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看天水|天水市「戰貧」的五個「法寶」
經過8年奮戰,92.08萬人全部脫貧,116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村序列,貧困群眾收入從2013年的4386元提高到2019年的8439元。這些成績的取得,源自於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源自於成千上萬幹部群眾在「戰貧」中的無限智慧與無私的奉獻。特別是他們凝結出來的許多「戰貧」工作模式,是取得這一成績的制勝「法寶」。
-
2020年天水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累計建成併網光伏扶貧電站121.59兆瓦,清水縣5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建成運行。支持發展扶貧車間198家,建成貧困村果蔬保鮮庫119座。落實農村「八大員」公益性崗位18522個,貧困村電商服務點、行政村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室實現全覆蓋。狠抓脫貧攻堅「3+3」衝刺清零和問題整改,完成64處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解決了108.12萬人的飲水不穩定問題。
-
數說「十三五」丨我州科技扶貧碩果纍纍
「今年我參加培訓後,地裡的葡萄產量和品質都有所提高,4畝葡萄地產量達2噸多,收入3萬多元。」村民朱一象高興地說。據了解,目前得榮縣葡萄產業科技成果技術轉化達132項, 2019年,該縣葡萄與葡萄酒產值達6000萬元,村民人均增收1800餘元。
-
雲南曲靖經開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曲靖經開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國際商報》訊 記者 張春濱 通訊員 楊詠)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准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以來,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不移地把產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
-
塔城鎮:著力加強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2016年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州委、縣委的有關工作要求,塔城鎮結合實際,在對全鎮基層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和問題認真分析研判的基礎上,按照務實管用的原則,以創建「平安塔城」為主題,以「114561」的維穩工作思路為引領,積極探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展現新氣象,取得了新成效,構建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
丘北:打開產業「致富鎖」著力鞏固脫貧成果
今年以來,丘北縣以產業扶貧為抓手,完善產業鏈條和利益聯結機制,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著力鞏固脫貧成果。著力謀劃「產業路」。高起點謀劃各項產業布局,制定完善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用好產業項目,形成辣椒、蔬菜、萬壽菊、水果等扶貧主導產業,建設一批產業扶貧基地,確保有條件和有願意發展產業的建檔立卡戶有1個以上增收項目。到目前,該縣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96億元,新增5個產業扶貧項目。努力搭建「幫扶橋」。
-
邳州農商銀行 「四個著力」做好精準扶貧
邳州農商銀行主動提升政治站位,全力響應實施精準扶貧的各項相關要求,以糧食、大蒜、銀杏、花卉苗木、養殖等農業主導產業和優勢農業產業等為扶持重點,創新扶貧模式,下沉扶貧重心,走進村組主動幫扶貧困農戶,通過「四個著力」,當好精準扶貧「生力軍」,打贏脫貧攻堅戰。 著力「陽光信貸」,鎖定目標群體。
-
省農業農村廳通報河南省農業產業扶貧十大典型模式
為進一步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從特色產業發展、主體帶動、品牌建設、科技服務、機制創新等方面精選了十大典型模式,現予以通報。 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認真學習,因地制宜吸收借鑑典型經驗,積極探索農業產業扶貧的路徑方法,切實提升農業產業扶貧質量。要加強經驗的總結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推動農業產業扶貧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
2019年商州區政府工作報告
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7856戶貧困群眾喜遷新居。創新推行「4+X」產業扶貧體系,建成光伏電站60個63.08兆瓦,新發展食用菌扶貧種植基地7個3500萬袋,種植菊芋1萬畝,3.3萬貧困戶喜獲產業分紅2600萬元。紮實開展金融扶貧,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4200萬元,引導金融機構投放小額扶貧貸款4.2億元。
-
2019年第一百一十四期 甘谷縣五舉措做大做強辣椒傳統優勢產業
天水市扶貧開發工作動態>第114期天水市扶貧開發辦公室 2019年10月23日甘谷縣五舉措做大做強辣椒傳統優勢產業全縣辣椒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年產量8萬多公斤,產值達到1.5億元,「甘谷辣椒」優勢品牌重新煥發了活力,帶貧益貧能力得到進一步凸顯。 一、突出高位推動,擴大規模效益。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記者 張忠德 報導)「『十四五』時期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大背景下。」「要千方百計提高農產品充分供給的安全程度,牢牢把握農業產業安全的主動權。」「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會在怎樣的大背景下鋪展開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會帶來一系列顛覆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也帶來了新變數,這些自然會對鄉村振興產生深刻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葉興慶分析,因此,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到鄉村振興著力點。
-
推行五大產業發展模式 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貴港市產業扶貧...
推行五大產業發展模式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貴港市產業扶貧工作掠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貴港市積極探索、創造性開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謀劃,摸索並創新推廣五大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實現了扶貧產業持續提升、帶貧成效逐步凸顯、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
從普洱鄉村旅遊看「1+X」發展模式創新構建
「1+X」模式即「鄉村+」產業融合發展集聚模式,以鄉村環境與資源為依託,以產業融合提升內力,帶動相關產業結構升級,進而以產業集聚營造空間,在普洱市打造多個鄉村旅遊度假產業集聚區。普洱鄉村旅遊創新發展模式分為以下四種:(1)文化古村古鎮旅遊發展模式,注重「鄉村內生力」的培育,文化活化,以文化資源回饋和反哺鄉村;(2)景區帶動鄉村旅遊發展模式,強化景區核心吸引,完善鄉村差異配套;(3)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依託普洱的茶、咖啡、菸草、蔬菜等農業基礎,引進國內外大型農業產業集團入駐,規模化種植,景觀化設計,鏈條化延伸,智慧化休閒配套,實現傳統農業品牌突破和產業創新轉型升級
-
一項目用「公司+產業+農戶」精準扶貧模式,惠及7村貧困戶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諸城市密州街道藉助鄉村振興東風,將農業項目扶貧作為重要一環,用好各級產業扶貧政策,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將更多貧困戶納入到脫貧攻堅長效機制中來。在密州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大力支持和相關業務部門的指導下,該公司全身心投入到產業扶貧事業中來,公司積極爭取,通過申請提報並經過專家論證,高效農業項目納入到了街道級扶貧項目庫,成為項目合作單位。
-
2019天水文化旅遊:步入提速發展新階段
著力培育文化旅遊首位產業,堅持把文旅產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新引擎、脫貧攻堅主抓手和優化環境著力點來抓,全力補短板、夯基礎、促轉型、增效益,全市文化旅遊事業和產業步入轉型升級、提速發展的新階段。投資15億元的麥積山遊客服務中心、投資3.5億元的天水大劇院、投資1.4億元的伏羲廟景區遊客中心、總投資50億元的天水白鹿倉、總投資50億元的秦州萬達廣場等項目加快實施,天水柒禮文化產業創新創業園已初具規模,秦安縣大地灣—隴城古鎮—上關明清古街項目、黃河雕漆非遺中心項目、鴛鴦玉原產地特色文化小鎮3個世行貸款項目通過審批即將實施。
-
著力鞏固拓展扶貧成果 繼續一如既往支持海豐發展
張勇動情地表示,站在新的起點、朝著新的方向,兩地要認真謀劃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落到實處,讓海豐發展得更好、取得新成績,「龍崗將著力鞏固拓展扶貧成果,繼續一如既往支持海豐發展!」 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龍崗區對口幫扶海豐縣9個鎮29個貧困村,深汕合作區3個鎮4個貧困村,共33個貧困村、2279戶貧困戶、7785名貧困人口。
-
新建1個產業扶貧項目 威海南海新區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清單」出爐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2日訊 1月22日,威海南海新區召開農業農村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總結2019年全區「三農」和扶貧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市委確定的『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我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建設精緻化城鄉統籌示範區為引領,統籌推進三級樣板片區建設,著力抓好後進薄弱村轉化提升,積極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鄉村治理體系,加快形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優勢。」
-
激活產業扶貧一池春水
廣西探索制定扶貧特色產業認定標準,建立全區扶貧特色產業目錄,創新發展縣級「5+2」、貧困村「3+1」特色產業,全區構建形成了「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致富產業」的扶貧產業體系。創新做法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產業扶貧十大機制創新典型,位列第一。
-
秀坪園藝場:著力柑橘產業扶貧 「黃金果」促升幸福感
2018-09-10《決勝脫貧攻堅》系列報導秀坪園藝場:著力柑橘產業扶貧 「黃金果」促升幸福感○ 2014年以來,秀坪園藝場在脫貧攻堅戰中轉作風、抓落實,進一步擴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發展柑橘產業,在加強貧困戶兜底保障的同時利用柑橘品牌優勢著力產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