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關王景賢副縣長帶隊赴清水河縣洽談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

2020-12-18 活力清水河官方號

6月27日,偏關縣政府副縣長王景賢赴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開展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聯合保護工作洽談,老牛灣風景區管理中心主任薛平智、副主任郝建生等隨同考察。

在清水河縣政府會議室,我縣考察組與清水河縣政府副縣長祁俊虎等領導召開座談會。會上我縣老牛灣風景區管理中心主任薛平智介紹了此行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山西省政府樓陽生省長在偏關縣調研交辦任務要求,與清水河縣共商黃河兩岸文化旅遊產業合作大計,深入推動兩縣共有的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聯合保護工作,實現兩縣旅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會議聽取了清水河縣政府辦、文旅局、老牛灣地質公園等單位負責人關於本縣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歷程、發展思路、存在問題及今後打算的匯報。雙方就開展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聯合保護工作和兩個老牛灣景區的跨區域深度合作等相關事宜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

會上,清水河縣政府祁俊虎副縣長表示:偏關縣高度重視文化旅遊事業發展,大力推動旅遊公路和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國際國內大型賽事和旅遊推介活動,偏關老牛灣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提高,偏關縣在發展旅遊方面的政策支持、投資力度和宣傳營銷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清水河縣學習借鑑的地方。當前,清水河縣老牛灣地質公園還是是單純的依賴門票收入,缺乏娛樂體驗收費項目,景區雖然名氣大,但給政府帶來的收入少,清水河縣非常期望與偏關縣老牛灣景區共同合作,未來可以共同投資開發建設索道、玻璃棧道、橋梁等項目,給遊客帶來更多體驗,今後將積極支持兩縣共同加強區域內黃河和長城保護工作。他還希望清水河縣、偏關縣、準格爾旗三方共同合作,共同開發晉蒙黃河峽谷旅遊項目,將三個小景區變成一個一體化大景區。

會上,偏關縣政府副縣長王景賢詳細介紹了我縣旅遊資源優勢、發展思路及發展規劃和前景。他指出:清水河縣與偏關縣地緣相近,人文相親,隔河相望,緊靠長城相依相守,在晉蒙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了兩地相近的語言體系、相同的飲食文化和相通的民俗風情,兩縣官方往來和民間交往十分緊密。黃河、長城是大美中國的靚麗名片、是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符號,我們兩縣共同擁有黃河長城最精華的旅遊資源,有「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的晉陝蒙大峽谷,有內外長城交匯處----壯美的丫角山長城,有相同名字的老牛灣景區,這對於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兩縣都有打造旅遊強縣的共同目標。因此,開展這次座談非常及時、也很有必要,希望今後兩縣能凝聚黃河兩岸合力,積極攜手合作,深入推進跨區域旅遊項目建設,建立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兩縣聯合保護機制,共同研究制定保護方案,實現資源共享、遊客互通、互惠互利、合作共贏,不斷促進兩縣文化旅遊產業繁榮發展。今天的合作必將掀開晉蒙黃河長城風情旅遊帶發展的嶄新一頁,必將對兩縣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崛起產生深遠的影響,非常真誠地歡迎清水河縣領導到偏關考察。

會後,偏關縣人民政府和清水河縣人民政府籤訂了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聯合保護合作協議,整個考察洽談活動卓有成效,達到了預期效果,取得了圓滿成功。

來源:清水河信息中心 偏關你好微信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市傾力打造黃河大峽谷旅遊品牌線路
    人民網呼和浩特6月20日電 6月17日至18日,為講好「黃河故事」,擴大黃河大峽谷的品牌形象,呼和浩特文化旅遊廣電局組織相關媒體及旅行社共同開展黃河大峽谷文旅融合品牌線路踩線活動。清水河縣境內明長城全長150多公裡,本次採線從明長城小元峁段出發,在老牛坡感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帶動紅色旅遊促進全域旅遊,遊青龍洞促進生態旅遊發展,最後探尋老牛灣感受大河奔流的壯麗景觀。紅色文化廣場。感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文化,踩線團一行走進清水河縣老牛坡村。
  • 呼和浩特打造黃河大峽谷旅遊品牌
    為了講好「黃河故事」擴大黃河大峽谷的品牌形象,6月17~18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組織15家媒體記者和旅行社前往清水河縣黃河大峽谷老牛灣景區進行旅遊踩線活動。黃河幾字灣本次踩線活動是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與清水河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共同推出的一條重點文化旅遊線路。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遊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裡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 黃河第一灣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位於清水河縣境西南部的老牛灣鎮,距縣城「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城關鎮56公裡,距塞北名城呼和浩特市160公裡,區域規劃面積196平方公裡。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是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區域內文物古蹟眾多,地質資源豐富,自然、人文景觀皆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長城和黃河在這裡握手,是人文歷史和自然遺蹟的完美融合。
  • 內蒙古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快來打卡
    內蒙古有一個自家的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分別由城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等三灣一谷,而清水河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也是由三灣一谷組成,分別是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即後來改名為太極灣)和楊家川小峽谷,這4處其中的老牛灣、楊家川小峽谷就在老牛灣村,出門可見,城灣和太極灣則在黃河上遊的清水河窯溝鄉和單臺子鄉四座塔村境內
  • 探訪黃河大峽谷的天然盆景——老牛灣,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黃河從這裡入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老牛灣旅遊區由三灣一谷組成,即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及楊家川小峽谷。包子塔灣的黃河九曲十八彎美景盡收眼底,用「斷崖萬仞如削猴,飛鳥不度山石裂」來形容包子塔最合適不過了。
  • 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
    清水河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生活,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逐步形成蒙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人文環境。清水河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古蹟,現代人文景觀,又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僅黃河流域就擁有8大主類旅遊資源的其中5類,31個亞類中的9種,分別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62.5%和29%。
  • 在路上 山西神池偏關自駕遊
    (原標題:在路上 山西神池偏關自駕遊)
  • 兩天時間遊萬家寨、乾坤灣、偏關老牛灣
    第一站、偏關老牛灣7月18日早晨8點30分上楊家峪高速,行程3個小時到達偏關縣城,吃了午飯直接開車來到舉世矚目的【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萬家寨水利樞紐是國家「九五」重點工程,是山西省「引黃入晉」水源龍頭工程。
  • 黃河晉陝大峽谷(遊記)
    黃河是華夏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全長5464公裡,流經9個省(自治區),在內蒙託克託縣河口鎮至山西禹門口段構成了黃河幹流最長的連續峽谷——晉陝大峽谷(也稱秦晉大峽谷)。
  • 黃河太極灣大峽谷旅遊資源概覽
    ——太極灣大峽谷。受一位近十幾年來致力於黃河太極灣大峽谷旅遊開發的朋友委託,搜集、整理、編撰了這篇資源概覽,由於本人歷史知識、學識資歷不夠,資料缺乏,難免掛一漏萬,錯誤百出。並不能客觀反映黃河太極灣大峽谷真實面貌。真誠的希望各位朋友給予批評和指正。
  • 珍愛「偏關」這張名片
    偏關古城城門洞深邃,別有洞天。「雄關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便是前人對偏關的讚譽。黃河流經縣境,像一條玉帶飄拂。她境內長城蜿蜒,明長城再加秦、北魏、北齊長城,總長近500公裡,現保存完好的有126公裡,聞名華夏;現有關7座,堡29座,烽火臺247座,敵臺100座,馬面214座,堪稱「中華長城古堡第一縣」。
  • 黃河大峽谷,草原母親河的九曲十八彎
    黃河流經內蒙古自治區六個盟市,共計830公裡。沿黃河兩岸沙漠浩瀚、草原廣布、峽谷險峻、平原肥沃,有眾多歷史古蹟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旅遊資源豐富。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將黃河晉陝大峽谷評為「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並給出了這樣的評語:黃色的峰戀似凝固的波濤,黃色的波濤似起伏的峰戀,黃河之水在這裡演繹了自然天成的黃河大合唱,盡顯一種蒼涼與渾厚」。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北起準格爾旗薛家灣鎮城坡,南至龍口鎮小佔,水域長達80多公裡,是黃河流域最具特色的峽谷地貌。
  • 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來了,這些地方全民共遊,拿走不謝!
    清水河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生活,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逐步形成蒙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人文環境。清水河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古蹟,現代人文景觀,又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僅黃河流域就擁有8大主類旅遊資源的其中5類,31個亞類中的9種,分別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62.5%和29%。
  • 黃河最美曲線起始點,長城與黃河交匯處,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就在晉陝大峽谷的那一灘。」從地圖上看,在河套地區呈東西走向的黃河,在晉陝大峽谷連續急轉了幾道彎,急轉為南北走向,由鄂爾多斯高原挾勢南下,左帶呂梁,右襟陝北,深切黃土高原之中,形成了令人驚嘆的地質地貌奇觀。
  • 【五穀節】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來了,這些地方全民共遊,拿走不謝!
    清水河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生活,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逐步形成蒙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人文環境。清水河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古蹟,現代人文景觀,又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僅黃河流域就擁有8大主類旅遊資源的其中5類,31個亞類中的9種,分別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62.5%和29%。
  • 偏關:巍巍雄姿,氣吞山河
    偏關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外三關。偏關,位於山西西北邊陲,處於黃河南流入晉的交匯處,號稱「三晉之屏藩」、「晉北之鎖鑰」,也被譽為明代長城軍事體系「活著」的博物館。偏關縣城全景。楊東/攝俯瞰偏關老牛灣黃河與長城握手的地方
  • 從偏關到老牛灣,這條山西旅遊經典線路不容錯過
    從偏關去老牛灣,可以利用半天的時間逛一下偏關縣城。早晨起床發現下雨了,同行的夥伴不想走,而我想去看一下博物館,雨一會兒下一會兒停的,按照導航走了半天,結果偏關的博物館並不存在,只看到文物局的一個院子,意外收穫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路過偏頭關。
  • 打卡黃河大峽谷 到老牛灣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老牛灣位於晉蒙交界處以黃河為界往南是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準格爾旗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這裡是現存的黃河與古長城唯一交匯處>黃河在這裡有一個大回頭形成了一個近360度的大轉彎曲折蜿蜒 風光如畫來到老牛灣必須要打卡的項目就是乘坐遊艇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迎面吹來舒爽的風這感覺太「上頭」了!
  • 坐擁太行山看長城黃河握手,山西四線城市真牛
    老牛灣景區位於山西省和內蒙古的交界處,以黃河為界,南依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黃河從這裡入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是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整個老牛灣旅遊區由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組成。長城和黃河在這裡握手相遇。據說:這裡在明朝時是一座屯兵的城堡,在老牛灣堡緊臨黃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磚砌空心敵樓——望河樓,是偏關著名的風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