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清江生態保護與綜合利用PPP項目為湖北省重點建設項目,整個項目貫穿「以文為魂、以水為脈、以綠為韻、以人為本、以特取勝」的設計理念,以提升城市河道水質,構建慢行交通網絡體系,調整沿河產業布局,打造民族文化長廊為目標。
項目為景觀綠化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含環繞18.543km清江兩岸的慢行系統(主要包括2m寬的自行車道和2m寬的步行道)、沿河兩岸景觀綠化工程、兩岸沿線配套服務設施、兩岸的亮化工程(包括區段內橋梁、水體、山體的亮化)。
範圍從清江三渡峽至騰龍二橋段,全長約18.543km,面積約281.95公頃。
項目從西向東分為「夷水巴風、博學藝苑、水杉公園、涼城利川、龍舟觀瀾」五個主題分區。
分區以廩君為故事線講述了一個民族奮發不息的人文符號,代表著永遠的巴人精神,其中五姓廩君、白虎圖騰、都亭山魂都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此分區以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特色民俗、農業體驗為主要方向,依託三渡峽自然資源優勢,打造田園綜合體,展示巴文化,體驗土家族文化;同時藉助廩君傳說典故,打造巴文化體驗園、巴祖廩君文化中心等;以林盤式農業觀光為主,自然山水、花田、農田景觀為主,構建大型郊野公園。
該區域重點項目有三渡峽山體公園、巴文化體驗園和田園綜合體三個節點。
分區以詹邈和巴蔓子兩個歷史人物為故事線展開,其中詹邈狀元和巴將軍刎首留城的故事為後世傳頌,並結合利川當地種植的特色梨樹(長十郎梨)打造果園農業景觀。
主要分區:譚家灣採摘園、譚家灣山體公園、水塘梨園觀賞區。
以利川獨有的水杉作為故事線,根據景觀分區特色,打造文化景觀遊覽線路,帶動周邊旅遊產業。
老龍洞南側的主要景區為水杉公園,展示利川當地特色植物——水杉,集自然與人文、靜態與動態、娛樂與求知於一體,構建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結合科普、環境教育和生態旅遊,以本地特色珍稀植物保護、收集與展示為基礎,以特色珍稀植物文化主題為遊覽核心,融科研、科普、旅遊、觀光、休閒元素為一體。
主要分區:水杉公園北廣場、水杉植物園。
以涼爽之城、歌舞之鄉、文化名城的利川本身為故事線,挖掘城市記憶,增加城市休閒遊憩系統,打造成對外展示涼都特色的窗口。
該主題分區主要對現狀已建公園進行提升改造,全線貫通城市綠道、城市慢行系統,完善基礎設施,串聯並嵌入本土民族文化。
主要分區:三道河溼地公園、濱江公園帶。
以龍船調為故事線。坐臨清江畔,唱響龍船調,通過欣賞江心島光影秀體驗「悠悠龍船調,濃濃清江情」。
該分區位於城市核心部位,周邊現狀用地及未來規劃用地性質豐富,為滿足多種市民生活娛樂需求從而打造綜合體景觀帶。該分區還包括對現狀已建公園根據現有景觀效果進行提升改造,全線貫通城市綠道、城市慢行系統,完善基礎設施,串聯並嵌入本土民族文化。
主要的景點有:古韻流芳廣場、江心島龍船調光影秀、麓島體育公園、鹽陽女神公園等。
項目在夜景照明、構築物亮化中推陳出新,綜合考慮環境藝術、照明技術、營造景觀效果等因素,為城市增添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提升城市的軟環境,豐富百姓的業餘生活品質,增加環境的文化內涵與活力。
清江PPP項目建成後,將改變清江流域利川段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恢復城市河道的生態和自然景觀,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拓展顯現娛樂空間,形成一條橫貫城區、水安全有保障、水環境改善、風景優美的生態濱水走廊,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活環境與投資環境,促進利川旅遊事業發展,為將利川城區打造成「5A」及景區提供重要支撐,更進一步助推幸福利川的城市總目標。
光是看描述,
小編就迫不及待看到這些項目落地啦!
你最期待的主題分區是哪一個呢?
快在評論區留言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