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日記
9月23日凌晨,老字號旅行社ThomasCook向倫敦的英國高等法院申請破產清算。
消息一出,全英國的民眾都震撼了。
為什麼一家旅行社的破產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因為成立於1841年的Thomas Cook,是英國乃至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老牌旅遊集團。
人們普遍認為Thomas Cook 是「全球第一家旅行社」。
ThomasCook擁有2975家門店、97架飛機、8個品牌共190個度假村,以及22000名員工。
業務遍布16個國家和地區,經營旅行社、航空公司、度假村和遊輪,每年接待2000萬人次。
2018年Thomas Cook營業收入近96億英鎊,是全球第二大綜合旅業集團。
這樣一個旅遊巨頭一夜倒閉,不只給人們帶來心理上的衝擊,還給幾十萬出行的遊客帶來實際的影響。
一夜之間,Thomas Cook 宣布進入破產程序。
官網關閉,航班全部取消,公司一切運營戛然而止。
此時還有60萬Thomas Cook的用戶在旅遊的路上,其中15萬英國遊客在國外。
有一些正在海外旅遊的遊客,突然發現自己回不去了。
因為往返的機票都是由Thomas Cook的航空公司提供,而現在旅行社和航空公司倒閉了,那機票找誰要?
有一些遊客,被被鎖在酒店內,除非付錢才能走,因為當地酒店不相信Thomas Cook會給他們付錢。
有一些遊客,因為無法及時回到英國,沒有辦法購買到藥品,生命安全遭受威脅。
更鬱悶的是那些預定了婚禮套餐的人。
來自英格蘭中部的一對情侶Sami 和Dean 本來計劃明年9月在聖託裡尼島結婚。
他們花了近1.2萬英鎊預定了Thomas Cook的套餐。
婚禮套餐包括婚禮場地、結婚司儀,以及30多位賓客的機票。
但現在,一切都泡湯了,兩位新人不得不重新安排婚禮計劃。
滯留海外的遊客,擠滿了Thomas Cook幾個主要度假目的地的機場。
英國政府和民航局不得不採取行動,花費巨資啟動英國和平年代最大的「歸國」行動。
讓人奇怪的是,ThomasCook 並非生意慘澹。
恰恰相反,它備受英國人民的青睞,每年接待2000萬人次,2018年營業收入近96億英鎊。
生意這麼紅火,為什麼會突然破產倒閉呢,有以下這些原因:
一、在網際網路時代不順應潮流,固守傳統經營模式
數字時代的旅遊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網際網路的便捷和廉價航空的發展使得傳統旅行社的業務受到衝擊。
很多旅行者可以自己在網上預訂度假行程,不再依賴旅行社。
所以Thomas Cook的市值被成立不足15年的英國在線度假網站On the Beach超越。
但Thomas Cook依然不轉型調整,在業界普遍轉向網際網路時,它仍在新管理層的決策下擴展線下門店。
二、龐大的運營成本
ThomasCook作為一家百年老店,目前已經發展為擁有五個主要部門的龐然大物。
公司在全球光飛機就有97架,還有2,975家店鋪。
各種收購行動讓公司欠下巨額債務,這些債務的壓力在企業上升期顯露不出來。
而一旦企業經營不善,高昂的運營成本就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運行不善,但高管依然拿著高工資
在公司舉步維艱的這些年,高管的工資和獎金依然不受影響,還一個比一個高。
ThomasCook曾一次性向非執行董事支付了超過400萬英鎊。
其中包括比利時董事長弗蘭克·梅斯曼(Frank Meysman)獲得的160萬英鎊;
財務長麥可·西利,自2014年以來,共獲得約700萬英鎊的報酬;
執行長彼得·方科豪森(Peter·Fankhauser),自2014年上任以來,收入為830萬英鎊,其中包括2015年的290萬英鎊獎金。
四、英國脫歐和天氣等外界因素
說起利潤下滑、虧損過高,Thomas Cook的執行長Peter Fankhauser歸結為英國脫歐。
英國拖沓不前的脫歐進程,導致眾多的英國客戶推遲了夏季的度假計劃。
脫歐不僅導致了英國旅遊市場的需求驟減,還引發了英鎊的下跌。
ThomasCook在英國收的是英鎊,但給國外各大度假村和酒店付出去的是美元或者歐元,利差的損失近一步壓縮了旅行社的利潤空間。
此外,這兩年英國夏天太熱,讓很多英國民眾減少了出行計劃。
各種因素的疊加對Thomas Cook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2018年初,Thomas Cook的市值還超過25億英鎊,但到2018年底,公司的市值已經從20億英鎊下降到了5.5億英鎊。
今年更是在半年間暴虧15億英鎊,不得不破產清算。
ThomasCook也在積極自救,但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可以說離擺脫破產的困境,只有一步之遙。
8月底,中國的復星集團曾考慮向Thomas Cook施以救助。
由復星旅文注資4.5億英鎊,剩下的4.5億英鎊由目前ThomasCook的目前的大債主(貸款銀行,債券持有者等)提供。
注資完成後,復星獲得Thomas Cook 旅行社業務75%的股權和航空業務25%的股權。
同時Thomas Cook的債主們獲得旅行社業務25%的股權和航空業務75%的股權。
以此交換的是,債主將同意免去目前Thomas Cook 17億英鎊的債務。
這不但解決了目前的債務問題,還有了9億英鎊的運營資金,有望帶領Thomas Cook走出困境。
但這要求這些債權人不但免去債務,還要再出更多的錢給這家公司。
各參與收購方的利益難以均衡,各路債權人是否都能同意出資,是否同意免去債務,都很難說。
而且對於Thomas Cook旗下的旅行社業務和航空公司業務如何分拆,以及交易期間如何融資等都沒有談妥。
一方面是利益分割難以敲定,另一方面,一些債權人由於擔心自己的債務不能夠得到有效清償,也開始百般阻撓。
ThomasCook的大債主是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勞埃德銀行(Lloyds)。
這兩家銀行通過評估,認為從公司目前的各項數據來看,即使進行了這9億英鎊的資本重組,免去目前這些債務。
這些錢可能也就夠公司活到2020年11月,到時候還得資金鍊斷裂倒閉,那這9億也就相當於白救了。
他們認為至少還需要2億英鎊的資金,一共11億英鎊才能保證公司能夠度過難關。
如果找不到這多的2億英鎊,那他們就不會同意這筆收購。
沒有這2億英鎊,這場收購就要泡湯了。
求生欲很強的ThomasCook把求助的目光轉向了英國政府,希望政府能出資幫忙拯救。
如果Thomas Cook 轟然倒閉,就會有大量滯留在旅遊目的地的英國旅客。
那就需要政府發起救援行動把這些英國公民從海外接回來。
把這十幾萬人接回來同樣需要英國政府上億的資金,不如拿這上億的資金注資救下Thomas Cook。
英國政府反覆思考後,最後還是決定,哪怕為撤僑計劃花費上億英鎊,也不願意拿納稅人的錢,在脫歐狀況不明的情況下,去救Thomas Cook。
雖然這個決定很艱難,不得不說是正確的。
不能因為倒閉的後果嚴重,就讓政府出資幫助在市場競爭中落敗的低效能企業。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輸家,比如風險投資公司Sona Asset Management和XAIA Investment GmbH等眾多投機客。
他們早就不看好Thomas Cook,通過投資會在公司違約時取得回報的衍生品。
這些公司和投機者在這次破產事件中賺取多達2.5億美元(約合17.79億元)的高額回報。
ThomasCook的破產意味著旅遊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不光是旅遊行業,任何行業裡,那些不順應新趨勢轉型升級,固守傳統業務的公司都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