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做餐飲,真的很難做大做強。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菜系,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南北口味差異較大,任何餐飲店都很難討好全國人民的口味。
當然火鍋算是比較厲害的,所以國內最大的中餐企業,肯定就是大家熟悉的海底撈。2019年全年收入接近266億元,但是放眼全球海底撈未必是老大,最大的中餐企業應該是遠在美國的熊貓快餐品牌。擁有2000多家分店,在很多美劇當中都有提到熊貓快餐。好比經典的美劇《生活大爆炸》就提到了熊貓快餐的經典菜——陳皮雞丁。
這家遠在美國的中餐品牌,名氣確實比較大。但是很多國人慕名去嘗試之後,卻發現真的太難吃了,沒有一點中餐的味道。反差如此大,為何深受美國人的喜愛?這就要從熊貓快餐的發展說起了。
熊貓快餐的創始人程正昌,1966年來到美國學習。1973年碩士學位畢業,本是個高級知識分子,卻無奈當時的美國就業環境,迫於生計,只能到親戚家的餐廳打工。
一段時間之後,程正昌發現美國本土的飲食非常單一,基本就是炸雞、漢堡、牛排,以油炸食品為主。如果中餐能打進這個市場,必定是個巨大的商機。於是他勸說在臺灣做廚師的父親過來美國,聯手開了一家中餐廳名為聚豐園。
開業之初,生意非常火爆,因為美國人很喜歡新鮮事物。但是新鮮感一過,店裡的生意就變得非常冷清。程正昌發現,美國人並不是真的喜歡中餐,比如說川菜中的辣,美國人就接受不了。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需要因地制宜。所以他將中國菜大膽改良,以美國人喜愛的酸甜口味為主來迎合,因此生意也慢慢好起來。
到1983年的時候,中國贈送美國兩隻大熊貓,於是程正昌抓住機會,將聚豐園正式改名為熊貓快餐。為了擴大分店規模,程正昌不斷學習餐飲管理,借鑑西式快餐標準化的模式,也將中國菜標準化製作。保證每一個菜品,保持一樣的風味。而且為了保證菜品的色香味,每次製作的菜量不會太多,等賣完了再去炒。如果45分鐘還沒有賣完,就會撤掉換新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熊貓快餐在全球擁有2000多家門店。包括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杜拜、韓國等國家,都有熊貓快餐的身影。最有意思的是這家中國餐廳的廚師主要是墨西哥裔,華人只佔少數。為了迎合外國人的口味,純正的中餐也不得不因地制宜。在一次又一次的改良之後,大受外國人讚賞。但是口味早已經偏離了中餐的味道,因此國人慕名前去嘗試,肯定不會覺得喜歡。因為目標消費者是外國人,而非中國人。
全球最大的中餐企業不在中國,卻在美國,連海底撈也不是它的對手。在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程正昌夫婦以410億人民幣財富名列第374位。比海底撈規模還大的中餐廳,深受外國人喜愛,卻不在國內開一家店。創始人程正昌曾經表態,中國不需要熊貓快餐,那裡的競爭太過激烈,我們是做給外國人吃的。確實,如果進入中國市場,一點優勢都沒有。
前段時間有人假冒熊貓快餐在國內開店,隨後被創始人程正昌打假,稱自己並沒有授權中國市場開店,也沒有開店的計劃。也反映出熊貓快餐對中國市場的謹慎態度,自始至終都是針對外國人而開設的中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