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這部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把故事設定在了未來的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
曾經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的家園,變成了無法正常生存的蠻荒之地,自踏上尋找新家園的那一刻起,人類的命運就已然是「身不由己」了。2019年9月4日,該片被推薦為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愛護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祖國如此重視該片,足以證明地球一旦遭受不可抗力的變化以後,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災難。
地球是目前發現唯一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這是因為地球上人類和其他動物們賴以生存的氧氣。然而你知道嗎,早期形成的地球,其實並沒有多少氧氣,所以生活著的都是厭氧生物。
因為它們是在無氧的條件下將糖蛋白質等有機物分解,所以能量被釋放出來的十分有限,這也就限制了它們的體型,基本上都是細菌。
在這些厭氧細菌中,卻出現了一個異類:藍細菌。它是一種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在不斷角逐中,藍細菌獲得了勝利,地球上逐漸被氧氣籠罩。
氧氣增多之後,遇見甲烷就會生成二氧化碳,有了氧氣和二氧化碳,想必大家都明白後續應該怎麼發展了吧。大氣游離氧不斷累積,對於厭氧生物而言,簡直就是滅頂之災。沒有了競爭者,藍細菌便肆無忌憚的繁殖,地球早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已然沒有了優勢,地球的含氧量從無到有,最終達到了驚人的40%。
氧化碳和甲烷這樣的溫室氣體急劇減少,導致溫度驟降,地球兩極因為緯度比較高,結冰速度最快,這樣就像一面鏡子放在了表面,導致太陽光大部分被反射回去,如此一來,降溫繼續加劇。
久而久之,著名的休倫冰河時期包裹了地球,地球變成了一個冰球,約一英裡厚的冰層把地球覆蓋,時間長達3億年。這段時間對地球造成的危害,足足花了16億年才有了復甦的跡象。
零下50度的平均氣溫,對於那個時候的地球生物而言,是完全沒有存活希望的。那個寒冬,奪走了所有的生命。直到冰層下的火山爆發,令人窒息的死寂終於被打破。
火山爆發以後產生的大量營養鹽被釋放到海水中,氧氣開始四處亂竄,所到之處迎來了嶄新的生命體。短短2000多萬年時間內,各種各樣的生物開始孕育出生,節肢、腕足、蠕形等等。這些早期的生命體,為地球日後的輝煌打下了基礎。
而這些事情的發生,是離不開太陽的,沒有陽光,地球將是永無止境的黑暗。24億年前的太陽熱量輸出要比今天低20%到25%,因為每隔10億年,太陽的亮度會增加10%。一旦太陽被毀滅,那就真的要成「流浪地球」了。
5.4億年前寒武紀時期,地球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開始。一直發展到今天,人類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大有呼風喚雨的本領。然而,在大自然的眼中,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如果再一次把地球變成一個大大的「冰球」,眼前看到的繁榮轉眼間就會灰飛煙滅。
各個國家都在為工業汙染買單,環境整治收效甚微。生態環境已經被嚴重破壞,水汙染尤為嚴重,再加上大氣汙染,科學家柯什文克做了大膽的設想:「如果目前地球環境繼續惡化,地球仍能成為『雪球』。如果它再次發生,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有可能會被再次摧毀。」
小結
如果不及時扼制住繼續肆虐的環境汙染,氣溫急劇降低,地球或將再次變成雪球,到時候曾經那場下了3億年的雪,會再次來臨。整個地球將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墳場,它會吞噬一切。
保護地球環境,已經迫在眉睫,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並將這種思想傳播開來,所有人一起努力,才能挽救自己的家園。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