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老夫妻在景區幹這種事|網友吐槽:帶娃的年紀,太不正經

2020-09-15 蘭舟晚晴

74歲的徐大爺和70歲的老伴兒,帶著一箱絲巾和飾品,到江西龍虎山景區美拍。

徐大爺說,退休前,和老伴兒兩人忙與工作,沒時間一起遊玩,如今退休在家,身體康健,老伴兒平日又愛美,便想到了給她拍些靚照。

可以看得出,徐奶奶風韻猶存,徐大爺精神矍鑠,拍照時,徐大爺認真幫著徐奶奶挑選「道具」,徐奶奶看著鏡頭風情萬種,兩人在對話時還那麼含情脈脈。

有網友吐槽,帶娃都嫌你們老,還這麼不正經。

哪個老人不是滿身風霜,照顧自己的父母,養大自己的兒女,為什麼不能在退休後享受一段隨心所欲的自由時光!

有這種思想,說這種話的人,自私自利,居心叵測。

憑什麼退了休就得帶孩子?憑什麼兒女們生了孩子老人就一定得帶?

有的年輕人說,你不給我帶孩子,我就不給你養老。

這種倫理邏輯分明就是錯誤的。養育自己的孩子是天理常情,兒女孝順是回報養育恩情,兒女無法回報父母,孫兒理應補上,憑什麼老人不帶孩子,就不給養老?

鳥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給父母善終連畜生都不如。

講句良心話,帶孫兒不是老年人的本分。

01

江蘇張家港樂餘鎮73歲的孫麗娟,69歲那年,喜歡上了廣場舞,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還跳到了《黃金100秒》,跳到了《越戰越勇》,舞姿瀟灑, 獲上百萬網友紛紛點讚,成了「網紅奶奶」。

孫奶奶告訴記者,自己家裡人都很支持她,也鼓勵自己嘗試更多的東西。

她自豪地說,「雖然我的生理年齡進入老年,但我的心態年輕,腳步也年輕,生活更年輕。」

到中秋節就滿83歲的康爺爺,退休前是一位大學老師,天性活潑,退休後的生活非常精彩。

他喜歡打籃球,擊劍,跑步,熱愛時尚穿搭,每天把自己捯飭得陽光帥氣,比自己年輕時的精神狀態都要好。

康爺爺現在在一家幼兒園做代理園長,他說,他的生活很快樂,和孩子們玩著玩著就把年齡忘了。

把快樂放在心上的人永遠年輕,老去還發現自己童心未泯是過麼令人驕傲的事情。

一對老夫妻退休後,開始專職自駕遊,網友們親切地喊他們為文哥和飄飄姐。

他們經常去雲南玩,會在一個溫馨又生機盎然的小院裡久住,小院由翠竹鮮花包圍。

他們廚藝高超,周邊的綠植和溪水也是有福氣的,總能聞到他們做出的美味。

泡泡茶館,觀觀各種遊人與景致的姿態和風情。

總有些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參與到他們的閒情雅興裡來,談談風月,歷史和樂趣。

兩位老人閒來已不是恐慌,他們虔誠於當下的閒適和感悟。

雖然這場旅行終究要回去,可回去後成了不一樣的自己。也許他們會比別人更能坦然面對生命的終點。

02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像他們一樣積極、樂觀、灑脫甚至執迷地對待晚年生活。

鄰居家小夫妻倆整日上班,大寶上幼兒園,二寶十個月了,每天下午奶奶抱著二寶去接大寶。

老太太說,兒媳婦很挑剔,常常指責她太慣孩子們,老太太覺得委屈,就跟兒子傾訴,兒子覺得媳婦過分,就多說了幾句。

媳婦兒認為老太太是告黑狀,挑撥他們夫妻關係,當著老太太的面,和老公打了一架。

從此以後,老太太忍氣吞聲,任勞任怨帶著兩個孩子,見人就說,只要孩子們都好,她就好。

有網友在微博上說,他有個表伯父,退休在家,患有抑鬱症,兒媳婦非要其老伴兒去帶孩子,老伴兒說要在家照顧表伯父,結果兒媳婦大吵大鬧,不依不饒,說他們沒有盡爺爺奶奶的責任,表伯父看不過去就投河自盡了。

有個相熟的大叔,他和老伴從鄉下來帶孫子,環境陌生,哪裡也不敢去,最多帶孩子在小區附近走走,平時兒子媳婦也顧不上和他們聊天。

他說,村子裡的人都覺得他兒子有本事,把他們老兩口接去享福的。 其實,村子裡的人只是看著他們表面風光,卻不知道他們心裡的苦,他們根本不適應也不喜歡大城市的生活。在兒子家這幾年,和老伴兒變得又黑又瘦。

普通普通的中國老人在傳統的孝道文化影響下,有著為宗族「開枝散葉」,「傳承香火」的根底意識,有的老人還給兒媳婦誇下海口,「你再生個我幫你帶大。」

社會發展很快,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老人開始質疑自己曾經年輕時無怨無悔的付出和犧牲,都快土埋脖子的人了,竟然沒為自己活過一天。

新舊思想的碰撞使老人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不敢不帶孩子,又想有自由的生活。

所以,老人們的抱怨多了,自身非常糾結,活得也異常憋屈。

03

我覺得,在我們國家,過著純粹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的老人,真有些空巢老人之嫌。

天倫之樂是一個老人的幸福意識。他們的最佳狀態應該是,能含飴弄孫,有閒情雅致,還可發揮餘熱。

作為子女,有必要這樣對待老人。

第一,鼓勵老人不斷學習。

人到老年,恐怕最不愛做的事就是學習了。腦筋不靈,四肢不勤,過一天賺一天,哪還有學習的心思。

大家熟知的「梵谷奶奶」常秀峰,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一字不識,丈夫去世後,被兒子接到廣州,腿腳不便,語言不通,生活更是不習慣。

每天陪著孫女,給孫女講故事時,為了方便孩子的理解,她會用蠟筆畫出故事中的形象。學美術出身的兒媳婦發現了她的畫作,鼓勵她作畫,從此她與畫筆結緣,每幅畫裡都是她熟悉的鄉村。

2007年,常秀峰還在香港舉辦了個人畫展,並出了一本畫冊義賣,所得資金捐贈給貧困地區。

城市理解她的鄉愁,她也懂得了城市的繁華。

有句諺語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

這樣老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感受到生活中的樂趣。

兒女要鼓勵老人,撿起年輕時的興趣和愛好,在遲暮之年,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第二,鼓勵老人參加群體活動。

老年人過於依戀已有的習慣,對新環境很難適應,拘泥刻板,速度減退,趨於保守。

有科學實驗表明,打麻將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認知能力。

兒女們不妨找幾個父母熟悉的人,讓他們坐在一起搓搓麻將聊聊天。

老年人平衡性差,容易摔跌。

大腦內的海馬體掌管記憶和控制人的空間方向感。

德國馬格德堡大學有關學者對26名63-71歲的健康老人進行了為期18個月的實驗。

結果顯示,跳舞組的海馬區體積增加的範圍更廣、效果更明顯。 意思是,跳舞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平衡力。此外,對於調節情緒、降低抑鬱焦慮和孤獨失落感也有著特殊作用。對於更年期女性和絕經女性骨密度的提升、預防骨質疏鬆,延緩細胞衰老、改善心血管功能有良好的效果。

為什麼不喊老人去跳跳廣場舞呢!

第三,多陪陪老人。

成年的兒女們普遍會認為,年邁的父母歷經滄桑,沒有什麼是他們承受不住的,孤獨,寂寞,衰老,病痛,他們都會看得淡下去。

其實不然。

人在老去時,生理和心理結果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精神萎靡,認知退化,體能下降,記憶力衰減,還有死亡的威脅,這些變化他們也是第一次經歷,他們也會恐懼,絕望。

但這些變化,往往都被做兒女忽略,或者認為理所應當而不聞,不問,不管,不顧。

能記住偶像的癖好,卻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對海鮮過敏;能打飛機去見大咖轉機,卻捨不得坐公交回家看看父母;為某位明星分手痛哭流涕,卻不知家人在惦記寒氣襲來自己是否加衣。

老人退休後活著的時日,我們屈指可數,可我們還是不懂得珍惜。

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跟媽媽講講生活中的煩惱,跟爸爸講講工作中的事情。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不要讓老人本該清閒的晚年生活被兒孫所累,多體諒老人,給他們些時間,讓他們優雅從容地老去。

~end~

(照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老人要滿70歲,才能享受景區免門票的優惠,網友:誰還去!
    不過,對於有一類人群實施的免門票政策,卻被不少網友吐槽太雞肋!就是老人的話,需年滿七十周歲,才能享受景區免門票的優惠。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布評論表示,自己的父母年已經60多歲了,退休在家閒來無事,於是想帶他們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但是景區的門票都不低,老人又捨不得花錢。看了不少景區都是70歲免門票,但又有幾位70歲以上的老人能愉快的遊山玩水呢?
  • 70歲還要生孩子,腦洞大開的「催生劇」,日本人果然會玩
    然而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打破了他平靜的退休生活:69歲的妻子夕子懷孕了!!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朝一是不相信的。會不會是醫院搞錯了呢?於是朝一詢問夕子去的哪家醫院,如果是小醫院就很有可能不靠譜,結果夕子去的是著名的大醫院,還做了妊娠檢測。
  • 70多歲老夫妻街頭賣「生蠔煎」小吃,小小一份就要20,但沒人嫌貴
    海蠣煎「生蠔煎」咱還真的沒見過,帶著這般好奇我湊近這個路邊小吃攤瞧一瞧,才發現原來不是生蠔,是這邊的海蠣個頭真的夠大,看起來都有生蠔那般大小了,抬頭一看,發現煎這小吃的居然是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妻海蠣煎詢問了一番之後才得知,這對老夫妻已經70歲有餘,做這個海蠣煎小吃已經快40年了,從其他城市來到這裡賣的,期間換了挺多處地方的,但是一待都是蠻久了,在這座小鎮上也已經不下8年了
  • 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
    文|秘籍君 都說男人婚後養家壓力大,其實女人過了30歲,身上的壓力比男人更大。就比如,有了孩子,30多歲的寶媽,除了要像男人一樣在殘酷的社會中討食兒,還得兼顧孩子的成長、學習和教育。 前幾天,我堂姐問我:「女人過了30歲難道就應該辭職回家帶娃呢?
  • 韓士博與迪家男徒官宣戀情,網友吐槽:趕上自己媽的年紀了
    韓士博與迪家男徒官宣戀情,網友吐槽:趕上自己媽的年紀了。今天與韓士博同穿情侶裝官宣戀情,與大連冰冰、高憶晨同框直播時。公屏有網友吐槽兩位「小鮮肉」:戀母情結,趕上自己媽的年紀了。韓士博「點外賣」讓董樂明送房間裡,後來董樂明有事就沒去,為此韓士博還生氣將其拉黑.高憶晨在一旁說:她(韓士博)就是想給你「搞裡頭」,她要是不喜歡你可能因為一個外賣急眼麼?兄弟們,我跟冰冰認識不是誰追的誰,我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就想「Gan她」..
  • 北京媽媽吐槽:帶娃出遊瞻前顧後,自由行也不自由了!
    太累了,太累了!這是我唯一一次有想和孩子們分開幾天的想法!來自北京的周女士無奈的說到。就在上周,周女士跟老公剛剛經歷了一次"苦不堪言"的自由行。按道理一家人出去玩本該是開開心心的,那為什麼周女士會頻頻吐槽?
  • 蕭山一爸爸吐槽孩子奶奶,每天早飯就給小朋友吃這個?網友:看不下去了
    網友@小胖胖嗯哼嗯哼:那麼你為什麼不早點起來給孩子做營養早餐啊?網友@匿名:做大人真可憐,帶大自己的孩子還要幫帶你的孩子,到頭來還要被你吐槽。你行你上啊,你為什麼就不能給你的娃做早飯呢。你懶得做你去超市買點包子餃子雞蛋牛奶啥的你總會吧。要是這樣還不行那你手指點點外賣總會吧!自己不做就別抱怨別人做的不好,至少別人在幫你做!
  • 老夫妻做這種即將失傳的小吃,一元一盤,一天至少也掙100多塊
    老夫妻做這種即將失傳的小吃,一元一盤,一天至少也掙100多塊說起美食,大到五星級酒店的頂級美味,小到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不管是哪一種,對於吃貨來說,美食不分貴賤,只要好吃,哪怕是不起眼的路邊攤依然能吃出米其林的感覺!
  • 「我後悔給女兒帶娃了」,63歲老人帶娃的經歷,讓人唏噓
    從年輕人的角度來說,讓媽媽看孩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給女兒看孩子也是一件苦差事,帶孩子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女兒對母親,口無遮攔,讓母親很難受。63歲的王阿姨的女兒生了孩子,女兒的婆婆走不開,女兒一個人帶孩子。心疼女兒,於是王女士去給女兒看孩子,女兒對於王女士的到來很開心。
  • 看周冬雨曬餐和配文,網友們點讚說:做飯和吃飯真的都是正經事
    看周冬雨曬餐和配文,網友們點讚說:做飯和吃飯真的都是正經事。網友們對周冬雨的定位一直有鬼馬精靈幾個字,拋開她所飾演的角色不講,展現在觀眾面前的生活中的她的確如此。還有她那並無特色的長相和平平無奇的身材,一直以來被人吐槽最多。
  • 帶娃去日本? 這10件事在關西不能錯過!
    帶娃旅行,想要面面俱到是不現實的,旅行不是為了打卡。抓住重點才能玩得開心又舒心,也會讓旅行更有意義。那麼,如果第一次去日本,第一次去關西,都應該玩些啥? 我精選了此行中最值得做的10件事,帶娃遊關西,get這些就夠了!
  • 70歲老人的感悟:想要老來不帶娃,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拼一點
    帶娃這事,在我們國家基本上還是老人的事情。就算是有的家庭沒有老人,請的保姆也都是上了一定年齡的人。曾經,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們自己,可能從內心都會認為老人給孩子帶娃,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人們的觀念開始發生改變,有很多年輕人不想讓老人帶娃,而很多老人自己也根本就不想帶娃。確實,帶娃這事並不輕鬆,就算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可能面對神獸一般的孩子,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有一種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裡的衝動,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 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67歲高齡產婦產女後續,寶貝一歲聰明伶俐,寶爸成帶娃能手
    覺得黃先生和田女士不顧自己的年齡,是給孩子以後增加負擔,而且會讓孩子在同齡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其實,相比於父母年齡對孩子的影響,家庭的氛圍、父母的養育方式才是對孩子影響更大的。即便父母很年輕,但是無心帶娃,把孩子交給老人去帶。孩子在心裡寧願把年齡很大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當作自己的父母。
  • 3歲娃跟媽媽坐氦氣球墜落的啟示:還有5種遊樂設施,不要帶孩子玩
    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山東煙臺馬家溝景區,3歲娃跟媽媽乘坐的氦氣球鋼纜脫落,隨後氣球升空,不久後破裂,母子二人不幸墜亡。警方初步調查,氦氣球遊樂項目為非法經營,經營方涉刑事犯罪,已控制5名嫌疑人。相信法律會做出公正的審判,肇事者會得到嚴懲,可是2條活生生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一個美滿的家庭轉瞬破裂。
  • 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寶媽好氣又好笑
    如果是老人幫忙,可能因其有經驗還不至於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是讓沒有經驗的親屬帶娃,那麼肯定會鬧出不少笑話。舅舅帶娃路子究竟有多野?小張平日裡工作特別忙,有時候晚上回家還需要做一些未完成的報表之類的工作。原來她忙起來的時候,一直是由婆婆帶娃,可是這段時間婆婆身體不太好,就回自己家休息了,於是無奈的小張就只好將帶娃的重任託付給了孩子的小舅舅,希望他能幫忙照看一下孩子。但問題是,小舅舅只是輩分大,卻也正處於愛玩的年紀,以為帶娃只要不讓她碰到危險物品就可以了。
  • 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70歲農民老夫妻,年入5萬是怎樣做到的
    老夫妻開心的笑了。老大爺說他姓樊,他和老伴今年都70歲了,他們住在沈營村。沈營在胡店鄉西南靠近淮河沙灘在淮河的東岸,他們那裡是丘陵地區少有的平原地帶。全部都是沙土地非常肥沃,地下的水源也很豐富,種什麼莊稼成什麼莊稼,可謂是旱澇保收。
  • 鹿晗帶關曉彤買咖啡上熱搜?網友吐槽:人家買咖啡管你什麼事
    關曉彤和鹿晗剛開始爆出戀愛的時候,也是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反對,鹿晗也是脫了很大一批粉絲。不過隨著兩人對這段戀愛的堅持,也漸漸讓很多網友接受了關曉彤和鹿晗這對娛樂圈光明正大承認戀情的情侶。關曉彤甜蜜地依偎在男朋友鹿晗的肩膀上,鹿晗一臉寵溺的微笑,也太甜蜜了吧。包括之前在鹿晗生日的時候,關曉彤也是第一時間送上了祝福,並和跑男團成員一起給鹿晗過了他的28歲生日。鹿晗和跑男團的合照中,也是經常出現關曉彤的身影。
  • 晉南農村,9旬老夫妻,相伴70年,長壽之道和別人不一樣
    大爺姓李,今年89歲,李大爺說,按當地農村算虛歲自己應該是90歲了,老伴今年86歲,他們生有3兒3女共6個孩子,老大、老二兒都在農村務農,小兒子上學出去了,現在在市裡工作,娃子們對他們都很孝順,生活很幸福,現在住的這個院子是二兒子的
  • 「婆婆太不自覺了,一直住我家接送娃還做飯,卻一直不交生活費」
    文|文兒生活中我一直聽的就是,婆婆住在家裡,幫著帶娃做飯,年輕人應不應該給婆婆生活費,對於這個話題,大家很有話說,大部分都說應該。可是,你聽說過主動問婆婆要生活費的,對,你沒看錯,就是讓婆婆掏生活費。前幾天看到一位網友的帖子,看完真的覺得活久見系列。這位網友發帖說,婆婆太不自覺了,在我家住了整整兩年,卻一直不交生活費。我叫老公去要,這男人太慫,說張不開口。婆婆剛開始來我家的時候,本來說住一陣就走,如果那樣的話,我肯定也不會提生活費的事情。可是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她沒走成,就一直和我們生活了兩年。每天接送下孩子,平時校車就是開到家門口的,然後幫忙做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