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國內公共自行車試點的發源地,公共自行車已陪伴公眾走過10年,被市民親切地稱為「小紅車」。最近,杭州市公交集團、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聯手杭州科創企業對「小紅車」系統進行了一次全新升級,將新能源共享系統完美融入其中,打造了公共自行車系統的2.0版本:「智能小紅車」。
▲升級後的杭州「智能小紅車」(供圖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進會)
•••
閃亮升級,便捷與安全的巧妙結合
面對3公裡以上的出行,許多人會人選擇省力、便捷的電動車,但由於電動車一直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給城市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
而升級後的「智能小紅車」具有獨特的雙模式,即不插電普通騎行,插電助力騎行,通過電池寶、智能共享租換電櫃以及在車上加裝智能傳感和混合力驅動設備,令使用者騎行更加輕鬆,騎行的路程更長。
與電動車完全電力驅動不同,「智能小紅車」的電助力仍需騎行獲得,並且車速一般會維持在15km/h左右,這樣就可以避免電動車車速過快、難以控制等問題,達到便捷與安全兼顧的騎行效果,完美地滿足了3km-10km的出行需求。
•••
全球首創,打造分布式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除自行車本身外,「智能小紅車」還提供了一整套「智動公共自行車+分布式新能源共享系統」。智能小紅車的電池系統,採取的是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而非直接充電。一臺智能共享租換電櫃,可以同時為28個電池寶充電。市民在租借時,只需將原電池寶歸還,租借一塊充滿電的電池寶,就可以繼續開始電助力騎行,擺脫了傳統電動車需要長時間充電的麻煩。
而且,小紅車的能源系統還配備有4KW-6K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太陽能持續為電池充電,為城市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能源。同時,電池寶的「電池管理BMS系統」,可以實現聯網管控,從而做到數據化聯網管理,讓電池更加安全。
▲智能鋰電池「電池寶」(供圖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進會)
•••
融會貫通,多種技術引領城市公共服務升級
另外,「智能小紅車」系統還利用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等技術為城市整體的公共服務提供更多助力。
比如,智能共享租換電櫃、自行車電樁、電池寶上都有相關的數據收集工具,可以實時掌握使用者租借、使用該系統的海量數據,從而判斷當地的交通狀況,為城市公共運輸服務的科學決策提供可靠的幫助。
據了解,此次公共自行車系統升級得到了杭州市「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的大力幫助,具體由杭州市科技合作促進會提供技術支持。該工程由杭州市科協發起,旨在引導學會在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中主動作為,在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發揮生力軍作用。在杭州,以分布式清潔能源共享為經,以智能電踏車為緯,新時代的「物聯網+新能源」的大幕已經緩緩拉開。
▲智能共享租換電櫃(供圖 杭州市科技合作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