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去汕頭值得一去的地方,特別是去了那裡可以去吃哪裡的老媽宮粽子。其實老媽宮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類似於燒香被佛的地方,建築也是古香古色的。
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但是廟就感覺像居民區裡的便利超市一樣,特別深入民眾,像一種普普通通的生活方式。
老媽宮對面是老媽宮戲臺,是一棟嶄新的建築,登記身份證就能進入。戲臺有兩層,中間是舞臺,後面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潮劇,還蠻有趣。戲臺兩邊用國畫的形式展示了媽祖的傳奇故事,可以了解到媽祖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
沒有多大的場面,我只是看了一下,老媽宮建築確實很平民化。廟裡的裝修風格跟東南亞,尤其馬來西亞那邊很相似。
你未曾忘記,記憶中那潮劇聲。老媽宮戲臺位於昇平路1號,原為建成於清朝嘉慶年間(公1760—1820年)的汕頭老媽宮對面的空地,每逢正月十五和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日等重大民俗節慶時搭建戲臺舉行以紙影戲為主的演出活動,平時則作為商貿集市所用,史稱「媽宮前」。
930年汕頭市國民政府將該址建設為汕頭第一市場(也叫昇平市場),據史料記載,當時一、二樓為農貿市場,三樓為昇平戲院。解放後,該建築物先後作為商貿市場、小商品交易所和市百貨文化用品公司的辦公經營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