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嶽王廟,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重簷歇山頂,簷間"心昭天日"匾額,為西湖著名的旅遊景點,是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鄂王嶽飛的紀念廟宇,為西湖旅遊必到的打卡之處。
入口正中屋脊下懸掛一個牌匾,上書三個金光閃閃大字「嶽王廟,」一副取自嶽元帥《滿江紅》的名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作為大門的對聯左右而立,襯託出嶽王廟的古樸莊重和壯懷激烈。
而不遠處的杭州西湖邊的風波亭,傳說嶽飛在這裡被殺害,臨死時大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讓這個攢尖頂的小亭子背負不明之冤(嶽飛實際在大理寺監獄中被殺害了)。小亭四簷上翹,曲線優美,顏色古樸無華,藏身於青松翠柏之間,隱逸於車水馬龍之旁,挽小溪之水,留遊客之步,靜靜矗立在此。
西湖畔的嶽王廟是到西湖必去的景點,懷忠烈之心,仰良將之名,去撫平內心關於那段歷史的記憶褶皺,體驗從小到大被告知的精忠報國之感覺,慰藉對這位大英雄的仰慕敬仰之情。
院內古木蒼虯勁張揚,遮天蔽日,靜朗幽明,草木繁盛,古樸的建築,簡單的布局,雅致的環境,沉重的氣氛,靜謐得能聽到鳥語蟲鳴,苔痕上皆綠,草色入簾青。
與嶽元帥一同被陷害的張憲、嶽雲後被追封為侯爵,以偏殿形式配祀在嶽王爺左右,平穩安詳,一如當年在嶽元帥麾下殺金兵保家國一樣,忠烈照千古,英名永流傳。配殿內各有塑像、生平簡歷和事跡介紹,展示了兩位小英雄短暫但不平凡的光輝歷程。
大殿用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頂的建築形式表達對嶽元帥的崇拜和敬仰,大門口四個鬥大的「心昭天日」的大字揭示了這座殿宇的身份和經歷,主殿內高大的嶽元帥坐立在殿內,一手撫膝,一手握劍柄,目視前方,神態威武不凡,雄姿英發。
殿內左右分別刻有精忠、報國兩個大字,很多書信、兵器、木偶等展示嶽元帥的光輝的一生。
風波亭裡風波惡
嶽王廟中嶽王魂
千古忠孝無一物
精忠報國永傳頌
嶽元帥生平所作所為,當的起「民族之光」的美譽和讚揚,也正是因為有了嶽王廟,西湖才比東湖更有文化內涵和精神意蘊,當嶽王廟遇到西湖,便產生氣象萬千,正如清代袁枚所言:
謁嶽王墓——袁枚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我們看重和欣賞的是西湖,除了西湖十景的秀美,更敬重嶽王爺精忠報國之心,抗金衛國,保境安民,矢志不忘,初心不改。這正是後世子孫應該永遠牢記的。
我們是炎黃子孫,深受孔孟儒家之道的薰陶洗禮,不應忘記那些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際,拋頭顱、灑熱血、勇獻身、為黎民的英烈們,是他們不屈不撓、誓死拼搏才換來我們的今天安寧幸福的生活。
嶽王爺曾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不患天下不太平」,有這樣的堅定的信念和意志,見賢思齊,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民族自尊和自信,以文化自信為引領,終將一掃陰霾走在世界前列。
正如嶽王廟大殿前的這幅對聯,道盡一切原委:
不愛錢,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將名言,貪婪者跽跪; 取束芻,取縷麻,定斬徇軍律,保民保國,正氣壯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