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冬悅
01.
熟悉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她性格清冷,一生孤傲,可一旦愛上某個人,就甘願為之傾盡所有。
比如她對胡蘭成,即便他在她之前結過幾次婚,與她成婚之後,他又有過幾段情,她對他始終初心不改。她愛他,心甘情願將所有稿費都用於接濟他。心傷透,終於決定分手了,還給他了一大筆錢。
這就是張愛玲,不愛則已,一旦愛了就必定要愛到荼蘼。
胡蘭成之後,張愛玲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感情經歷。那是一個與胡蘭成截然相反的男子,他叫桑弧,是一個長相清俊,性格內斂的導演,與張愛玲合作拍了電影《不了情》與《太太萬歲》。
遇見桑弧的時候,張愛玲情傷初愈,還未完全恢復元氣,滿臉寫著疲憊。桑弧對她這個才女,則又敬又畏。
後來因為工作上的交集,他們互生情愫,開始了一段戀情,但因某種顧慮一直沒有公開。
張愛玲與胡蘭成那段過往,使得外界對她存有很深的偏見,這種情況之下,她不敢對任何人有過高的期待。因此,即便很愛很愛,也努力讓自己看上去雲淡風輕。
能就愛一天就愛一天,什麼時候愛不下去了,那就各走各路,再不糾纏。
這是一場無望的愛戀,卑微至極。不要任何承諾,不許半句誓言,只在心裡深沉地愛著。
02.
為了桑弧,張愛玲寫過一句纏綿悱惻的話:「雨聲嘈嘈,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愛一個人到了極致就是如此,時刻盼著與他相見,表面平靜若無其事,心裡卻有一根弦時刻為他緊繃著,稍有一點風吹草動,便以為是他來了,然卻大失所望。
一次次的失望,讓苦等的心倍受煎熬。他為何不來?也許是有事耽擱,走不開,太忙了,或者是因為天氣……
總之,深愛一個人,就連苦等不來的藉口,也會替對方想好。
千百個理由,一萬個藉口,就是不願相信自己被忽視,被冷落。
愛到深處,寧願自欺欺人,也不願承認自己被辜負,這是一種病態的執著,令人心疼,又令人感動。
張愛玲是高傲的,也是敏感的。她想要的感情是百分百,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勉強。
桑弧對張愛玲的感情是百分百嗎?
有一次,張愛玲停經兩個月,以為自己懷孕了,就告訴了桑弧,桑弧說沒什麼,大不了就宣布,可後來查出並未懷孕,張愛玲從桑弧面無表情的臉上讀出了倖免的喜悅。於是,她便看淡了一切。
桑弧仰慕張愛玲,在他看來,她是雲端上的才女,美好而遙遠,既便兩人在一起,也總有距離。他愛她,卻從不敢設想她落入凡塵,做他平凡的妻。
愛,但不敢娶,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愫。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愛吧?
03.
桑弧的兄長知道他與張愛玲的戀情後,堅決反對,原因與張愛玲上一段婚姻有很大關係。
生活就是這樣,反覆上演最俗套的劇情。喜歡的人不被家人認可,感情遭到家人反對這種事,自古有之。
桑弧素來乖順,自然不會違背兄長。他瞞著張愛玲,娶了別人。
一次,他來看她,她假裝不經意地問:「預備什麼時候結婚?」
他故作輕鬆地笑:「已經結婚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段感情就此畫上句點。
之後,張愛玲孤身一人去了國外,並在那遇見了新的感情,有過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在丈夫病逝後,她一直獨居,幾乎與世隔絕,直至離世。
愛到深處難相忘,情到深處無怨尤。
張愛玲不怨桑弧,從來不。她曾將半生往事寫進小說《小團圓》,裡有個人物叫燕山,是以桑弧為原型。她寫他年少翩翩,寫他溫情脈脈,就連他對自己的「不夠愛」,也婉轉她寫成了「不得已」。
她寫道:「燕山的事她從來沒有懊悔過,因為那時幸虧有他。」
愛到深處無對錯,情到深處不言悔。
桑弧為張愛玲半生冷清的回憶增添了一抹暖色,她對他只有感激和懷念,從無怨懟;她為他付出的感情,從無懊悔。
愛過,不問值不值得,不問是對是錯。
愛過,不怨不悔,不言辜負,只把那份美好、那份溫情默默存於心底,然後,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驕傲地活下去!
這就是張愛玲,遺世而獨立的張愛玲。
-END-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