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回應商標案敗訴:已提起民事訴訟 處理山寨

2020-12-21 站長之家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月12日 消息:今日,針對「商標案敗訴」一事,日本MUJI上海公司回應稱,除了已在進行應對的棉田子公司以外,我方也提起了若干件相關民事訴訟,並對棉田子公司展開的幾個加盟店進行了行政舉報。不止限於本次事件,我方對於海內外山寨店鋪、山寨商品均會進行嚴肅處理。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賠償經濟損失 50 萬元及合理開支12. 6 萬餘元。

2001 年 4 月 28 日,棉田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並成立了北京無印良品公司。2015 年,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將日本無印良品告上法庭,因日本無印良品在產品中使用「無印良品」商標。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在浴巾、面巾、浴室用腳墊等被控侵權商品及商品包裝上和商品宣傳推廣中使用與涉案商標相近似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標識,侵犯了原告對涉案商標享有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法院一審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 50 萬元及合理開支12. 6 萬餘元。

相關焦點

  • MUJI商標案敗訴 在中國丟了「無印良品」?
    該品牌在2005年進入國內,開設上海無印良品子公司,從2012年起,在中國以每年30~50間店鋪的速度擴張,受到不少國內消費者喜愛。   在國內的商標問題上,日本無印良品陷入了漫長的糾紛中: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於2000年在第24類商品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後於2004年被轉至此次相關訴訟的原告方——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
  • 無印良品敗訴怎麼回事?無印良品打什麼官司為什麼敗訴了原因曝光
    因此,法院裁定2005年才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日本無印良品未來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或只能標示「MUJI」。但在消費者眼中,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一直被視為日本無印良品的替代品,換言之即山寨版,從裝潢、產品到價格都與日本無印良品十分相似。
  • 日本無印良品竟敗訴商標侵權案
    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二審判決認為「商標註冊有地域性限制,良品計劃方侵害了中國北京棉田公司的商標權利」,維持了良品計劃敗訴的一審判決。   事情的緣由是 2015 年,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對 MUJI 提出訴訟,稱 MUJI 在生產、銷售床褥毛毯等商品時使用「無印良品」商標,構成侵權。   2017 年 12 月,法院審判要求MUJI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對方超過 40 萬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從17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商標之爭案塵埃落定,日方敗訴。
  • 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丟了商標」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1月中旬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事實上,源自日本的「無印良品」無論在國際和國內市場都擁有者不俗的品牌影響力。但有沒有一種可能,北京「無印良品」就是跟日本「無印良品」毫無關聯,人家就是比日本「無印良品」要更早地想到這個名字、更早的註冊商標?你還別說,這真的就是法院判定日本「無印良品」敗訴的根源。
  • 無印良品遭內地山寨竟敗訴 紡織品只能印MUJI
    內地近來出現「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從裝修到產品都及廣為之識的日本無印良品(Muji)雷同,但Muji竟輸掉商標權官司,今後在紡織類商品上要刪除「無印良品」。根據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回應,最近已經有近30家店鋪使用和日本授權店一樣的白色紅底字體「無印良品」門頭,且這些店鋪都得到了北京棉田方及北京無印公司許可。
  • MUJI打輸商標案,這些產品在華不能叫「無印良品」了……
    記者了解到,這起民事案件主要涉及24類(是指織物、布、毛巾、床罩等商品)商標侵權糾紛,自2001年起,日本無印良品方面就已為在中國大陸取回這24類商標進行了長期的法律訴訟,目前相關訴訟仍在繼續,尚未有結果。
  • 無印良品慘遭敗訴,丟了商標又賠錢!
    萬萬沒想到,曾經勢不可擋的無印良品竟然會在商標上認栽。山寨是把殺豬刀,賠了錢財,丟了商標在全球零售業中,有兩個獨特的自有零售品牌,一個是來自瑞典的宜家,另一個是來自日本的無印良品。它們的所有產品都自成一派,從不銷售其他品牌的產品。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後者是前者的「山寨店」,但它們都是天貓認證的官方店鋪,因為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同樣合法持有「無印良品」這一商標。日本無印良品在2005年進入中國時,把幾乎所有能註冊的商標類別都註冊了一遍,卻發現已經有人在第24類商品註冊了「無印良品」這一商標。於是,第一輪爭奪戰開始,日本無印良品向法院提起訴訟,希望法院裁定中國公司持有的「無印良品」商標無效。根據我國商標法,商標註冊遵循先申請原則,但不得損害他人已經獲得的並且仍然有效的權利。
  • 無印良品陷商標權糾紛 商品數次調價被質疑走下神壇
    這也意味著「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二審敗訴。上海無印良品也認可判決書內容,其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網旗艦店」發布聲明:在中國大陸範圍內,「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
  • 中國山寨無印良品告倒日本原裝 輿論譁然
    近日,網民發現黑龍江、青島等地陸續新開了幾間山寨版的「無印良品」店。   日本無印良品MUJI品牌幾乎家喻戶曉。網民發現一家山寨「無印良品」的商店,從店鋪裝修到產品,均與日本原裝品牌「無印良品」極為相似。不僅如此,山寨「無印良品」還將日本原商家告上法庭,竟然勝訴。   近日,網民發現,黑龍江牡丹江、山東青島及北京等地,陸續新開了幾間「無印良品」,不過仔細看會發現這並非日本原創的「無印良品MUJI」,而是中國山寨的「無印良品Natural Mill」。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掛出聲明,部分產品的名稱也從「無印良品MUJI」更改為「MUJI」。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
    來源:北京青年報「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日方敗訴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
  • 日本無印良品商標案敗給了國產無印良品 悄然改了標籤
    作者:虞漾審校:周鶴翔近日,日本百貨品牌「無印良品」在商標糾紛案中敗給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引來一大波熱議。日本的無印良品成立於1980年,在日本是一個老品牌,但直到2005年才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這也讓國內的無印良品搶佔了先機。在日本的無印良品進入中國之前,有一家中國公司提前註冊「無印良品」24類(床品、毛巾、棉等)商標,並轉讓給了另一家國內公司—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 日本無印良品在華再添糟心事 以後只能叫MUJI了?
    如今,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可謂是「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繼被工商約談、銷售額下降等負面消息之後,據港媒消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日前起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
  • 北京「無印良品」悄然開業 MUJI:商標訴訟仍未結束
    官司沒打完 北京「無印良品」現身望京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也有一家本土無印良品店,實體店鋪已於一個月前問世。而中日間有關「無印良品」商標的糾紛已持續了17年。  提起無印良品,人們都會想起那個設計簡約樸素的日本老品牌。
  • 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
    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敗訴,在中國賣紡織品只能叫MUJI? 2018-10-30 09:01:52 來源:紡道1707 據悉,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近日對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稱後者侵犯了其商標權。
  • 日本無印良品:不會出現在中國無法用「無印良品」商標的情況
    這意味著,日本無印良品未來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或只能標示「MUJI」。11月1日,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並不會出現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至於此次被廣泛報導的無印良品敗訴的案件,日本無印良品稱,是因為在其他公司享有商標權的部分24類商品上誤用了「無印良品」而遭到起訴。2017年12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日本無印良品方面停止侵權行為並進行賠償。日本無印良品稱,對此立即提出了上訴,現在正在二審階段,該案一審判決尚未生效。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如今,中日「無印良品」之爭落下帷幕,法院認定日本無印良品對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構成商標侵權,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
  • 【侵權】日本無印良品陷入侵權官司 將不再有商標使用權力
    【中華建材網】「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起訴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及其中國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侵犯其商標權,並勝訴,日本「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將賠償原告62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