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懂10大方言四川話竟然上榜,第一你猜不到!

2020-12-12 騰訊網

語言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尤其是在地域遼闊的中國,東西、南北各地區的差異尤為顯著,這種差異著重表現在各地的方言上。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

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下面來盤點大學宿舍裡

最難聽懂的方言!

快來看看你的舍友上榜沒!

第十名:四川話

難懂指數:4

上口指數:8

四川話(又稱西南官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但是語音方面差異是最大的。

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雖然和普通話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面有大的相同,但是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由於四川人口眾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逐漸讓人熟知了四川方言。只要語速不過快,四川話基本上還是都能夠聽懂的。

第九名:陝西話

難懂指數:4.5

上口指數:7

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令人溢於言表的真情實感。

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

第八名:山東話

難懂指數:5上口指數:7

在山東,膠東半島城市方言自成一派,俗稱「膠東話」,濟南、濰坊等內陸城市的方言屬於大家認知裡熟悉的山東話。

山東話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略土,但是聽長了,就會感覺到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濃厚的山東味體現出來,可別忘了,當年孔子、孟子也是說山東話的!

第七名:湖南話

難懂指數:6上口指數:6

湖南話,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帶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

現代湘語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湖南省相當部分地區,包括長沙、株洲、湘潭、嶽陽、益陽、婁底、衡陽、邵陽、永州等。

長沙方言是湖南話的代表,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與普通話距離較小。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個出偉人的地方,而且《紅樓夢》裡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語境。

第六名:客家話

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5

客家方言又稱客家語、客語、土廣東話,主要流行於廣東東部、東南部、北部和福建、江西南部等地區。以梅州、河源等為代表。

這種方言歷史還有一些淵源,它成形在南宋時期,但在20世紀後才被正式的定名,對於客家話,其實語言學者們還在爭執,一種認為應當歸屬於漢語系,另外一種認為應該歸屬一門單獨語言,不過在我們的國內,它被列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為代表的是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的「梅州話」(臺灣是以「四縣腔」為代表),但現實中又受到「惠陽話」影響較深。

客家話中的一些詞語發音與日語很像。現代客家話中保留了許多我國古語發音,而日語的很多發音不少也是學習自古漢語,因此兩種語言間偶有相似啦~

第五名:海南話

難懂指數:7上口指數:6

海南話,又稱瓊語、瓊文話、海南閩語。

潮汕人表示好像能看懂一點點海南話,一查,原來海南話來源於古閩南語,是由古代福建閩南地區漢族移民在向海南島遷徙的過程中,隨之帶進海南島的一種方言。

海南話有吸氣音、喉壁音、送氣音,沒有捲舌音和唇齒音,聲調有陰平、陽平、陰上、陰去、陽去、高去、陰入、陽入等八個調,而且入聲調尤其突出,文白讀音相去甚遠,由於元音(韻母)都是呼氣音,聲母用吸氣音說話難度很大。因為這意味著在發一個音節的過程中,要先短暫吸氣發出聲母,然後才呼氣發韻母,這麼一吸一呼十分麻煩,不是從小訓練,很難掌握。

第四名:吳語(上海、蘇州話)

難懂指數:8

上口指數:5

上海話還有江蘇諸多方言都同屬於吳語,和蘇州話還有嘉興話有很大的相似。上海話屬於吳語太湖片,通常稱為「上海閒話」,是現代吳語地區的最有影響力的方言之一。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以及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江南一帶,方言相似並不奇怪。就拿上海話那句經典的「阿拉」來說吧!其實「阿拉」來自寧波話。

蘇州話中有種書卷氣,在一句話的結尾,不會使用「了」,而是用的「哉」,很有古意的感覺,還有諸如此的,「你」—「乃」、「東西」—「物事」、「洗」—「汏」……蘇州話的最大特點是「軟」,在同屬於吳語的其他方言中,蘇州話是最「溫軟」的一種,歷來被稱之為「吳儂軟語」。聽蘇州人吵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為聽不出來狠重的地方。

第三名:粵語

難懂指數:9

上口指數:4

粵語,又叫廣東話、白話,是全國七大方言之一,據歷史專家分析,粵語與古漢語很相似。

廣東話分為廣府話、客家話和潮汕話,廣府話範圍比較廣,主要以珠三角、粵西、粵北部分地區居多,客家話範圍基本是粵北和粵東山區居多,潮汕話在潮汕地區居多。一般我們常說的廣東話,是指廣府話,也就是廣州話。

廣東話不只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它與北方方言差異甚大,所以很多人都很難聽懂。

有些廣東人包括香港人甚至不會聽、不會說普通話,坊間也流傳這樣一句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講普通話。」這足以說明廣東話與普通話的差別之大,而且廣東人很保護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們會儘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第二名:閩南話(潮州話)

難懂指數:9.5

上口指數:3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臺灣省,在寶島臺灣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另外,潮州話也屬於閩南語系。潮州話主要在潮汕地區使用還有東南亞等地區的潮人聚集地。它的特點比起普通話算是「南北朝天、各走了一邊」,潮州話有8個音(曾經實為十六聲母),土話摻雜的比較多(有道是「潮州九縣,縣縣有語」),外人學習太過困難,總結起來,它的特點就是——「語法特殊、詞彙豐富、音韻獨特、古語義多……」因為特點,它也被語言學家所重視,研究者數量很多,有關的書籍作品也很多。

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閩南地區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

閩南語的難度,我們可以從那首傳唱度很廣的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的發音中,略窺一二。

第一名:溫州話

難懂指數:10

上口指數:1

溫州話被認為公認最難懂的,因為聽不懂,還被戲稱為「鬼話」,有道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講鬼話」(這裡沒有貶低的意思,是形容說明溫州話難聽懂)。在一部美劇——《盲點》裡面,溫州話因為太過難懂,影視中將其稱之為「惡魔之語」。

以上方言難度排名順序

僅供參考

中國的方言還有不少

不容易聽懂的也多了去

鹹寧話(湖北)、南通話(江蘇)

還有五個種類的張家港方言等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每種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們每一個同學不僅要愛自己家鄉的方言

還要尊重室友的方言

更有責任與義務去保護和傳承方言

◎ 來源:四川教育發布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四川難懂方言top10!第一名竟然是……
    >不過在四川,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鄉音可能隔壁郊縣的都聽不懂你在說啥子四川方言難懂?>50%認為50年後方言依然會存在70.2%認為年輕人依然有必要說方言△巴蜀笑星叮噹四川方言簡直有著強大的魅力你看最近嘻哈說唱很火用四川方言來說的話,立馬變酷炫△
  • 網傳"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溫州話第一東北話墊底
    這是東北話版的《再別康橋》。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東北話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雖然東北話已經是與普通話最為接近的方言,可依舊有些字詞的發音讓外地人很難懂。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排名,看你的家鄉話上榜沒?「妹陀」啥意思?
    我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天南海北,雖都是黑眼睛黃皮膚,但一張嘴你基本上就能分辨的出他家的方位,這就是語言的妙處。方言算是中國特色了,而且從方言中基本都能參透出一些具有地緣特色的性格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我國的方言,盤點一下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有誰知道「妹陀」是啥意思?
  • 東北話名列十大最難懂方言 專家:有名不是壞事
    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排名前九,在東北劇熱播和趙本山等笑星的「代言」之下,全國人民都在學習的東北話也入榜單,名列第十位。  認同的、鼓掌的,反對的、拍磚的。榜單一出爐,迅速引起全民熱議。作為東北人的長春人有啥想法沒?上榜是好事還是壞事?
  • 我國西部最難懂的三個方言,第一是雲南話,第二個極度難聽得懂
    說到方言,對於那些外來客而言,聽起來簡直就像外語,尤其是一些比較偏的方言,外地人更是聽不懂了,我國西部那些最難懂的三個方言,你都聽過嗎?3.甘肅方言。甘肅境內方言分蘭銀官話和中原官話,以蘭州為界,河西地區方言與甘肅南部地區方言有較大的差異,自古以來,這個蘭州的方言就比較難聽懂,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當地最富有特色的話語,所以當外地人來的時候就覺得聽不懂了。2.四川話。
  • 中國四大最難懂方言:閩南話只能排第三,第一實至名歸!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中國四大最難懂方言:閩南話只能排第三,第一實至名歸!中國四大最難懂方言:1、溫州話:溫州話多難懂?看過抗日劇的都知道,日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 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沒翻譯根本聽不懂,是你的家鄉嗎?
    我國一共有56個名族,語言就有100多種,除了最普通和最廣泛的漢語,還有各個地區的方言,就像四川有四川話,北京有北京話,但這些地區的語言都是變了一個調調,仔細聽還是能聽出其中的意思,可有些地方的語言簡直就像外星語,一點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盤點我國最難懂的三種方言,不知道有你的家鄉嗎?
  • 湖南方言,最難懂的湖南話排行 看看你能說那幾種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中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但是小晶子更在意的是,湖南最難懂方言排名,瀏陽話都沒進前三?!大家說是不是不科學!!
  • 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大方言,上海、四川上榜,最後一個被稱接地氣
    由於地域環境不同,我國南北方的差異也十分明顯,不僅表現在氣候和環境上,也表現在不同的方言文化。我國與其它國家最與眾不同的特色,想必就是方言文化了,十裡不同音是最豐富的形容。要說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大方言,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三,第一被稱之為「鬼話」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三,第一被稱之為「鬼話」相信大家都會有這麼一個經歷吧:那就是我們走在路上或都坐公交時,總能聽見不屬於自己省份的語言,有些的特別容易分辯,比如東北話,今天,我就來把這些方言排排名,看看誰的語言最難懂。當然啦,這謹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而且少數民族的語言不考慮在內。第一名就是有「鬼話」之稱的溫州話了。鬼話,鬼話只有鬼才聽得懂的話,就從這個稱號來看,便知道它有多難懂了吧。
  • 中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排行榜,猜猜你家鄉是第幾?
    要出去旅行,必須會說普通話,但是到了目的地後,會說幾句當地方言,肯定會給旅行減去不少麻煩,不然或許還會被騙也說不定呢,下面總結了全國最難懂的十大方言排行榜,看看你能聽懂哪些地方的方言,額可以猜猜你家鄉方言排第幾?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在這裡:越不像普通話,越難懂
    」,在這份榜單中,溫州話位列第一,榮獲「中國最難懂方言」稱號,而四川話,陝西話等方言也入選了榜單,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表示這些方言都沒有自己的家鄉話難懂,這份榜單排行不切實際。溫州話有35個聲母,卻只有30個韻母,與北京話的韻母體系相似度只有39%,難怪北方人聽溫州話就像聽天書。 但就算這樣,吳語或者溫州話都不是最難懂的方言。 最難方言堪比外語 從音韻上看, 還有比吳語更難懂的方言,就是粵語和閩語。
  • 我國西部「最難懂」的三個方言,一個有點意外,一個是雲南話
    說到方言,對於那些外來客而言,聽起來簡直就像外語,尤其是一些比較偏的方言,外地人更是聽不懂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我國西部那些最難懂的三個方言,你都聽過嗎?3.甘肅方言,與中原官話、甘肅蘭州方言一樣,世界上的河西地區方言和甘肅南部方言都有較大的差異,自古以來,蘭州方言就難以理解,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最具特色的詞語,所以當外地人覺得不懂。2.四川話。
  • 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大城市,上海、四川上榜,最後一個被稱接地氣
    由於地域環境不同,我國南北方的差異也十分明顯,不僅表現在氣候和環境上,也表現在不同的方言文化。我國與其它國家最與眾不同的特色,想必就是方言文化了,十裡不同音是最豐富的形容。要說我國方言最好聽的5大方言,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 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武漢話排在……
    除了武漢話,湖北還有很多很多的方言,有的甚至比廣東話還難懂,複雜難懂程度堪比溫州話,聽起來像日語。小編整理了一份湖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屬西南官話武天片,有武漢老城區方言和新城區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漢三鎮老城區的方言。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不一樣的四川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你覺得最難懂的四川方言是哪一種?有人說是攀枝花方言。真的有那麼難懂嗎?
  • 國內最難懂的四大方言:閩南話僅排第三,第一名曾用作戰時密語!
    國內最難懂的四大方言:閩南話僅排第三,第一名曾用作戰時密語!中國,是一個以華夏民族為源泉的古國,蘊藏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同時,中國也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大量的少數民族在此融洽生活。
  • 為什麼福建話比廣東話更難懂
    網上流傳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行榜,其中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之後依次是蘇州話、閩南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例如普通話問:「你叫什麼名字」? 「你吃飯了沒」?粵語就是:「你叫咩名(呀)」?「你食咗飯未」?而福建話則指閩語,泛指閩南話;閩語在海外華人裡的影響力僅次於粵語。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曾用於摩斯電碼保密,每次說話就像是交流情報
    林子大了,什麼樣得鳥兒都有。中國大了,什麼樣的的習俗也都有,每個地方都會因為自身地理位置、氣候原因,而會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比如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吃麵食等,除了這一點,許多人在說話的語氣上也會有很大差異。尤其是方言,那簡直是一個地方一個樣。
  • 我國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比潮州話還難理解,不少本地人都說不清楚
    我國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比潮州話還難理解,不少本地人都說不清楚方言其實是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存在的現象,咱們中國更不用說。漢語本身就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的語言體系之一,加上地大物博文化根基不同,很多不同省份的人說的方言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