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

2020-12-11 青小小

2019年9月3日,我們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英語藝術支教服務團前往桂林市灌陽縣會湘小學,開展"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學生攜手共建美麗中國"系列活動,該活動有近 30 名師生參加。短短一整天的支教實踐活動,如同白駒過隙,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社會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穫。更讓我感動的是情意綿綿,師生之情的濃厚,在這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與汗水。我想這是一次不平常的支教生活,因為其中有嘗試、拼搏、堅強更有收穫。

我們剛抵達會湘小學時,恰逢下課時間,孩子們看到我們的到來,便紛紛圍了過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一直追著我們問東問西,「老師你們是哪個學校的呀?」「老師你們今天是來跟我們一起玩的嗎?」「老師老師……」。太多問題我們都答不了,孩子們真是熱情。

當天上午,我們以一首吉他彈唱《蟲兒飛》來開始我們的支教活動。我們支教活動的第一環節是由支教服務團成員小陳老師給三年級的孩子們教學,教他們26 個英文字母,剛升到三年級開始設有英語課程,我們的教學安排也剛好給他們作為英語課程的啟蒙。上課了,孩子們端端正正地在教室坐好,等待我們的到來,因為這是我們團隊的首次支教我們也有一些緊張,進教室後登上講臺,開始我們的自我介紹,掃視臺下的學生,面對一雙雙眼睛,說話的聲音都有些不自然。

雖然剛開始有一些緊張,但在教學中卻克服了這種心理,清晰明了的講解知識,激情而有活力。把自己的知識裝進學生的腦袋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澆灌著乾涸的心房。此刻的小陳老師從容鎮定,緊張之感隨著課堂的活躍氣氛打入了冷宮。學生們也非常積極踴躍回答問題,課堂氛圍特別棒!真的感覺小陳老師越來越有老師的範兒了。

第二個環節為了加深孩子們的記憶,我們以教學英文字母歌的形式,使英語融入歌聲,使孩子們記憶更深刻。支教服務團小葉老師負責吉他彈唱教學,孩子們被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了,興趣濃鬱,做到了開心學習、快樂學習。大家圍坐成一圈,伴隨著小葉老師的吉他聲唱了起來,甚至還有主動舉手獨唱的孩子呢!課間活動時間來了,第三個環節則是帶著孩子們到戶外操場進行英文字母的「你來比劃我來猜」的小遊戲,以此達到英語融入遊戲的效果,激發孩子們更大的興趣,了解英語的魅力,提高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孩子們都非常踴躍舉手搶答。

遊戲結束後,孩子們回到了教室,進行最後一個環節的教學,我以教學英語舞蹈的形式來為本次支教活動畫上完美的句號。在教學之餘我們還採訪了一名學生,上課時觀察到她一直在默默地做筆記,這一個舉動感染了我們所有人,教室後的黑板報上貼著孩子們在便利貼上寫的本學期的小目標,她的小目標是「這個學期,我有一個小目標,我想考上第一名,讓家人們為我驕傲」,這使我內心感觸頗深,小小的便利貼承載著大大的夢想,十分令我感動。

我們通過「英語融入歌聲,英語融入舞蹈,英語融入遊戲」,循序漸進,使學生們對今後學習英語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並且我們團隊通過了村落戶家訪,對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家校幫扶。在即將結束前,我們組織孩子們在國旗下向祖國獻唱,激昂的歌聲使愛國氣氛達到高潮,感染了在場的所有人,體現了我們團隊勇扛「守初心,擔使命」的精神旗臶,真正用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身體力行攜手共建美麗中國。最後,我們團隊開展了書籍捐贈儀式,為校方捐贈了近 30 本英語讀本,極大地增加了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的動力。

我認為:「通過本次支教,使我增強了認識,培養和鍛鍊了我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基礎、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的能力,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其中我認識到了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更重要的使關心了解每位學生。讓我懂得了不管接手怎樣的班級,都不能去討厭自己的學生,要對學生有好感、有信心,適當給予他們一些鼓勵表揚、小小的獎勵,激勵學生奮發上進,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

在離別的時刻,孩子們都問,「老師你明天還來嗎?」,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又含著許多期盼,我也很捨不得他們,離開時依依不捨的招手、回頭,都是我們的不舍。現在支教活動已經結束了,通過本次支教實踐活動讓我感觸到了,在陽光下教師職業的神聖與偉大,教師工作的繁多與辛苦。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是「傳道、解惑」,不僅僅是用知識教學,更重要的是用心指導,發自內心的關心愛護學生,幫助他們成長,在教授他們知識的同時,更要教他們學會做人,這是教師工作的意義所在。在這裡我更是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教書育人的同時,我也要秉承著與時俱進的思想,隨時給自己充電,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通訊員 覃雨婷 李承東)

我在給孩子們上英語課。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承東 攝

相關焦點

  • 揚大學子支教農村留守兒童
    因為沒有緊張的學業,自由而輕鬆,不少大學生會趁著「家裡宅」或出去旅行放飛自我,但也有很多大學生的暑假打開方式更有意義,那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今天來了解一下揚州大學的學生,走進揚州江都區5個鄉村支教留守兒童的暖心故事。
  • 【神馬快訊】暑期社會實踐之金色翅膀•守望的天空團隊——婺實·續源「少年之家」義務支教
    「金色翅膀」支教活動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China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Academy, CEMA)暑假社會實踐的傳統項目,自 2010年夏始,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雲南大理祥雲縣虞情小學、黑龍江牡丹江林業局子弟小學、湖南鳳凰補丁村九龍小學、西藏曲松縣完全小學以及江西婺源少年之家都曾留下往屆隊員們青春的身影。
  • ...我們在行動」暑期社會實踐團赴煙臺市北島東口村開展支教活動
    水母網07月23日訊(通訊員 劉恩宇 姜穎卓)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工作,魯東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積極響應號召,組織了暑假社會實踐團隊於7月14日到7月21日奔赴煙臺市芝罘區北島東口村進行為期八天的支教。
  • 2012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評選活動落幕
    共有30個省市300多所高校的1000餘支實踐團隊報名參選,100萬網友參與投票,人民網強國社區開設的專屬論壇和活動專題有500萬人次瀏覽。來自內江師範學院的大學生表示:「評選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展示社會實踐過程的平臺,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來自天津大學的大學生表示:「很給力的活動!我們能獲獎最好,不能獲獎但能把我們的實踐成果分享給大家也不錯。」
  • 2019湖北省優秀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展示【180-191隊】
    為了深入了解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為偏遠地區留守兒童送去溫暖,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豐富貧困山區的教育以及農業文化建設,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組建實踐隊前往馬邊縣開展了鄉村振興經濟調研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扶貧先扶智:中國重汽關愛留守兒童義務支教基地在曲堤鎮王元氣村揭牌
    7月24日,中國重汽關愛留守兒童義務支教基地揭牌暨支教助學開班儀式在濟陽縣曲堤鎮王元氣村舉行,中國重汽聯合濟南日報、山東科技大學志願者為期14天的義務支教助學活動正式啟動。 中國重汽作為國有企業,高度重視「第一書記」精準扶貧工作,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注重從根本上和長遠上解決脫貧問題。關愛留守兒童,開展義務支教,是中國重汽集團黨委認真落實精準扶貧政策、大力開展智力扶貧的一項重要舉措。
  • ...支教」,疫後重振「只管向前」!湖科支教學子點亮農村孩童「心燈」
    大井小學支教生胡科傑和學生合影在為期4個月的支教實踐中,大學生志願者表現如何,給當地學校帶來了哪些變化?他們在支教過程中有哪些收穫?對他們將來的職業規劃又有什麼樣的影響?……12月中旬,該項目即將完結之際,本報記者前往實地探訪。
  • 青春接地氣 課堂在路上 社會實踐成大學生暑期必修課
    暖心暑期義診送健康下鄉義診、中醫藥文化宣傳、「冬病夏治」推廣、教授傳統保健方法……暑期伊始,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便來到信陽市固始縣皮衝村,開展為期八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一直在課堂上學習專業知識,這次有機會走出學校,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特別接地氣。」任文慧表示,他們調研地區的彩禮已經達到頂峰,之後勢必會趨於穩定,待數據分析工作結束,結論會更加準確。愛心支教關愛留守兒童7月19日上午,河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劉改月愛心支教志願服務團」的22名同學來到蘭考縣閆樓鄉初級中學,開展愛心支教活動。
  • 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
    築夢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保定學院 「麥浪飛翔」鄉村夏令營助學支教項目 山西師範大學 「懂法守法,普法先行」法治中國社會實踐項目 山西農業大學 農學院赴中陽縣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山西醫科大學 赴繁峙縣健康扶貧實踐項目 呼倫貝爾學院 「生科院赴牙克石調研改革開放以來農業方面發生的變化」暑期社會實踐項目 內蒙古醫科大學
  • 南非留學生教留守兒童學英語--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沃特帶領孩子們學習英語。    本報訊(記者黃俊濤李想通訊員顏國泰呂全福文/圖)昨日,向陽鄉大學生暑期實踐支教活動啟動儀式暨農林大學實踐團隊關愛貧困學生活動舉行,共有47名大學生參加。    據此次大學生支教負責人林恆陽介紹,這是他們組織的第三屆大學生支教活動,為期兩周,參與支教的47名大學生中,有20名是向陽本地人,來自20所不同高校,有10名是向陽周邊鄉鎮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分成2批,1批10人在馬跡村支教,其他均在向陽村支教。
  • 社會實踐 「優秀暑期實踐團隊」線上投票活動正式開始啦!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新農村小額信貸現狀及其分析。宗旨:做實地調查,到銀行採訪,為農民分憂 。團隊採用分散式實踐的方式,走訪了中國八個城市,用600份問卷採集民意,一對一與學生、家長和老師交流。在這歷時一個半月的實踐中,我們用自己的雙眼目睹了中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用耳朵聆聽到了孩子們對未來英語教育改革的期望,更用心靈感受到了英語,這一國際化語言在中國的重要地位和它強大的魅力。
  • 國才福利| 寒假雲南支教招募:0元項目機會!去西南邊陲點亮大山裡的星星!還有私藏溫泉、古法咖啡……
    雙方強強聯合,能夠在外語師資薄弱的山區裡播撒知識的火種,將國際化理念深入大山,一起完成狂熱又可愛的支教夢想!通過出發前的線上直播課程,你將會get到國際化的教學思維,更有機會與賈院長探討教育領域問題。相信在專業的培訓下充分準備,我們一定可以給孩子們帶去受益匪淺的精彩課堂。
  • 團南昌市委:為弱勢青少年推開希望之門
    2014年2月,團南昌市委聯合南昌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南昌市青基會」)共同發起「微心願」項目,通過搜集和點亮南昌市困境、大病、留守兒童的小小心願,為他們圓夢。南昌市青基會秘書長施展表示,7年裡,已有近7000名孩子的微心願被點亮。
  • 滁州學院創客協會赴嶽西志願公益支教
    基於此,赴嶽西毛尖山鄉坂舍村支教實踐小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自己實際行動努力踐行「教育扶貧」理念,為山區留守兒童教育事業奉獻一份力量。本項目以大學生志願山村支教、深入基層為去調查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現狀,並針對實踐、支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當地留守兒童服務部門聯合,為當地留守兒童服務,陪伴留守兒童,近距離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安全等問題。
  • 廣東省近九萬師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
    線上宣講、直播帶貨、輔導留守兒童學業……廣東省近九萬師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聯合開展2020年「攜手奔小康 共築中國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共有6000多支隊伍、近9萬名師生參加。
  • 大連理工畢業生在深山開辦紅糖廠:希望幫留守兒童留住父母
    2015年,大三學生周建仁在姐姐的影響下走進深山支教,從此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一年後,剛剛從大連理工大學畢業的他,帶著和支教老師們共同籌集的100萬元回到了巧馬鎮,結合當地普遍種植甘蔗的情況,決定開建紅糖廠。「希望能給留守兒童的父母提供一個在鄉就業的機會,既可以養家餬口,也可以陪伴孩子。」
  • 「實踐奮鬥新徵程 青春築夢新時代」2019溫大暑期社會實踐再出發
    他們尋訪身邊的美麗河湖,解碼周邊水質情況;他們描繪美麗基層,助力鄉村振興;他們關注留守兒童,讓孩子在家門口也能學到城市的精品課堂;他們關愛革命老兵、基層黨員,一起回顧崢嶸歲月,尋找入黨、從軍的初心;他們宣講國旗文化、非遺文化、禁毒文化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新青年的擔當……這個夏天,溫大青年以實際行動,深入基層,服務社會,書寫了青春的色彩。
  • 支教感悟:現實與夢想之間只有一首歌的距離
    作為班主任,班裡衛生、紀律總是讓我忙的暈頭轉向;作為英語老師,第一單元的英語考試平均分剛剛及格,讓我深感不安與自責。來到服務學校前,以為已做好成為山區教師的準備,但是那段時間裡,我開始懷疑自己。期中考試班裡的英語成績取得全縣第二,秋季運動會上孩子們奮力拼搏拿下了許許多多的名次,獲得了中齡段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孩子們的進步得到了家長和同事的一致認可,我為自己成為一名支教老師而深感自豪。  扶貧扶智,於無聲處  記得第一次家訪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小A時的情景。
  • 用青年溫度回報美麗鄉村:江蘇18所高校大學生奔赴9省村小公益支教
    今年暑期,江蘇18所高校組建18支大學生公益支教團,分別奔赴9個省份的鄉村小學,展開夏令營式支教,招生計劃約為1,500名留守兒童。不一樣的精彩,正在展開。夏令營式的支教鼓勵各支教團根據隊員專長,結合當地需求,開發設置特色素質教育小課堂,全方位啟發當地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探索和實踐精神。
  • 全校唯一的鄉村英語教師,希望能有外教給「留守兒童」上堂課
    曹瑞對封面新聞記者說,她2014年來到金積中心學校,成為一名鄉村英語教師。她所在的學校,輻射周圍2-3個村,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兒童。「(學生們)所有英語知識全部都是來源於老師,來源於課堂,來源於學校。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懂英語。」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在「中國鄉村英語教師培訓項目」活動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