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司法解釋 鋪平民法典施行之路

2021-01-07 房產每日觀察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的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新的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新的司法解釋主要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民法典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同日,最高法院已發文決定廢止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我國將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對相關司法解釋的「清舊規」、「立新規」工作,為民法典的順利施行鋪平了道路,避免了因各種司法解釋過多過亂導致在審判實踐中難以檢索、無所適從的尷尬。

法律條款往往只是概括性、原則性地規範某個領域的某項民事行為。而審判實踐中卻需要面對紛繁複雜、千奇百怪的糾紛和訴求,這就決定了審判機關必須根據審判實踐中遇見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對法律適用問題作出精細化解釋。可以說,凡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都有相應的司法解釋、答覆等規範性文件。

在民法典施行之時,對相關司法解釋進行規模、系統的梳理、清理、修正,就顯得必要而迫切。這是確保民法典順利施行的應有之義,是提升民事案件裁判質量、促進類案同判的關鍵所在,也是作為最高審判機關的最高人民法院統一法律適用的擔當之策。

據報導,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最高人民法院均進行了全面清理。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在民法典施行之時,對現存的司法解釋進行清理、瘦身、「修剪」、捋順,是順應時代需求,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回應人民群眾關切的務實之策。惟有如此,方能鋪平、掃清民法典施行之路,讓清晰的法律規則、統一的裁判尺度為民法典添彩增色,讓慈母般的民法典為每一個社會個體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王永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 民法典正式實施,首批司法解釋來了!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於  2021年1月1日  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正式施行 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等廢止
    為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12月30日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與民法典同步施行。關於離婚後孩子跟誰、網名是否受保護、老人遺產怎樣分割等一些列被熱議的民事法律問題,民法典和司法解釋都是如何規定的呢? 最高法近日發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 最高法:116件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將廢止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實施,最高人民法院今天(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準備情況,並發布首批司法解釋。最高法介紹,經前期梳理統計,建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
  • 最高院發布:新修訂的訴訟時效司法解釋(2021.1.1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20〕17號修改的司法解釋之一) (2012年3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45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
  • 8月20日起施行!新修訂的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全文)
    依據上述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性文件的規定,這次修訂司法解釋時,在第十四條「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條款中,增加了第(三)項「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就是對職業放貸行為作出的限定。問4: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是如何處理與民法典的關係的?
  • 【2020轉169】8月20日起施行!新修訂的民間借貸案件司法解釋(答...
    依據上述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性文件的規定,這次修訂司法解釋時,在第十四條「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條款中,增加了第(三)項「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就是對職業放貸行為作出的限定。問4: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是如何處理與民法典的關係的?
  • 哪些事實,雖然發生在民法典頒布之前,但是卻直接適用民法典的?
    在這些筆記裡,我反覆說過一個事情,那就是涉及到《民法典》與將要被替代廢止的幾部頂級法律的司法解釋正在清理和修訂之中,有關《民法典》中具體條文的理解與司法適用,要等待具體司法解釋的更新出臺以及司法實踐經驗的積累後,才能真正明確下來。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召開了「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同時已經推出了幾部整理後的司法解釋。
  • 民法典後,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新舊對照表
    導讀:案例君轉載買賣合同司法解釋新舊對照表,供讀者參考借鑑。左欄刪除線部分為刪除內容,右欄紅色部分為增加內容,兩欄藍色部分為修改內容。為正確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 第四屆上海司法高峰論壇召開專題研討《民法典》司法適用問題
    距離《民法典》正式實施還有一個月,11月30日,第四屆上海司法高峰論壇暨上海法院「《民法典》司法實務論壇」第四期研討活動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的先河,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其實施水平和效果,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本屆論壇的主題研討階段設置了兩組分論壇同時進行。
  • 4類情形下《民法典》具有溯及力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該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後,該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
  • 最高法發布: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0〕17號修改的司法解釋之一)(2012年3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45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
  •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答記者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於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4次會議通過, 2020年12月31日公告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擔保制度司法解釋」公布後,社會反響熱烈,社會各界亟待聽到對該解釋的權威解讀。
  • 「《民法典》適用重大問題研討會」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辦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三所高校聯合有關法院單位,獲批了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度司法研究的重大課題,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必將會對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西南政法大學也會為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全面的服務保障和支持,助推項目組再立新功。
  • 【權威發布】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
    攝影:胥立鑫 為正確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3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稱《解釋》),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之後新增49部司法解釋等著你!
    廣西高院 今天民法典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中國首部民法典橫空出世。正所謂半生所學,毀於一旦。《民法典》草案第1260條規定:很多今年參加法考的童鞋驚呼:長頭髮的速度已經跟不上法律更新的速度!小樣!
  • 最高法院頒布適用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解釋》,全文見三版),並於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為此,在制定《解釋》時,最高人民法院注重尊重立法本意,遵循法理,從司法角度促進誠信社會建設,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穩定,防止義務人利用訴訟時效制度惡意逃廢債務。二是制定《解釋》是統一司法裁判標準,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需要。訴訟時效制度是民商法中的一項基本制度。民法總則對民法通則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
  • 最高院喻海松:刑事司法解釋的十個問題
    日本刑法典制定於1907年,並於19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至今已百年有餘,但其修改次數極其有限。正是刑事司法解釋使其在百餘年後的今天仍具生命力。付玉明教授從詮釋學角度對刑法解釋進行研究,王政勳教授從語言學角度對刑法解釋展開研究。就我國《刑法》而言,不僅犯罪論需要解釋,刑罰論同樣需要解釋。馮衛國教授就致力於刑罰論的研究,主張行刑社會化。不僅普通刑法需要解釋,軍事刑法同樣需要解釋。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裁判背後體現了什麼?
    今年1月1日,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開始正式施行。此前不久,2020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內容涉及《民法典》時間效力、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爭議猶存 金融機構呼籲明確是否適用
    為釐清政策邊界,傳遞各界聲音,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導在京舉辦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閉門研討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行業大咖,共同探討該司法解釋帶來的影響。與會人士認為,司法解釋初衷在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具有很好的指引。不過多名金融從業者也呼籲,司法審判實務中,應進一步明確該利率上限是否適用於持牌金融機構。司法解釋明確,持牌金融機構不適用該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