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開店3600家,一家火鍋食材店的逆勢瘋長生意經_財經_澎湃新聞...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秦川川 鋅財經

疫下時代,食材供應鏈賽道站到了資本的聚光燈下。

7月底,火鍋食材供應商鍋圈完成了C輪6000萬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累積融資金額已經超過10億元。

鍋圈,國內首個火鍋燒烤食材連鎖便利超市,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其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600家,幾乎每天都會開出兩家門店。在今年,鍋圈也定下了5000家門店和60億營收的「小目標」。

簡單來說,鍋圈整合、指導上遊供應鏈,把還原門店味道的火鍋食材輸送到社區邊上的合作商門店內,為消費者提供在家吃火鍋這一消費場景。

可以說,鍋圈踩中了社區入口、食材供應鏈、電商供應這三大風口。

鍋圈門店

一年融資四輪的速度讓鍋圈衝上風口浪尖。「有人說我們數據造假,我們的財務數據被盡調翻了好幾遍,發現數據是真的之後就被一路看好。」鍋圈創始人楊明超告訴鋅財經,在現在也有一些國際一線資本來了解。

雖然融資速度驚人,但實際上鍋圈並不是一家依賴資本輸血的企業,從2018年開始,鍋圈就已實現盈利,新的資本是為了讓鍋圈跑得更快。

好吃的火鍋,不必很貴

火鍋,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一直在國內的消費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甚至佔領了餐飲行業總營業額的1/5。《2019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火鍋業總收入8757億元,預計將在2020年超萬億元。

火鍋市場的火熱,催生了火鍋第一股海底撈、北方勢力巴奴火鍋,還有小龍坎、湊湊、撈王等各種口味的火鍋品牌,甚至連藝人陳赫、薛之謙也下海做起了火鍋生意。

但不得不說,大部分品牌門店的人均消費水平並不低,部分接近甚至高出100元,並且各個火鍋品牌的主流消費群體仍然以80後、90後等年輕消費群體為主。

圖源網絡

傳統門店並沒有讓火鍋走進千家萬戶的尋常餐飲方式中。

這也讓鍋圈團隊看到了機會。鍋圈的初創團隊有十幾年的餐飲經驗,創始人楊明超在做鍋圈之前創立的小板凳火鍋僅門店數量就超600家。

「中國1000戶以上的社區有18萬個,2000戶以上的社區中國有9萬個,如果2000戶開一家鍋圈,這樣的社區有9萬個,所以我們這個市場很大。」楊明超曾說。

在2015年鍋圈就已經成立,但第一家門店在經過了兩年的時間對供應鏈、原料產地的調查後才在鄭州開出。此後,鍋圈也把吃火鍋的人均價格從上百元拉低到了三四十元。

楊明超認為,海底撈這類優秀的火鍋品牌得以做連鎖、覆蓋那麼多城市,很大原因是店面和服務比很多的中餐廳更標準,「火鍋這個品類要做標準化,而且比我們理解的還要標準化,這樣可以實現大規模、快速複製。」

這並不簡單。火鍋食材品類複雜、標準化程度低、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還存在不規範、供應分散、採購價格不夠透明、信息不對稱等痛點。

圖源網絡

想要把門店的火鍋食材帶到家庭場景中更不容易,同一家火鍋門店的堂食與外賣的口感往往不一致,例如某些知名的火鍋品牌,實際上兩個場景的火鍋底料是兩個配方。

原因在於,外賣走流通渠道,中間商較多、成本較高,不得不降低產品標準來提高毛利,很難保留堂食火鍋原始味道。

這位餐飲老兵的想法很簡單粗暴,也很直擊行業痛點:一是解決上遊供應鏈分散化等弊端,做出門店味道;二是通過直營、合作等方式,在社區邊上開出火鍋食材超市,為居民提供在家吃火鍋的場景。

通過這樣的模式,從2017年開始,鍋圈開始一路高歌猛進,把來自中原糧倉的火鍋食材送到全國各地的千家萬戶。

好貨源頭,中原糧倉

餐飲行業的任何一個細分領域,供應鏈都是其中關鍵點。從公司註冊成立,到開出第一家門店,鍋圈足足用了兩年時間,他們把時間花在了解決供應鏈痛點上。

作為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以河南為中心的中原地帶是中華四大糧倉之一,發源於糧食大省河南的鍋圈,在地理位置上有獨特的優勢。可鍋圈也不得不承認,儘管初創團隊有十餘年的餐飲經驗,手上握有不少上遊工廠資源、擁有豐富的餐飲資源,但是供應鏈還是創業過程中最難的一件事。

火鍋食材和生鮮電商看似有很大的重合度,但實際上火鍋食材與之相比是一個更專業、更需要餐飲敏銳度的領域。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生鮮講究的是「鮮」,考驗的是產品質量,關鍵點在於生產標準和運輸保存,把產品通過最保鮮的手段為消費者奉上。但火鍋食材的底料、丸子、豆製品等都需要經過極其精細的加工才能上桌。

簡單來說,標準化才是火鍋食材在採購、加工、運輸、儲存中的難點。標準化包括食材的生產、包裝、規格、定價體系等,在此基礎上,才能把統一品質的食材輸送到全國各地,也才能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

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把火鍋店的產品通過研發,翻譯成適合TO C產品,使產品進入家庭之後保持味道不變。

例如在配方方面,鍋圈會指定原材料,例如上遊ODM需要按照要求去指定產地購買辣椒,按照鍋圈的工藝流程做出符合要求的味道;工廠在製作底料時,鍋圈會對用什麼鍋、鍋的直徑、油溫、油的品牌等諸多細節問題進行指導。

圖源網絡

「出於對行業的了解,我們知道哪個地方的辣椒能夠做出我們要的味道;給工廠算清楚他的生產利潤是多少、原材料大概是多少,我們帳算得很明白,工廠掙他該掙的利潤。」鍋圈創始人楊明超提到。

只有這樣的強指導性,才能生產出鍋圈想要的味道。據楊明超透露,鍋圈的一款「重慶老炮」的底料,味道比一些火鍋店的還成功。

一個紮實的供應鏈體系,是鍋圈高速成長的穩固底盤。

目前為止,鍋圈合作的上遊ODM近500家,其中上市合作企業30多家,200多名買手。全國範圍內,其已經擁有8大倉儲中心,輻射全國3600家門店。

在上遊供應鏈達到一定規模之後,為了最大程度上保證品質,鍋圈還自建過物流。但隨著社會分工更加明確以及物流公司配送體系的更加成熟,鍋圈最終還是將配送環節交給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食材上。

鍋圈速度

餐飲企業要快速擴張,加盟是最高效的方式,不過市場上,對加盟模式的詬病聲音一直不斷,最核心的弊病在於品質難控。

但鍋圈與門店的合作模式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加盟」,不收加盟費,還預先解決了上遊品控、標準化等難題,用「品牌授權合作」來形容更為妥當。

最早的一批合作商誕生在河南,由一些夫妻店、原先經營不太好的餐飲店轉型而來,然後通過口碑裂變和地推迅速擴張。

此外,鍋圈早已有了一套數位化的網絡來串聯全國3600家門店。

目前,鍋圈雲信息中心擁有近300名專業IT技術開發人員,已經上架和正在研發的技術產品有實時動態盤點系統、SAAS數據交換系統、智能補貨系統、供應商協同系統等。

「未來我們想做一個數位化的供應鏈企業,重構行業的交易環節、讓中間的環節賺該賺的錢。」

以鍋圈目前的數位化水平,可以知道前一分鐘全國任何店鋪的銷售情況,而實時交互的數據可以提示上遊工廠及時備貨。通過提高周轉率,規模效應自然降低工廠的生產成本、提高門店的周轉效率,形成良性循環。

有了技術的支撐,鍋圈的擴張速度很快。據悉,在2018年年底時,鍋圈線下門店不過400多家店,而一年之後就已超1500家。「今年的目標是4500-5000家。」楊明超告訴鋅財經。

不僅是擴張速度快,更值得一提的是,鍋圈的關店率極低,僅有1%。

3600家店裡,盈利的佔到了90%以上。

山西鍋圈食匯合作商楊旭莉在2019年4月開出第一家鍋圈食匯之後,她從全職家庭主婦轉身成為一名創業者,營業額從月均5萬多,提升到目前的十幾萬,目前正在準備開二店。

像楊旭莉這樣「有故事」的小b商家,在鍋圈的合作商裡比比皆是:周口合作商黃雪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開了9家門店;安徽合作商李濤曾經在蘇寧工作,也做過天貓網店,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連續開了7家店……

根據鍋圈的合作方式,開一家門店並不需要很高的成本,靈活且有數據支持的配貨方式,也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這些合作商的盈利可能。

3600家門店九成盈利,也證明火鍋的飲食方式本身就是家庭飲食中日常的一種選擇。而鍋圈三四十元的均價,也得以讓火鍋成為千家萬戶的日常飲食方式。

如今雖有不少競爭對手開始入局,但鍋圈已經在這個看似簡單的賽道裡隱秘狂奔了數年,穩穩佔據了第一的位置。

時間積累就是最大的壁壘,不斷的資本加持就是最大的認可。於鍋圈來說,最重要的是繼續煮好這一盆火鍋。

原標題:《四年開店3600家,一家火鍋食材店的逆勢瘋長生意經》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四年開店3600家 一家火鍋食材店的逆勢瘋長生意經
    7月底,火鍋食材供應商鍋圈完成了C輪6000萬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累積融資金額已經超過10億元。鍋圈,國內首個火鍋燒烤食材連鎖便利超市,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其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600家,幾乎每天都會開出兩家門店。在今年,鍋圈也定下了5000家門店和60億營收的「小目標」。
  • 四年開店3600家,一家火鍋食材店的逆勢瘋長生意經
    7月底,火鍋食材供應商鍋圈完成了C輪6000萬美元的最新一輪融資,累積融資金額已經超過10億元。鍋圈,國內首個火鍋燒烤食材連鎖便利超市,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其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600家,幾乎每天都會開出兩家門店。在今年,鍋圈也定下了5000家門店和60億營收的「小目標」。
  • 又一國民火鍋巨頭誕生!3年開店5000家,融資近10億
    對於餐飲行業而言,傳統的「到店」模式正在向「到家」模式分流轉化,由「家庭餐桌」所支撐起的餐飲零售市場,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家庭餐桌」的最大切品類入口,就是火鍋食材。在家吃對食材衛生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時候能在一家店「一站式」配齊所需食材,來頓熱騰騰的火鍋,何樂而不為。
  • 一站式火鍋食材店加盟要注意哪些重要問題?
    近幾年一站式火鍋食材店在餐飲創業界備受青睞,認為自己有餐飲經驗的投資者想著自己開店,認為自己0經驗的創業者想著加盟。不過由於火鍋食材店是新起來的行業,大多數創業者投資者都選擇加盟。那麼加盟這類食材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是否有降低成本的能力開火鍋食材店主要是為了賺錢。
  • 冬天來臨催熱了火鍋經濟,開一家火鍋食材店需要多少錢?
    很多品牌也開始藉機擴張,有很多朋友想加盟,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加盟這樣一家店大概需要多少錢,以及市場情況的分析:門面租金:城市、位置和面積的不同價格不同,二到四線城市,一般是要求70平-100平左右,但現在很多門店實際面積也只在50平左右。租金大概在5000-15000元。
  • 寒流之下,火鍋食材店成市場黑馬
    走訪了深圳市區的幾家火鍋店,了解到最近這些店的生意都非常好,就餐尖峰時段,排隊是常有的事。 寒流之下火鍋店生意火爆門店營收有望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總體而言,相較於2020年上半年的慘澹景象,目前深圳各大火鍋店都在快速回血,春節期間,門店的營收有望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外賣市場擴容 火鍋食材店成行業黑馬疫情之下,火鍋行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堂食火鍋,今年以來,火鍋外賣越來越成熟,火鍋食材店也在迅速鋪開。
  • 冬季催熱了火鍋經濟,火鍋食材店越開越多,來告訴你投資一家要多少錢?
    很多品牌也開始藉機擴張,有很多朋友想加盟,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加盟這樣一家店大概需要多少錢,以及市場情況的分析: 門面租金:城市、位置和面積的不同價格不同,二到四線城市,一般是要求70平-100平左右,但現在很多門店實際面積也只在50平左右。租金大概在5000-15000元。
  • 火鍋食材超市品牌合作費多少錢?開店需要多少成本?
    大多創業者無開店經驗,首先要遇到資金投入問題,比如火鍋食材超市品牌合作費、門店租金、裝修費等。這裡就來說說開店成本。品牌合作費經驗的創業者品牌合作開店需要跟品牌學習開店經驗、烹飪和醃製菜品技術,且要利用品牌的知名度帶來的顧客,所以必須繳納火鍋食材超市品牌合作費。
  • 與海底撈差異化競爭 巴奴毛肚火鍋逆勢再開店
    而作為火鍋業的「老大哥」海底撈為了自救還悄悄推出快餐品牌「十八汆」。不同於海底撈逐漸平民化以及大眾化的打法,另一家餐飲業火鍋巨頭巴奴毛肚火鍋卻選擇了「精英化」策略。「我們與海底撈走差異化競爭的路線,巴奴毛肚火鍋聚焦消費升級,在大眾點評上的客單價均超出海底撈。」
  • 鍋圈、懶熊逆勢融資 火鍋超市到底有何魅力?
    餐飲品類中,火鍋可以說是唯一不分地域、文化和季節,適口性絕佳的中國美食「獨角獸」。在火鍋類目就誕生了海底撈、呷哺呷哺兩家上市企業。   火鍋企業做大做強之後,利用供應鏈企業做B端生意,一方面是增加收益,另一方面也是變相壟斷生意。以服務為煙霧彈,實際靠供應鏈獨步武林的火鍋界霸主海底撈走的就是這條道路。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火鍋食材店孕育而出,相對於去超市購買火鍋食材,品種很有限,除了丸子只有牛羊肉,其他的火鍋菜品,比如蝦滑,黃喉,毛肚,鴨腸等等這些都沒有。02、5個月新增8000家火鍋食材店這個賽道吸引了眾多玩家進入,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規模,門店數量在500家以上的品牌有鍋圈食匯、懶熊火鍋、餐爆、火鍋匯、自然讒等,另外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海天味業等知名食品公司也開始進入這個賽道。
  • 如何降低火鍋食材超市經營風險?
    在我國餐飲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現在燒烤作為餐飲市場上極具特色的美食,在各地城市都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今投資火鍋食材加盟開店經營的創業者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那火鍋食材加盟怎麼樣?開店如何降低風險?
  • 火鍋食材超市加盟店應該如何管理?
    對於開過超市的人群來說管理火鍋食材超市應該是輕而易舉,但是並不是人人都開過超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管理,想要管理好一家火鍋食材超市還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下面就讓川小兵來跟大家說說火鍋食材超市加盟店應該如何管理?
  • 自己開一家火鍋食材生鮮超市需要解決哪幾個方面的問題?
    現在很多投資者或創業者都想抓住一個賺錢風口,就是開一家火鍋食材生鮮超市。少數人是行動派,想到就會去做,只是在開店前沒有解決好一些重要的問題,導致後期經營困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開火鍋食材超市需要先解決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呢?
  • 火鍋燒烤食材店 到底可行否?
    火鍋食材店今年火了,身邊有朋友在做,市場盈利客觀,一直想自主開店,也有很多顧慮。我自己也在了解和分析則個行業。其實自春節至今,家庭食材消費持續增長,尤其是疫情發生後,貼近居民區的菜市場和食材店收穫一大波紅利,其中火鍋食材店如雨後春筍般火遍全國各地。
  • 三年內開店近4000家,火鍋食材社區便利店鍋圈食匯跑太快了嗎?
    隨後它開放加盟,連鎖店規模也隨之開始了跳躍式增長:2018年11月全國加盟店數量突破500家;2019年11月,門店總數超過1500家;進入疫情爆發、整個餐飲行業受到重創的2020年,鍋圈食匯的擴張速度不但沒與放緩,反而在7月突破了3600家。門店覆蓋了河南、河北、江蘇、江西、湖北、陝西、上海、北京等地區。
  • 火鍋食材超市實用營銷方法
    火鍋行業一直是市場上投資比較熱門項目。在這種行情下,投資火鍋食材店行業開店可以有較好的收入。現在市場上的火鍋食材品牌在逐漸增多。那麼,投資者在經營火鍋食材加盟店時,怎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店面銷量,獲得更大的發展呢?對這個問題,很多投資者都在關心。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營銷方法。 如果這個區域的大部分品牌都處於一個滯銷狀態,那麼你所經營的品牌又何能一舉帶動這個局域商圈的銷售呢?如果大多品牌都經營良好,那麼你應該果斷的擠進來,跟著大家沾點光。
  • 火鍋食材店開滿大街,你願意下單嗎?
    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冬天來了,人們吃火鍋的熱情也在逐漸升溫,除了到火鍋店吃,以及自熱小火鍋,街頭各種火鍋食材店也給吃貨們帶來新選擇。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南京街頭的火鍋食材超市越開越多,有人覺得這讓「吃火鍋」變得簡單又方便,但也有不少家庭主婦對這類「快餐化」的食材並不感興趣。
  • 明星近期扎堆成都開店,為什麼全都做餐飲?
    據藍鯨財經報導,早在10年前,明星開店就已經是一種風潮,但多數都是經營不過三五年就無奈關閉。 後經雙方溝通,鄭愷方也承認存在部分侵權事實,並發布聲明稱,會第一時間將侵權的部分陳設撤下。
  • 火鍋食材超市擴張,品牌店的底料、醬料、啤酒、奶茶等衍生品大賣...
    杭州日報訊 周三傍晚6時,下城區萬家星城底商一家名為鍋sir的火鍋食材店中,幾位顧客手提灰購物籃在收銀臺前排隊買單,籃子裡裝了各式各樣的火鍋食材:蘸醬、底料、牛肉片、毛肚、蝦滑等等,像打包了一頓火鍋回家。「現在天氣冷了,有時候兩個人懶得做飯就買點食材回家涮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