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 -老媽宮 -小公園

2020-09-03 隨鋒飄


老媽宮正門(周一閉館)


進門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八仙桌,上面擺放整齊的茶具(有償使用)


有幾桌的視覺是最好的,不過經常是處於留座狀態。


大戲臺,有歌舞劇,有潮劇,有雜技,有小品


抬頭一望,是潮汕典型的建築,瓦片+紅色橫梁。


在大戲臺下面,有一口井,媽宮前古井,這口井可是有歷史的,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百度一下。


古井周邊有木欄圍住。


老媽宮戲臺的碑記


老媽宮的簡介。


晚上的老媽宮門口。獨具一格。


老媽宮戲臺對面的老媽宮,拜神的地方。


來到了晚上的小公園,夏天晚上人特別多。


小公園的潮承樓,很宏偉壯觀。


騎樓風格,汕頭的美景。


小公園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網紅景點。


大人小孩,人來人往。


小公園的出口處。


小公園旁邊的 大清郵政。

還有老媽宮粽球,汕頭粿汁,好多美食,小夥伴們假期的時候可以來汕頭遊玩幾日。現在汕頭也有高鐵站-汕頭站,汕頭站旁邊也有一家好吃的牛肉粿,陳記順和,非常好吃。

好了,今日先分享到這,各位小夥伴們,晚安。

相關焦點

  • 【汕頭美食攻略】(三)小公園,老味道——老媽宮粽球
    從汕頭回來,最被家人稱讚的就是,打包了25個「老媽宮粽球」回家——我這一家人都是吃貨。
  • 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汕頭亞青會來了就知
    全國各地朋友們,第4篇發哥介紹了潮汕特色名小吃:鼠粬粿之後,好心讀者告知說:「關於粿字,汕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許友文先生曾經指正過,正確的是餜。」因此今天特此更正,謝謝讀友!今天潮汕特色名小吃連載第5篇,分享潮汕特色中華名小吃:老媽宮粽球。
  • 旅遊:老媽宮——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築,來汕頭值得一去的地方
    這也是去汕頭值得一去的地方,特別是去了那裡可以去吃哪裡的老媽宮粽子。其實老媽宮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類似於燒香被佛的地方,建築也是古香古色的。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但是廟就感覺像居民區裡的便利超市一樣,特別深入民眾,像一種普普通通的生活方式。
  • 老媽宮及媽宮前記錄了汕頭幾代人的榮耀時光,是華僑尋根的地方
    老媽宮也稱為天后宮,位於外馬路頭與昇平路的交界處,是一座典型的潮式拜亭建築,天后宮與其右側的關帝廟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現有建築為1879年建造,1992年修繕,老媽宮是汕頭開埠之前最早的建築。老媽宮嵌瓷明末清初,據說老媽宮這一帶還是海濱沙灘,稱之為「汕」,漁民們都從這裡出發捕魚,而女人們常在這裡織網等待捕魚歸來的親人,漸漸地這裡便成為了居民點,也是汕頭最早的雛形。
  • 百年商埠——汕頭小公園
    小公園是汕頭市最受歡迎的景區景點之一,位於汕頭市老市區的商業和文化中心,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標誌,涵蓋中山紀念亭周邊的街區,包括安平路
  • 汕頭老城區小公園的來世今朝
    據資料介紹,汕頭市有大小島嶼40個,最大的海島是南澳島,該島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頭的最高峰。本次行程之一的南澳島也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小公園和老城區是汕頭這座百載商埠不可替代的地標性建築群,也是歸國華僑尋根的必訪之地。老城的範圍是從汕頭西堤碼頭到外馬路口的1公裡路,這裡大多是二十世紀初期的建築。它的特點是靠近馬路一邊內縮一米,作為避雨的「騎樓」。
  • 汕頭小公園順昌街區將打造成魅力街區,不斷煥發新活力
    小公園開埠區,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好的開埠區之一,近年來,隨著保育活化工作的持續推進,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不斷煥發新活力。近日,作為聯繫老媽宮和中山紀念亭的核心街區,順昌街區的保護利用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也正式通過專家評審,根據規劃,順昌街區將用繡花功夫,打造成為精細化品質化的魅力街區。
  • 汕頭小公園成為關注熱點
    原標題:汕頭小公園成為關注熱點   作為汕頭開埠區的核心地標,小公園是上世紀早期老汕頭經濟繁榮的象徵,承載著許多市民、潮籍僑胞的集體記憶。這座「百載商埠」有哪些故事,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變遷呢?   小公園是城市歷史的縮影,折射出豐富多彩的潮汕商業文化、飲食文化、工藝文化、音樂文化、華僑文化和宗教文化等特徵,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遊資源。
  • 【一日遊攻略】廣東汕頭——「老市區小公園」網紅打卡點
    汕頭小公園已成為每位來汕遊客必打卡的一個景點,這裡充滿了汕頭古城風味,街上各種特色小吃店琳琅滿目,簡直是吃貨們的天堂! 小公園 自駕出行路線:導航搜索小公園即可,附近有停車場(路邊謹慎停車)
  • 粽球,我愛老媽宮
    汕頭的老媽宮粽球,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說來話長,首先,要從老媽宮說起。 話說宋朝時,汕頭還是揭陽縣鮀江都的一個漁村。因地處韓江三角洲的沙堤上,常設柵薄捕魚,柵薄在古時稱為「汕」,所以,幾經變更,直至明末清初 ,汕頭濱海的沙灘,就叫做「沙汕」。漁民從這裡出海,回到沙灘曬漁網。
  • 汕頭小公園,原來還有這些「古」!
    一個小公園,一部汕頭史。作為汕頭開埠區的核心地標,小公園承載著許多市民、潮籍僑胞的集體記憶。那麼,汕頭小公園有哪些「古」,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變遷呢?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汕頭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是上世紀早期老汕頭經濟繁榮的象徵,也是華僑參與現代城市建設的集中樣板。
  • 汕頭小公園,原來還有這些「古」
    作為汕頭開埠區的核心地標,小公園承載著許多市民、潮籍僑胞的集體記憶。那麼,汕頭小公園有哪些「古」,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變遷呢?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汕頭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是上世紀早期老汕頭經濟繁榮的象徵,也是華僑參與現代城市建設的集中樣板。
  • 「一日遊攻略」廣東汕頭——「老市區小公園」網紅打卡點
    地址:汕頭市金平區新福街道延壽一橫街小公園景點汕頭小公園已成為每位來汕遊客必打卡的一個景點,這裡充滿了汕頭古城風味,街上各種特色小吃店琳琅滿目,簡直是吃貨們的天堂!小公園自駕出行路線:導航搜索小公園即可,附近有停車場(路邊謹慎停車)公交出行路線:42號/55號/22B/7號到達金鳳壇站下車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
  • 小公園 VS 南澳島,誰是汕頭「頂流」?榜單公布
    據統計,10月1日零點至5日中午12點,入島車輛超5.67萬輛,入島遊客達32.6萬人次,上榜全國旅遊景區人流指數前十名第二名: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接待遊客38.12萬人次,旅遊收入約6480萬元小公園作為汕頭城市發祥地
  • 不像公園的「公園」,見證汕頭百載商埠繁華,承載深厚文化底蘊
    一般說起公園,就讓人聯想到綠地草坪和野餐的場景,但在汕頭,這裡也有個小公園,卻跟我們常見到的公園不同。汕頭小公園,位於汕頭市老市區的商業和文化中心,是汕頭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標誌。汕頭市小公園是上世紀30年代初建設的,有假山、噴水池,樹有「萬國來朝」牌。1934年4月續建一座八角樓,紅柱綠瓦,亭四周築石椅,名為「中山紀念亭」,俗稱小公園,在特殊年代八角樓被拆除,小公園景觀不在,直到85年開始,陸續重新重建,直到現在的景觀。
  • 今天汕頭小公園火了!原來還有這些「古」
    一個小公園,一部汕頭史。作為汕頭開埠區的核心地標,小公園承載著許多市民、潮籍僑胞的集體記憶。那麼,汕頭小公園有哪些「古」,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變遷呢?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汕頭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是上世紀早期老汕頭經濟繁榮的象徵,也是華僑參與現代城市建設的集中樣板。
  • 汕頭街角巷散落的美食地圖小公園篇--潮汕吃貨實力推薦特色好店
    (也稱天后宮),老媽宮戲臺,外馬路大清郵局,僑批館,開埠文化館等,既然要吃到汕頭的美味,文藝小夥伴可以先了解的歷史和由來。吃喝一站通為什麼說小公園可以吃吃吃,接待無數華僑和外國遊客的福合埕牛肉丸火鍋店,也是小夥伴們可以去刷一刷的。
  • 汕頭街角巷散落的美食地圖之小公園篇——潮汕吃貨實力推薦特色好店
    圖 from帥男孩集卡集圖地老媽宮(也稱天后宮),老媽宮戲臺,外馬路大清郵局,僑批館,開埠文化館等,既然要吃到汕頭的美味,文藝小夥伴可以先了解的歷史和由來。吃喝一站通為什麼說小公園可以吃吃吃,百載商埠由於其貿易特性,從而美食也會匯聚於此,以下是初刷卡汕頭的小夥伴可以去覓食的老字號店:老潮興·做粿人家--老潮興,跟福合埕一樣老牌,但在福合埕光彩照人的時候,老潮興還是個平常小攤,但是專注
  • Day2夜訪小公園
    夜訪小公園1夜裡的小公園亭7月28日傍晚,我們再次在小公園亭附近集合,準備探訪小公園和老城區。相比於炎熱的白天,夜晚下的小公園顯得格外熱鬧。白天舊城區的古建築不過,我們發現,小公園修復工程的進行老媽宮又稱天后宮,是歷史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外馬路頭,與毗連的關帝廟是汕頭開埠前最早的建築。
  • 汕頭老媽宮老戲臺修繕一新 免費潮劇演出傳鄉情
    中新社汕頭4月21日電 題:汕頭老媽宮老戲臺修繕一新 免費潮劇演出傳鄉情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汕頭小公園開埠區是海內外潮汕人的精神家園。老媽宮戲臺建成於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60—1820年),每逢正月十五和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日等重大民俗節慶時,這裡都會搭建戲臺舉行演出活動,平時則作為商貿集市所用,史稱「媽宮前」。1930年,該址建設為汕頭第一市場。當年漁船出海和潮人過洋到海外謀生,都要在老媽宮乞一點香灰和泥土帶上,以寄託對故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