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欄港平沙連灣山清代摩崖石刻因長期遭受日曬雨淋,字跡已經模糊難辨,還存在山體滑坡的隱患。本報11月6日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報導,引起了市民的關注與市領導的高度重視。近日,經市文體旅遊局及高欄港區、平沙鎮相關部門統一協調,連灣山摩崖石刻搶救性保護工作已經展開。
昨天,記者隨市文體旅遊局及高欄港區、平沙鎮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連灣山東麓摩崖石刻現場,近十名施工人員正在對摩崖石刻周邊的雜草亂石進行仔細清理。記者看到,兩處石刻都被鑿刻在一塊高約6米、寬3米的巨石上,巨石形如一把交椅,一面刻有「息氛」兩個大字,朝天的一面的石刻字數較多,但字跡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巨石矗立在山頂,但底部支撐的石塊已經出現滑坡現象。據《珠海市文物志》記載,巨石上面刻著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香山知縣田明曜所撰寫的一篇文章和「息氛」兩個大字,內容主要講述當時官府平定海盜的歷史事件。
市文體旅遊局文物科科長潘恆介紹說,連灣山摩崖石刻已有140年的歷史,由於長期暴露在荒郊野外,受風吹日曬、雨水侵蝕的影響,其中一處石刻字跡已經模糊難辨,另一處刻有「息氛」二字的石刻保存相對完好。針對這一情況,文物保護部門經過公開招標,一支施工隊伍已於日前進山對摩崖石刻進行搶救性維修工作,「主要針對石刻周圍進行基礎性加固,包括建立擋土牆,基礎性灌漿以及整治周邊環境和綠化等措施。」 此外,工作人員會在周圍種植樹木,為石刻遮風擋雨。潘恆說,工作人員還將對石刻進行拓片保存,設置文物保護標誌牌及展示牌,同時還會修整上山的簡易道路,設置指示牌及石桌凳,方便遊人參觀。
據介紹,本次搶救性維修工作將持續40天,市文體旅遊局此後將結合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結果,進一步對我市26處石刻類不可移動文物點進行專題調研,有針對性地制定保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