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年溫度回報美麗鄉村:江蘇18所高校大學生奔赴9省村小公益支教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美麗鄉村建設尤其需要朝氣蓬勃的青年。今年暑期,江蘇18所高校組建18支大學生公益支教團,分別奔赴9個省份的鄉村小學,展開夏令營式支教,招生計劃約為1,500名留守兒童。不一樣的精彩,正在展開。

「第一次人文地理課,我和小朋友們一起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的疾風勁草,領略西藏雪山和神秘的布達拉宮……」7月8日,江蘇科技大學黃碧清同學隨支教隊來到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長坪鄉中心小學,她感慨說:「以前認為,帶孩子們衝出大山,看一看不一樣的天空,只是一種比喻修辭。當我真正踏上四川這片土地,坐著大巴車一圈圈地盤繞於山路之間,我才發覺這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夏令營式的支教鼓勵各支教團根據隊員專長,結合當地需求,開發設置特色素質教育小課堂,全方位啟發當地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探索和實踐精神。其中,南京中醫藥大學伯藜支教團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章廣小學先後發起了「童心獻禮慶祖國七十華誕」活動,引入了「點亮眼睛」的「愛眼小課堂」活動;南京師範大學伯藜支教團設計了「我是小小科學家」活動,引入「爆炸實驗室」等兒童實驗教學;鹽城工學院伯藜支教團在廣西省柳州市三江縣獨峒鄉知了小學舉辦了豐富多彩的「趣味運動會」,給孩子們帶來了無拘無束的歡笑。

上述支教團均由江蘇陶欣伯助學基金會立項資助並提供統一培訓,支教團成員均為伯藜助學金的獲得者,也即貧困有志﹑品學兼優的鄉村大學生,項目名為伯藜支教。今年,已是伯藜支教進入第五年。

從前的留守兒童陪伴現在的留守兒童,對支教隊員來說是一段難忘的體驗。「小學和中學,都曾有支教團來到我的學校,他們帶來了感動、期待和改變,支教的種子也已悄悄種在心間。緣分使然,在這個註定不一樣的夏天,我遇到了9位心中同樣有支教夢且非常優秀的小夥伴。」南京工業大學伯藜支教團賴歡回顧說。

眾多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也在大學生公益支教的感召下匯聚自己的愛心力量。行前,鎮江第一外國語學校2018級10班的同學們集體為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神山鎮山口村小學慷慨捐獻了課外讀物,並委託江蘇科技大學伯藜支教團的隊員們轉交。支教過程中,柳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專程給知了小學的夏令營送來了新鮮豬肉,並捐贈人民幣3,000元。南通的社會愛心團體「愛鑫媽媽」連續好幾年義務隨隊烹飪,承擔了南通大學伯藜支教團舉辦的夏令營夥食。

記者 劉霞

相關焦點

  • 湯臣倍健攜手知行計劃 用營養加強鄉村兒童免疫力防線
    但對鄉村兒童來說,這是剛需也是難題:由於營養健康課長期缺位和師資薄弱,鄉村兒童普遍缺乏必要營養知識和健康的飲食習慣。今年夏天,來自8所高校的121名大學生志願者,加入湯臣倍健營養支教,奔赴全國7個省市,為疫情常態化下的鄉村兒童,帶來營養改善的「新力量」。
  • 國際志願者日 4,000萬大學生致敬志願者,青春行動建設美麗中國
    12月5日-6日#國際志願者日# #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 微博雙話題活動期間,所有人一起以熱忱之心,守大地美景。青年服務國家,青春引領未來。3,000所高校,4000萬大學生滿懷理想,一路高歌。截至2020年,「知行計劃」已累計發動超過7,000支大學生團隊參與,持續開展包括助學支教、環境保護、減貧脫貧、創新創業、鄉村調研、專業競賽、公益傳播等形式多樣的大學生成長發展項目。疫情之下的2020年,1,500多支大學生團隊仍堅守初心,參與知行計劃各類型項目,用夢想描繪未來,以行動改變世界。
  • 北京大學「樂天行動派」公益沙龍第三期:教育公益與青年成長
    牛津大學羅德學者王賽,就正在中國實踐著他的公益創想,致力於幫助心系公益,卻對行業缺乏深度了解的優秀青年與渴求人才的公益組織之間搭建橋梁。 5月13日,北京大學樂天行動派公益沙龍第三期活動於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舉辦,主題為「帶你去看更遠的地方 -- 教育公益與青年成長」。
  • 支持鄉村支教公益項目 「美麗中國」給聚好看科技發了一封感謝信
    2020/11/28 10:15:34   來源:中國山東網       「由衷感謝海信集團及聚好看團隊對美麗中國支教項目的關注和支持
  • 青島啤酒「築夢體育課」大學生支教公益活動啟航
    有這麼一批人,他們經過了一系列專業的課程培訓,在這個收穫的季節將以大學生志願者的身份,走進一個新的校園,奉獻愛心、播種希望。  由青島啤酒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築夢想 益起來」公益支教培訓順利結業,並在開學第一天舉行了出徵啟航儀式。
  • 大學生支教:在成長中感受愛的溫度
    俞健是中國礦業大學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在山西大同市靈丘縣下轄村參與為期一年的支教。他當初決定報名支教團的想法很簡單。他不否認「支教一年能夠保研」這一政策的誘惑力,但更重要的目的在於,用一年的青春去山區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鄉村教育,關注留守兒童。」
  • 國際檔案日,江蘇大學扶貧工作記憶
    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今年國際檔案日活動主題為「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 中國鄉村支教的新路徑
    所有善款將用於「美麗中國」支教項目的深入與擴展,全力支持中國鄉村教育的底層攻堅。美麗中國(Teach For China)成立於2008年,是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下設的教育非營利項目,每年招募優秀中國青年,輸送到我國教育資源匱乏地區,進行為期兩年的支教。
  • 滁州學院創客協會赴嶽西志願公益支教
    基於此,赴嶽西毛尖山鄉坂舍村支教實踐小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自己實際行動努力踐行「教育扶貧」理念,為山區留守兒童教育事業奉獻一份力量。本項目以大學生志願山村支教、深入基層為去調查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現狀,並針對實踐、支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當地留守兒童服務部門聯合,為當地留守兒童服務,陪伴留守兒童,近距離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安全等問題。
  • ...參加「發光的鄉村」——沭陽鄉村兒童夏令營志願者培訓班
    「發光的鄉村」鄉村兒童關愛計劃,是由江蘇省慈善總會、省社會工作協會、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省委駐沭陽縣幫扶工作隊共同主辦,中國公益研究院江蘇公益慈善發展中心承辦,我校大學生作為高校志願者也積極參與到此次活動過程中來。
  • 打造有溫度的網絡育人陣地——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行動「燈塔...
    團廣東省委、省教育廳、省學聯共同推動的「燈塔工程——廣東青年大學生思想引領行動」,高度重視網絡育人,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構建可親可信、可知可感的思想空間和精神家園。據透露,研習計劃充分發揮「燈塔」引領作用,掀起學生入黨高潮,新生入黨申請比例較前一年提高12.45%,推優比例提升至26.95%。
  • 揚大學子支教農村留守兒童
    因為沒有緊張的學業,自由而輕鬆,不少大學生會趁著「家裡宅」或出去旅行放飛自我,但也有很多大學生的暑假打開方式更有意義,那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今天來了解一下揚州大學的學生,走進揚州江都區5個鄉村支教留守兒童的暖心故事。
  • 大學生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收穫真知
    「三下鄉」社會實踐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歷程,成為當代青年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重要一課。在實踐中豐富生活閱歷「第一天去支教,腿上全都是被蚊子咬的包。」去年暑假,在廣西一所高校讀書的王鈺淇作為「快樂學校」廣西地區的一名志願者,在防城港市上思縣華蘭鎮的一個貧困村支教。
  • 點燃鄉村教育希望的火炬——安徽省教育廳駐村教育精準扶貧的...
    「教育廳作為全省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門,要按照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的要求,把『教育扶貧'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抓好抓實」,安徽省教育廳主要領導到村走訪調研時專門強調。  2015年,經省教育廳安排,廳駐壽縣炎劉鎮李橋村扶貧工作隊牽線,壽縣炎劉學區與淮南師範學院合作開展實施了教育精準扶貧項目——大學生頂崗支教活動。
  • ...繪製鄉村振興畫卷 建行遼寧省分行舉辦高校學子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019年的暑假,對於參加遼寧建行暑期下鄉實踐活動的高校學子有著非凡的意義。炎炎盛夏,酷暑難耐,而炙熱卻遠不及青年學子的參與熱情。來自遼寧大學、瀋陽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省內外十餘所高校的400餘名學生,從書齋走向田野,帶著鄉村振興的重任,承載著遼寧新時代新發展的希望,深入到覆蓋遼寧全境的40個縣域地區。
  • 聯合全國66所高校發起線上公祭!看南京大學生的青年擔當
    當天,南京多所高校大學生們也舉行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還聯合全國66所高校的青年發起線上公祭,一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南郵 聯合全國66所高校,發起線上公祭 南京郵電大學聯合全國66所高校進行線上公祭,讓當代大學生找尋所在城市當年抗戰史的遺蹟,在找尋歷程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五四運動100周年 美麗中國支教「新青年」開展多個課外項目
    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也有一群90後,捨棄了大城市的發展前景,前往貧瘠的大山,為了鄉村孩子的未來和心中的教育夢想而努力拼搏,他們是「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的新時代中國青年,他們來自美麗中國支教項目。
  • 用愛傳遞溫度,綠地香港與公益同行
    正值「綠地香港·紅外套鄉村公益計劃」一周年之際,綠地香港滿載祝福和愛心,發起「衣+衣=愛」愛心衣物公益募捐,其中,僅綠地香港江蘇公司就在省內無錫、常州、鎮江、揚州、鹽城等地10餘個項目,發動廣大業主、客戶、員工、愛心人士愛心募捐,募集衣物7000餘件。這些愛心物資將為甘、藏、蒙、貴、滇等高寒地區的十餘所鄉村小學兒童捐贈過冬衣物,預計將有5000多名學生因此受益。
  • 大學生支教故事:18年青春接力聚螢成光
    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徐玥瑩來到雲南省施甸縣支教已經三四個月了,作為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她將在這裡度過一年的支教時光,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2002年以來,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團已連續18年共派出162名優秀畢業生前往雲南施甸、西藏拉薩、內蒙古鄂爾多斯、陝西平利等教育欠發達的西部貧困地區支教,直接服務學生逾萬人。
  • 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跡簡介(勤學上進好青年,18名)
    他勤學上進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曾是優秀學生幹部、校國旗隊隊長、國際會議學生代表……他創立青年大學生普法宣講團,發起西藏自治區雙語特色模擬法庭,創立民族團結公益組織「微笑西藏大學生公益協會」,先後發起百餘項公益活動,用青春正能量引領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