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2020-08-03 外聘網小聘看世界

世界有我看,世界由我闖,歡迎關注「外聘網小聘看世界」

中國地大物博,菜系豐富,各地的小吃數不勝數,雖然南北方的飲食習慣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南北方統一的:喝熱水。在中國似乎沒有「多喝熱水」治不了的毛病,感冒了多喝熱水,胃痛喝熱水,壓力大了也喝熱水,去到國外,只要你一問服務員有沒有熱水,那幾乎百分百確定你是個中國人!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那麼印尼人特有的飲食習慣,你知道哪些?

1、喜歡在warung邊吃邊聊

如果你去到印尼,就會發現印尼的大街小巷都會出現Warung的身影,在農村和鄉鎮比較多見。

Warung可以是像小賣部一樣的攤位,也可以是街邊的小攤,lesehan是一種坐在墊子或者地板上進行飲食或者聊天的文化現象。

這是warung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這是lesehan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印尼人熱情外向,鄉裡的阿公阿叔在空閒時間就很喜歡在warung裡點一份炒飯炒粉或者sate,然後侃天侃地。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也喜歡和朋友同學去warung或者坐在地板上聊天。可以說,warung是印尼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esehan也是刻在印尼人基因裡的一種文化了。

2、方便麵配米飯

印尼人對方便麵的追求不可謂不狂熱,隨便進一家印尼超市,你一定會發現有個方便麵專區,種類繁多,印尼的indomie、韓國泡麵、日本拉麵…… 應有盡有。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對我們來說,方便麵配飯是個不可思議的搭配,因為面和米飯都屬於主食。但對印尼人來說,方便麵既可以作為主食也可以作為配菜,他們對米飯的熱愛一點也不比我們少,連方便麵也可以配米飯。而且對於他們來說,還沒吃米飯等於還沒吃飽,連米糕都算不上(雖然米糕就是用大米來製作的)。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3、tempe(天貝)很重要

tempe(天貝)又叫「丹貝」「豆發」,是一種豆類發酵食品,也是印尼百姓的日常食品之一,據說是爪哇人發明的,已有數百年歷史。其做法並不複雜,先把黃豆去皮煮熟,再接種真菌並用香蕉葉包裹發酵36-48小時,最後的成品是白色或黃色的餅狀物,蛋白質含量極高,且纖維含量也不少,有「素肉」美稱喔。印尼人的餐桌上離不開天貝,既當主食又當點心,可依口味喜好,烹調出不同的美食,成了「萬能食材」和「肉類替代品」。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3、kerupuk也是菜

如果你在印尼餐館吃飯,上菜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菜上有蝦片,就是這東西,人們叫它kerupuk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kerupuk是用木薯粉、蝦精和香料做成,或者是用小蝦和麵粉烘乾的。薄薄一片,有點像薯片,價格低廉,印尼人超愛吃蝦片,無論你點的是飯還是面,店家都會給你配上蝦片。可以單吃也可以蘸醬,配飯配菜都可以。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還有種白色的蝦片,我習慣叫它白餅乾,餐廳的前臺或自取區一般都會有,想吃的顧客自己拿,最後結帳再一起算。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5、用手吃飯

印尼人喜歡用手吃飯這件事應該人人都有所耳聞了,如果你進到一家高級餐廳,眼前的一幕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你會發現西裝革履或者打扮得體、舉止優雅的的印尼bapak和 Ibu們居然用手抓飯,不用勺子叉子和筷子。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上菜前會有一個小碗,裡面有水,千萬別以為這是喝的,其實是用來洗手的。當你跟印尼人談到用手吃飯這個話題時,他們會很自豪地教你怎麼用手才能精準地把飯和菜捏住,他們覺得用手吃飯是需要技巧和學習的。

6、萬物皆可油炸和蘸醬

印尼人熱愛油炸食品,萬物皆可油炸,油炸香蕉、番薯、豆腐、麵包、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炸不到!印尼氣候溼熱,我也想不明白他們為何如此熱愛油炸食品。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還有辣椒醬,印尼人的口味不是偏甜就是偏辣,辣椒醬是必不可少的,吃什麼都可以放辣椒醬,特別是油炸食品,它倆是絕配。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海外見聞 | 獨具風格的印尼飲食習慣

外聘網小聘看世界歡迎各位看官評論和留言!

相關焦點

  • 印尼飲食文化與中國
    在香港,想吃上印尼的菜餚、糕點並不難,因為這裡有不少印尼餐廳,而大凡印尼餐廳同時也供應印尼式的糕點。這些餐廳大多數是滯留在港的印尼歸僑一手創辦的,因此其地道程度毋容置疑。   印尼飲食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首先印尼曾被荷蘭人統治了300多年,在這之前,葡萄牙殖民者的足跡也曾在印尼出現,只是極為短暫而已。明朝以後,粵閩兩省的中國人飄洋過海到印尼謀生,不可避免地,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中國人都把飲食文化帶到了印尼。
  • 飲食文化 | 中國文化對印尼美食的影響
    >我們可以透過飲食來了解人類的行為和文化同時飲食與族群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透露著族群的各種文化線索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迴每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飲食習慣和味覺傾向而各自將這些精妙的技藝
  • 印尼的禮節禮儀和風俗習慣
    話說,入鄉隨俗,因此到一個國家的話,一定要了解這個國家的一些風俗習慣,現如今,很多人都會到印尼去旅遊或者工作、學習,那麼了解一些當地的風水習慣就非常重要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4、他們慣於遵守時間,不管是參加或大或小的約會都是會準時赴約的,印尼非常熱愛和尊敬蛇,視蛇為「德性」、「善長」、「智慧」的象徵,在印尼的一些地方還會專門設蛇舍,在房間裡面擺放上香爐,用來供人祭祀。
  • 民俗風情 -- 印尼的飲食文化
  • 鄭和下西洋登陸地印尼三寶壟春節見聞
    鄭和下西洋登陸地印尼三寶壟春節見聞 (12/21) "← →"翻頁
  • 東關鎮印尼風味小食:彩虹千層糕
    來到永春東關鎮,除了閩南特色飲食之外,這裡還有和其它鎮區不一樣的印尼風味小食,比如「嘰哩嘰哩」、「彩虹千層糕」等。  在東關鎮,除了朱阿婆之外,許多印尼歸僑及後代也常做千層糕,已近花甲之年的李可俊老人說,自己1960年回到這裡,許多飲食習慣還是沒有改變,「吃點千層糕或者其它印尼特色食物,總是能讓自己想起當時的往事,而如果大家聚在一起,興致來了,還會唱起印尼歌謠甚至是起身跳舞。」
  • 獨具魅力的澳門飲食,一起來品嘗吧!
    在葡萄牙長達四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影響下,粵式飲食文化與葡國飲食文化發生激烈的碰撞,澳門人民以他們的包容性,汲取了西方飲食文化之精華,創造出了獨具魅力的澳門飲食文化。僅從澳門飲食文化的發展角度來說,葡萄牙人的確功不可沒,他們帶來的歐式烹飪技巧,大大豐富了今日澳門美食的內涵。
  • 印尼的飲食文化之美味佳餚
    由於印尼盛產咖啡,所以喝咖啡很普遍,如同中國喜歡茶一樣。早餐時,印尼人一般是喝咖啡加麵包點心、或者是油炸香蕉。由於地處熱帶,印尼人喜歡喝各種冷飲。除冰淇淋、汽水外,還有品種繁多的冷飲,如用菠蘿、椰子、芒果等製作的各種冷飲。    印尼盛產各種熱帶水果,尤其是香蕉品種多達幾十種。根據香蕉的品種,吃法也不同。有生吃的、有煮吃的、有用油炸的、有用碳火烤的。
  • 一座城市的飲食習慣,彰顯了它的城市風格
    一座城市的飲食習慣,無論是市井小吃還是高檔餐廳,都是歲月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表現,更是一個城市風格的彰顯。
  • 【海外消息】同慶印尼節日 融入當地社會 共建美好未來 —大唐印尼米拉務公司開齋節活動
    5月24日,是印尼最重要的節日——開齋節,相當於中國春節。因印尼疫情阻隔,項目實行中印職工一體化封閉管理,本應舉家歡度佳節的印尼職工和中方職工共同在項目現場堅守。米拉務公司秉持「尊重民族習慣、融入當地社會、構建和諧環境、共建美好未來」的理念,在集團公司國際部、海外公司及太平洋事業部的悉心指導下,精心籌備,讓15名印尼職工在項目現場渡過了一個值得回味的開齋節。
  • 東南亞跨境電商印尼市場基本常識及風俗習慣禁忌須知
    印尼是東南亞較大的電商市場,人口非常多,從印尼政府發布的數字我們了解印尼有300好幾個民族,掌握印尼的某些基本常識和風俗習慣忌諱對你做好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的幫助是十分巨大的,下邊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吧。300好幾個民族,掌握印尼的某些基本常識和風俗習慣忌諱對你做好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的幫助是十分巨大的,下邊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 印尼菜的海外代名詞——印尼巴東牛肉
    口味火辣而且上菜迅速就是巴東菜的特色,它不僅僅在印尼很流行,而且在海外就是印尼菜的代名詞。巴東牛肉主要是用幾種材料一起燉製而成,特別是在剛出鍋的時候香味撲鼻,有一種讓你直接想吃到12分飽都不嫌不夠的感覺。而巴東牛肉這道美食就是用椰奶、大蒜、檸檬草、辣椒等幾種材料燉上幾個小時後再出鍋。
  • 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見聞:所幸我們都還活著
    所幸我們都還活著——「地震孤島」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見聞  新華社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10月1日電 通訊:所幸我們都還活著——「地震孤島」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見聞  鄭世波 哈尼夫  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棟加拉縣日前發生7.4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棟加拉縣及周邊多個地區道路、電力、通信癱瘓
  • 全國各地飲食習慣
    國內賓客的飲食特點及習慣我國幅源遼闊,人口眾多,由於地理、氣候、物產、歷史、經濟等狀況不同,各地在飲食習慣上形成各自的特點、習慣現概括簡述如下:京津人的飲食特點和習慣北京人以麵食為主,麵條、餃子、烙餅、鏝頭等是麵食中主要品種。如主食中的大滷麵,炸醬麵是風味麵食,吃完麵條或餃子後,喜歡喝上一碗麵湯。
  • 以色列建國後猶太人的飲食習慣
    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猶太人,給以色列帶來了風格迥異的蒸調術和飲食習慣,構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由於懷念故土,就將故鄉的飲食傳統傳給子孫後代,從而使異國他鄉的各種飲食在以色列保存下來。以色列蒸調術受到西亞、北非、地中海盆地、中歐以及東歐烹調風格的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中東地區的烹調風格。
  • 川蜀味道,獨具自己風格與特色,小眾小吃了解一下
    川蜀味道,獨具自己風格與特色1:樂山名小吃——豆腐腦這裡的豆腐腦和你們平常吃的豆腐腦完全不一樣!樂山人還習慣往豆腐腦裡面摻一些蒸牛肉和蒸肥腸!一份豆腐腦吃下來不會超過十塊錢!可以說是物美價廉!而樂山比較有名的豆腐腦店有兩家,一個是「九九豆腐腦」,另外一個是「牛華豆腐腦」。這些店鋪遍布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很好找到!
  • Indonesian style/印尼風格
    這片令人心醉的夢幻沙灘是由印尼國寶之一的紅珊瑚幻化而成。海底大量的紅色珊瑚被海水衝碎後變成細小的粉末,與岸上細白的沙子融為一體後,便形成了這最浪漫的粉紅色沙灘。印尼風格印尼風情,完美的詮釋了古典藝術與現代文明交融的含義。
  • 印尼人的奇特習慣,你了解多少?
    ,也有一些習慣讓外國遊客感到非常驚訝。那麼,你想不想來了解一下印尼人一些奇葩的習慣呢?他們就是熱愛陽光,特別喜歡有沙灘,海水,和陽光的環境,之所以這麼多老外來印尼旅遊,非常重要得一點就是印尼有無數海灘美景,能滿足他們的旅遊需求,可以盡情地享受日光浴。
  • 印尼龍目島薩薩克族風俗見聞(圖)
    印尼龍目島薩薩克族風俗見聞(圖) 2014-12-17 20:38: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7日的印尼龍目島東龍目縣哥達坂村,一大早就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 亞運會飲食狂遭吐槽?高顏值的印尼美食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而在今年3月,日本U19就曾到印尼參賽,很多球員因為吃了當地食物而腹瀉。此番再次來到印尼,日本隊要求球員只能喝礦泉水,不能隨便吃當地食物。亞運前夕,央視體育頻道記者張朝陽也發微博提醒運動員們注意飲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