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和浙江方言互通?這10句韓國話,大部分浙江人能聽懂!

2020-12-17 百家號

浙江寧波的王先生找了一個韓國女友,上個月他和未婚妻一起去韓國見嶽父嶽母。一進門,迎出來一個大叔,王先生的未婚妻親切地叫了一聲「」,發音「阿爸」。王先生大吃一驚,心想,這不是和寧波話叫爸爸一樣嗎?

更讓王先生震驚的還在後面。王先生打了個電話,通話中無意中說了一句「我在我丈人家」,丈人的寧波話發音類似「丈寧」。王先生的未來嶽父聽到這句寧波話,竟然聽懂了,還哈哈大笑。

後來王先生的女朋友解釋道,在韓國,嶽父的發音是「蒼寧」,和浙江方言丈人「丈寧」基本相同,可以互通。

其實浙江方言和韓語有許多互通的地方,下面收集了10句韓語,90%的浙江人都能聽懂。特別是浙北地區的浙江人,幾乎完全能聽懂。有網友開玩笑說,浙江吳語片的人已經達到韓語1級的水平。

除了浙江方言和韓語相似之外,韓語也有中國其他地區方言的影子。近幾年綜藝節目裡十分流行的模仿韓語發音,「我們的李易峰、我們的謝娜」稱為「吾裡李易峰、吾裡謝娜」,據網友介紹,中國部分地區方言中「我們」的發音也類似「吾裡」,既「wo le」。

韓國對聯

當然,韓國受中國文化影響最大,就連韓國人過年貼的對聯,也都是漢字。中韓語言互通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浙江和韓國之間的距離不過1000公裡,古時坐船就能抵達,所以浙江方言與韓國地區有較多交流。

韓國和浙江的直線距離

浙江等地因為山區較多,語言文化傳播障礙較多,所以浙江的方言中有許多詞語都保留了歷史悠久的古代發音。也正因為淵源相似,所以浙江等南方地區的方言可以和韓語部分互通,而上述10句韓國話,大部分浙江人也自然而然能聽懂了。

除了浙江之外,多山的福建、廣東等地也有部分方言與韓語相似。

粵語與韓語:和普通話差距巨大的閩南語、粵語,和韓國話卻也能互通。韓語說「去哪兒」這句話,是o di ga,潮汕話是ku di go,如果你是廣東人,是不是已經聽懂韓語了?

閩南話與日語:除了韓語,部分日語發音和閩南話基本一樣。閩南話的數字12345 發音葉、re、撒、寺、五,和日本的發音基本一致。

英語與韓語:除了和中國話相似,部分韓語直接用上了英語的音譯發音,比如韓語的「加油」發音幾乎就是英語fighting(戰鬥)的讀音。

結語

唐宋時期萬邦來朝的霸氣,鑄就了中華文化的廣泛傳播。但有些韓國專家反倒認為:端午節是他們的、孔子也是他們的,甚至文化起源也在他們那裡。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浙江方言聽起來像日語?
    2015年10月6日,日本大阪道頓堀美食街 / 視覺中國這樣的驚喜,大概會常常出現在浙江人的日語課上。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
  • 為什麼浙江有許多方言,但是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
    其實浙江人說普通話,也是帶有口音的,特別是在北方人聽來,帶有明顯的南方味道,而之所以感覺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特別濃的口音,大概率源自浙江母語方言語速比較慢、輕,不容易給人留下「噼裡啪啦」的急躁感。另外也與浙江地區重視教育,普通話普及程度高有關,單純只看南方省份的普通話使用,浙江確實屬於口音相對較輕的。浙江地區的母語方言,有吳語、閩語、客家語等,其中吳語在浙江的使用人數最多、分布範圍最廣,也是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吳語有「吳儂軟語」的說法,雖然也分為好多個小片區,但所有吳語都保留了非常多的古漢語平仄聲律,比較婉轉軟糯、細軟柔美,聽起來特別清軟。
  • 浙江11地市方言大PK 衢州話好聽程度排名第七
    浙江十裡不同音,翻過一座山,可能就無法與人溝通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旺旺!能找到說家鄉話的人,當然倍感親切!浙江的方言種類很多,有吳語、閩語、客家語、徽語、官話、贛語等不同的漢語方言。11個市就至少有11種方言,就算大部分人都使用吳語,但還是千差萬別。
  • 用浙江多地方言讀《詩經》 聲音美到你不敢聽!
    徐教授指出,但如果我們用普通話去念,就會發現很多地方不押韻,若用方言去念,有的還是能押韻的。比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越女詞五首》等,詩中句尾字的古今韻母發生了變化,這都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吸引著我們後人不斷探索研究。紹興媽媽發出「求助帖」孩子不願開口的「鍋」誰背?
  • 浙江話為什麼聽起來像日語
    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為什麼浙江話跟日語如此相近,它們有什麼歷史淵源嗎?聽起來真的很像準確來說,「浙江話」並不是一種語言。
  • 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方言,不是東北話和浙江話,而是格外風靡的粵語
    最主要的還是中國人對根的理解,如家鄉的美食是一個人的根,語言同樣也是一個人和一個地方的根,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著各自的語言特色,可以說中國的方言有成千上萬種,接下來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中國方言的魅力。要說起我國最受歡迎的方言,很多人會以為是東北話,但其實是格外風靡的粵語。
  • 我國最「難」聽懂的方言之一,曾難倒FBI探員,是你的家鄉話嗎?
    眾所周知,中國語言的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更是五花八門;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語言特色;而方言則是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地方特點,劃分著中國不同地區的群體。方言則是文化的傳承,是知識的開始,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因此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或許多多少少也掌握著自己家鄉的不同語言。
  • 福建最難聽懂的方言,比客家話都難懂,很多當地人聽完都一臉懵
    正所謂十裡不同音,我國的方言種類很多,每個省的方言不同,就連一個省中還有多種方言存在。北方的方言普遍比較好懂,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很多外地人聽了完全是一臉懵,如果語言天賦不好的人,待很長時間都一定能聽懂。福建的方言文化濃厚,最知名的便是廣為人知的客家話,這種方言在當地使用人數較多,在全國也是出了名的難聽懂。
  • 一個省有11座城市,卻有88種方言,省內人說話只能普通話溝通
    經常出去旅遊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國每一個省,每一個市,甚至每個縣城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方言,因為地域遼闊加上文化上的差異,所以就形成了所謂的南腔北調,但是你是否發現了,很多省都是在自己省內所有城市都能聽懂的方言,廣東有粵語,東三省有東北話,川渝地區有四川話。
  • 江蘇難被聽懂的一種地域方言,保留了更多的古字讀音,屬吳語方言
    江蘇方言可謂是博大精深,省份地域面積大,南北的跨度也比較大,而且在古代歷史上產生的影響力也很大,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和演變,再加上江蘇的區域位置很獨特,所以在很多方面上就容易形成複雜多變的語言文化,地域性的方言文化則在這方面體現得更明顯,也讓人感到非常有獨特性的一種地域性語言。
  • 湖州嘉興上海紹興蘇州,餘杭人眼中的杭州話,和哪個方言差異更小
    湖州嘉興上海紹興蘇州,餘杭人眼中的杭州話,和哪個方言差異更小?我認為杭州話是苕溪片底子(腔調)+臨紹片的白讀音+大量文讀音(所謂的」官「化),一般餘杭人會覺得杭州話和餘杭話,腔調極其類似,差別是餘杭話白讀音多,杭州話文讀音多。
  • 漢語一共有13大方言,面積不大的福建省竟獨佔5種,為何那麼多?
    如果你是福建人,你的室友是河南和山東人。河南人和山東人往家裡打電話,福建人大部分都能聽懂。可是福建人要是打電話給家裡,河南人和山東人是聽不懂的,因為福建的方言和北方官方語言是完全不互通的。那麼,漢語一共有多少種方言呢?
  • 浙江方言歌曲完爆網紅好嗎!
    2016-06-17 10:01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餘旻佳
  • 在甘肅,這個地方的方言最難被聽懂,你可以來了解一下
    去過甘肅省的人,想必除了對它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感到非常震驚外,還會對它不同地區存在的地方性語言感到非常好奇。因為大部分去甘肅的人都不太能聽懂它不同地區存在的方言,故而跟它不同地區的人溝通起來,就猶如雞同鴨講一般費勁。當然了,甘肅不同地區的方言也並非都很難聽懂。有些地方的方言雖然我們自己一時半會說不出來,但是起碼能聽懂其大概的意思。
  • 10句經典的四川方言,太難了!會5句的才是地道四川老鄉
    四川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四川話,大家都覺得四川話聽起來讓人覺得很好玩,又很難聽懂說的是什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10句經典的四川方言。  1.今天我殺起個拖孩就上街(gai)哦!  巴適一詞在四川的運用面之廣泛,用在形容漂亮女子身上,意思就是乖、漂亮、有氣質……  5.撅嘴騾子賣個驢價錢  雖然這句話整句都是在說驢和騾子,但是其實是在說人言多必失,吃虧就吃在這張嘴上了!  6.叨木官子(啄木鳥)卡前失(向前跌倒)  雖然這句話整句都是在說啄木鳥的,但其實也是形容人的。
  • 難的山西方言,你有多少能聽懂?
    俗話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十英裡外的口音不同,我帶你去看看山西方言,你能聽懂多少?太原:荷蘭語遷移的意義惡水就是髒水意思是說別人說的話都是廢話和廢話吳剛指了指那個地方吃婆婆是指帶媳婦瞎到粗眼——形容人醜、笨、不聰明,主要描寫人不睜開斜視,沒有眼睛顏色買不起爛山——形容一個沒有前途,不能做大事的人大同:木莉——不去年
  • 浙江衢州為什麼「很不浙江」?
    攝影/張小平而讓「小成都」之名坐實的,還有衢州人無辣不歡的口味,魚頭放辣、粉幹放辣、粽子放辣……衢州名小吃「三頭一掌」裡的兔頭,辣度能和成都人愛吃的「兔腦殼」平分秋色。無怪乎每個漂泊在外的衢州遊子,往往都會在餐桌上被質疑:「咦?你們浙江人不是不能吃辣嗎?」
  • 國內最複雜的方言,外地人聽得都是一頭霧水,曾用於摩斯電碼保密
    中國有很多的省份和地區,每個地區說話的口音都有所不同,基本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地域方言,有些地方的方言是有點接近普通話,而有些地方的方言聽著就像是外語,外地人聽著都是一頭霧水。尤其是南方地區,方言十分的複雜,不要以為南方人說方言,只有北方人聽不懂,有些地方的方言就連它隔壁村的人未必都能聽懂,國內最複雜的方言,外地人聽得都是一頭霧水,曾用於摩斯電碼保密。
  • 5500萬浙江人,並不懂浙江麗水
    既美麗,又哀愁說起美景與生態,麗水人總是底氣十足,但是一到省裡開經濟會議,麗水人基本上坐在後排,說起話來也不敢大聲。因為,這片佔全省1/6的陸地,只有浙江經濟總量的1/40。攝影/吳春平經濟的後進,也影響了其知名度和文化自信。麗水人外出被人問起故鄉,首先說「浙江的」,再被追問「浙江哪裡」,便說「溫州附近」。作為地名的麗水,誕生於1400多年前的隋代。唐《元和郡縣誌》記述:麗水本名惡溪,以其湍流阻險,九十裡間五十六瀨,名為大惡,隋開皇中,改為麗水,皇朝因之,以為縣名。
  • 浙江衢州為什麼「很不浙江」?-虎嗅網
    攝影/張小平而讓「小成都」之名坐實的,還有衢州人無辣不歡的口味,魚頭放辣、粉幹放辣、粽子放辣……衢州名小吃「三頭一掌」裡的兔頭,辣度能和成都人愛吃的「兔腦殼」平分秋色。無怪乎每個漂泊在外的衢州遊子,往往都會在餐桌上被質疑:「咦?你們浙江人不是不能吃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