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無肉不歡的人來說,肉類食品是每頓飯都離不開的,可以沒有水果蔬菜,但是肉必須要出現在餐桌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也進入尋常百姓家。雖然牛肉的價格比較貴,但是味道卻比豬肉好很多。中醫認為牛肉能補脾胃,因此很多人都喜歡在冬天燉上一鍋牛肉湯。牛肉中的胺基酸蛋白質比豬肉更容易吸收,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覺得牛肉比豬肉有營養的原因。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剛買回來的新鮮牛肉,切片煮熟後卻泛著綠光,難不成是牛肉發黴變質了?別急著扔,大廚說可能是這3種原因。
為什麼牛肉會泛「綠光」
不新鮮的牛肉發黴
如果是買到了不新鮮的牛肉,沒有放進冰箱,長時間後表面也會長出綠色的黴點。但是這種黴比較好分辨,用手指輕輕在牛肉上面抹一下,如果能被抹掉,說明牛肉真的變質了。變質的牛肉從味道上也能辨別出來,這樣的牛肉就不要再吃了。
可能沾染膽汁
牛肉表面範綠光的第二個原因是沾染了膽汁。不熟悉操作的屠夫在處理牛肉時,可能不小心將膽汁弄破灑在了牛肉上,膽汁就是綠色的,一般這種情況很少發生。牛肉被膽汁浸泡後不會有明顯的綠色,但是吃起來會有苦味,不要以為多洗幾遍就能洗掉苦味,那滋味誰吃誰知道。
切肉的手法和光線照射角度
關於牛肉範綠光最合理的解釋是切肉的手法和光線的照射。在切牛肉時,如果是橫著牛肉肌腱紋理切的,牛肉的平切面會很平整,在物理學上被稱為鏡面反應。經過光的照射,會產生視覺錯誤,讓人覺得牛肉在泛綠光。牛肉只要換個角度,就看不見綠光了。但是橫著切的牛肉會嚼不動,很多人不會這麼切。總而言之,牛肉泛綠光是因為切肉角度和光線讓人產生的錯覺。
「泛綠光」的牛肉還能吃嗎?
如果是前兩種原因,就建議大家別吃了。如果牛肉沒有壞也沒有沾染膽汁,卻有綠光或者其他顏色,可能只是視覺問題,這樣的牛肉是可以繼續食用的,扔掉會造成浪費。如果你家買的牛肉煮熟後泛綠光,正好說明買的是貨真價值的牛肉,並沒有被商家欺騙。鴨子肉也有這樣情況,只要調整一下角度,這些綠光就看不見了。
相信很多人對牛肉泛綠光有誤解,認為只要是泛綠光就是牛肉變質發黴了。看完後應該對你們有一些幫助,還會傻傻的將泛綠光的牛肉扔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