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難被聽懂的一種地域方言,保留了更多的古字讀音,屬吳語方言

2020-12-07 世界一二

江蘇方言可謂是博大精深,省份地域面積大,南北的跨度也比較大,而且在古代歷史上產生的影響力也很大,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和演變,再加上江蘇的區域位置很獨特,所以在很多方面上就容易形成複雜多變的語言文化,地域性的方言文化則在這方面體現得更明顯,也讓人感到非常有獨特性的一種地域性語言。

這種比較讓遊客難以被聽懂的方言就是常州話。江蘇各個城市的方言文化各有特色,每一個城市都在大力保護本地的城市語言文化,畢竟在悠久的城市歷史上,它們也有自己的發展特色,從而深深地打上了本地城市的烙印,所以常州話也是其中之一,只是在對很多外地人看來,這個城市的方言同樣卻難以被聽懂。

常州話流行於常州市區以及周邊的大部分地區,它的使用人數大約是在1500多萬,它的語言體系是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是屬吳語方言,雖然在全國上的語言影響力不是特別大,但在常州,以及是周邊的縣城區域中,這個方言還是被很多人接受的,也是能通過其方言文化可以看出常州的城市文化特點之處。

另外,從這種方言的發展上看,它也呈現出許多的特點,它有聲母28個和韻母42個,而且也有聲調7個,在歷史上形成這種方言的也比較獨特,因為它是本地土著語言和中原語言多次混合、互相影響的結果,同時它還保留了更多的古字讀音,所以也造成了比較難以被聽懂的尷尬,更讓許多外地人感到很無奈。

從常州人日常所說的話來說,則體現得更突出,比如說它的語音完整保留古全濁聲母的體系,像是辰光就是時候的意思,虎三這種口語就是橫衝直撞的人的意思,當然,也有更難理解的地方,譬如說鴨焐卵就是冒充內行,做事情不在行的意思,像是這類的口語和口音的變化,則讓許多人感到難以被聽懂,也顯得很獨到。

江蘇方言在整體形成上各有特色,每一處方言都有自己的發展魅力,只是在對不同的遊客而言,他們所深深體會到的方面卻有多方面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能體現出很多的差異性,而且也實現了更好的區域發展,畢竟從很多角度出發看,不同城市之間的方言文化則體現出很多的不同,也與當地的區域發展是相關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廣東較難聽懂的一種方言,屬閩南語系一支,是廣東省四大方言之一
    這種比較難被聽懂的方言就是雷州話。由於廣東的城市歷史發展比較悠久,在古代也深受許多其它地域語言的綜合影響,所以從很多方面說,這種方言其實也有自己的發展特色,從語言的演變下看,每一種方言的語音和語調等都有很多的區別,而這也是令當地人感到很有歸屬感的地方,畢竟鄉音的改變是非常難的。
  • 山西較難聽懂的方言,是晉語區聲調最多的方言之一,完整保留入聲
    山西方言山西境內的語言文化在我國本身就比較突出,從它們的城市經濟增速上看,很多城市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而且與過去相比,城市之間的文化也在對外展示,從而讓許多遊客感到很有地域魅力,語言文化是一個省份很有辨識性的地方,而山西方言的發展卻也是其中之一
  • 江蘇最「難聽懂」的城市方言,一個前後鼻音不分,第一是南通話
    江蘇省的城市方言體系構成其實並不複雜,與廣東、福建等地方方言不同,不僅本身的構成複雜,而且很難聽懂,但江蘇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境內說的方言也比較難聽懂,更是意想不到,境內很多城市也特別如此,說的方言也很難聽懂。
  • 我國最「難」聽懂的方言之一,曾難倒FBI探員,是你的家鄉話嗎?
    眾所周知,中國語言的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更是五花八門;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語言特色;而方言則是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地方特點,劃分著中國不同地區的群體。方言則是文化的傳承,是知識的開始,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因此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或許多多少少也掌握著自己家鄉的不同語言。
  • 中國方言「最難聽懂」的城市,語言體系比較複雜,知道哪裡嗎?
    中國方言「最難聽懂」的城市,語言體系比較複雜,知道哪裡嗎?溫州的方言就是吳語,吳語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吳香軟語的稱號,一是因為聽起來溫溫柔柔的,二是直以來這種語言實在是非常的難懂。由於在地理位置上的劃分這裡一直以來都是江南水鄉的風景特色,而配合著這樣的景色吳香軟語就顯得更加的有氣質,但是這樣的語言也帶給了其他地區的人們非常大的一個考驗。
  • 最難懂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上榜,第一你猜不到!
    語言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尤其是在地域遼闊的中國,東西、南北各地區的差異尤為顯著,這種差異著重表現在各地的方言上。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 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武漢話排在……
    除了武漢話,湖北還有很多很多的方言,有的甚至比廣東話還難懂,複雜難懂程度堪比溫州話,聽起來像日語。小編整理了一份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黃梅作為黃梅戲的發源地,方言也比較好懂,但是北方人來聽黃梅話,還是有些困難的。黃梅話相較於宜昌話又更難了一些,宜昌話能聽懂80%,但是黃梅話能聽懂一半就不錯了。來看看黃梅話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讀法小編找到了兩句方言,來看看有人能翻譯出來嗎?
  • 中國七大方言,你可知哪一種歷史最悠久?
    中國歷史傳承久遠,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 為什麼浙江方言聽起來像日語?
    來自江蘇的黃建香是上海交大日語系副教授,她曾承認,在學日語時「因為出生在吳地能佔到這方面便宜而沾沾自喜」。為什麼浙江話跟日語如此相近,它們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準確來說,「浙江話」並不是一種語言。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裡的浙江省內,同時存在著吳語、閩語、客家話、贛語、官話……多種不同的方言。但這些語言對北方人來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聽不懂。在這個方言的大觀園裡,依然有一種語言一騎絕塵,豔壓群芳,統治了浙江大部分地區——吳語。
  • 四川最難被聽懂的城市方言,是全國唯一至今保持古代五音色彩語言
    當下在對四川的地域城市中說,除了是城市經濟相互對比之外,旅遊文化上也是有很多可比的地方,尤其是在方言上說,則是差異非常明顯的,也是不少的人都感覺到很不同的,但在對不同的城市發展上來說,也的確是在語言上有較大的差異,這在對四川而言也是如此,往往是有不少的外地人是難以聽懂它的城市方言。
  • 中國十大最難聽懂的方言,閩南話排第二,第一竟可用於諜報
    沒有哪一門外語比中文難,就是因為中文博大精深,一個詞有好幾種意思,而且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方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再說陝西本地也分有許多不同的本地方言,同一句話可能因為說話的語氣和語速而表達的意思不同。第八名,上海話,上海話屬於吳語,和蘇州話、嘉興話非常相似,從古至今寧波話都對上海話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上海人說不為勿,你為儂,東西為物事。
  • 福建最難聽懂的方言,比客家話都難懂,很多當地人聽完都一臉懵
    「文/旅行情報廳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國不僅地域面積廣闊,語言文化更是底蘊深厚,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形成了全國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方言文化。正所謂十裡不同音,我國的方言種類很多,每個省的方言不同,就連一個省中還有多種方言存在。北方的方言普遍比較好懂,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很多外地人聽了完全是一臉懵,如果語言天賦不好的人,待很長時間都一定能聽懂。福建的方言文化濃厚,最知名的便是廣為人知的客家話,這種方言在當地使用人數較多,在全國也是出了名的難聽懂。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以洛陽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一直是中國政治的心臟地帶,因而有「官話」之稱。現在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官話方言內部一致性較強,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的73%。
  • 韓語和浙江方言互通?這10句韓國話,大部分浙江人能聽懂!
    王先生的未來嶽父聽到這句寧波話,竟然聽懂了,還哈哈大笑。後來王先生的女朋友解釋道,在韓國,嶽父的發音是「蒼寧」,和浙江方言丈人「丈寧」基本相同,可以互通。其實浙江方言和韓語有許多互通的地方,下面收集了10句韓語,90%的浙江人都能聽懂。特別是浙北地區的浙江人,幾乎完全能聽懂。
  • 現代漢語劃分7個方言區 誰能當古漢語的「活化石」
    近600年來,漢語發展出了7個主要的地域方言:北方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粵語、閩語。後六種方言主要集中於中國東南地區,它們都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成分。「現在假設,南方方言保留隋唐舊音更多一些。」王弘治說。中古時期的古漢語有入聲,入聲讀音短促。
  • 中國地域遼闊,探索語言,尋找方言的魅力!
    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口的遷移、民族的融合,再加上語言本身的發展變異,同一母語內便產生了不同的小屬,形成了不同口音、不同腔調的方言。中國方言其實是漢語的分支。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 湖州嘉興上海紹興蘇州,餘杭人眼中的杭州話,和哪個方言差異更小
    湖州嘉興上海紹興蘇州,餘杭人眼中的杭州話,和哪個方言差異更小?我認為杭州話是苕溪片底子(腔調)+臨紹片的白讀音+大量文讀音(所謂的」官「化),一般餘杭人會覺得杭州話和餘杭話,腔調極其類似,差別是餘杭話白讀音多,杭州話文讀音多。
  • 為何日語有些漢字讀音會和江浙方言很像?吳音是怎麼傳到日本的?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而除了吳音,漢音外,日語漢字讀音還有唐音(鎌倉時代以後直至近代傳入日本的漢字音,也就是明清時期的南方標準語「南京官話」,此「唐」指的不是唐朝,而是對中國的泛稱,主要限於佛典誦讀及學問研究等,對一般用語的影響很小,僅限於特定的詞語。)、慣用音(傳入日本後發生變異,不合於以上任一種的讀音)等。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你能聽懂幾種?新會話竟然排第……
    新會話:新會話,指新會當地的主要語言,主要是會城話,屬粵語。分布在會城、大澤、羅坑、雙水、崖門、古井、沙堆、三江等鎮。新會話除絕大多數地區和人口講會城話外,還有少數地區講司前話、沙田話、客家話、開平話、雙水話。新會方言保留了中古漢語,一直有完整的平、上、去、入聲(而到元朝的「官話」已無入聲了)。
  • 最難懂的方言,不是溫州話,還有更難的,外地人像是聽天書
    說到方言,中國有幾大難懂的方言,如廣東的白話、潮汕話、雷州話、客家話等,還有福建的閩南語、浙江的溫州話、寧波話等。這些方言中又以溫州話最難懂,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溫州人說鬼話」。但是,還有比溫州話更難懂的方言,那就是江山話。江山市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下轄縣級市,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