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食品建設安全幸福之城

2020-12-15 騰訊大粵網

南海召開動員會,部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打造品牌食品建設安全幸福之城

在大瀝鎮佛山市南海廣鐵三眼橋糧食貨場有限公司的糧油批發市場,工人正在將大米裝入包裝袋。

在大瀝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著各個燒臘點的生產情況。

紅晨豬紅小作坊的工作人員正在作業中。

昨日上午,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和南海區區長鄭燦儒分別帶隊去大瀝、裡水考察食品安全。下午,南海又緊鑼密鼓地召開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動員會。頻頻動作的背後,折射出南海爭當佛山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排頭兵的信心與決心。

自2012年以來,南海不斷探索肉製品冷鏈配送等新方式、新手段,積累了南海食品安全創新經驗。今年5月,佛山市成為全省唯一納入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的地級市,作為全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南海敢於擔當率先開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黃志豪強調,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城市發展的頭等大事,是建設品牌南海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藉助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契機,要以更大的擔當把南海打造成為美食之都、健康之城,宜居宜業的安全幸福之城。

創建部署

為佛山創建工作樹立標杆

昨日的動員會上,南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範耀洪對《佛山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南海區工作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裏水鎮、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南海區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根據方案落實職責工作,助推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

聽完南海的工作部署,副市長王玲忍不住點讚:「南海的動員會開得非常及時,可以看出南海對落實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有思路、有舉措、有力度,充分體現了南海的信心和決心。」她表示,南海在食品安全工作上一直勇於創新,多次開創了省內乃至國內先河,希望南海能為佛山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立標杆、樹榜樣、做示範。

不少企業表示南海召開動員會具有示範性作用,將督促他們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工作。可羅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總裁Nils Ron-now說:「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學習南海區有關食品安全的相關政策,加強食品源頭監管。」同時,公司將成立食品安全小組並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參與其中,以便強化食品安全工作。

會上,南海還授予了414家食品生產、流通、服務企業食品安全示範單位稱號。佛山市南海旺閣漁村飲食服務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受表彰的企業,在抓食品安全方面具有獨特經驗。公司總經理吳榮開介紹,公司堅持嚴格把關食品安全源頭,從20年前就開始自行生產食用油和調味品,家禽等原材料也依靠自己養殖。

「南海這幾年來在保證食品安全方面積累了很多新嘗試,我們會將一些好的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引入企業。」吳榮開說,南海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並出臺了工作方案,將有利於打造整個南海的食品加工品牌,進而提升南海食品行業的影響力。

曬成績單

多項首創成全省學習範本

距離佛山召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動員會過去不足一月,南海就結合自身情況拿出了工作方案。詳細的部署、亮眼的成績讓不少與會人員感覺到南海「底氣很足」。

事實上,南海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區的工作從3年前就開始了。2013年,佛山在省內率先提出建設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目標,南海也緊跟步伐,在區內推行了多項具有創新性和示範性的改革措施。

每一頭生畜都要進行嚴格「體檢」、定點屠宰,並採用全封閉冷鏈配送,車上裝配的GPS也讓相關部門實現了對肉製品的實時監管……此前,南海率先在省內實行肉製品「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的全鏈條封閉式監管,目前這種模式已成為全省學習的範本。

南海還首創性地建立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6個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共有138家小作坊進駐,日均銷量達到30.6噸。「我們進駐這裡之前只有20多個客戶,現在已經增加到接近110個了。」裡水仁誠食品加工中心負責人陳永華表示,廣記每天能出廠約5噸熟食,銷往禪城、廣州多地。集中管理小作坊,幫助食品企業做強做大,這種模式最終被寫進《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

去年5月,南海發布了《南海燒臘》聯盟標準,在全省最早建立燒臘食品來源追溯機制,填補了廣東燒臘食品小作坊生產無標準、監管無依據的空白。南海的農產品「三檢聯動」體系更是得到國家和省的認可,而餐廚垃圾回收措施也走在全省前列。

由此可見,隨著多套「自選動作」成熟化,「南海模式」逐漸享譽全省乃至全國,同時夯實了南海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基礎。

傳承品質

打造美食之都和健康之城

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的前景雖被看好,背後也存在嚴峻挑戰。作為全市唯一的「食品安全示範區」,隨著佛山提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目標,對南海也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縱觀南海目前的食品安全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南海區副區長陳紹文指出,南海需要監管的對象佔到全市三分之一,而當前監管人員配備存在較大缺口,而現有監管人員的專業性不足,檢測資源更是緊缺,這些都是南海亟待解決的難題。

南海擁有許多輻射珠三角地區的農產品、水產品、糧油、冷凍肉等大型批發市場,其龐大的體量和複雜的情況都提升了監管難度。「無照無證經營的問題依然突出,『四小』綜合整治難度大,網絡食品經營讓傳統監管模式面臨巨大挑戰。」陳紹文指出,這些重難點問題都是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中需要攻克的「攔路虎」。黃志豪提出,未來南海的發展要傳承品質、成就品牌,品牌建設包括黨建品牌、城市品牌和產業品牌,而這三個品牌都與食品安全相關。他指出,南海可以通過建設品牌黨建來推動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則是創建城市品牌的頭等大事。「南海具有璀璨的食品文化,狀元及第粥、西樵大餅、鹽步秋茄等都是南海的老字號。」他提出,希望政府與企業聯手跨界創新,打造品牌企業、品牌食品,把南海打造成美食之都和健康之城。

現場

書記區長率隊檢查

食品安全檢查升格

昨日,黃志豪和鄭燦儒兵分兩路,到大瀝、裡水現場考察南海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情況。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食品安全工作中遇到什麼困難?」在佛山市南海廣鐵三眼橋糧食貨場有限公司的糧油批發市場,黃志豪對負責人進行了詳細的詢問。負責人介紹,每天員工都會對市場進行全面檢查,並將檢查結果進行溝通和記錄。此外,市場按照《佛山市批發市場標準》建設了檢測室,對批發市場所銷售的糧、油及其製品進行定性或定量檢驗。「這裡的產品進入千家萬戶,責任重大。」黃志豪叮囑,市場繼續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保證食品安全。

在大瀝食品集中加工中心,黃志豪穿上防護服,走進紅晨豬紅小作坊對盒裝豬紅的生產加工及運輸過程進行參觀。隨後,黃志豪又來到九龍燒臘小作坊,了解作坊的燒臘製作過程。在燒臘爐旁,黃志豪品嘗了新鮮出爐的燒鵝和叉燒後,點頭對燒臘的味道表示讚賞。

黃志豪表示,南海是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傳統的廣佛美食很有名氣,但在以前,商戶都是單家獨戶分散經營。市民要吃到廣佛美食要去到比較遠的地方。現在為滿足廣佛都市圈眾多市民的需求,南海採取小作坊集中加工的模式,並進行嚴格監管,希望廣大經營戶負起食品安全的責任,打造廣佛美食品牌。

鄭燦儒率第二組考察隊來到裡水檢查了和順銅鑼灣市場、裡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的廣記燒臘和佛山市松濤山莊酒店。

在和順銅鑼灣市場,鄭燦儒來到一個燒臘檔前了解熟食溯源情況。據了解,裡水各農貿市場銷售的燒臘熟食皆來自鎮內的集中加工中心,市民購買燒臘時根據檔主提供的溯源二維碼票,可以了解熟食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部足跡。鄭燦儒現場叮囑檔主:「要主動提醒市民索要二維碼票。」

在佛山市松濤山莊酒店,酒店大堂的醒目位置設置有顯示屏,酒店廚房各個角落都能通過視頻呈現在市民眼前。鄭燦儒點讚說,這樣廚師製作食物時將更注重安全衛生。

鄭燦儒表示,今後,南海對隱蔽的食品安全違法違規現象要加大打擊力度,同時要藉助社會輿論監督力量,推動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保障群眾食品安全。

媒體觀察

食品安全是

品牌南海的基礎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河網密布、物產豐饒的南海,西樵大餅、鹽步秋茄、譚邊大頂苦瓜、九江煎堆……早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本土美食品牌,被南海人視作大自然給南海珍貴的饋贈。

這些本土美食,是南海市民餐桌上的必備佳餚,也是外界認識南海的一扇窗戶。近年來,南海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做的工作並不少:早在2013年佛山在省內率先提出建設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目標時,南海爭先挑起重擔,在食品生產小作坊、燒臘熟食溯源機制等方面走在全市甚至全省的前列。2015年8月,南海更是被評為全市唯一的「佛山市食品安全示範區」。食品安全工作在省、市處於領先位置。

發力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南海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堅持可見一斑。如果說南海的信心來源於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那麼南海的堅持則是來源於南海將食品安全看作是發展的必爭之地。

南海要建設品牌城市,為市民營造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程,食品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而對於外地市民而言,沒有了食品安全,南海的美食品牌便沒有了口碑,味道再好,也只可遠觀不可飽餐。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與市民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工作不容一絲懈怠。目前,南海食品安全在管控效能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仍需繼續強化,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的結合可以更加緊密,對於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飲、小攤販的管理監控仍未夠緊密……這些都需要南海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過程中逐個擊破。

食品安全築起的「防火牆」越高,南海「美食之都」「健康之城」的品牌影響力就越強。

數讀南海食品安全工作成果

(截至2016年8月份)

1

示範化建設:今年新增餐飲、流通、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共123家,累計共建成414家;已建成2條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1條市級食品安全示範街。

2

明廚亮灶:今年新增266家,完成進度180%,超額完成任務。目前全區累計共有1387間餐飲單位通過明廚亮灶工程驗收。

3

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已建成6個食品集中加工中心,進駐小作坊138家,日均銷量約30.6噸,在建中心1個。

4

食品抽檢:截至8月,全區共快檢46929批次,及時銷毀3450公斤不合格食品,全區食品監督性抽檢2061批次(份),合格率94.18%。

5

百日行動:今年共檢查「四品一械」企業1687家次,查處案件169宗。

6

「四小」專項整治:共檢查小食品店1902間,檢查小餐飲單位3391間。共建設臨時擺賣疏導點40個,共提供約1762個攤位給流動經營者經營。

7

餐廚垃圾收運:2016年基本完成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設計能力300噸/天。目前,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量超過110噸/日。

8

肉品、水產品標識、「菜籃子」基地:實現牲畜產品統一配送率3個100%,7家定點屠宰企業無害化處理病害豬1610頭,病害生豬產品約12200公斤。水產品標識溯源擴大試點已完成由3種增至6種,可溯源水產品交易總量8473.30噸。共建成佛山市「菜籃子」基地6個。

9

組織400餘名市民參與11場食品安全「食品產業遊」活動。

10

投訴舉報處理情況:食藥監部門共受理投訴舉報1218件,舉報獎勵57宗,獎勵金額29838.81元。

相關焦點

  • 深圳:創新打造食品安全工作城市品牌
    近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食品安全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將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來落實,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擦亮深圳食品安全品牌。
  • 福州市打響「有福之州 · 幸福之城」文旅品牌
    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主動融入創建海絲文化旅遊品牌,連續舉辦六屆海絲(福州)國際旅遊節;突出溫泉資源舉辦溫泉國際旅遊節,彰顯深厚民俗底蘊連續舉辦十二屆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福州突出資源優勢,以新春文化旅遊月、美麗鄉村旅遊季、福州旅遊研學季、海絲文博月等系列活動打出福州旅遊知名度,吸引八方來客。
  • 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美食 安全」讓生活更美好
    10月30日至11月3日,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精彩呈現。「美食 安全」的全新理念,傳遞「美食深圳吃的放心」的主題,融合食品安全科普等內容,為市民奉獻安全、美味、健康、環保的美食體驗,打造一個聚焦「食品安全」的美食節。
  • 株洲天元區神農城食品安全示範街揭牌
    黃芳一行參觀食品示範街。紅網時刻11月10日訊(株洲分站記者 鍾娉 通訊員 榮思情)今日,株洲市天元區神農城食品安全示範街揭牌儀式在神農城沃爾瑪前坪舉行。株洲市副市長黃芳,株洲市副秘書長潘才良,市安委辦主任、市食藥監局局長李餘糧,天元區副區長劉建南,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彭愛雲出席。
  • 公園之城 魅力之城 幸福之城
    碧海藍天,水清岸綠;出門見公園,處處聞花香——在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指示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在建設者和管理者的不懈努力下,珠海這座宜居宜業宜遊的魅力之城,正厚積薄發,閃耀大灣區。
  • ...會召開 用「四個最嚴」保障食品安全 全力營造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
    12月9日下午,靜海區召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市級初評匯報會。市考核組組長劉世友就食品安全及「創城」工作進行訪談提問。靜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金匯江以接受訪談的形式,全面系統匯報了靜海「創城」工作重點任務落實、具體工作開展及下步努力方向。
  • 麥便利:全新便利店品牌用便利與安全撐起「社區幸福」
    2014年下半年,濱州市出臺相關規劃,致力打造「濱州模式」的幸福社區。麥便利正是這「濱州模式」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濱州中裕食品公司服務民生、服務社區的又一力作。麥便利與法蘭卡1876、麵食家、裕濱肉食專營店共同構成了中裕社區服務的線下網絡,從餐飲、購物和個性服務三個層面,以綠色安全、快捷便利、細緻周到為特色,獻力於濱州社區居民的幸福生活。
  • 蘭西:建設「生態旅遊之城」 打造「民俗懷舊之旅」
    近年來,蘭西縣積極貫徹落實「都城地」戰略,依託自身區位資源優勢,圍繞「生態旅遊之城」建設,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不斷擴大旅遊產業的域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為縣域經濟振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一座親水之城的民生「幸福禮包」
    柳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適當採取「雲活動」、線上直播互動等形式,確保第十屆水上狂歡節安全有序舉辦,持續豐富人民群眾的「幸福禮包」。(新華社記者楊馳攝)水上狂歡節主辦單位、柳州市文化旅遊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雁成表示:「柳州國際水上狂歡節經過10年打造已然成為柳州市民喜聞樂見、每年都很期待的節慶品牌,我們會堅持把它做得更好,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老百姓過得更充實、更幸福。」
  • 同創食品安全市 共建金華幸福城——食安城市的創建之路
    黨政同責  全面開啟創建之路  金華市以「同創食品安全市、共建金華幸福城」作為目標,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9個縣(市、區)開展省級創建,永康成功通過省級食品安全市驗收,成為全省首批7個食品安全縣(市、區)之一。東陽、浦江及蘭溪順利通過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縣考核驗收。全市形成了「市縣兩級聯動、國家省級聯創」的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格局。
  • 吉林亞泰致力打造食品安全餐飲品牌
    本報訊 王志輝 延明澤 近日,「不負遇見,感恩相伴」吉林亞泰飯店品牌推介暨高端客戶答謝會在吉林亞泰飯店新城大街店舉行。推介會現場由亞泰酒店品牌視頻拉開序幕,「專心、專業、專注」的字幕詮釋了亞泰飯店「德行並重」的企業責任。 食品安全要從源頭開始把控。亞泰飯店要求每一項物資採購都能溯源,供應商都必須有資質。
  • 果秀食品:打造電商領域第一的罐頭品牌
    製作這一產品的正是國內罐頭食品行業的佼佼者—湖南果秀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7年的湖南果秀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產品研發、果蔬基地、食品生產、包裝製造、物流配送和國際、國內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現代化食品企業,主要生產蜜橘、黃桃、果凍及柑橘鮮果等罐頭食品,其產品主銷美國、歐盟、日本及國內市場。
  • 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品牌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12月12日,由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大健康產業(橫琴)論壇在珠海橫琴新區召開。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品牌專業委員會揭牌儀式暨會員單位授牌儀式在論壇上舉行。中宣部原秘書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官景輝,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張文周,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執行會長趙豔霞,《中國名牌》雜誌社總編輯、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品牌專業委員會會長周志懿為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品牌專業委員會揭牌。對於中國食品藥品企業質量安全促進會品牌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眾多嘉賓送上祝福。
  • 全產業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
    圖集 新華網博鰲12月6日電(王忻)12月5日,以「厚植雙循環內需動力 洞見新消費未來趨勢」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在圓桌論壇環節,多位農業企業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邳州大蒜牽住食品安全"牛鼻子" 打造高質量種植示範區
    江蘇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黎明告訴記者。  我國農業種植的普遍特點是以分散種植為主,導致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方式的隨意性和監管成本的高額化,成為食品安全的潛在風險。徐州地區也不例外。如何讓農民轉變習慣了多年的種植方式?徐州想出了新點子:打造食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牽住食品安全的「牛鼻子」。
  • 運鴻集團:聚企業之力 完善體系建設 夯實食品安全
    運鴻集團:聚企業之力 完善體系建設 夯實食品安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食品安全戰略在強化監管責任、創新監管方式、強化源頭治理之下,使我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明顯好轉,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 立高食品:打造中國烘焙食品原料及冷凍烘焙食品第一品牌
    4月30日,立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高食品」)披露IPO招股書,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擬募資12.88億元,主要用於三水生產基地擴建、長興生產基地建設及技改、衛輝市冷凍西點及糕點麵包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等項目。
  • 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陽江全力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在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增強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凝聚力。要聚焦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短板,讓人民群眾有更高品質的生活,實現更高標準的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居者安、遠者來」的宜居幸福之城。
  • 全鏈條食品監管捍衛舌尖安全——一座嶺南美食名城的食品安全之路
    「最美味的食品首先應該是最安全的食品。」今年8月,正值佛山啟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之際,市委書記魯毅明確提出要把佛山這座美食之鄉打造成食品安全之城。從美食之鄉到食品安全之城,從美味食品到舌尖安全,這條路任重道遠。今年以來,承接多年的創建碩果,佛山繼續強化食品安全的全鏈條監管,實現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在保證「舌尖美味」的基礎上,更捍衛了「舌尖安全」。
  • 中國品牌咖啡之城廣州三一打造咖啡飲品行業標杆
    「我們將傾盡全力,將三一咖啡飲品文創城打造咖啡飲品行業的標杆、品牌的基地和文創的典範。」廣州三一咖啡飲品文創城負責人表示。 三一咖啡飲品文創城是對原「廣州三一國際食品城」的創新升級,佔地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為老食品城的兩倍之多。這是記者從日前廣州召開的三一咖啡飲品文創城招商說明會上獲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