:楊浦濱江總策展人:北川富朗規劃建築版塊策展人:阮昕本屆主題立足於市委市政府緊密部署的「一江一河」公共空間開發戰略,聚焦「濱水空間為人類帶來美好生活」這一世界性話題,將通過為期近2個月的主題展、案例展、聯合展和各類公眾活動,結合「百萬市民看上海」等文旅融合策劃,向全世界介紹上海近年來遍布全市的各類濱水空間貫通、品質提升的建設成就及未來願景。主展將於9月底在楊浦濱江揭開帷幕。
  • 在原上海船廠舊址,遇見生機勃勃的楊浦濱江 2019空間藝術季即將開啟
    據《勞動報》報導,一直以「流動的展場」作為舉辦特色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繼2015年及2017年分別在徐匯西岸和浦東民生碼頭成功舉辦後,2019空間藝術季將以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為主展場,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
  • ...21件公共藝術品將永久保留楊浦濱江-藝術季,楊浦,北川富朗,上海...
    原標題: 2019上海空間藝術季月底閉幕 21件公共藝術品將永久保留楊浦濱江為期兩個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英文簡稱SUSAS)即將於本月30日閉幕。昨日,本屆SUSAS總策展人北川富朗表示,21件海內外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將永久保留在楊浦濱江,8件藝術作品已完成,另有13件永久藝術品將由楊浦區繼續推進作品製作及實施落地。
  • 北川富朗與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遇:讓藝術成為規劃的一部分
    9月29日,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簡稱「SUSAS」)在楊浦濱江拉開序幕。本屆藝術季由「日本大地藝術之父」北川富朗擔任總策展人,以「相遇」為主題,圍繞楊浦濱江,展現河流與陸地的相遇、人和藝術的相遇,以及不同文化的相遇。在開幕前的採訪中,北川富朗表示,本屆藝術季通過一系列永久公共藝術作品,讓藝術加入到城市規劃之中。
  • 楊浦濱江 2.7公裡岸線將與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同步開放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4月17日報導:兩年一屆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即將於今年9月底回歸,今年的主展場設置在楊浦濱江,將利用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的濱水公共空間及沿線豐富的歷史建築,實現公共藝術作品與城市空間魅力的藝術融合。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閉幕研討回顧
    原創 SUSAS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第三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已落下帷幕多日,閉幕研討會上,主辦單位領導、藝術季學術委員會委員代表,總策展人、總策展團隊與總建築師團隊代表,實踐案例展、聯合展代表和相關單位、機構於毛麻倉庫重逢,對於空間藝術季的回顧、總結與期許,言猶在耳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主展場——藝術作品公開徵集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簡稱SUSAS)將於2019年9月底開幕,為期近2個月。本屆空間藝術季邀請日本越後妻有藝術節和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國際策展大師北川富朗先生擔任總策展人,以「相遇」為策展主題,進行整體展覽策劃。
  • 日本策展大師北川富朗:公共藝術可以重建城市輝煌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2日訊(記者成琪)日前,日本國際著名策展大師北川富朗來到北京,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了《公共藝術如何重建城市輝煌》的精彩講座。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敢在致辭中表示,做為中國最高的美術學府之一,清華美院一直在做著國際間的藝術交流,也希望把最好的藝術家請到中國來分享他們的經驗。
  • 這一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你打卡了嗎?
    「雪梨、威尼斯、上海的濱水空間案例」你看了嗎?這一屆空間藝術季你打卡了嗎?最後的3天,還在猶豫嗎?快來「相遇」吧! ,策展「再生——水之魔力」,以學術性、歷史感、前瞻性、公眾參與,展開對於上海濱水空間的梳理和展望,以上海、威尼斯、雪梨「三城記」展示水之魅力,輔以世界上其它濱水地區再生的優秀案例進行展現。
  • 浪漫渡船為藝術擺渡,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明天起正式綻放
    為期兩個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將於9月29日起在楊浦濱江正式亮相,與此同時,楊浦濱江南段大橋以東2.7公裡公共空間(楊浦大橋至楊樹浦發電廠)也將向廣大市民開放。本屆空間藝術季將主題定位「相遇」,就是要在楊浦濱江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藝術客廳,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客廳中與全世界朋友「相遇」。
  •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戶外公共藝術作品永留楊浦濱江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位於楊浦濱江原上海船廠舊址地區(船塢和毛麻倉庫)的展覽和活動即將於11月30日落下帷幕。澎湃新聞獲悉,在主場館以東5.5公裡的濱江岸線上的,戶外的8件公共藝術作品作為永久項目保留,這片帶著工業記憶的濱水空間未來將有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20件在地創作作品。
  • 東湖生態與生命藝術計劃升級亮相 由國際策展人北川富朗領銜
    計劃涵蓋「生態裝置」、「生態建築」和「生態園林」三個單元,由國際策展大師、日本著名策展人、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及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總監北川富朗先生擔任總策展人,透過藝術、建築和景觀設計作品,詮釋生命美學,探索並重塑藝術與生命的聯繫和意義,開啟生命產業的創新之路,為石門峰紀念公園的生態文化升級、促進武漢整體藝術文化發展奠定新的基礎。
  • 楊浦濱江舊船塢成空間藝術季舞臺,百年老工業區重現生機
    當天開幕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SUSAS)上,有著百年歷史的楊浦濱江沿江工業景觀,將在公眾面前重新煥發新貌。2019空間藝術季以「相遇」為主題,分為「空間藝術」和「規劃建築」兩個板塊。楊浦濱江南段5.5公裡濱水公共空間是藝術季的主展場,原上海船廠舊址則是主展館片區。
  • 上海「最美河道」成為濱水公共藝術現場
    被評為首屆上海「最美河道」的靜安彭越浦日前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共藝術展,由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靜安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靜安區彭浦鎮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策展的「流域·邂逅——靜安彭越浦·社區重塑濱水公共藝術現場」2019年11月2日至12月27日舉辦。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帶你感受水之魔力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延期公告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自9月29日開幕以來,受到了廣大市民一致好評。 攝影蘇聖亮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驚喜延期啦!
  • 楊浦濱江的美麗回憶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落下帷幕
    這是一份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美麗回憶,請珍藏!  2019年12月17日,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楊浦濱江順利落下帷幕。本屆空間藝術季從2019年9月29日開幕至今,度過了令人難忘的80天。
  • 「工業鏽帶」變身「生活秀帶」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閉幕
    圖說: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閉幕 官方圖 下同近日,為期80天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楊浦濱江順利落下帷幕,21件公共藝術作品將永久留存於楊浦濱江。呈現濱水空間文化藝術盛會本屆空間藝術季立足「一江一河」公共空間開發戰略,聚焦「濱水空間為人類帶來美好生活」話題,向全世界介紹存量時代上海從「大拆大建」走向「城市有機更新」的建設成就及未來願景。
  • 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今日開幕 亞洲最大糧倉變身空間藝術季主展場
    東方網記者夏毓婕10月15日報導:今日,由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SUSAS)」正式開幕。本次藝術季以「連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來的公共空間」為主題,主展覽位於民生路3號的8萬噸筒倉及周邊開放空間,展覽由四大主題展和12個特展共約200個展項組成,主策展人是斯坦法諾?博埃裡、李翔寧和方振寧。展期從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1月15日,免費對市民開放。
  • 相遇蘇州河濱水空間:最美一公裡 聽岸聞市聲
    徜徉在蘇州河濱水空間,莫幹山路街區的圍欄滿是國內外藝術家繽紛的塗鴉藝術作品。2019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普陀區實踐案例展於11月16日至12月8日在M50創意園舉辦。與此同時,《聽岸》聲音景觀藝術主題展、最美一公裡「共生」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等也相繼亮相,給市民遊客帶來驚喜體驗。莫幹山路M50創意園,一座色彩明亮的城市空間聲音景觀裝置展躍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