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外」的「老外」廈大外籍教授潘維廉走進漳州感受閩南文化魅力

2020-12-24 騰訊網

8月25日,「不見外」的「老外」廈大外籍教授潘維廉參觀漳州古城。人民網 蘇海森攝

人民網漳州8月25日電(蘇海森)「我很喜歡品嘗這裡遠近聞名的漳州天寶香蕉,大概是因為我生肖屬猴。」8月25日,談及與漳州的情緣,「不見外」的「老外」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外籍教授潘維廉如是打趣到。

當天,漳州市開展的「世界看漳州」系列外宣活動之一「老外看漳州——不見外老潘漳州行」活動啟動,潘維廉教授走進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漳州古城,參觀和欣賞這裡修繕完好的一座座古香古色紅磚騎樓,以及紮根在漳州的布袋木偶戲、木版年畫、八寶印泥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漳州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據悉,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業企業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建設成果,潘維廉教授一行將深入到漳州市的薌城區、龍文區、華安縣、平和縣、詔安縣、東山縣、雲霄縣、漳浦縣、龍海市等地參觀採訪。

8月25日,「不見外」的「老外」廈大外籍教授潘維廉參觀漳州非遺。人民網 蘇海森攝

「我很喜歡漳州,對這裡很熟悉了,有種『老朋友』的感覺。」已逾六旬的潘維廉教授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經常和朋友從廈門拐到漳州,遊山玩水、品嘗美食。「那段歲月讓我很懷念。如今漳州變化很大,這裡的夜色變得更美了,文化也變得更加濃厚了。」

「出生在漳州的林語堂先生融貫中西,是我的偶像,我很期待再次參觀他的故居及紀念館。」潘維廉教授透露,完成此次漳州之旅後,他將把所看所得記錄下來,向朋友介紹、推介漳州。

據悉,1988年,潘維廉教授舉家來到廈門,他先是學習中文,然後就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1992年,他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永久居留權資格,成了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30多年來,潘維廉教授先後獲得廈門市榮譽市民、福建省榮譽公民、中國國家友誼獎、「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等榮譽。

2018年年底,潘維廉教授出版《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一書,以一位外國人的獨特視角,記錄和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偉大變革。

2019年,潘維廉教授在時隔25年後,重啟走遍中國之行,感受新中國成立70周年偉大成就,全程2萬公裡,歷時1個月,由此內容製作的電視節目推出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不見外」的老潘漳州行
    8月25日上午,「老外看漳州—不見外老潘漳州行」活動在漳州市區古城非遺展示館啟動。本次活動以潘維廉教授為主視角,以電視端深度報導為主要呈現手段,推出體驗式系列報導「老外看漳州—不見外老潘漳州行」。「福建路,帶我回家,帶我回到屬於我的地方…」 這是潘維廉教授在微博發的一首自編自彈的歌曲《福建路》中的歌詞,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歡福建,也熱愛閩南地區的文化和這裡的人,福建是「海絲」的核心區域,漳州的港口曾經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 校友捐贈億元,「不見外」教授獲最高獎
    今年是廈大建校98周年,2021年,廈大100歲。「廈大黨委書記張彥在慶祝大會上說,廈大百年校慶要突出學術性,邀請國內外頂級專家學者來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要突出文化性,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優良歷史文化、塑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還要突出國際性。
  • 「不見外老潘詔安行」老潘看詔安,直呼變化大
    8月27日,「老外看漳州——不見外老潘漳州行」走進詔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小玲參加活動。不見外老潘走進西梧村從牡蠣收購,到進入車間清洗、加工、冰封、包裝等工序,最後製作成多種口味生蠔熟食,不見外老潘體驗了生蠔從養殖收購到消費者口中完整流程。
  • 習總書記點讚的這位「不見外的老潘」,憑什麼感動了中國
    明明是棕色眼睛的「老外」,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潘維廉卻總愛自稱「不見外的老潘」。 他是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也是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外籍教師之一。 從加州到廈門,「不見外的老潘」參與並見證了中國經歷的前所未有的變化。未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他的信中所寫的,老潘一定會「見證一個更加繁榮進步、幸福美好的中國,一個更多造福世界和人類的中國」。
  • 廈門大學潘維廉: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向世界傳播...
    因寫作新書《我不見外》而獲得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潘維廉成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2020年5月18日潘維廉是福建省第一位拿到「中國綠卡」的老外,中國高校最早引進的MBA課程外籍教師之一,廈門大學管理學院OneMBA學術主任。字裡行間讀得出你的深情遙遠來 永久住 深刻愛我們都喜歡你這種不見外潘維廉了解並熱愛中國,他深知西方對中國的偏見,由此熱衷於做這片土地的「代言人」,希望讓西方人更全面客觀地認識中國。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廈大教授倡保護閩南語 提議閩南方言列公務員培訓
    然而,在大力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人們逐漸看到一個嚴峻的事實,即閩南方言的萎縮,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不會說閩南語。這不僅不利閩南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不利開展對臺交流合作。在臺灣,絕大多數臺胞也是講閩南話,他們來到廈門等祖地,聽到熟悉的閩南話,顯得格外親切。
  • 花樣漳州走進廈門大學~
    昨日上午,由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協辦的「2020『花樣漳州』品牌文旅宣傳推廣活動」走進中國最美大學——廈門大學。本次「花樣漳州」品牌文旅宣傳推廣活動在暖冬邂逅廈門為廈大師生展現了花樣漳州的無窮魅力與百年廈門大學凝結了更加深厚的地緣
  • 2019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漳州開營
    2019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漳州開營。 龔雯 攝   1日晚上,2019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漳州開營。活動期間,營員們將走訪考察漳州、廈門、泉州等閩南區域的文化古蹟、人文景點及專題展館,體驗茶藝、扎染等傳統文化,開展小組討論、座談交流、專題講座等活動,領略豐富多彩的閩南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漳州是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臺商投資密集區,也是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開展兩岸閩南文化傳承與交流的重要基地。
  • 識別準確率達85%、不到兩秒就能譯出來 廈大研發的「閩南話智能...
    近期,一款名叫「閩南話識別」的軟體在網絡上走紅。只要是日常對話的語句,不管你說的閩南話是廈門口音、泉州口音,或是漳州口音,它基本都能識別出來並翻譯成文字,識別準確率高達85%。  這款軟體是廈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洪青陽、廈大人文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許彬彬帶領的科研團隊合作研發的。目前,這一軟體已經過多階段的內部測試,並開放供廣大市民免費試用。
  • 閩南人必看!同是閩南為何漳州與廈門泉州差距那麼大?
    漳州地處東南沿海,閩南地區之一,上承廈門,下接廣東,地理位置無不優越但是與同樣是閩南地區的泉州與廈門,漳州卻相差甚遠,一起來看一下2017年福建各市GDP漳州以3563.48億,位列第三,但是同屬閩南地區的泉州卻以7548億遠遠領先漳州,位列第一廈門也不甘示弱以
  • 專家學者齊聚福建漳州共研「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
    沙龍交流活動中,穿插充滿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的元素節目。主辦方供圖中新網漳州10月18日電 (塗志偉 沈毅玲)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17日在漳州古城舉辦「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研討會與第八場閩南文化沙龍。來自閩、贛、浙三地的專家學者探討了閩客移民史、建築、方言、風俗、民間信仰及閩客文化的現代傳播等問題。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播過程中與其他文明相互交融。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動經濟文化建設發展,做長做久文化產業,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寫好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充分交流發展這篇文章,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美籍教授潘維廉致信外文出版社
    2月19日,中國外文局籤約作者、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致信我社,表達了對中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堅定支持和由衷欽佩,同時祝賀我社中英文抗疫紀實作品迅速出版。謝謝,潘維廉教授!下面是來信全文,以饗讀者。親愛的外文出版社大家庭,請接受來自加利福利亞的問候。希望在北京的每一位健康、平安!我和蘇珊一直非常關注有關中國疫情的報導,很多報導令人感動,不僅是中國政府處理危機時表現出的能力,還有全體中國人民同心抗擊疫情的堅韌決心。一些中國朋友紛紛寫信告訴我,他們是如何樂觀地抗擊疫情。
  • 福建雲水謠古鎮,感受最正宗的閩南文化
    但是對於這個大家已經都非常熟悉的地方來說,有一個地方更是值得推薦,這個地方就是漳州,雲水謠的古鎮就是我最喜歡的了。我們一說起這個地方,總是會跟一個地方進行比較,那就是泉州。泉州的閩南文化一直是人們最喜歡的。雖然泉州這裡的已經具有了最具有當地特色的閩南特色,但是最喜歡的還是漳州的文化。
  • 魅力鄉音:用閩南話念詩給你聽
    閩南話:閩南、臺灣等地傳承此一文化的語言,為我們習稱的"閩南語",在祖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閩南話所蘊含的意義在於我們的中原華夏先祖在多次大遷徙中避開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語言改革,很完整地保留了唐、魏及五代十國等時代的古代中原河洛音
  • 「眞浪·閩南旅遊攻略」廈門、漳州、泉州,旅遊總有一個合你意~
    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來說,閩南包括廈門、漳州、泉州、龍巖地區新羅絕大部分和福建 漳平、福建大田和尤溪的部分地區。北接福州莆田,南與廣東潮汕地區相連,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其實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地域文化差異可以分享,但畢竟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文化底蘊,想要描述她、形容她,就先自己來了解她~鼓浪嶼是個有故事的小島,島上每一個角落都很指的你停留曾厝垵(附年邁背影照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