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動向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中毒事件,西方國家意見一致
作者:行之編輯:清平2020年8月,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在乘坐託木斯克到莫斯科的航班時忽然陷入昏迷。不久,納瓦爾尼被從俄羅斯送往德國治療。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報導,收治納瓦爾尼的夏理特醫院聲稱從他的體內留存有神經毒劑諾維喬克。隨後,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稱這是"謀殺未遂",以德國為首,西方世界紛紛對俄羅斯展開譴責,要求俄羅斯在這一事件上做出明確回應。俄羅斯方面則表示,自己正在申請與歐盟展開共同調查,然而卻始終沒有得到答覆。並指出這和當初的克裡米亞事件一樣,是制裁俄羅斯的"老套路"。
-
誰是毒殺普京政敵真兇?俄羅斯反咬德國,美帝幹的?
昨日,默克爾總理召開新聞發布會,確認在柏林夏裡特醫院治療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Alexej Nawalny)是被蘇聯時代「諾維喬克軍用神經毒素」(Nowitschok)所毒害。歐盟和北約也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譴責以化學神經毒劑毒害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的行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推文稱,下毒者必須被繩之以法。歐盟對外關係和安全政策高等代表博雷爾表示,使用化學毒劑的行徑完全不能令人接受並違反國際法。各國都強烈要求,俄羅斯必須澄清其中的重大嫌疑並承擔責任。
-
俄反對派領袖聲稱內衣遭特工下毒
幾個月前因神經毒劑中毒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21號在網上發布了一段電話錄音,聲稱是與一名俄羅斯特工的對話,這名特工透露,納瓦爾尼是被人在內褲下毒,俄羅斯當局否認與中毒案有關。納瓦爾尼8月20號在飛機上感到不適,他被緊急送往德國的醫治救治,昏迷了兩天。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CNN與英國網站「響鈴貓」合作調查,發現納瓦爾尼被6至10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跟蹤超過3年。目前仍在德國療養的納瓦爾尼曾打電話聯絡部分特工,但在表明身分後,對方就掛斷電話。
-
美國牛頭人出現在了俄羅斯遊行隊伍裡?這些反對派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讓咱們一起來圍觀所謂的「反對派」:如果某些反對派長期從政府領經費另一些反對派甚至連像樣的機構都沒有那麼誰能威脅到普京大帝呢這些看上去像打雪仗和COPLAY的遊行事實上反而成了政經內卷的一種表演客觀上起到了維持穩定的作用有些媒體喜歡把俄羅斯一百多個城市出現的最新抗議,與某人入主白宮關聯起來,實際上比較牽強
-
拉夫羅夫點名德國,俄羅斯將採取行動
而他們也仗著本國的發展隨意的打擊其他國家,以美國為首的歐盟國家也相繼對一些國家行使著霸權的行徑,目前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用「沒關係」來形容。俄羅斯點名德國行為過分俄羅斯一直受到歐盟國家的經濟制裁,而如今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已經降到最低,似乎已經斷了往來關係。
-
飛機緊急降落:俄反對派領袖疑遭人下毒,德法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撰文:考拉 編輯:米高 近日,據澎湃新聞報導,俄羅斯反對黨領袖納瓦爾尼疑似遭人下毒,據悉,在俄羅斯反對黨領導人納瓦爾尼乘坐飛機從西伯利亞返回莫斯科的途中,發生了明顯的中毒現象,飛機緊急的降落
-
...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進一步惡化俄歐關係,「北溪...
圍繞所謂的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中毒」事件,俄羅斯與歐盟之間「口水戰」不斷、角力持續。歐盟方面呼籲對事件展開調查和考慮對俄採取「限制措施」,俄方則稱這是西方國家又一次構陷俄羅斯。分析人士認為,「中毒」事件讓本已缺乏互信的俄歐關係進一步惡化,或將影響俄羅斯與德國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
-
俄羅斯發言人犀利回應:德國是美「軍事僕從國」
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一直是歐盟各國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一方面,歐盟希望與俄羅斯在能源等問題上展開緊密合作,但另一方面,歐盟許多國家又將俄羅斯視為自身最大的安全威脅。日前,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就曾公開呼籲,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國家應當「憑藉實力」與俄羅斯進行軍控談判。
-
納瓦利內「昏迷事件」:俄羅斯與西方的新一輪明爭暗鬥
光明日報9月19日莫斯科消息,克裡姆林宮新聞局本月14日援引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交談時的話指出,就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利內的所謂「中毒昏迷事件」對俄方進行毫無根據的指責「是不妥當的」。普京在通話中指出,為查清事件的真實情況,需要德國專家向俄方轉交納瓦利內樣本的官方化驗結果和生物材料,並與俄羅斯醫生建立合作。
-
俄羅斯女發言人一語致勝,德國被擊中要害
不久前,德國女防長安妮格雷特就公開表示過,針對俄羅斯方面,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國家應當「憑藉實力」與其進行軍控談判。對此,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犀利回應,引起世界輿論的關注。 俄羅斯女發言人的犀利回應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德國現在處在一個
-
俄羅斯被栽贓?納瓦利內真兇或另有其人,美不甘失敗採取軍事施壓
9月4日,關於俄羅斯著名反對派人士納瓦利中毒事件,一段來自波蘭與德國官員之間的錄音對話遭白俄羅斯曝光。錄音中,德波雙方一致認為,不管真相如何,應利用納瓦利事件儘量牽制俄羅斯,使俄方無力插手白俄羅斯事務。9月7日,德國回應稱,該錄音系屬偽造。
-
俄羅斯要對美國施壓?普京給默克爾打了一通電話,談話內容不簡單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徹底投入西方懷抱,成為西方隊伍裡的一份子,並徹底與俄羅斯決裂。此番話表明了烏克蘭政府已下定決心要在親西方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頭,並與俄羅斯反目成仇。這可能導致烏克蘭陷入更大的分裂,因為還有很多州,對俄羅斯始終保持著特殊的感情,被稱為"親俄派"。2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說白了,和德國的關係不是很大。'
-
紹伊古涉嫌人身攻擊,稱德國防長為小學女生,對俄羅斯沒什麼好處
在西方國家裡,德國是相對來說對俄羅斯比較友好的,即便是在2014年小綠人佔領克裡米亞後,也是在美國總統川普的不斷壓力下,才同意增加軍費,但行動緩慢,最終,在2020年6月份,決定將駐德美軍從3.45萬人減少到2.5萬人,減少的9500人中相當一部分轉移到波蘭部署,對此波蘭持積極歡迎態度,感到自己在面對俄羅斯威脅的時候更加安全了
-
安格拉·默克爾不排除在德國政界壓力下對北溪2的制裁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表示,默克爾和她的外交部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一樣,對柏林可能對北溪2號管道實施制裁的問題持相同立場,原因是莫斯科方面對反對派人物阿列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中毒的指控未經證實。這位女發言人補充說,現在對俄羅斯採取任何行動來對付據稱的中毒還為時尚早。
-
德國稱憑實力談判,俄羅斯美女外交官強硬回懟再出金句
德國在軍事實力上面需要依靠美國的支援,儘管德國總理一直想要實現國防自治,但是離開了美國之後,德國的軍事實力將會遭受重大威脅,而且沒有也無法防禦住俄羅斯的S-400系統,別看德國與俄羅斯因為北溪二號項目關係很好,但是德國面對俄羅斯從未心慈手軟過。
-
白俄羅斯總統西方示好,宣稱俄羅斯僱傭兵「政變」,反對派正逼宮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上對外表示稱: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俄羅斯人被拘留在白俄羅斯是企圖實施政變。「亞歷山大·格裡戈裡耶維奇·盧卡申科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這不是他第一次舉行選舉。沒錯,兩國人民的兄弟關係不受包括選舉利益在內的機會主義瞬時利益的約束。兩國是歷史親近和現代務實互動的堅實基礎。」
-
65架俄羅斯飛機被扣押,1架俄式戰機被擊落,普京或考慮核威懾
今年以來,俄羅斯面臨的局面有些不妙,俄羅斯不僅要面對北約國家對他們的持續圍堵,還要時刻注意美國方面的動向,警惕美國飛機的抵近偵察,白俄羅斯大選問題和俄羅斯國內反對派中毒事件更是讓普京有些焦頭爛額。俄羅斯焦頭爛額,普京面臨考驗據有關報導稱,烏克蘭最高法院在最近進行了一場有關於俄羅斯方面的裁定,他們認為俄羅斯方面有著嚴重的違法行為,因此烏克蘭方面決定扣押俄羅斯方面的65各類飛機,涉及到的航空公司超過40家。一旦烏克蘭方面將這個決定實施下去,俄羅斯航空業無疑會遭到一次嚴重的打擊。
-
俄羅斯軍火庫發生爆炸,外界猜測四起,俄周邊混亂局勢耐人尋味
白俄羅斯的內亂是由於白俄羅斯反對派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連任的不滿,加之歐洲其他國家的煽風點火,持續施壓,導致白俄羅斯陷入一片混亂。作為白俄羅斯的「兄弟」,俄羅斯自然是不會任由白俄羅斯因外界的幹預而逐漸崩壞,於是出面警告歐洲諸國,不得對白俄羅斯內政進行幹涉,否則將會採取軍事行動以支持白俄羅斯。
-
拜登當選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而一周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談及未向拜登表達祝賀時還表示自己採取觀望態度:「我對川普和拜登抱有同等的尊重,俄羅斯將與任何一位美國民眾信任的總統合作」。隨著美國權力交接程序正式開啟,俄羅斯也逐漸從「觀望」走向「期望」,儘管表達仍然謹慎,拉夫羅夫還是依據拜登之前的發言推測,美國未來的外交政策將更符合歐巴馬時期所推進的原則。拜登當選到底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
直搗俄羅斯?下一個烏克蘭?西方為何要搞亂白俄羅斯
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隨著反對派的另外兩名候選人退選,一夜之間,政治素人季哈諾夫斯卡婭成為了反對派陣營裡最受歡迎的候選人。目前,白俄局勢不穩,盧卡申科接下來的個人命運如何尚不可知,但由季哈諾夫斯卡婭和她的盟友們掀起的這股女性浪潮,將在白俄羅斯繼續蔓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