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相關部門對連灣山摩崖石刻展開搶救性維修

2020-12-13 騰訊大粵網

高欄港平沙連灣山清代摩崖石刻因長期遭受日曬雨淋,字跡已經模糊難辨,還存在山體滑坡的隱患。本報11月6日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報導,引起了市民的關注與市領導的高度重視。近日,經市文體旅遊局及高欄港區、平沙鎮相關部門統一協調,連灣山摩崖石刻搶救性保護工作已經展開。

昨天,記者隨市文體旅遊局及高欄港區、平沙鎮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連灣山東麓摩崖石刻現場,近十名施工人員正在對摩崖石刻周邊的雜草亂石進行仔細清理。記者看到,兩處石刻都被鑿刻在一塊高約6米、寬3米的巨石上,巨石形如一把交椅,一面刻有「息氛」兩個大字,朝天的一面的石刻字數較多,但字跡已經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巨石矗立在山頂,但底部支撐的石塊已經出現滑坡現象。據《珠海市文物志》記載,巨石上面刻著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香山知縣田明曜所撰寫的一篇文章和「息氛」兩個大字,內容主要講述當時官府平定海盜的歷史事件。

市文體旅遊局文物科科長潘恆介紹說,連灣山摩崖石刻已有140年的歷史,由於長期暴露在荒郊野外,受風吹日曬、雨水侵蝕的影響,其中一處石刻字跡已經模糊難辨,另一處刻有「息氛」二字的石刻保存相對完好。針對這一情況,文物保護部門經過公開招標,一支施工隊伍已於日前進山對摩崖石刻進行搶救性維修工作,「主要針對石刻周圍進行基礎性加固,包括建立擋土牆,基礎性灌漿以及整治周邊環境和綠化等措施。」 此外,工作人員會在周圍種植樹木,為石刻遮風擋雨。潘恆說,工作人員還將對石刻進行拓片保存,設置文物保護標誌牌及展示牌,同時還會修整上山的簡易道路,設置指示牌及石桌凳,方便遊人參觀。

據介紹,本次搶救性維修工作將持續40天,市文體旅遊局此後將結合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結果,進一步對我市26處石刻類不可移動文物點進行專題調研,有針對性地制定保護方案。

相關焦點

  • 陽華巖摩崖石刻保護全面展開
    本報訊(記者王國平通訊員李光平)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陽華巖摩崖石刻保護工作現已全面展開。據統計,陽華巖摩崖石刻共有40餘方,字跡清晰可辨的有38方。石刻集篆、隸、楷、行、草、籀於一體,體裁上包括遊記、銘、序、詩詞等,內容豐富、意境深遠,體現了唐宋時期文學藝術創作的盛況。其中最早也是最大的石刻是唐代永泰二年(公元766年)道州刺史元結題寫的《陽華巖銘有序》,時任縣令、書法家瞿令問以每字三體書寫,上為大篆,中為小篆,下為隸書。前序隸書9行,每行12字,後銘與年月共35行,每行9字。
  • 蓋州煙筒山摩崖石刻
    徐自強、吳夢麟在他們的《古代石刻通論》中認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個類別。所謂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記事的石刻。」這裡的摩崖石刻是專指文字石刻。但在說及石質造像時,往往又提到了摩崖造像。煙筒山摩崖石刻前輩先賢對摩崖石刻的論述,是兩種看法,一是認為摩崖石刻是專指石刻文字;一種認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
  • 福州於山摩崖石刻容顏失色 風化嚴重顏色模糊
    福州於山摩崖石刻容顏失色 風化嚴重顏色模糊www.fjnet.cn 2013-07-23 09:11  寇思琴 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在登於山、烏山,向朋友介紹這兩座名山上的摩崖石刻時,王先生發現承載福州厚重歷史文化積澱的不少摩崖石刻,很多都已字跡難辨。「有的是被風化了,有的是過去描紅的顏色褪去變模糊了,有的是被榕樹根包住把字給擋了……」王先生說,烏山上的摩崖石刻均被修復與描紅過,問題相對較小,但於山上的摩崖石刻,急需採取措施修復。
  • 烏石山、於山摩崖石刻及造像:書法和石刻藝術的寶庫
    於山摩崖石刻於山原有宋至近代摩崖石刻167段,現存110段,主要分布在鰲峰頂、獅子巖、廊然臺、蘭花圃、戚公祠等處,包括宋代程師孟、陳襄,明都御史林廷玉,清閩浙總督李率泰等人石刻。鰲峰頂上的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呂文仲題名刻石,是福州最早的宋代崖刻。
  • 鐵剎山古蹟摩崖石刻遍體鱗傷 文物「120」火速出診
    鐵剎山古蹟摩崖石刻遍體鱗傷四個月前本溪市撥專款,由省拓片專家和市拓片工作者組成鐵剎山摩崖石刻拓片專業工作隊,進行搶救性實地拓片,如此巨大的整體性摩崖石刻拓片工程在全國尚屬首次,目前鐵剎山摩崖石刻拓片預期工程已經圓滿完成。
  • 邵陽摩崖石刻拓片專著武岡首發
    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武岡王城書畫院院長、石竹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濤終於圓了自己的「夢」,為搶救性保護武岡境內的摩崖石刻作出重要貢獻。武岡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至今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人文薈萃,文化遺蹟眾多。其中境內留存有200餘處摩崖石刻,法相巖摩崖石刻聲名尤盛,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瑰寶。因年代久遠、日曬雨淋和保護不夠,部分摩崖石刻風化剝蝕的跡象明顯。
  • 爬大山觀神奇太極灣,登慶山賞摩崖石刻
    2020新年第一天,爬大山觀神奇太極灣,登慶山賞摩崖石刻 作者: 陽光下的風   「夢在遠方,腳步永遠在路上」。背起行囊,帶上登山杖,爬山涉水、不折不撓,方顯戶外本色。大年初一早晨十點,桔鄉友友在小西門集合後自駕前往楊灘,爬大山觀神奇太極灣、登慶山賞摩崖石刻: 平安太極,石麟現瑞!大山,位於楊灘村以北,站在山顛,能看到完整的太極灣,太極灣由湑水河順山灣長年流水衝擊形成的自然景觀,陝南有名的幾個天然太極之一。
  • 福清東壁島九使山摩崖石刻群落成
    圖為市民正在參觀摩崖石刻群。福州新聞網11月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31日上午,福清東壁島九使山摩崖石刻群在福清市龍田鎮海濱村正式落成,為東壁島旅遊開發再添一景。同時,這個摩崖石刻群也成為福清市美術家協會、福清市攝影家協會的採風創作基地。據悉,海濱村是位於福清第二大島東壁島北端的一個小漁村。東壁島因戚繼光抗倭而聞名遐邇,島上主峰九使山自然風貌十分獨特,有奇巖異石、海天相連的自然風貌。
  • 蘇州寒山摩崖石刻岌岌可危 33處石刻已拓片(圖)
    作為搶救保護工作的第一步,相關部門對已發現的33處寒山摩崖石刻製作了拓片。虎丘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也提出具體保護方案。  無人管理,摩崖石刻岌岌可危  蘇州高新區境內,現存大量摩崖石刻,位於寒山嶺的寒山摩崖石刻就是其中較有名氣的一處。  寒山嶺位於天平山北,支硎山西。幾百年前,趙宋王室後裔趙宧光在此買山葬父,守孝終生。
  • 飛來:西湖摩崖石刻的杭州訪客
    更重要的是,飛來峰的摩崖石刻,奠定了西湖摩崖石刻群的底子。西湖摩崖石刻群最重要的幾件,都在飛來峰。2002年,杭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工作者以歷代金石志、方志按圖索驥,找到了很多摩崖石刻,但有相當一部分很難找到。其中一件就是吳越王的石刻:武肅王郊臺題記。907年,錢鏐受封為吳越王,並在國力日漸強盛的921年,按照「於南郊就陽位」的古制,在其都城南郊,也就是玉皇山支脈——天真山的山頂,設立郊壇,舉行郊祀,完善一個獨立王國的禮制。
  • 鳳凰山「長徵摩崖石刻」向我們講述……
    不久前,記者接到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陸昌友反映,稱位於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鳳閣」與「醉月山莊」之間岔道旁的一處長徵摩崖石刻,缺乏有效管理。  隨後,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部門也獲悉了此事。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主任佘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將對其進行全面清理,並做好周邊環境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 峰峰老爺山摩崖石刻的傳奇故事
    坐落於峰峰礦區元寶山景區西側崖壁的老爺山摩崖石刻,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文物管理部門鑑定為宋代摩崖石刻精品。老爺山摩崖石刻分上下兩層,共有摩崖佛龕7個,大小造像87尊,均為北宋死棋所鑿。上層6龕,分別鑿有佛像、菩薩等。其中北龕規模最大,為尖拱形,龕楣刻有四條翻騰的蛟龍。
  • 襄陽峴山摩崖石刻十處!
    其中,峴山崖摩石刻是一項重要的旅遊資源,對於研究襄陽的歷史文化、政治軍事、開發旅遊景點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據相關史料記載,峴山上有多處摩崖石刻。襄陽文史專家愛好者,多年來進行了登山找尋,隨著峴山的開發和遊峴山的遊客越來越多,峴山古摩崖石刻發現的越來越多,截止到目前一共發現了十處摩崖石刻。
  • 陽華巖摩崖石刻
    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竹園寨鄉的回山,下面有鏤空的巖洞,名陽華巖。洞內有井水溪流,洞壁有摩崖石刻40餘方,清晰可辨認者有38方。這是一處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處石窟國寶!石窟最為有價值的是摩崖石刻。
  • 千年摩崖石刻深藏羅浮山鮮為人知
    這些石刻可能是景致名稱,也可能是詩詞文章,但四周既無標識,也無說明,極易被忽略。其實,這是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羅浮山摩崖石刻,230餘處石刻基本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最早的幾處甚至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宋朝。長久以來,羅浮山摩崖石刻的名氣似乎與其歷史地位並不相符。
  • 寶塔山摩崖石刻
    作為延安當地人,自從寶塔山旅遊收費以來,我卻是已有二十年沒有攀登寶塔山了。如今的寶塔山景點,經過當地政府的修葺一新,聽說已經免費向全國人民開放,確實值得一遊。寶塔山下,延河之濱,有一整塊的巨型石崖,長約二百多米,高有六、七米,其上布滿了歷代名人摩崖石刻,記載了一段段延安光輝的歷史故事,現在免費供遊客遊覽。 在現存的寶塔山摩崖石刻群中,最典型的兩組就是北宋石刻和紅色革命石刻。
  • 湖塘五豐村狗山:探尋摩崖石刻中的書法奧妙
    在陽光明媚的初冬,小微一行人同永和會書法家朱勇方、施華鋒、魏國平及民間碑拓愛好者章利剛等人相約湖塘街道五豐村,一起爬狗山,探尋摩崖石刻中的書法世界,解鎖碑拓文化裡的奧妙玄機。湖塘,位於鑑湖西端,湖闊水深,青山屏列,風景卓美。
  • 重磅:陽壺古道驚現古代摩崖石刻
    陽壺古道驚現古代摩崖石刻今年註定是個豐收年,正在進行保護性維護的陽壺古道,發現了多處石刻遺蹟,這又極大豐富了古道的文化內涵。之前由於道路年久失修,這些石刻大多掩藏在道路兩側的灌木叢中。經過這次清理之後,這些珍貴石刻一一裸露出來。縱觀石刻內容,發現大多與古道的修築和旅行者有關,人名居多,如:王五、呂永張某等,還有一些地名如洛寧等,其石刻年代跨度也較大。其中一塊摩崖石刻最為特殊,它位於陽壺古道東溝東段北側,編號為DGD721—9。
  • 登華山賞摩崖石刻
    在這些奇險難達之處竟有不少書體多樣、風格各異的摩崖石刻,不禁令人感嘆古代工匠的智慧與勇氣。   華山摩崖石刻數量眾多,年代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這些石刻兼具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富於天然意趣,體量巨大、氣勢恢弘,為秀美的自然風景平添了濃厚的人文氣息。
  • 靈巖山現「靈巖」摩崖石刻
    山間曾發現唐代初期的石刻佛經板,山頂亦有唐昭宗年間的石刻「天佑二年」字樣。千百年來,因靈巖山石質上佳,多有石刻文物留存。 近日,市文物保護和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靈巖山農民街熱心市民的指引與幫助下,於靈巖寺老山門左側近90度的懸崖峭壁上的林莽中發現一處民國年間摩崖石刻,石刻內容為「靈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