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八王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知道嗎?

2020-12-12 歷史多知點

司馬炎所建立的西晉不過曇花一現,導致西晉迅速滅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司馬皇族窩裡鬥,而司馬家同室操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是大搞分封的結果。晉朝開國,跟漢高祖一樣,錯誤地總結了前朝滅亡的教訓,認為皇家大權旁落,是因為在關鍵時刻自家人不掌握兵權,於是大封同姓王,並允許他們各擁一支軍隊。作為皇族,他們都有機會當皇帝,擁兵自重,他們都有問鼎最高權力的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八王之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時期中最混亂的時期了。

西晉末年,中國發生了一次前後歷時16年的大動亂,之後,西晉帝國被摧毀,中國進入長達273年的大分裂時代,南方先後進入東晉、南朝,北方先後進入五胡十六國、北朝,直到進入隋朝,大分裂時代才宣告結束。

這次歷時16年的大動亂,就是八王之亂。事實上,參與此次動亂的王多達十幾個,只是主要人物有八個,所以被稱為八王之亂。這八個王分別為:司馬乂、司馬越、司馬穎、司馬瑋、司馬亮、司馬倫、司馬顒、司馬冏。一般認為,八王之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91年3月到6月,第二個階段是從299年到306年。

西晉朝廷的皇帝是晉惠帝,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位仁兄腦子不大靈光,一直就是個提線木偶,任由他那個靈魂比相貌更醜陋的賈皇后擺布。賈皇后因為控制著皇帝,有寫詔書的便利,因此她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暴風雨般掃蕩了重重障礙,如願以償地掌握了大權。賈皇后掌握大權她並不滿足,尤其是她沒有兒子。以後登基的皇帝不是自己親生的,她還有什麼地位呢!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落架的鳳凰不如雞,太子如果繼位還能有她家什麼事!所以太子很快就成為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太子司馬遹是寒門女子謝才人所生,因此那些靠賈皇后的關係成為新貴的賈氏子弟就特別輕視太子,為此賈家跟太子的矛盾不斷激化。賈皇后自然不會出面調解,而只會使矛盾不斷加劇。隨著賈皇后地位的不斷鞏固,她就越發肆無忌憚,胡作非為,越來越多的人對她產生了不滿的情緒,甚至連賈家的人都對她有意見。賈皇后也知道,想要搞掉她擁立太子的也是大有人在,於是他決定先發制人。她設下圈套,誣陷太子要殺死白痴父親和母老虎皇后及其全家。如此大逆不道,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太子掉進了人家的陷阱,有口說不清,於是賈皇后的奸計又得逞,以此為藉口廢掉太子,並把太子軟禁了起來。

八王之亂進行的同時,蘊藏很近的民族矛盾也開始爆發。在司馬家的王爺們殺來殺去的時候,蜀地被氐人佔據建立了成漢,并州的南匈奴領袖劉淵也獨立。五胡亂華進入到四世紀開始亂的一發不可收拾。從劉秀內遷匈奴人開始,一直都沒處理好的民族矛盾在這個時期開始了最後的大爆發。

五胡亂華始於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漢趙。311年,劉淵之子劉聰部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羯人縣寧平城,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亂」。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大漢民族的一場災難,幾近亡種滅族的境地。據史書記載,後趙滅亡時(351年)華北地區漢族只有不到300萬人。

公元299年,賈后與太子不和,又將太子毒殺。趙王司馬倫(晉武帝叔叔)抓住賈后把柄,將其逮捕毒殺。公元301年正月,司馬倫廢惠帝,自立為帝。齊王司馬冏(晉武帝侄子)馬上聯合河間王司馬顒(晉武帝堂兄弟)、成都王司馬穎(晉惠帝異母弟)討伐司馬倫。四月,司馬倫戰敗被殺,司馬冏迎漢惠帝復位。公元302年,司馬顒又興兵討伐司馬冏,還聲稱當時駐軍在京城的長沙王司馬乂(晉惠帝異母弟)是內應。於是司馬冏和司馬乂先互掐起來,司馬冏被殺,司馬乂掌握大權。

司馬顒還是不平衡,公元303年,他再一次與司馬穎聯合,討伐司馬乂,雙方激戰數月。結果在朝堂上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晉武帝堂兄弟)趁司馬乂疲憊之際,將其捕獲交給司馬顒,司馬乂被火烤死。到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都出現了,這只是主要參與者,並不是全部。這時,司馬穎的實力最大,被拜為丞相,後來還廢了皇太子,當上皇太弟。後來司馬越又對司馬穎越來越不滿,就發兵討伐,結果兵敗被打跑。偏是司馬越的弟弟又糾集許多勢力打敗了司馬穎。各方都被打跑,這時司馬顒又挾持晉惠帝,掌控了大權。

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並沒有能享受到群王爭霸勝利的果實。他要面對的是正在崛起以劉淵為首的南匈奴政權——漢。308年劉淵稱帝,309年劉淵的軍隊已經三次進攻西晉的都城洛陽。緊接著311年發生了永嘉之亂,西晉的世家大族在這一個亂局中被屠滅的不剩多少。同年7月,洛陽陷落,晉懷帝被俘。之後西晉在長安又擁立了一個皇帝,但也沒堅持太久,316年長安失守,晉愍帝被俘,西晉滅亡。

再強大的一個國家,十六年的內戰,什麼國力都耗盡了,估計老天應該有眼,司馬家應該被滅族了,司馬懿這個老狐狸竊取了曹操打下的江山,自己的子孫後代卻沒有負起責任,漢族從中華第一族差點變成了少數民族,最重要的是漢族千年的文華,胡人的鋼刀一揮頓成煙雲,沒有那個金剛鑽你當什麼皇帝呀。

相關焦點

  • 魏晉南北朝到底有多亂?
    魏晉南北朝,也稱三國兩晉南北朝。這段歷史從公元222年孫權稱王至589年隋滅陳朝,共計367年。這期間只有西晉維持了短短幾十年的大一統局面,其餘便是割據混戰時代。從時間軸來看,魏晉南北朝階段是一個分裂時間長,政權迭代快,且長期持續戰亂的大歷史階段。這段歷史的「亂」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亂是「五胡十六國」。
  • 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您捋清了嗎?
    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另外兩個政權分別是:東吳和蜀漢。這就是魏晉南北朝的「魏」。二、魏晉南北朝的「晉」魏蜀吳,三國時有互毆,但是誰也不能把誰滅了,直到江湖上出現了一個牛掰人物司馬昭。話說,曹操的子孫很不爭氣,司馬氏慢慢的掌握了魏國的政權。
  • 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究竟是怎麼回事?
    凡是喜歡讀史的人,都知道西晉有個「八王之亂」,八個王為: 1、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的第四子。 2、楚王司馬瑋,司馬炎的第五子,白痴皇帝司馬衷的異母弟弟。司馬懿的重孫子。 3、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
  • 西晉時期,「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為何爆發「八王之亂」?
    大家好,我是蓬蓬說歷史,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國歷史上,西晉時期著名的「八王之亂」,那麼「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呢?「八王之亂」是怎麼爆發的?八王之亂的「八王」,指的是西晉皇族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人,他們先後掌握或覬覦國家大權,又先後被殺或死於非命,並最終釀成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中國也由此進入長達近三百年的、最黑暗的南北朝時期。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正是西晉建立者晉武帝司馬炎。
  • 魏晉南北朝,為什麼這麼亂?兩個問題一直無解,亂世只能無休無止
    靈桓之時,親小人而遠賢臣,小人就是太監、就是外戚,賢臣則是世家大族。袁紹出身顯赫,四世三公。從袁紹角度來看是:老袁家真牛!但是,從漢朝皇帝來看呢?我這個皇帝直接就讓給你們家當得了,基本上你們幾個豪族就把朝堂壟斷了,我們老劉家可以退位了。所以,桓帝、靈帝時期,就得起用所謂的一幫小人,來壓制豪族賢臣們。但是,壓不住。
  • 看看司馬懿後代搞的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
    八王之亂,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一次皇族內亂,直接導致西晉滅亡及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今天老麥來和大家聊聊這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看看他們的小簡歷,還有為何會起兵,以及他們和現在比較火的的司馬懿到底是什麼關係。
  • 【百年商都】(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商都
    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商都東漢末年,先歷黃巾起義,繼經董卓之亂,陷入割據勢力之間的紛爭,最後呈鼎足之勢崛起魏、蜀、吳3個政權。魏晉南北朝時期,蒙古高原漠南仍為「蠻狄」之地。具體情況是:(一)、曹魏控制的北疆,烏桓勢力漸強。烏桓,東胡之一支。
  • 晉朝為什麼會發生八王之亂,真的就是因為司馬衷的軟弱無能嗎?
    晉朝為什麼會發生八王之亂,真的就是因為司馬衷的軟弱無能嗎?說起晉朝這個朝代來,那可真的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悲劇了,尤其是因八王之亂引起的五胡亂華,更是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時期。那麼,司馬家建立的晉朝又怎麼會發生八王之亂呢?
  • 「魏晉南北朝」中的「魏晉」指曹魏和西晉,還是北魏和東晉?
    「魏晉南北朝」,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三國兩晉南北朝」,所以其中的「魏」指的是三國時期的「曹魏」,晉指的是西晉和東晉。三國時期,之所以用曹魏替代,主要有幾個原因。由於西晉朝廷的「八王之亂」,導致內遷的少數民族趁機舉兵,西晉很快滅亡,中國北方進入了「五胡亂華」的黑暗時期,即有名的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晉的貴族和北方的部分漢人南渡,即有名的「衣冠南渡」,在中國南方建立了東晉政權。
  • 簡述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嗎?
    由於八王之亂的「八王」處於《晉書》中的同一傳記,所以就有了八王之亂的說法。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類似於西漢初期的七國之亂,這兩次暴亂的發生都與分封制有些緊密的聯繫,因為諸侯王在地方上享有很大的特權。但是它們又有所不同,八王之亂爆發的時候,西晉王朝的建立只有26年,這是令人驚訝的。
  • 西晉八王之亂到底怎麼回事兒?為何說司馬炎是倒行逆施?
    司馬炎篡魏建立西晉到滅亡,不過只有短短51年,從八王之亂起到西晉滅亡,有25年。從八王之亂終到西晉亡,有10年。可見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外敵入侵不過是一個助推器。
  • 舌尖上的魏晉南北朝:動亂時期的飲食風尚,幾番回味齒留香
    引言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動蕩時期,也是長期以來割據勢力連年混戰、政權更迭十分頻繁的特殊時期,在此期間有著將近三十個王朝的交替。從東漢末年到西晉集團統一中國的三百多年,堪稱是我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一段時期。
  • 魏晉南北朝那些「黑歷史」,你絕對想不到
    一提起魏晉南北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亂。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六鎮之亂、侯景之亂……絕對是戰亂不斷,理起來更亂。每天都是打打殺殺,老百姓日子肯定不好過,何況對手還是野蠻、彪悍的胡人。
  • 淺析西晉八王之亂與五胡亂華之關係
    好景不長,到了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逝,晉惠帝即位,就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發生了迅速瓦解西晉統治的「八王之亂」。其禍根就是是晉初分封藩王導致的。事件雖然爆發於晉惠帝即位後的第二年,但多種不安定因素早在晉武帝統治時期就已有苗頭。西晉行政劃分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此外,還大肆分封了好多諸侯王,確定他們的封地。
  • 魏晉南北朝:你絕對想不到的超級黑歷史
    一提起魏晉南北朝,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亂。 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六鎮之亂、侯景之亂……絕對是戰亂不斷,理起來更亂。 每天都是打打殺殺,老百姓日子肯定不好過,何況對手還是野蠻、彪悍的胡人。
  • 捋清魏晉南北朝的亂世,幫你記住這段混亂的歷史
    怎麼捋清楚?抓住主題、找邏輯,用主題和邏輯把這些朝代串起來,就肯定能記住了。1.魏晉,不用費勁捋,記住前後兩股勢力就好東漢末年的亂世,非常有特點。天下亂得一塌糊塗,但州郡地方卻不怎麼亂。所以,曹魏,主要是在曹操時期,曹操的後繼者沒他這麼有個性,就是要讓平民精英與士族精英分庭抗禮。所以,司馬晉取代曹魏,就是士族豪門徹底完勝,記曹操的仇記了好幾代。士族大家的真正代言人司馬懿一家,收割了曹孟德所打下的天下。這就是魏晉,士族們完勝。
  • 雖為人工,宛若天成——細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園林文化
    魏晉南北朝應該算得上是中國古代分裂比較長久的一個時期了,自八王之亂後,北方的遊牧民族趁勢崛起,很快便相繼建立了各自的政權。也正是因為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大量異域文化傳承進來,繼而與本土的中原文化共同構成了這個時期的多元文化。其中,就包括園林文化。
  • 為什麼西晉八王之亂會導致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異族入主中原
    但是很可惜的是,西晉的權勢落到了一個勢力女人賈南風的手裡,賈南風拿到權力後,並沒有勵精圖治的治理國家,反而是利用權勢頻繁地為自己謀福利,最終賈南風的做法激怒了西晉其他封王,於是西晉八王之亂就這樣產生了。在西晉八王之亂之後,這個一統的王朝迅速國力衰落,並且還進入五胡亂華的混亂時期,國家大量的疆土被異族佔領,而漢人王朝晉朝只能夠偏安一隅。
  • 「貴無」到「崇有」,從魏晉南北朝園林的發展窺探文人的思想轉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動亂時期,但是混亂的時期容易催生新事物、新思想,魏晉南北朝的混亂使得各種學說得以再次發展,破除了漢代以來的文化統一局面,重現「百家爭鳴」景象。同時魏晉南北朝的混亂是中國園林的轉折的催化劑,也給了中國園林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使其從之前的大氣磅礴轉變為細緻精巧。
  • 福原啟郎談京都學派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學習期間,師從島田虔次、川勝義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近日,他所著的《晉武帝司馬炎》中譯本出版,《上海書評》就本書以及京都學派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採訪了福原先生。我曾經在東洋史研究會大會上報告八王之亂的相關論文,後來刊載於東洋史研究會的學術雜誌《東洋史研究》上。當時是1982年,這也是我的第一篇學術論文。1975年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室岐阜県石徹白合宿照片,穿背心者為福原啟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