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D列印技術 助「狹顱症」寶寶重建顱骨

2020-12-15 瀟湘名醫

「感覺兒子的頭型越長越不對勁,只前後長長,不左右長寬,像個橄欖球,明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日前,益陽沅江1歲7月小男孩豆豆(化名)因頭型異常、發育滯後就醫,並診斷為狹顱症,須立即手術。9月14日,小豆豆從我院神經外科康復出院,醫院專家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豆豆的顱骨模型,準確實施顱骨重建手術,成功治癒了豆豆的狹顱症,這也意味著,豆豆今後有了全新的面貌,不僅頭型恢復正常,大腦發育也不再受阻礙。

術前的豆豆

寶寶頭顱狀如「橄欖球」

原是患狹顱症全腦畸形

據豆豆的母親介紹,豆豆出生3個月大時,就發現他的腦袋偏長,比同齡小孩更長更窄。「當時也去當地醫院隨便檢查了一下,但沒有重視,以為慢慢能長好,誰知越大頭越尖,這才想起帶著孩子到大醫院檢查。」9月1日,豆豆媽媽帶著豆豆就診我院神經外科,並找到了專門從事小兒神經外科先天性疾病及腫瘤方面疾病研究的醫生符星。入院後,醫生為小豆豆安排了檢查,顱骨三維重建CT顯示豆豆的矢狀縫(矢狀縫是人體顱骨上的一條骨縫)是早閉的;腰椎穿刺測壓發現豆豆的顱內壓達到120mmHO,比正常孩子高(正常孩子的顱內壓是50-100mmHO),這明顯也是狹顱引起的一個顱壓增高,所以綜合診斷豆豆患的是少見的先天性狹顱症,並且已經嚴重畸形,前後徑變長,左右徑變窄,形如「橄欖球」。

術前CT三維:矢狀縫早閉

據神經外科符星醫生介紹,狹顱症是一種顱骨先天發育障礙性疾病, 因其顱骨不能隨生長發育而長大導致顱骨變形和腦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患兒出生時或出生後2個多月即出現某條顱縫或多條顱縫的早閉,伴發或繼發慢性顱內壓增高、頭顱外形異常、眼眶等部位發育異常。

3D模型助力

精準實施顱骨重建術

符星醫生表示,目前醫學上仍未明確該病的致病病因,而手術是治療狹顱症的唯一途徑,其主要目的是通過顱骨重建,解除早閉顱骨對大腦發育阻礙,預防智力、精神、語言、運動等功能遲緩發育的發生。而豆豆已經因為狹顱症導致全腦畸形,需要行全腦顱骨重建,創面大、風險高,這無疑給手術增加了很大難度。

術前3D列印與頭型

術前,通過顱骨三維重建CT檢查,醫生看到了患兒顱骨的具體情況,並通過3D列印技術,一比一立體重建了豆豆的顱骨模型,手術團隊在模型上進行手術方案討論和演示,最終確定了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案。

「手術在豆豆頭顱兩邊每邊取下3條1cm*8cm大小的骨瓣,以此擴大顱腔容積,並將前額骨和後枕骨完全取下,做了花瓣樣的骨瓣,為孩子腦組織今後的生長留足空間。」按照在3D模型上討論的手術方案,由我院神經外科樊天禹主任醫師、丁有才副主任醫師、符星主治醫師組成的手術團隊,開始了豆豆的顱骨重建手術。「手術的難點是顱骨重塑創面大,如何避免在術中出現出血過量的情況。我們做好了輸血準備,手術區域有一部分是血管豐富的位置,醫生需要非常小心。」符星說。從開始準備,到手術完成,整整4個小時,整個手術切口做到了美容縫合,外表基本看不出來。在豆豆清醒的那一刻,手術團隊都鼓起了掌。這意味著,豆豆今後有了全新的面貌,大腦發育也不再受阻礙。

醫生提醒:

狹顱症患兒7個月-1歲手術最佳

「每一例狹顱症的矯形手術都是獨一無二的,以前進行顱骨矯形手術全靠術中解剖後按實際情況憑經驗實施,到底效果如何只能等手術結束,頭皮縫合完後才能看出來。現在3D列印技術的出現,術前按1:1的比例重現了患兒畸形的頭骨,不僅可以直觀地看到患兒顱骨的正常形態,還可以在上面進行演練。」神經外科符星醫師表示。

9月14日,在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和兒科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的密切觀察、重點監測下,術後9天的豆豆康復出院。據悉,通過顱骨重塑手術,豆豆將擁有和正常小朋友一樣的腦容量,他的運動和語言等功能也將不再受到影響。符星表示,狹顱症患兒在7個月-1歲以內接受手術最佳。因此他提醒廣大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頭圍,如有狹顱症患兒,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治療前後對比

撰寫丨高琳

編輯丨陳穎

審核丨李晶

多點關注

多份關愛

【來源:長沙市中心e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寶寶頭顱嚴重畸形 3D列印技術助「狹顱症」患兒重建顱骨
    寶寶頭顱嚴重畸形,如同「橄欖球」3D列印技術助「狹顱症」患兒重建顱骨華聲在線9月14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高琳)9月14日,1歲7個月的小男孩豆豆(化名)從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出院,他的頭變圓了,大腦發育也不再受阻礙了。
  • 重慶一醫院用3D技術為骨瘤患者列印顱骨 22歲女孩又美回來了
    你可能看不出來,她的半邊額頭,是用3D列印出的顱骨鈦金假體裝上的。這也是全球範圍內首次將3D列印技術用於額面部顱骨畸形置換。  復發骨瘤讓花季少女只能以發覆面 不敢談戀愛  22歲的劉利是一名導遊。6歲時,媽媽發現她額頭右側及頂部各有一處隆起,摸起來硬硬的,於是帶著她到某醫院就診。額頭上的包被診斷為骨瘤,並做了手術剷除。
  • 3D列印技術助力重建腰骶骨盆 切除巨大軟骨肉瘤
    28歲的小陳右腿腿麻脹痛已有半年,在當地醫院檢查顯示「考慮惡性腫瘤,惡性神經源性腫瘤與骨巨細胞瘤待鑑別」,近日來到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就診,骨傷科黃剛主任團隊為小陳行」矢狀位半骶骨切除並腰骶骨盆重建」手術,並在術前利用3D列印技術,數字影像三維重建患者骶骨模型,精準模擬術中腰骶骨盆重建方式,歷時10個小時,手術圓滿結束,目前小陳正在積極康復中。
  • 谷市場研究 l 可低溫3D列印的超高彈性生物陶瓷骨再生支架材料
    羥基磷灰石(HAp)和聚己內酯(PCL)或聚乳酸-共-乙醇酸(PLGA)的複合材料3D列印組織工程支架,能夠通過熱熔成形3D列印技術進行製造。然而這類複合材料組織工程支架的製造中仍存在許多問題。美國西北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健康大學的Ramille N.
  • 歷史|「科學」與「偽科學」之間——從顱相學到大腦分區
    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某種腦功能很強大,對應的某個腦區就很發達,覆蓋這個腦區的顱骨就會突出。加爾把顱骨分為37個區域,分別與某種特徵對應。比如,耳朵上方的顱骨突出代表有「破壞欲」,後腦勺的顱骨發育得好代表「善於交際」,額頭寬廣代表有「想像力」。當時有很多人相信加爾的理論,選擇配偶的時候還要照著顱相學畫冊觀察一番,以免遇人不淑。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3D列印製造金屬時浪費量減少。隨著列印材料的進步,「淨成形」製造可能成為更環保的加工方式。   9、材料無限組合   對當今的製造機器而言,將不同原材料結合成單一產品是件難事,因為傳統的製造機器在切割或模具成型過程中不能輕易地將多種原材料融合在一起。隨著多材料3D列印技術的發展,我們有能力將不同原材料融合在一起。
  • 按摩顱骨治百病純屬虛構 專家:顱骶療法是偽醫學
    ,手法按摩無法推動長死的顱骨近期,一套「顱骶養生操」在國內一些大學校園和居民小區流行,其根源是歐美的「顱骶療法」。這也是一種治療,通過手法放鬆幾塊顱骨之間的骨縫來調整你的腦脊液,從而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對從頭痛、下巴痛、頸背痛到多動症、孤獨症、情感困擾等都有療效,幾乎能醫百病。然而,這種療法的廣告也只能騙騙缺乏醫學常識的老百姓,忽悠不了醫學專家。顱腦外科專家表示,按摩根本動不了鐵板一塊的顱骨,更改變不了腦脊液的流動。大量研究指出,顱骶療法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是無效的。
  • 毀掉什麼就重建什麼:3D列印重建IS毀壞古寺拱門
    一個考古組織宣布將利用世界最大的3D印表機,通過現代3D列印技術將這扇拱門「搬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和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一個考古組織宣布將利用世界最大的3D印表機,通過現代3D列印技術將這扇拱門「搬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和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本報訊據英國媒體28日報導,名為數字考古研究所(IDA)的組織宣布,他們將利用世界最大的3D印表機,通過現代3D列印技術將帕爾米拉拱門「搬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和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 使用3d印表機列印人像需要多少費用
    隨著3D列印技術發達,遍及到:醫療、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創客教育等各行各業中。當然3d列印技術也可以列印人像模型。像杜莎夫人、吳亦凡、anglebaby等明星也使用3d印表機列印人像。我們也可以列印人像送給親朋好友或者是自己的愛人,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的!
  • 第三節 顱頂部 - 專區 - 生物谷
    第三節 顱頂部   一、額頂枕區   顱頂部前起眶上緣,後抵上項線和枕外隆凸,兩側借上顳線與顳區分界。   1.層次:覆蓋此區的軟組織,由淺入深可分為(圖10-11)   皮膚、淺筋膜、帽狀腱膜及額枕肌、腱膜下組織和顱骨外膜等5層。
  • 3D列印未來
    你的印表機能列印出你自己設計的創意筆筒嗎?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肯定的答覆,這一切都源於一項重大技術革命——3D列印技術。3D列印技術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產業,在航空航天業、汽車工業、現代製造業、醫學和生物工業技術等領域,它都蘊含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在個人消費品領域裡涉及個性化創意的應用以及數量較大的生活用品製造方面,它也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 郝永強教授團隊在《Engineering》雜誌上發表3D列印技術臨床轉化...
    我院郝永強教授作為第一及通訊作者於2020年11月在《Engineering》雜誌(IF:6.495)「3D Printing Hip Prostheses Offer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Stable Fix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 3d列印創業項目有哪些商機?
    現在由我來給大家說說,3d列印創業項目有哪些商機!就拿金石工業級3D印表機創業具體做什麼好,以下為您羅列最新的3D列印創業項目,希望能夠幫到你! 3D列印技術成為了,創新創業的一把新利器 3D列印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
  • 新技術!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3d列印|修復|陰莖海綿體|...
    幹細胞+3D列印讓受損海綿體再生修復隨著3D列印技術的興起,研究人員想到,可否藉助3D列印技術重建海綿體,「列印」出一模一樣的海綿體?「要重建骨頭、牙齒這類『硬組織』不難,但要重建海綿體這類軟組織卻不容易,尤其是陰莖海綿體這類能夠收縮、回彈,有特殊力學性能的組織。」安庚說。
  • 顱底腦膜瘤手術後遺症及規避策略|顱底腦膜瘤|腦膜瘤|顱神經|-健康界
    利用現代成像技術,在大多數情況下,對腦膜瘤(庫欣創造的術語)進行正確的病理診斷是可能的。幾代神經外科醫師試圖克服止血,鑽探技術以及顯微鏡或內窺鏡可視化技術進步帶來的挑戰,從而顯著提高了發病率和死亡率。儘管與手術和術後時期有關的大多數併發症已大大減少,但進入各個部位的較新技術提出了新的挑戰。本章旨在描述和分析顱底腦膜瘤手術中與位置和入路相關的併發症,以及可能的避免和治療措施。
  • 研究入「骨」-3D列印技術在骨科上的應用案例
    位於莫斯科的 CONMET 公司目前利用 3D 列印技術在通快 TruPrint 1000 上生產融合器。在中期,總經理 Dmitry Tetyukhin 計劃部署一臺 TruPrint 3000,升級到大規模生產。 背部疼痛在工業化國家非常普遍,是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此類患者每天都會感到疼痛,身體活動機能也會下降。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壽星頭三角頭等寶寶歪頭真不是天賦異稟 可能是大麻煩
    但事實上,當發現寶寶頭型有問題時必須要小心了,因為很可能患了「顱縫早閉」。浙大兒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王寧介紹,顱縫早閉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疾病。「傳統年畫上的老壽星,前額特別突出,在我們神經外科醫生的眼裡,其實就是顱縫早閉的特徵性表現」。當然了,壽星是非常喜氣的,掛在年畫上可以,如果誰家的寶寶長成這樣,還是要來就醫的。「顱縫早閉」一旦延誤治療,可能會給寶寶帶來終身的遺憾。
  • 中國國內首例鈦合金3D列印下頜骨植入成功(圖)
    該院全軍口腔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劉國勤教授告訴記者,這是國內首例採用鈦合金3D列印技術進行下頜骨缺損個體化功能修復的病例,患者功能形態恢復理想。  手術由口腔中心張慶福、劉剛兩名醫師共同主刀完成。據了解,患者因腫瘤導致左側下頜骨嚴重破壞,術中醫生在切除病變下頜骨後,即將3D列印的鈦合金下頜骨植入,成功實現了下頜骨切除後的即刻個體化功能修復。
  • 3D列印技術正在大規模部署,在非洲建造住房和學校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正在大規模部署,在非洲建造住房和學校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22 11: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