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闖,歡迎關注「外聘網小聘看世界」
中國地大物博,菜系豐富,各地的小吃數不勝數,雖然南北方的飲食習慣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南北方統一的:喝熱水。在中國似乎沒有「多喝熱水」治不了的毛病,感冒了多喝熱水,胃痛喝熱水,壓力大了也喝熱水,去到國外,只要你一問服務員有沒有熱水,那幾乎百分百確定你是個中國人!
那麼印尼人特有的飲食習慣,你知道哪些?
1、喜歡在warung邊吃邊聊
如果你去到印尼,就會發現印尼的大街小巷都會出現Warung的身影,在農村和鄉鎮比較多見。
Warung可以是像小賣部一樣的攤位,也可以是街邊的小攤,lesehan是一種坐在墊子或者地板上進行飲食或者聊天的文化現象。
這是warung
這是lesehan
印尼人熱情外向,鄉裡的阿公阿叔在空閒時間就很喜歡在warung裡點一份炒飯炒粉或者sate,然後侃天侃地。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也喜歡和朋友同學去warung或者坐在地板上聊天。可以說,warung是印尼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esehan也是刻在印尼人基因裡的一種文化了。
2、方便麵配米飯
印尼人對方便麵的追求不可謂不狂熱,隨便進一家印尼超市,你一定會發現有個方便麵專區,種類繁多,印尼的indomie、韓國泡麵、日本拉麵…… 應有盡有。
對我們來說,方便麵配飯是個不可思議的搭配,因為面和米飯都屬於主食。但對印尼人來說,方便麵既可以作為主食也可以作為配菜,他們對米飯的熱愛一點也不比我們少,連方便麵也可以配米飯。而且對於他們來說,還沒吃米飯等於還沒吃飽,連米糕都算不上(雖然米糕就是用大米來製作的)。
3、tempe(天貝)很重要
tempe(天貝)又叫「丹貝」「豆發」,是一種豆類發酵食品,也是印尼百姓的日常食品之一,據說是爪哇人發明的,已有數百年歷史。其做法並不複雜,先把黃豆去皮煮熟,再接種真菌並用香蕉葉包裹發酵36-48小時,最後的成品是白色或黃色的餅狀物,蛋白質含量極高,且纖維含量也不少,有「素肉」美稱喔。印尼人的餐桌上離不開天貝,既當主食又當點心,可依口味喜好,烹調出不同的美食,成了「萬能食材」和「肉類替代品」。
3、kerupuk也是菜
如果你在印尼餐館吃飯,上菜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菜上有蝦片,就是這東西,人們叫它kerupuk。
kerupuk是用木薯粉、蝦精和香料做成,或者是用小蝦和麵粉烘乾的。薄薄一片,有點像薯片,價格低廉,印尼人超愛吃蝦片,無論你點的是飯還是面,店家都會給你配上蝦片。可以單吃也可以蘸醬,配飯配菜都可以。
還有種白色的蝦片,我習慣叫它白餅乾,餐廳的前臺或自取區一般都會有,想吃的顧客自己拿,最後結帳再一起算。
5、用手吃飯
印尼人喜歡用手吃飯這件事應該人人都有所耳聞了,如果你進到一家高級餐廳,眼前的一幕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你會發現西裝革履或者打扮得體、舉止優雅的的印尼bapak和 Ibu們居然用手抓飯,不用勺子叉子和筷子。
上菜前會有一個小碗,裡面有水,千萬別以為這是喝的,其實是用來洗手的。當你跟印尼人談到用手吃飯這個話題時,他們會很自豪地教你怎麼用手才能精準地把飯和菜捏住,他們覺得用手吃飯是需要技巧和學習的。
6、萬物皆可油炸和蘸醬
印尼人熱愛油炸食品,萬物皆可油炸,油炸香蕉、番薯、豆腐、麵包、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炸不到!印尼氣候溼熱,我也想不明白他們為何如此熱愛油炸食品。
還有辣椒醬,印尼人的口味不是偏甜就是偏辣,辣椒醬是必不可少的,吃什麼都可以放辣椒醬,特別是油炸食品,它倆是絕配。
外聘網小聘看世界歡迎各位看官評論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