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幢住滿老人的老房子 裝電梯卡在社區公章上

2020-12-12 新華網

浙大華家池校區內34幢住戶想加裝電梯。

老齡化的衍生問題,正開始多元化地展現,比如為老式居民樓加裝電梯,就成為一種越來越熟悉的民間期待。

去年由浙江省建設廳等9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始實施,讓不少住在老房子裡的老年人,覺得多年的苦盼有了希望。

然而,指導意見不等於具體實施細則,兩者之間連成一線還有不短的路。

這幾天,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內34幢的住戶們就在為一件事苦惱:業主意見早已高度統一,費用分擔也沒問題,電梯公司也做好了設計方案,但是電梯還是裝不了,因為社區不肯蓋章同意。

老房子裝電梯究竟能操作了嗎?需要怎麼操作?

12戶業主多八九十歲

電梯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

浙大華家池校區內34幢建於1995年,獨立單元,共6層,住戶基本是老教授和離退休幹部。最大的94歲,「年輕」的也80多了。

501室的潘根生,83歲,浙大茶學系教授。他說,每天上下樓成了大家共同的心病。年齡最大的溫其彬,甚至只能在2樓轉角放把椅子,作為爬樓時的休息站。

所以他們曾在2010年、2012年和2015年三次聯名向校方打報告,請求加裝單元電梯——但答覆是,沒有相關規定,難以操作。

但業主們相信總有一天政策會解凍,率先行動。2015年4月,他們找上海三菱電梯公司浙江分公司和杭州道川電梯配套公司做了報價表,買電梯、安裝、以及鋼架井道、磚牆外罩等配套工程的費用,共約38萬元左右。

去年4月,浙江省《關於開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今年1月,住戶們在媒體上看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納入了杭州市政府2017年為民辦實事候選項目,更是歡欣鼓舞。於是今年3月初,他們委託樓道長王書翔帶著電梯設計圖紙、費用分擔方案等材料,去了杭州市危改辦。

「危改辦很熱心,給了我們標準版協議書,說填好後請見證單位也就是社區蓋個章,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程序了。」王書翔說。

細則未出臺社區不蓋章

加裝電梯卡住了

在這份《杭州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項目協議書上》,電梯的建設、運行、維護費用都列了詳細分攤表。除了101室和102室,其餘10戶業主都籤了名。按照《指導意見》,三分之二業主籤字同意,就可以啟動設計了。

3月13日,王書翔找到華家池社區,沒想到,憧憬中的電梯在一個最意想不到的環節卡住了:社區楊書記告訴他,諮詢了街道和區裡後得知,由於杭州關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這個「見證章」蓋不了。

不甘心的業主們又請學校相關部門出面去溝通,但結果還是一樣。「為何省裡已有指導意見,杭州有些地方也開始試點,社區卻……」覺得想不通的潘根生,向杭州市長熱線12345反映了此事。

華家池社區的楊華萍書記告訴記者,雖然轄區裡也有單元諮詢過裝電梯的事,但推進到這一步的,34幢還是第一個。

楊書記說,蓋這方面的「見證章」,自己也是第一回遇到。上次居民來了之後,她馬上就打電話給街道城管科,城管科又諮詢了江幹區,得到的答覆是杭州市的細則正在徵求意見,等正式細則出臺再蓋章為好。

市危改辦願意出面協調

預計年內政策將落地

杭州市危改辦危改科科長楊靜告訴記者,社區不蓋章,也並非沒有理由,因為杭州市目前的確沒有相關文件出臺。「目前我們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推動這個政策落地。等到杭州市的細則出來後,涉及的審批流程都會變得很順暢。」楊靜說。

對於潘先生他們遇到的這種情況,楊靜認為,有兩種方式可以解決:如果加裝電梯的需求不那麼急迫,那麼可以再稍微等等。根據預期,杭州市的相關細則今年就會發布。

「如果需求非常急迫,那麼,他們可以再來向我們反映這個情況,由我們出面和社區來進行溝通。」楊靜說。

不管怎樣,杭州市危改辦願意出面與華家池社區協調,對於華家池34幢的業主們來說,總是個好消息。社區楊書記也表示,如果有上級指導部門介入,他們工作起來心裡也有底了,「不過,如果市危改辦能和江幹區危改辦再對接下,我覺得那樣更好。」

意見出臺後已有幾十份申請

住戶意願是最難的坎

去年省裡出臺指導意見後,關於老房子加裝電梯的關注度一直持續升溫。

記者從杭州市危改辦了解到,諮詢很多,正式提交申請的也有幾十處,但目前已完成加裝的主要是仁壽山小區和曙光路99號,4個單元4部電梯。不過,都是由單位牽頭安裝的,對於市民想要自行加裝電梯,沒有太大參照意義。

那麼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最大的難度在哪裡?楊靜說,其實大部分住宅樓不存在技術問題,設計單位也會在安裝前,給需要加裝電梯的單元樓做綜合評估。「最大的障礙在於住戶的意願難以統一,只要住戶關於加裝電梯的意願統一——公示中沒人反對。」

目前,潘先生所在的單元樓的12戶住戶,已經有10戶在協議上簽字,剩下兩戶雖然還沒有籤字,但是也口頭表示同意安裝。「像這樣意見比較統一的,還是比較少見的,不過,最後還要看在公示階段是否會有反對意見。」

雖然從原則上講,只要有2/3以上的住戶同意,就可以啟動,但進入施工階段,還是需要所有住戶都同意,否則很難繼續推進。楊靜說,之前也有單元樓,公示前大家都同意,一進入公示期,又有人出來反對,「因為加裝電梯除了本單元的居民之外,還要考慮相鄰關係人的意見。」

據了解,目前杭州加裝電梯的18處試點中,主要以六七層層高的住宅為主,安裝的電梯基本以廂式電梯為主,一般來說,電梯廠商會根據不同住宅樓的樓況及樓道的樣子,進行量身設計,只要符合國家規範就可以,並沒有強制的要求。

至於加裝一部電梯要多少錢?據記者了解,現在價格一般在40~60萬元之間。如果是觀光電梯,電梯容量較大,價格要貴一點,另外,樓層的高低也會影響電梯價格。


分享到朋友圈 打開微信,使用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把網頁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杭州市民想在自建房裝電梯 六七個部門都說不歸自己管
    這些年,不少老小區加裝電梯的呼聲很高。不僅如此,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些住在城郊自建房的居民也想著住進「電梯房」的日子。  前兩天,住在杭州轉塘葉埠橋社區的王明(應當事人要求,文中姓名採用化名)就撥通了杭州市長12345熱線。他說,自己家的自建房想裝一部景觀電梯,方便家中老人出門,可是問了社區、城管等部門,都說沒有相關審批政策。
  • 自建房想裝一部景觀電梯找遍六七個部門都說不歸自己管
    不僅如此,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些住在城郊自建房的居民也想著住進「電梯房」的日子。前兩天,住在杭州轉塘葉埠橋社區的王明(應當事人要求,文中姓名採用化名)就撥通了杭州市長12345熱線。他說,自己家的自建房想裝一部景觀電梯,方便家中老人出門,可是問了社區、城管等部門,都說沒有相關審批政策。
  • 整廚房 加扶手 裝電梯 適老改造沉下去,幸福指數升上來
    於是,當社區第一次帶著適老化改造施工單位的專家上門時,社工就提出想要在陳大伯的家裡裝一個煙霧報警器,如果真的出現意外情況,這個報警器也能及時呼救。綜合考慮多方意見與老人自身意願,經過數次溝通,陳大伯的小家迎來了一組施工隊員,緊鑼密鼓地開展適老化改造進程。
  • 老小區怎麼加裝電梯:按回家要爬的臺階數攤費用
    記者 張超 文/攝  住在頂樓的老人們想裝電梯了  延安西路150弄,美麗園社區華怡園小區,一共4幢6層住宅樓,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房子,一梯4戶。  造的時候是附近華東醫院分給職工的宿舍樓,房改後產權歸了職工。剛住進去還年輕力壯的居民們,如今都成了老人,行動漸漸不便。現在小區60歲以上退休老人佔70%以上。
  • 加裝電梯落成,8位業主自發搞了場典禮,他們說這大概是杭州最難裝的...
    45幢2單元門口大紅花懸掛、門帘上彩球連接,一派喜氣洋洋。喜悅還從業主的臉上溢出來。業主陳先生說:「我們真的很開心,昨天下午裝好電梯,我們整個樓道的人晚上都在打掃衛生,就像過年一樣,打掃到了晚上10點,乾乾淨淨迎接這一天。」
  • 80歲老人花20萬裝了組電梯 接力式電梯,坐著就能上樓
    「住了這麼多年,不想離開這塊區域。就近換個1樓的房子吧,可找來找去沒有滿意的。也想過裝廂式電梯,一問審批手續好像很複雜,而且費用挺高,可能要四五十萬。」  謝師傅想來想去,想到了報紙上曾看到過的倉基新村的接力式電梯。「裝在樓道牆壁上的,而且不屬於特種設備不需要審批,只要一個樓道的鄰居們同意就可以了。」謝師傅還特地跑到倉基新村去試乘了一下,最後下了決心。
  • 合肥78歲老太腿腳不便爬60級臺階艱難返家 心願:裝個扶手或電梯...
    社區已籌劃安裝護欄 安裝電梯暫不考慮劉奶奶說,她的一個鄰居王奶奶,今年81歲了,身體還不如她呢,每次看她上樓真叫人捏一把汗。王奶奶家住隔壁的樓房5樓,退休前是一名老師,辛苦了一輩子。年輕時也是因為不注意身體,加上經常站著,穿不暖,現在落下一身的病。
  • 引智庫聽民意 毛紡北小區裝上新電梯
    ——摘自十九大報告「咱老舊小區能裝上電梯,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民生工程!咱還不好好抓住?」這是海澱區清河街道毛紡北社區居委會主任謝玉華見到居民就會說的話,以至於小區居民提起電梯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這句話。今年初,毛紡北小區被列入全市9個新階段老舊小區改造試點,4號樓1、3兩個單元的加裝電梯6月開工建設,8月通過驗收,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 老房子不一定要裝電梯,試試這種「分段式電梯」,好用又不貴
    家住老小區的人對於上下樓都應該有過抱怨,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和小孩來說,想要安裝電梯,但一部電梯的造價很高,還需要挖井道,而且這不小的工程不僅會破壞老小區的結構,而且過程的複雜程度根本不是幾天的時間可以完成的。再說對底層的住戶來說就算裝了電梯他們也用不到,自然也不願意承擔這些費用。
  • 「刷卡電梯」真的來了?老房子加裝電梯又出新方案,不用再爭了
    老房子為什麼不再是拆遷,而是改造? 按照國務院下發的通知,從2020年開始,全國3.9萬個老舊小區全面實施「舊改」計劃,這也意味著拆遷要逐漸「退出江湖」了,一時間很多人都想不通,老房子為什麼不繼續拆遷了。
  • 老房子裝電梯,1、2樓齊反對!1樓提出解決方案,3樓以上沉默了
    大家都知道,根據國家最新規劃,2020年開始了全面推進舊改的工作,今年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化的社區服務」。此外,國家還規定,一直到2025年,要基本完成2000年前建造的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 採荷街道潔蓮社區第一臺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安裝成功
    商報訊 (記者 馮雙 通訊員 餘其悅) 「盼星星、盼月亮,電梯終於盼來了。」採荷街道潔蓮社區80多歲陳師傅坐著電梯下樓時和鄰居感慨,「年紀大了,爬上爬下6樓需要休息好幾次,實在太費力,甚至動過換住處的念頭,可實在捨不得這住了幾十年的地方,還有這些老鄰居呀!」
  • 住著86位老人,杭州這個社區有一場老人「保衛戰」
    都市快報訊 1月26日,杭州上塘街道拱宸社區書記高森立給68歲的高德才打了個電話,跟他說,下午4點鐘開始,老年公寓要實行封閉式管理了,在兒子家安心待著,等疫情過去後再回來。拱宸社區老年公寓在舟山東路107號。早兩年,上塘街道全域城中村改造,在安置房蓋好前,村民們都需要搬出去暫住幾年,可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捨不得走,於是便有了老年公寓,讓老人們仍然住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裡面住的全是60歲以上的老人,年紀最大的老人已經104歲了。
  • 杭州市民「乘」上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體驗專線 你想了解的都在這
    2017年11月22日,對上城區清波街道新民村2幢1單元的加裝電梯正式運行,這是杭州老小區第一部加裝電梯電梯,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居民,他們互相分享著這份期盼已久的喜悅。作為杭州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試點之一,這臺電梯的成功,意味著此後老小區居民早日坐上電梯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 ...住建部門同意了,可就是安不上!哈爾濱這些居民加裝電梯卡在了哪?
    家住哈爾濱市道裏區河松小區一期207棟3單元的居民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每天上下樓都是負擔。日前,他們想利用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給老樓加裝一部電梯,從社區街道辦到市區城建部門都非常支持。居民老孫和鄰居們從5月份張羅到現在,電梯買了,地質勘探、樓體安全檢定了,燃氣管道也挪了,可是審批件卻遲遲拿不到。馬上要入冬,居民想早日把電梯裝上,方便出行。
  • 繞過最後一道坎 杭州華家池34幢加裝電梯開工
    因為在杭州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進程上,華家池34幢曾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成功加裝電梯的樓道(該幢只有一個樓道)。因為這裡的居民需求最迫切,加裝電梯的訴求甚至可以追溯到8年前。然而,去年上半年,當差不多全杭州人都覺得它馬上就要裝上電梯時,因為個別居民的異議,加梯工作不得不戛然而止。
  • 泉州西街孝感巷一幢老樓房外牆脫落 碎石塊砸破鐵皮
    社區已將隱患上報,並把脫落位置補上泉州網1月8日訊 (記者 陳玲紅 文/圖)碎石塊從天而降,下墜的力道甚至砸破一樓鐵皮。日前,泉州市區西街孝感巷一幢40多年的老房子外牆脫落,掉落的石塊驚了附近的老人。事發當日,萬幸沒有砸到人,周邊居民擔心隱患不除,危險常在。
  • 重陽將至丨海門老人期待的老小區裝電梯何時能實現?
    一部電梯,承載著 諸多「懸空老人」的熱切期盼 何時能把念想變成現實? 2020年9月28日,如皋市首個加裝電梯的老小區,如城街道孔廟社區武定苑202號樓一單元迎來正式開工!
  • 老房子與新房子:大別山紅星社區貧困戶喜遷新居
    自2015年下半年實施精準扶貧以來,通過危房改造項目幫助25戶改造了老房子或者修建新房子;通過易地搬遷政策幫助29戶入住政府集中安置點。2017年5月25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紅星社區村民曹詠珍站在自家新房子前。 中國日報網 伍妍 圖曹詠珍,44歲,紅星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6口人。
  • 杭州住宅加裝電梯惠及近2.2萬戶住戶!
    杭州住宅加裝電梯惠及近2.2萬戶住戶!杭州推出全省首個「加梯服務」小程序業主意願調查一直是加裝電梯服務的難點之一,今年,市住保房管局推出全省首個「加梯服務」小程序,通過小程序,大家可以直接在網絡上填寫加裝電梯意願調查,也可以查看政策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