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單位有這樣一個怪現象,工資基本都是直接發放到個人的工資卡中,並沒有一個詳細的工資表,確認表,你只有在發工資的當天,才會知道,你的工資有多少。
有些人也非常信任單位,每個月的工資數差不多就可以了,也不會計較太多。只有當自己的收入比上個月少得離譜的時候,才會去找財務問清楚。
但是,機關單位的工資,真的是完全由財務管理嗎?
今天讓我們看看,機關單位的工資是如何構成的,又是如何發放到你的工資卡裡的呢?
其實,正常普通公司發放工資,會由人力和財務一起核算,人力計算出勤、基本工資等,財務核算績效,確認工資發放。
那機關單位的工資發放,要比上面多一項,那就是編制部門。機關單位的工資由三個部門嚴格審查:
第一就是編制部門,確認部門的編制人數,防止單位多報,漏報。
第二是人社部門,相當於我們的人力,審核職工的工資基數,包括職務工資、級別工資、補貼津貼等。
第三才是財政部門,在前兩個審核流程通過後,財政部門才會去計算扣除五險一金,或者其他需要繳費的項目後,通過銀行卡轉帳的形式,將工資發給員工。
也就是說,你的工資等級多少,是不是編制待遇,由編制部門決定。你本月最終收入多少,包括福利、獎金等等,這些由人社部門決定。你的工資怎麼發,是工資卡還是現金,由財政部門決定。
如果你的工資出現問題,可以先問下單位的會計,他們那裡會保存一份工資詳情。但是具體哪裡出問題了,最好還是直接找人社部門,了解個人的工資構成和獎金補貼。
很多公務員的基本工資,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一個省的省直公務員和縣直公務員,基本工資大致相同,拉開差距的,就是補貼、獎金、福利等等。
還有一些發達地區,還有可能給公務員發放福利卡,所以說,如果按總收入來算的話,公務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可能會差個一兩倍。和普通人之間的收入,並沒有傳說中的2k和2w的差距。可能你面前收入2k的公務員,補貼+獎金有10k。
說在最後,雖然公職人員的基本收入不高,但是工資管理應該是全國最規範的一類了。很多人對自己的工資計算,非常佛系,發多少就領多少。有個心理預期大概就可以了。
但是,獎金、補貼這種東西,你不關注,他就沒有,你不爭取,可能真的就領不到了。
在機關單位有這樣一個怪現象,你只有在發工資的當天,才會知道,你的工資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