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現存遼金寺院,千年古剎藏「金代五絕」,彌陀殿為何最有名

2020-12-18 包立君有話說

朔州城在雁門關外,「左踞雁門,右恃偏關,南屏寧武,居三關之間,為南北咽喉,東西要道」。在中原地區,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緩衝地帶,其文化還表現為農耕和遊牧文明的碰撞和交融,留下的建築是最好的例證。今日就講講朔州的一座大寺:崇福寺。

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東街北側,崇福寺被當地人稱為「大寺」。首先為大家羅列一些資料和文字:崇福寺金代文化藝術殿堂;遼金現存三大寺之一;其中的「彌陀殿」,連正簷下掛著的「彌陀殿」匾額,也是金代遺存,堪稱整座寺院的精華。無論從金代的建築或雕塑藝術來看,整個寺院都是全國之首。

建於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的崇福寺,是唐代大將軍、朔州人、鄂國公尉遲敬德所建。經歷代擴建重修,形成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堂、地藏殿、三寶殿、彌陀殿、觀音閣等建築。在這些建築中,彌陀殿是崇福寺的主殿,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始建於金代熙宗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850多年,是中國現存保存最完整的金代建築。琉璃脊飾、華帶牌額、雕花門窗、金代彩塑、金代壁畫等五絕,極為罕見,不可多得。

玻璃脊飾:在整個寺院許多建築的屋頂上都有玻璃脊飾,彌陀殿的玻璃脊飾顏色以黃綠色為主,正脊上的玻璃脊飾是三米多高的缽座和寶珠,寶瓶光華燦爛。兩手抱拳行禮,兩腳踩踏著祥雲的金剛位於中心,左右是吞脊龍頭。東西兩旁各有一名琉璃武士,身軀健壯,拳頭緊握,全身戎裝。高大的蟠龍吻,位於正脊兩端,高達3米多,前撲後伸,造型壯觀。

華帶:彌陀殿前簷下華帶的牌位,是流傳於真金時代的東西,也是現存金代最大的牌位。藍色底的黃字白邊,四周布滿雲紋裝飾,具有古樸的韻味,十分珍貴。

雕刻門窗:寺院雕刻門窗主要為格扇門窗,格扇門窗主要由裙板、格眼和抹頭等組成。上樓,為一字排五扇格子窗,格子眼圖案多種多樣,透雕格子眼達十五種之多。

金彩塑:寺內共有金彩塑九尊,包括西邊三聖主尊、中明間和左右次間的三聖主尊、中明間東西縫和左右次間東西縫的四尊脅侍菩薩、左右次間的護法金剛二尊。或者西方三聖的巨大背光,這是全國現存寺廟中最大最美的一面。

金壁畫:殿內四壁繪滿壁畫,高聳的佛像結趺而坐,尊貴和善,分布在東西前後的牆壁上。這幅壁畫佔地340多平方米,描繪了佛教傳道的場景。

這裡有遼金文化的光輝,這裡有邊塞文化的積澱,這裡是幾千年來朔州大地上保存最為完好的文物古蹟,朔州的歷史文化再也不能比這裡完整了。以前寺院是收票的,但現在免費了,良心景點,好評滿滿,還希望去參觀的人都愛護文物!

相關焦點

  • 山西行——朔州崇福寺
    原計劃第一站去遊覽應縣木塔,路過朔州,順路先參觀了崇福寺。臨時的改變,沒想到會帶給我們一個驚詫,真是「地上文物看山西啊」!金代熙宗崇信佛法,大興土木,寺廟擴建,於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敕大將軍翟昭度在崇福寺中增建崇福寺主殿——彌陀殿。它是中國現存遼金時代三大佛殿之一,也是寺院精華所在。彌陀殿為單簷歇山頂,高約21米。殿身坐落在2.4米的高大臺基上,寬敞的月臺,飛翹的簷角,雕花的門窗,精美的琉璃脊飾襯託得殿宇高大雄偉,瑰麗壯觀。
  • 華嚴寺大雄寶殿:現存最大的遼金建築,身上滿是歷史的細節
    我們繼續探訪大同巨剎華嚴寺,介紹了華嚴寺的歷史與遼構薄伽教藏殿,接下來看看現存的遼金最大木構:華嚴寺大雄寶殿。告別薄伽教藏殿,可登上西邊新修的華嚴寶塔。地宮據說用了 100 噸純銅來打造,一片金黃,確實閃瞎了我的眼。
  • 華嚴寺大雄寶殿:現存最大的遼金建築,身上滿是歷史的細節
    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天宮樓閣與東方維納斯背後的遼代佛國世界介紹了華嚴寺的歷史與遼構薄伽教藏殿,接下來看看現存的遼金最大木構這也是現存遼金木構建築中體量最大的一座。據殿內梁枋上的題記,這座巨構的建造持續了四年以上的時間。大殿立於高四米的臺基(現存遼金建築中最高者)之上,氣勢恢宏。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十架椽,長寬比接近 2:1,為單簷廡殿頂。屋頂坡面平緩,出簷較深,簷口平直,散發出古樸的氣息。
  • 朔州崇福寺與渾源永安寺
    崇福寺在朔州老城中央,鬧中取靜,200多米進深的五重殿閣,兩座在中國建築史上獨樹一幟的金代木構大殿,原汁原味兒的金代塑像與壁畫,除了晉北幾家及甘肅敦煌外,論綜合實力,國內寺院無可與之比肩者。 兩處大殿均可稱為巨製。崇福寺彌陀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永安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
  • 國內現存遼金時期布局最完整的寺院——大同善化寺
    走進善化寺,就看到成群的鳥兒在建築間、古樹間鳴叫,飛翔,給這座肅穆莊嚴的千年古寺,平添了幾許靈動的韻味。  善化寺是國內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建築群殿內還存有四通碑碣,為研究該寺之重要文獻資料,論其建碑歷史之最先,碑額雕刻之玲瓏,碑文辭藻之華麗,碑刻書法之精湛,惟朱弁撰寫之《金碑》譽為佼佼者。金羈朱氏於此寺達14年之久,目睹寺院重修經過而為之記,故不僅文採飛揚,且記載翔實可信。
  • 金代皇帝建立的千年古剎!
    2020年8月14日,今天天氣晴朗,萬裡無雲,我和我的戰友,在我們的工作室,喝茶聊天,玩手機,無意間手機上看到盂縣白土坡有座金代皇帝修建的千年古剎,所以慕名前去一看究竟。不管怎麼樣,我們始終堅持心裡的目標,終於到達了千年古剎,《建福寺》!建福寺坐北朝南,位於山西省盂縣城東16公裡處白土坡村西。始建於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
  • 中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規模最大的遼金寺院
    山門位於善化寺最前沿,也稱正門,門內兩側塑有四大天王塑像。大雄寶殿是善化寺的主殿,也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寬闊的月臺,殿頂梁架構造雄偉,殿內鬥拱形制多樣,殿內所存的33尊彩塑更是我國現存古代雕塑中的瑰寶,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巨大。
  • 山西第一避暑城市,現存最大的遼金寺廟就在這,遊客不多
    大同是我國有名的能源之都,也是一座千年古都,這一點很多外地遊客印象不深始建於遼代的華嚴寺和始建於唐代的善化寺是大同市區兩大著名古剎,目前是知名旅遊勝地。華嚴寺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保存較為完好的遼金寺廟,寺內林木茂盛
  • 山西這2個千年古寺,一個門票50元人山人海,一個免費卻遊客稀少
    自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中國便開始有了寺院這種建築,如今中國不少寺廟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這些古剎是我國的藝術瑰寶,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作為文物眾多的山西而言,在這裡同樣林立著不少古寺古廟,其中最具代表的當屬大同的華嚴寺和善化寺,這兩座寺院都有著千年歷史
  • 千年巨寶,大同古城實地探訪遼金古建善化古寺
    整個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全國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沿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三聖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兩側有觀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寶殿與三聖殿之間的西面,有一座獨具風格的普賢閣,它是一處重簷九脊頂方形樓閣。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遼金寺院。
  • 中國現存的50個古建築,你知道嗎?
    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 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 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 主次分明左右對稱 是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
  • 大同華嚴寺: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大同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
    朔州崇福寺 一處規殿閣群居的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 21.大同善化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
  • 大同市的華嚴寺,是華嚴宗主要寺廟之一,素有遼金藝術博物館之譽
    大同華嚴寺山西省大同市的華嚴寺,是華嚴宗主要寺廟之一,素有遼金藝術博物館之譽。華嚴宗是佛教中的一支流派,誕生於唐朝。唐中宗曾為華嚴宗法藏大師建五座大華嚴寺,大同華嚴寺據說也修於此時。後來,唐武宗大舉天佛,華嚴宗自此一蹶不振,大同華嚴寺也毀得蕩然無存。遼代時,皇家大力提倡佛教,華嚴宗再度復興。
  • 穿越千年時空 中臺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館藏遼金文物
    ,特選館藏13件,小到3.8公分,大到168公分高的佛坐像遼金文物展出,並有精緻的舍利塔與大型經幢,值得喜愛佛教文物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展期至8月30日。中臺世界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的館藏遼金佛教文物造像,展場入口就是尊高達168公分,來自金代的泥塑彩塑佛坐像。(中臺提供/楊樹煌南投傳真)中臺世界博物館推出的「心之所向-館藏遼金佛教造像特展」,展覽主題館方設計為《歸依》、《相續》、《嚮往》、《寂滅》、《經幢》五個單元,講述一段關於遼金佛法因緣、佛像及菩薩像特徵、寂滅圖像、舍利塔與經幢的故事。
  • 中國現存的五十個古建築,你都知道嗎?
    朔州崇福寺 一處規殿閣群居的古寺廟,距今已有850多年歷史,殿頂綠色琉璃殿內前簷隔扇,是一處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 43.大同善化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建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是現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 20. 承德避暑山莊 中國古代帝王宮苑,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
  • 遊山西大同華嚴寺之上華嚴寺,看我國遼金時期最大的大雄寶殿
    遼末時因戰爭局部被毀壞,金代時重新修建,因大同當時是遼金的陪都,所以華嚴寺一開始就得到了皇家的重視,修建規格很高。到了明代時,華嚴寺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建,並分成了上、下華嚴寺兩座寺廟。現在的上、下華嚴寺已經合併在一起稱為華嚴寺,但建築布局上原來的布局,各有山門和大殿。從華嚴寺檢票口進來,就來到上華嚴寺,出口在下華嚴寺。
  • NO.2 | 雲中古剎華嚴寺,是歷史之珍品
    華嚴寺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金代依舊址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為雲中巨剎。清初寺院復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事修補,但風光難現。2008年,大同市啟動名城復興工程,依據寺內「金碑」記載,投巨資對華嚴寺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恢復了遼金時期大華嚴寺的鼎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