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觀懸空寺

2020-08-27 如詩天地

懸空寺位於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曾入選《時代周刊》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也是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遠望,金龍峽的絕壁上,一組紅黃相映的建築群,上載危巖,下臨深谷,高低錯落,參差有致,緊貼著巖壁一字排開,懸掛在半空之中,上不在巔,下不在麓,依勢就形巧俏幽伏於峭壁上,既像玲瓏剔透的絕美浮雕,又如凌空欲飛之仙界瓊閣,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遠遠看過去,似乎只有一些細細的圓木柱在支撐著整個寺廟,奇險無比。

寺下巖石上刻有「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細細一看,「壯」字旁邊還多了一點,傳說李白遊覽懸空寺,被眼前的建築所打動,揮筆寫下「壯觀」,寫罷意猶未盡,感覺難抒胸臆,於是又在「壯」字旁邊重重加了一點,意為懸空寺比壯觀還要多一點。也有人說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寫的就是懸空寺。明朝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遊恆山記》中也讚譽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為了保證遊客的安全,景區規定,同一時間,懸空寺最多容納100人。人多時,就得排隊等上面的人下來後才能依次進入,旺季時,甚至要排上幾個小時才能上去。所以,到了懸空寺,不要急於拍照,先進寺參觀才是最節省時間的遊覽方式。

登上高高的臺階,來到懸空寺的山門,山門狹小,如有兩個人同時進出,就須適當側身,否則必有碰擦。進門,迎面是架木梯,樓梯狹窄且陡峭,樓梯上釘有密密麻麻的鐵釘,形成各種各樣的蓮花圖案,已被遊人踩得鋥光發亮,這些圖案在佛教裡寓有「步步登蓮」之意。寺內通道又矮又窄,僅容一人通過,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頭。

在山下仰望懸空寺,只覺得它緊貼著崖壁,似乎裡面並沒有多大的空間,而當走到裡面就會發現,一般寺廟的布局、形制,無一缺少,應有盡有。全寺大小40間殿宇臺閣,南北長如蟠龍,東西窄如衣帶。分散中有聯絡,曲折迴環,虛實相生,空間豐富,層次多變,布局緊湊,錯落相依,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中國傳統建築的格局。

全寺建築分為三組。先是三宮殿,這是道教的天地,幾座泥塑像都是烏眉黑顏,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意。繼而是三聖殿,這是佛家的世界,佛像豐臂潤面,端坐蓮席,目光微啟。最後是三教殿,這裡集中國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右是聖人孔子,左是道祖老子,三位大師神態各異,共居一室,同受香火,齊受跪拜,佛、道、儒三教合一,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千古佳話。

參觀懸空寺,感覺就像在迷宮中穿梭,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鑽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幾經周折,忽上忽下,有時好像已面臨絕境,幾經迴旋,又豁然開朗,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8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走在懸空的棧道上,向上望,壁立萬仞,巍然欲傾;向下看,河谷幽深,怪石嶙峋。膽小恐高的人走在上面不免膽顫心驚。我可能是屬於那種膽忒大的人,唯恐不險不奇,一點也不害怕。

站在寺廟的最高處,感受著懸空寺的「奇、險、巧、俏」,不由想起明代詩人王湛初的那首《遊懸空寺》:「誰鑿高山石,凌虛構梵宮。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想當年,懸崖峭壁,苦行僧人,那又是怎樣的一種堅定和寂寞的修行。

極目遠望,巍巍恆山立於眼前。俯首而視,峽水長流,漣漪陣陣,翠綠的空地上花草勾勒出「古寺無量」四個大字。陽光從對面山峰上投射過來,在崖壁和寺廟上慢慢移動,給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微風吹拂,簷下的銅鈴叮噹作響,悅耳動聽。張開雙臂,將山巒、流水、陽光、清風收攬於懷,不禁心曠神怡。

走在懸空寺裡,總有一種好奇:這座全部用木頭建造的寺廟是如何經歷了1500年的風蝕,保存到今天的?它究竟是靠什麼在懸崖絕壁上支撐了1500年呢?

從外表看起來懸空寺是由三十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起來的,其實那些木柱只是裝飾,用手去搖搖,木柱是會晃動的。真正承託重量的是27根懸臂梁,這些懸臂梁都是由當地的特產鐵杉木製成的,質地堅硬,使用之前用桐油浸泡過,能起到防腐、防蟲的作用。更厲害的是這些懸臂梁在打進崖壁上的石孔時,頂端被頂上了楔子,打入孔內,楔子會撐開懸臂梁,牢牢的卡在石壁上,其原理類似於今天的膨脹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牢固。樓閣下方的立木,其上端支撐著懸臂梁,下端牢牢的壓在了巖石上,立木和懸臂梁共同構成了一個有力的支撐體系,保證了樓閣的懸空。整個建築巧奪天工,驚險奇巧,似危而安,似虛而實,堪稱世界奇觀,天下無雙。

懸空寺的選址是其得以保存完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它背倚翠屏峰的崖壁,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石崖向內凹進的地方,石崖的突出部分就好像一把傘,使懸空寺免受雨水衝刷和落石的碰撞,而懸空寺所處的高度正好也避免了洪水泛濫的危險,四周的山巒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避免了陽光暴曬而引起木材風化。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懸空寺能完好保存到今天,我不得不由衷地讚嘆和敬佩古代匠師的智慧。

回望懸空寺,我想,大概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除了讚嘆它的奇險,都會發出同樣的疑問,古人為什麼會在懸崖上建造這樣一座寺廟呢?這還得從恆山的地形說起。

恆山,東接太行山,西連呂梁山,綿延500裡,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矗立在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的軍事要塞。在恆山綿延500裡的山體上,有一條天然形成的峽谷,它位於恆山主峰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它就是我眼前的金龍峽谷。

歷史上,恆山以北的地區是北方遊牧民族的聚居地;恆山以南是漢民族生活的中原地帶。一千多年前,生活於恆山以北的鮮卑族人,一直渴慕著中原肥沃的土地。但是,穿越恆山天險難於登天,位於恆山的雁門關、平型關等大小關隘都有重兵把守。當時,鮮卑族人來到了金龍峽,試圖從這裡找到突破口。然而,當年金龍峽內是一條大河,水深浪急。不過,這並沒有難倒鮮卑族人,他們在峽谷兩側的懸崖上開鑿出兩條棧道,運送士兵和糧草。為了保障棧道工程順利進行,鮮卑族人在棧道後面翠屏峰的崖壁上又同時修建了一座兵營,隨時觀察峽谷內的情況,而這座兵營就是懸空寺的前身。

藉助這兩條棧道和修建在懸崖上的兵營,鮮卑族人大舉南下,突破恆山天險,從金龍峽谷進入中原,建立了強大的北魏王朝,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代。

進入和平時期,這座建在懸崖上的兵營,便完成了它戰爭的歷史使命,又有了新的用處,改成了寺廟,讓佛祖來保佑過往行旅的安全。

1500多年過去了,曾經奔騰在金龍峽的大河已不見了蹤影,只有懸空寺依然高懸。從運送兵馬的軍事設施,到人們祈禱祝福的寺廟;從血雨腥風的戰火,到寄託著美好願望的香火;懸空寺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的巨大轉變,似乎正是中國幾千年歷史輪迴的寫照,而高懸在懸崖絕壁上的懸空寺,恰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遙望懸空寺,這座罕見的高空摩崖古建築,它的選址之險,建築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它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是華夏古老文明和東方文化的傑出代表,凝聚了中國古建築的精華。它是中華民族的國寶,也是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我為此深深地驕傲。

相關焦點

  • 天下奇觀~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附近路段堵成了狗,又是上下坡,哥子我開著手動擋的車,可憐我那腳啊。恆山就不上去了,問為啥?沒有啥,就是不想爬。遠觀懸空寺,它就這樣在這如削的峭壁上懸掛了上千年,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
  • 「天上寺院」懸空寺北嶽恆山第一奇觀
    恆山奇觀懸空寺 記者 戎禹仁 攝隆冬時節,記者陪同來自江蘇的友人前往懸空寺遊玩。出發前友人就表示,此次來同行程中,她最期待探訪的就是這處古建築奇觀。11時許,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懸空寺下,得以一見這座「天上寺院」的真容。未及登臨,大家便已紛紛發出讚嘆。遠遠望去,懸空寺像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在一百多平方米的面積上,建築有40間大小閣殿,之間用曲折迴環的棧道聯通。這座重達數十噸的3層寺廟孤獨地懸掛在半空,似乎只有幾十根立木支撐整個樓體。
  • 「天下奇觀」懸空寺,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寺廟,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建築,但最嚇人的是懸空寺。所謂懸空寺,就是建在山上,掛在懸崖上的寺廟建築。山西恆山懸空寺建在陡峭的巖壁上,從遠處看像是粘在懸崖上,驚險又詭異。真的讓人佩服它巧妙的設計和施工工藝。在中國肯定不止這一個懸空寺,河北石家莊井陘縣境內的蒼巖山上也有一座懸空寺。
  • 懸空寺在天空懸,險峻奇絕心膽顫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今天就說這名不虛傳的「空中樓閣」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從大同火車站到懸空寺景區有直通的大巴,票價是往返120元,懸空寺門票15元,登臨費100元。我傾向於後一種說法,建造懸空寺的時候,皇家已經開始大力提倡佛教,道教受到了排擠,也不排除,當時的一些道士,想起先帝的「滅佛運動」,為了以防萬一,在這空中修了一個道觀以避禍,也是帶頭人的聰明與睿智,將佛、道兩家建在一起,特別玄空閣建成後,還來了一個三教合一的大殿,既迎合皇家聖意,又考慮天下儒學之士的需要
  • 秋遊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距山西省大同市八十公裡的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崖壁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懸空寺現存是明清兩代修繕的遺存。
  • 大同遊|觀北嶽恆山、探懸空寺、訪雲岡石窟!
    【歷史瑰寶--懸空寺】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
  • 山西懸空寺
    山西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山西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懸空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2010年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是國家4A景區。
  • 懸空寺|致敬1500年前的想像力
    而當站在懸空寺山腳下仰頭觀望時,見過世面的老徐也不禁感嘆道:「仰之神飛,鼓勇獨登。」鼓足勇氣登上懸空寺後,他給出的評價是:「入則樓閣高下,檻路屈曲。崖既矗削,為天下巨觀」。途中,衝虛道長喜道:「久聞翠屏山懸空寺建於北魏年間,於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處,發偌大願力,憑空建寺,那是天下奇觀。」隨後眾人遠眺懸空寺,但見巨閣二座,聳立峰頂,宛似,現於雲端…
  • 南寧周邊竟然有座懸空寺,百年古剎,藏在小鎮無人知
    說到懸空寺,相信大家都見過或聽說過山西大同的懸空寺。一個可以說是天下奇觀的景點,而在廣西南寧周邊竟然藏著一座懸空寺,已有上百年歷史,藏在一個小鎮裡,我想很多人廣西人都不知道廣西的竟然有一座懸空寺。廣西懸空寺天等萬福寺廣西的懸空寺,藏身在天等縣向都鎮的北郊的萬福山
  • 懸空寺與比薩斜塔齊名?被稱為「天下巨觀」,地勢過於險要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山西大同市橫山寺,被稱之為「天下巨觀」。該寺位於大同市渾源縣橫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懸崖上,懸空寺素有「玄空閣」之稱。玄源於中國道教,空則源於佛教。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背靠翠屏峰,面向橫山主峰天鳳山,西向東,供奉橫山主殿橫宗寺。最高的亭子底部距離下面的山谷大約90米,相當於30層樓或自由女神像的高度。
  • 天下巨觀 遊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有這樣一座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原名「玄空閣」,是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 中國最著名懸空寺:相當於30層樓高,是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之一
    是陝西西安的兵馬俑,還是山西大同的懸空寺,不管是哪一個都能夠體現出當時社會的一些文化背景和相關政治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神奇的懸空寺能給我們透露出什麼樣的歷史訊息?在我們國家,記載在冊的懸空寺總共有13座,分別分布與中國的東西南北各個地方,如山西,河南,河北,雲南,西藏等等地方,但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位於山西大同的懸空寺。
  • 山西旅行記(六)恆山懸空寺
    從應縣木塔到桓山懸空寺有一個多小時車程。到懸空寺時,也近下午4點。導遊提醒我們,晉北白天短,黑得早,所以大家只能從下面遙望一下懸空寺,拍拍照。她還告訴我們,不能到懸空寺內遊覽的重要原因,不僅是門票貴(行程不含),關鍵是排隊進寺的時間長,恐怕還未等到你進寺就天黑了,所以只能委屈大家了。沒辦法,一路的趕車,誰叫你跟團呢?
  • 中國十二座懸空寺
    ,分別是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河北蒼巖山懸空寺、雲南西山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巖懸空寺、山西寧武小懸空寺、山西廣靈小懸空寺、山西神池轆轤窯溝懸空寺、四川省旺蒼三江懸空寺、河北省南宮市懸空寺、榆林懸空寺。
  • 河北有座「懸空寺」,橫跨斷崖絕壁500年,堪稱奇觀
    過了「碧澗靈檀」就來到了一處懸崖絕壁之下,抬頭仰望,如坐井觀天,特別是在絕壁之上,三座石拱橋橫跨斷崖之間,橋形如趙州橋,其中兩座橋上建樓,樓內建殿,堪稱奇觀這就是與山西恆山懸空寺、雲南西山懸空寺並稱為中國三大懸空寺的橋樓殿,又因蒼巖山懸空寺建築時間最早、懸空度最高而名列首位,美名曰「橋殿飛虹」。
  • 恆山景區概況之二:懸空寺景區
    懸空寺景區 主要景點有懸空寺、三清殿。 懸空寺位於翠屏山景區金龍峽的半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後經唐、金、明、清歷代重修。懸空寺整個建築面對恆山主峰,背倚翠屏山,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奇巧,是我國古建築中罕見的傑作,堪稱「天下一絕」,198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詩仙李白遊懸空寺後揮毫寫下「壯觀」二字,以表其懷。
  • 江南第一懸空寺的一棵千年銀杏撐起了半個建德的秋天
    大慈巖,銀杏葉落,天下秋建德 有座山,名喚 大慈巖 。論秋之風景, 建德 怕是很難找到第二個地方能和 大慈巖 媲美吧?在 中國 古代建築史上,有一個令人驚嘆的建築奇觀—懸空寺。即使以中華文明五千年的長度,縱橫九萬裡的廣闊,這樣的懸空寺也不多。
  • 山西晉東南有個小小「懸空寺」,小巧玲瓏石窟美,堪比大同懸空寺
    懸空寺的大名眾人皆知,它是北嶽恆山的第一勝境,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境內。遠看懸空寺,像立體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上。與它類似,在山西晉東南的上黨地區,也有一個小小的「懸空寺」,是建立在懸崖峭壁之上,近乎山巔的地方,小巧玲瓏,險峻而美。
  • 山西行06:懸空寺,懸掛在天上的寺院
    大巴啟動,從恆山景區大門到懸空寺只需十幾分鐘。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後來改名為「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
  • 北嶽恆山、懸空寺風景掠影
    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古人讚嘆恆山為「危峰過雁來秋色,萬裡黃沙散夕陽。」邊關要塞,古城峰煙。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代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