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身份證都要被改?民進黨又下「去中」的棋

2020-12-12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臺灣網

「大華網路報」今日(21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正在規劃,把新設計的臺灣居民身份證去除「國旗」,這將是「去中」的又一大步。搞經濟民生沒半步,推進「臺獨」、製造臺灣內部紛擾、挑動臺海緊張的招數,卻未曾斷過,人民怎麼會有好日子過。

民進黨上臺後,既「去中國化」,也「去中華民國化」,都是為了「脫中」,借持續切斷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繫,奔向「臺獨」。課綱刪除中國史、蔡英文不遙祭黃帝陵、臺當局「內政部」不再辦祭鄭成功、原民進黨主政的高雄不再祭孔子、故宮「臺灣化」、臺灣「駐美代表處」花園去「國徽」等等,實在不堪枚舉。

今年以來,在蔡英文口中,「中華民國」變成了「中華民國臺灣」,那麼現在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會不會變成「中華民國臺灣國民身分證」呢?奇想怪招特多的民進黨官員,恐怕不會不作此想。這種「法理臺獨」的手段,令人很難想像不會在臺海掀起巨浪。

民進黨所以會打算從臺灣身份證上去除「國旗」,自然就是透過執政來遂行「臺獨」的另一手段。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臺灣會平安才怪!

「國號國旗」都只是民進黨用來對抗大陸的工具,「國號國旗」所具有的全中國、完整中華的內涵,不符「臺獨」立場,便是他們亟欲去除的。

原標題:《要改臺灣身份證明?民進黨「去中」又一大步》

相關焦點

  • 臺灣民眾身份證都要被改?民進黨又下"去中"的棋
    「大華網路報」今日(21日)發表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正在規劃,把新設計的臺灣居民身份證去除「國旗」,這將是「去中」的又一大步。今年以來,在蔡英文口中,「中華民國」變成了「中華民國臺灣」,那麼現在的「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會不會變成「中華民國臺灣國民身分證」呢?奇想怪招特多的民進黨官員,恐怕不會不作此想。這種「法理臺獨」的手段,令人很難想像不會在臺海掀起巨浪。民進黨所以會打算從臺灣身份證上去除「國旗」,自然就是透過執政來遂行「臺獨」的另一手段。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臺灣會平安才怪!
  • 島內票選新身份證設計引「去中」質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民進黨當局推動身份證改版徵求網民設計,但並未規定必須包括「國旗」及「國號」,引發「去中國化」質疑。臺灣「內政部」今年2月開始徵求新版身份證設計,本月21日正式開放投票。
  • 臺灣一些青少年價值觀為什麼錯亂?罪魁就是「去中」教科書
    具體來說,臺灣的歷史課不按時間順序授課,而是以地域性或其他主題來授課,不但不強調臺灣與大陸的關聯,甚至避談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這套「臺獨」史觀教育中,整個臺灣史的格局,就是臺灣這塊地方陸續受到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漢人的統治,而且這些都是「外來政權」。
  • 港臺腔:「中醫」要改稱「臺醫」,民進黨走火入魔了嗎?
    在出席「臺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開幕式時,遊錫堃聲稱應考慮把臺灣的中醫藥改名叫做「臺醫」「臺藥」或「漢醫」「漢藥」,因為叫「中醫藥」會讓「有的人感到很混淆」。島內網友氣憤留言:「表面看是文字遊戲,實際上是煽動民粹」「操弄意識形態,沒救了」「中秋要不要改『臺秋』,腦中風要不要改『腦颱風』?」簡直大型翻車現場。「中醫藥」幾個字,連小學生都不會感到混淆吧?
  • 民進黨又在「搞事情」?為「去中」,開始對臺北故宮下手
    編輯丨龍傑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都在幻想著搞「臺獨」,並為此想盡各種辦法和大陸對峙,如今,臺灣地區的經濟也遭到了不小的打擊。不得不說,民進黨當局這樣亂搞,最後倒黴的卻是臺灣民眾。更可惡的是,民進黨當局非常喜歡「去中國化」,為了這個陰謀,他們幹了不少壞事。
  • 民進黨被「提醒」: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據了解,現在全球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的13款疫苗中,中國有5款,這個數字可以說是相當驚人,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在抗疫之路上要比別的國家走得更加穩健。 在這背景下,臺灣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卻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不要大陸生產的疫苗,直接讓臺灣地區斷絕了獲得大陸疫苗的可能。這個消息一出,民進黨就遭到了臺灣網友的提醒。
  • 蔡英文「雙十講話」自數政績:臺灣民眾會買帳嗎?
    比如「年金改革」、「前瞻計劃」、「轉型正義」……,顯然,蔡英文把這些都看成了民進黨的執政的功勞,希望以此來提醒臺灣民眾,民進黨還是有政績的,希望為年底選戰加分。為什麼蔡當局自認為做了那麼多事,取得這麼多改革成果,民進黨和蔡英文的民調卻一直往下掉呢?《大華網絡報》的點評一針見血,因為蔡當局根本就不是和民眾站在一起,他們想的和民眾感受到的有極大的區別。蔡英文當局做的很多事情,是攻擊國民黨,挑起臺灣內部對立,並自稱改革成功。但改革是這麼改的嗎?
  • 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此外,為了所謂去中,蔡英文當局從去孫、去蔣、去孔子,到不遙祭黃帝陵、去除臺北故宮南院十二獸首、再到降格祭祀鄭成功,一步步地要切斷臺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不僅如此島內媒體更是推波助瀾,無良名嘴為了迎合民進黨當局昧著良心抹黑大陸。除了綠營媒體網軍之外,國際反華勢力也在島內不斷妖魔化大陸。
  • 民進黨大肆兜售「芒果乾」,臺灣民眾要擦亮雙眼
    在民進黨看來,「芒果乾」與「亡國感」發音相近,於是,他們利用諧音向民眾大肆兜售「芒果乾」(即「亡國感」),以製造兩岸對抗,從中撈取選舉利益。在大陸生活工作的臺胞、瀋陽市臺協副秘書長羅鼎鈞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說穿了,兜售「芒果乾」就是民進黨當局通過操弄「反中」來騙取臺灣民眾選票的把戲。
  • "中醫"要改名"臺醫" 臺灣網友:別鬧了,這群白痴
    「中醫」要改名「臺醫」 民進黨太荒唐(日月談)  「別鬧了,這群白痴。」這是臺灣網友對臺「立法院長」遊錫堃提出中醫也要「去中國化」的第一反應。在出席「臺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開幕式時,遊錫堃聲稱應考慮把臺灣的中醫藥改名叫做「臺醫」「臺藥」或「漢醫」「漢藥」,因為叫「中醫藥」會讓「有的人感到很混淆」。
  • 民進黨當局罔顧臺灣民眾健康
    民進黨當局自我標榜「防疫模範生」,近來卻被事實頻頻「打臉」。數月間,「出境才發現感染」的病例接連出現,頻率之高廣受輿論關注,引發各界憂慮。臺灣民眾面臨疫情風險,民進黨當局卻置若罔聞,辯稱「感染源有待釐清」,拒不進行普篩,同時「以疫謀獨」動作不停。
  • 人命關天還要「去中」
    要知道,如今只有9款肺炎疫苗進入最後的試驗工作,而來自大陸的疫苗就佔了4款。所以,陳時中將島內的防疫工作與政治問題攪和在一起,絕對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處理方式。 不壞好心的民進黨當局 針對陳時中這一言論,國民黨議員閻中傑痛批道,民進黨當局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與政治攪和在一起。
  • 高雄人對不起臺灣?臺灣民眾突然向民進黨道歉,還搞起了比賽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詮釋稱,由於去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丟失了高雄大本營的選票,她表示高雄人普遍有「對不起臺灣」的心情,還稱自己鼓勵高雄鄉親「不必覺得慚愧」,雖然對不起,但要「以高雄的犧牲換來2020臺灣的覺醒」。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猛烈批評。
  • 要改時區達成「臺獨」? 這位教授講了真心話!
    大陸方面召開十九大歡欣鼓舞,然而,海峽對岸卻是「去中」亂象不停,真可謂民進黨「藥不能停」。
  • 孫中山與臺灣:年輕一代情感趨淡 綠營操縱「去中」
    國民黨為「國父」誕辰辦特展  在臺灣島內,很容易找尋到孫中山先生的身影。新臺幣100元紙鈔以及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發行的10元臺幣紀念幣上,都有孫中山的肖像。臺灣還專門發行過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銀幣。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大陸遊客常說「孫中山紀念館」)、逸仙公園,都是當地民眾常去的公共場所。
  • 臺灣民眾高呼「醒來」 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文章摘編如下:根據《聯合報》日前發表的兩岸關係調查結果,不滿蔡英文兩岸表現的人增為五成六,對大陸民眾有好觀感的比率逆轉增為四成九,願赴大陸就業的臺灣民眾增為四成,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降為兩成四。這些,都顯示兩岸氣氛出現了可觀的變化。蔡英文對於這樣「官冷民熱」的氛圍,仍無動於衷嗎?蔡英文上任後,不斷強調「維持現狀」,避免逾越紅線。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民進黨執政 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增加
    作者 馬康莊    臺灣《聯合報》最近做了有關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觀感的民調:49%的受訪者對中國(大陸)民眾印象佳,比去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持負面觀感的人,由45%降為37%。    這項民調自2010年開始,聯合報每年都做;得到對大陸民眾有49 %正面觀感的數據,是八年來的新高。另一問題:你願意赴大陸就業、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嗎?有四成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念書;也創下八年來的最高。
  • 蔡英文「獨」性不改 臺灣民眾雪上加霜
    [新聞頁-臺海網] 新年伊始,儘管有七成以上民眾強烈反對,但美國的「萊豬」(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豬肉)進口還是成真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表示,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求民眾體諒「萊豬」開放。但蔡英文沒有等來民眾的體諒,卻引來了島內豬肉市場的一片混亂。
  • 民進黨當局將臺灣民眾的健康置於何地?
    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看到美國對臺灣地區的任何實質性的幫助。隨著川普任期的結束,臺灣地區的命運還是一個未知數。民進黨當局的做法也讓越來越多的民眾看到了他們的本質。臺當局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都不把民眾的健康放在眼裡,這實在是讓人氣憤。民進黨當局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不管不顧,反倒是沉迷於對美國的阿諛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