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歷史新課綱刻意「去中」 專家批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30日,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中)主持記者會,表示高一新生要用的新教科書有多處刻意「去中國化」。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2019年新課綱上路,因不滿新學期高一歷史課本充滿「臺灣地位未定論」,以「多元文化」或「海洋文化」之名矮化中華文化主體地位,由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等專家學者發起的「新三自運動」(歷史「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選擇周五(30日)開學日,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

吳昆財表示,高一新生要用的2019年歷史教科書有多處刻意「去中國化」,不符合真實的臺灣史。一本教科書用10年,影響400萬人,目前「去中國化」歷史課本根本是「臺獨建國工程」,呼籲所有熱愛中華文化的人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

吳昆財說,新課綱歷史教科書「民族上去中國」,用「南島語族」取代中華民族;文化上「去中國中心論」,用「多元文化」取代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降為跟東洋、西洋和其他外來文化同等地位。

吳昆財說,今年大陸也在改革歷史教育,主旨是「天人物我」4個字,把「我」放最後面。巧的是,臺灣新課綱也有4字宗旨「適性揚才」,把「我」放在最前面,也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兩岸學子的教育改革實驗,未來幾年就可以比出高下。

他表示,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對抗不義政權的方法就是奪回政權,呼籲所有在野的2020參選人對歷史新課本表態,這是領導人不能迴避的教育政策。

深藍團體「藍天行動聯盟」主席武之璋說,民進黨用教條式、宗教式灌輸錯誤思想,有一次一位很有名的綠營教授大談「南島語系」,他反問:「如果你身上真的流著百分之百的『南島語系』血液,你會講幾句『南島語系』的話?你過不過『南島語系』的節慶?你有幾個『南島語系』親戚?如果都沒有,『南島語系』跟你有什麼關係?」「獨派」理論站不住腳,但其他聲音沒有機會辯論,因為教育、課本和媒體等意識形態工具都是「獨派」掌握。

臺師大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表示,30年來「臺獨」教育,非常成功地把臺灣人從中華民族變成「臺灣民族」。明年大選如果藍營沒辦法贏,就證明成功的「教育臺獨」可以成為「法理臺獨」的基礎。「臺獨教育」還以公民科、地理科為「側翼」,刪去三民主義與儒家倫理,讓臺灣人沒有靈魂。初中地理課本把「一帶一路」貶為大陸「霸權」,下價值判斷;康軒版初中歷史課本居然沒有「明鄭」,還使用清「帝國」字眼,表示把清朝視為荷蘭、西班牙一樣的外來政權。(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貽害無窮,趕緊「下架」——臺灣各界痛批民進黨當局強推「去中國化...
    民進黨當局主導的「新課綱」在新學期「強行上路」,最受詬病的是高中歷史教科書,「臺灣地位未定論」等荒謬內容堂而皇之出現在多個版本中。連日來,臺灣各界有識之士紛紛表達憤慨和憂慮,痛斥「去中國化」和「教育臺獨」貽害無窮。
  • 臺灣歷史教科書「去中國化」 學者斥責:傷害臺灣未來
    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投入使用。 多位臺灣學者與歷史教師批評,新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構建所謂的「臺獨史觀」。新教材刻意「去中國化」 扭曲事實臺灣中學歷史教師曹若梅從事歷史教育工作30多年,她標記了新課綱歷史教科書中字裡行間的變化。 對於「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將給臺灣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她用了「震撼」這個詞。
  • 臺灣高中教師批新課綱:學生不懂中國史 怎麼到大陸工作
    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課審大會審議12年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新課綱,針對中國史的部分大幅減少,高中校長及教師指出,大陸對臺灣產生的影響很大,且近年兩岸關係大變,很多人到大陸工作,怎能不了解其歷史
  • 臺海觀瀾 從日本教科書到臺灣新課綱,「大東亞共榮圈」為何陰魂不散
    辯論的焦點,是國中(類似於大陸的初中)歷史課程中的臺灣史比率大幅度提高,高中歷史以主題式教學取代朝代編年史、將中國史放進東亞史。上述修改內容早已被媒體披露,各界一致的反應,認為這是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搞「文化臺獨」的又一個大動作。
  • 臺教育界聲討「臺獨」教科書:別再毒害臺灣學子
    10月24日,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在臺北召開記者會,與會者嚴正駁斥新版歷史教科書的種種謬論、給實際教學造成的困擾,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記者會上,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通過錄影片表示,從課綱到教科書,民進黨當局正用盡一切手段「去中國化」,切割臺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遂行「臺獨」政治目的。
  • 去「中」播「獨」 謬論頻出,臺灣學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
    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臺灣教師之憂:「臺獨」歷史教科書戕害下一代
    「從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起,『臺獨』勢力一刻不曾放鬆對青少年的毒害。他們將『臺獨史觀』一點點塞進教科書。時至今日,蔡英文當局搞出史上最『獨』歷史課本!」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潘朝陽痛心疾首地說。新學年開學以來,根據新課綱編寫的新版《臺灣史》教科書進入高一、初一課堂。這些教科書裡充斥「去中國化」及「媚日」內容,被島內有識之士斥為完全淪為民進黨「臺獨」思想宣傳品。二年級歷史教科書雖未面市,但已確知的是,「中國史」將根據課綱併入「東亞史」並採取專題形式編寫。
  • 臺灣學界教育界痛批新版歷史教科書(兩岸脈動)
    核心閱讀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國臺辦批民進黨當局「臺獨」課綱:倒行逆施、數典忘祖
    來源:海外網圖為朱鳳蓮海外網10月28日電10月28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與會的兩岸嘉賓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兩岸共享史料、共書抗戰史,共同譴責民進黨當局推行「臺獨」課綱,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等「去中國化」行徑,請問發言人有何回應?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不是玉山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掃除「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8月1日起實施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將造成臺灣教育浩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姐妹淘」、「不分區立委」鄭麗君,在4月21日一場「獨派」人士舉辦的記者會上氣得跳腳。
  • 臺灣教科書: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臺南市長賴清德已表態,拒絕採用新課綱,並要求臺南市立中學繼續沿用舊的歷史課綱。  臺灣最新的高中歷史課綱到底為何物?為何會讓「獨派」人士如此不滿?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蔡英文又搞"文化臺獨" 媽祖被打造成日本動漫女主
    (來源:中時電子報)  海外網8月18日電 臺灣教改論壇18日召開記者會,臺灣大學名譽教授黃光國批評,蔡英文在今年3月接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在9日即以「媽祖林默娘」為主題,舉辦展覽,還在今年臺北燈節將媽祖設計成日本動漫人物,「根本是在開媽祖玩笑」。
  • 臺灣教科書回歸「一中」:最高山是珠穆朗瑪峰 不是玉山
    「8月1日起實施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將造成臺灣教育浩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姐妹淘」、「不分區立委」鄭麗君,在4月21日一場「獨派」人士舉辦的記者會上氣得跳腳。 諸多民進黨籍的縣市長態度也一樣。臺南市長賴清德已表態,拒絕採用新課綱,並要求臺南市立中學繼續沿用舊的歷史課綱。 令「臺獨」氣憤的新課綱到底改了什麼?
  • 篡改歷史撕裂族群臺當局「去中」黑手伸向鄭成功
    更離譜的是,連宗教人士也跟著「政治正確」起來,供奉鄭成功的臺南市鹿耳門溪口鎮門宮主委林忠民竟表示,鄭成功連續兩周向他託夢,承認當年對臺灣少數民族犯錯,請他在法會上代為道歉……有了這些鋪墊,臺當局此次降格鄭成功祭典就有了說頭,美其名曰「尊重多元族群聲音」。捏造歷史抹黑祖宗民進黨執政以來,去孫中山、去孔子等動作不斷,現在又瞄上鄭成功,所為何來?
  • 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遭痛批
    今年9月新學期以來,臺灣依據新版課綱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開始使用。其混亂的體系、錯漏百出的內容和扭曲的價值導向,引起臺灣學界和教育界的強烈不滿。他們呼籲全社會共同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不再讓其毒害臺灣學子。
  • 民進黨為「去中」招數盡出 沒了根的臺灣還能走多遠?
    蔡英文當局欲縮減臺灣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近來,蔡英文當局欲縮減臺灣高中語文課綱文言文比例一事鬧得沸沸揚揚。  有島內報導指出,從2019學年度開始,韓愈的《師說》、諸葛亮的《出師表》、顧炎武的《廉恥》等經典文章,恐怕將從臺灣高中語文課本裡銷聲匿跡。臺灣《中國時報》認為,蔡當局減文言文比例,並刻意引入日本人的著作,就是在刨根、在輕蔑中華文化,遂行「去中國化」及文化「臺獨」的工作。  新課綱草案一出即引來排山倒海的批評。
  • 臺灣民眾身份證都要被改?民進黨又下"去中"的棋
    「大華網路報」今日(21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正在規劃,把新設計的臺灣居民身份證去除「國旗」,這將是「去中」的又一大步。搞經濟民生沒半步,推進「臺獨」、製造臺灣內部紛擾、挑動臺海緊張的招數,卻未曾斷過,人民怎麼會有好日子過。民進黨上臺後,既「去中國化」,也「去中華民國化」,都是為了「脫中」,借持續切斷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繫,奔向「臺獨」。課綱刪除中國史、蔡英文不遙祭黃帝陵、臺當局「內政部」不再辦祭鄭成功、原民進黨主政的高雄不再祭孔子、故宮「臺灣化」、臺灣「駐美代表處」花園去「國徽」等等,實在不堪枚舉。
  • 臺灣民眾身份證都要被改?民進黨又下「去中」的棋
    來源:中國臺灣網「大華網路報」今日(21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正在規劃,把新設計的臺灣居民身份證去除「國旗」,這將是「去中」的又一大步。搞經濟民生沒半步,推進「臺獨」、製造臺灣內部紛擾、挑動臺海緊張的招數,卻未曾斷過,人民怎麼會有好日子過。民進黨上臺後,既「去中國化」,也「去中華民國化」,都是為了「脫中」,借持續切斷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繫,奔向「臺獨」。
  • 臺當局竟鼓吹用羅馬拼音代替中文姓氏 遭批「去中」去到骨子裡
    臺媒痛批,民進黨真是「去中」去到骨子裡。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這件事起源於,身為臺少數民族民進黨「立委」谷辣斯提案修正「姓名條例」,希望讓臺少數民族能自由選擇要用漢字或羅馬拼音登記名字,原因是部分少數民族姓氏難以用中文正確發音。
  • 九月開學,臺灣毒害下一代的新「臺獨」歷史課本又要上路了
    【兩岸快評第135期】九月即將開學,在臺灣,備受關注的2019年版高中歷史課本也將上路使用了。直到8月,臺灣新的歷史課本終審版才逐一露面。據臺媒報導,臺灣新版的高一臺灣史課本,竟宣稱「臺灣主權未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