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

2020-09-18 活力內蒙古

清水河縣首屆五穀文化旅遊季活動於2020 年9 月15 日拉開帷幕,將持續到10 月15 日,活動主要以農業成果展示、農產品促銷為主,配套舉辦產業論壇、產品展銷、項目籤約、民俗表演、傳統文化展示、觀光旅遊等系列活動,以豐富的內容展現多樣的文化,在全面展示農業成果的同時,更多的提供產業服務和文化產品。

清水河縣位於呼和浩特市南端,東南以明代長城為界,緊鄰山西省偏關縣,是內蒙古自治區向南開放的重要窗口。西臨黃河與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隔河相望。整體位置處於「蒙、晉、陝」經濟技術開發區腹地和「呼、包、鄂」金三角開發區內,縣境內國道,省道、鐵路、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縣域總面積2859平方公裡,屬山地丘陵地貌,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縣內居住著漢、蒙、回、滿等10個民族,總人口為14.7萬。清水河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生活,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逐步形成蒙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人文環境。清水河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古蹟,現代人文景觀,又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僅黃河流域就擁有8大主類旅遊資源的其中5類,31個亞類中的9種,分別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62.5%和29%。境內天然險峻的黃河峽谷、保存較好的明代長城、距今700餘年的黑礬溝古瓷窯遺址群、早期人類文化遺址、草原、林木覆蓋率達60%的生態景觀、創建於抗戰初期的全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以及黃土高原特有的窯洞民居、民俗文化等旅遊資源在自治區內佔有極大的比重,為我縣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主要旅遊資源有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地質遺蹟資源、紅色經典資源、民俗文化資源等。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地處晉、陝、蒙黃河大峽谷的核心地段,峽谷兩岸壁立萬仞,河道中碧波萬頃,河岸上長城聳立,村落中古蹟遍布。這裡是長城、黃河唯一交匯之處,擁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內涵,鬼斧神工削劈的百裡峽谷,上蒼精鑿的閻王鼻子,地質科學內涵深厚,是地質遺蹟景觀的天然博物館,同時也是黃土文化、黃河文化和窯洞文化融匯於一體的特色地質景區,明代護水樓的雄姿,清代伏龍寺的嫋嫋香火,留存至今秀才院落的古色古韻,立體展現了兩千年黃河古文化。

旅遊區距縣城西南60公裡,位於黃河與長城唯一交匯處,是呼和浩特市乃至自治區重要旅遊名牌,也是清水河縣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輻射動力源。規劃區面積196平方公裡,包括25.34平方公裡國家級地質公園。2013年由政府開發建設,完成老牛灣碼頭和35.4公裡旅遊專線建設,對老牛灣66戶古村落進行了保護,建成景區門景主體工程、遊步道棧道、九曲黃河陣、科普影視館、非遺展示館、瓷藝體驗館等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2014年6月創建了自治區級地質公園,2015年8月老牛灣村評為中國傳統古村落,2015年10月創建了國家級地質公園,2016年1月老牛灣村入選全國最美鄉村,2016年11月評為AAAA級景區。

老牛灣旅遊區不僅自然風光迷人,更蘊藏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古碼頭、古棧道、古商業讓老牛灣盡顯黃河文化古韻。騾馱轎婚禮、踢鼓子秧歌、抿豆面、古瓷窯、布藝、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老牛灣黃河民俗文化魅力。海紅果、小香米、石磨豆腐、黃米糕、黃河魚、洞穴蘑菇、有機玉米、莜麵等健康綠色農副產品聞名中外。

為了打造精品景區,讓這個壯美神奇的地方成為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一年四季火起來,老百姓富起來,清水河縣於2017年引進內蒙古聖域旅遊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和建設,5月1日正式託管運營。公司在遵循「景區為形,文化為魂」的經營理念下,圍繞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以峽谷極灣地質奇景為背景,巧妙雜糅神話、信仰、崇拜、歷史等人文,通過各開發區域核心產品塑造,強化各故事篇章的文化氛圍,提升文脈內涵、構建吸引核心,將旅遊區打造「一心一環三區」,即綜合服務中心、水陸旅遊大環線、地質景觀旅遊區、運動探險體驗區、民俗文化體驗區,將旅遊區打造成為生態文化體驗精品旅遊區。讓黃河大峽谷·老牛灣旅遊區,快速躋身國際知名的品牌行列,以品牌護航旅遊區持續健康發展。

老牛灣黃河大峽谷旅遊區被譽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中國最美鄉村之一,擁有世界級的旅遊資源、國家級的地質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長城黃河交匯之處,蒙漢文化交融之地。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不過老牛灣!

老牛坡紅色文化旅遊區

老牛坡位於明長城腳下,是清水河、偏關、平魯兩省三縣的交匯處。是革命聖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和共產國際的重要通道,是晉西北抗日鬥爭的前沿陣地。老牛坡黨支部是抗戰時期內蒙古山西兩地交界地區成立最早的農村黨支部,是晉綏邊區紅色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革命鬥爭發展的一面旗幟。1937年10月,老牛坡村就秘密建立了黨支部,由潘密任支部書記。老牛坡原屬山西省偏關縣管轄,後劃歸清水河縣。這裡溝壑縱橫,地理環境複雜,戰略地位重要,建立黨組織的意義十分重大。

2016年中共清水河縣委決定將老牛坡打造成「兩個一流」的目標,即全區一流的農村基層黨建陣地、全區一流的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實踐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直到2017年6月用短短十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滿足前期培訓的建設任務,建成了老牛坡黨支部舊址(復原)、黨支部展館、紅色文化廣場、長城文化展館、四公主德政碑廣場、北堡村抗戰遺址、北堡革命烈士紀念碑廣場、青龍洞山生態文明建設、精準扶貧展館以及報告廳和學員生活區,並被評為國家AAAA級紅色旅遊景區。

推薦五星級農家樂——冰棠荘園

「冰棠荘園」項目由內蒙古太極灣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於2016年投資3000餘萬元開發建設,總佔地面積約2500畝,包括:休閒旅遊接待區、海紅果種植區、觀光採摘區、禽類養殖區四個特色功能區。其中休閒旅遊接待區(冰棠荘園)投資600萬元,佔地面積40畝,建設面積1100平米,餐廳面積390平米,雅間13間,廚房140平米,石砌窯洞客房26間。其中標間18間,有單獨衛生間。院落約有1000平米,院內建有3A級旅遊廁所,150平米購物商店,建有3000平米停車場。餐廳、客房設計合理、裝修講究,環境良好,衛生達標。主要經營自種自養自產的農家特色飯菜,深受遊客喜愛,自經營以來遊客逐年增加,2019年已接待遊客8萬人,旅遊收入100萬元,淨收入50萬元。帶動10家農戶,15名從業人員,戶均收入3萬元。在開闊的院落內可以舉辦篝火晚會、燒烤、歌唱會等活動。

冰棠荘園環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附屬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活動項目豐富,是理想的休閒度假野營活動的好去處。

巴兔村民俗旅遊聽說也不錯

巴兔村位於渾河畔,渾河亦稱紅河,蒙古語稱烏蘭木倫,古稱中陵水。發源於山西省平魯縣料八山,向東流至鄭家營,轉北經殺虎口入和林格爾縣境,向西北至三十二村,再轉西南經店子、大紅城入清水河縣境,至王桂窯鄉於岔河口匯入黃河。境內流程32餘公裡,河面寬 50~100 米,河道比降 2.28%,集水面積 27253公頃,平均流量 8.28 立方米/秒,最大流量 808 立方米/秒。村周邊無工業汙染,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超過 40%,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適合避暑。

巴兔村獨特的窯洞建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雕刻精美的石圈窯面、剪貼精細的窗花、精飾潔淨的窯內壁、天然平整的石板地,冬暖夏涼賽仙居。紅火熱鬧的社火表演、騾馱花轎的迎娶習俗,以及用當地各色小雜糧加工製作的莜麵、蕎面、豆面、酸米飯、香米粥、油炸糕、滷水豆腐等農家飲食;傳統的農村生產生活用具,手工制瓷、刻石技藝,共同交織出一幅幅樸素、生動、安恬的生活畫面。村內現有農家樂用餐、住宿、接待,歡迎遊客們前去體驗鄉村民俗文化。

高茂泉旅遊文化村值得你一去

高茂泉窯村位於清水河縣宏河鎮南部,全村面積20平方公裡,下轄3個自然村,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氣息濃厚。現有耕地面積10000畝,其中2000畝為自流灌溉農田,8000畝西北旱作五穀雜糧耕地,林地面積14246.3畝,草地面積1824畝。有農業人口355戶982人,常住戶138戶296人。高茂泉窯村東端毗鄰當陽橋水庫,地形南北山坡,東西河谷,渾河流經高茂泉窯村,將民居與農田一分為二,河岸北面民居以東西條狀分布,南邊是2000畝自流灌溉農田,河水與鄉道攜手東西而去,河岸兩邊簇擁著枝繁葉茂的大白楊,景色優美而獨特,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與地理位置優勢,蘊含著巨大的旅遊發展潛力。

2019年1月19日,京東集團與蒙清農業籤署合作協議,京東農場雜糧項目落戶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高茂泉窯村。雙方合作的農場一期面積2000畝,重點合作產品包括小香米、黃豆、黑豆、大紅黍子等優質雜糧。與此同時高茂泉村正在打造休閒旅遊的示範基地。村落北部大片耕地規劃為五穀標準種植示範區、中部為海紅果採摘園,在村落所在地建設民宿、五穀博物館,南部則規劃為有機冷涼蔬菜種植區、科普示範基地及採摘區。遊客進入園區,可參觀五穀標準種植示範區、有機冷涼蔬菜種植區、五穀博物館等,感受現代化科技規模農業的發展;緊接著進入果林或採摘區,進行採摘體驗,實際感受農民收穫之喜悅感與成就感。此外,科普示範基地可與各大中小學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學習機會。

在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下,高茂泉村依託當地民營企業蒙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立志將高茂泉村打造為一個集一、二、三產業於一體的綜合化綠色生態新農村。

1、「新農人」的教育與實訓基地(人才培養基地)

當地民營企業蒙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同市區乃至全國高校合作,建設「雙新(新實踐、新理論)」實訓基地。目前計劃建立可以容納3000名大學生的「雙新」教育與實訓基地。與大學進行合作,大學生在大一、大二在校學習理論知識,大三、大四進入到蒙清教育與實訓基地接受新理論學習和新實踐訓練。

2、「三農」的科研與新技術新裝備實驗應用基地

清水河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接地帶,巖石平緩,黃土覆蓋較厚,縣下轄宏河鎮高茂泉村位於清水河縣西北部,目前,村民大多在地勢平臺開闊處種植小香米、玉米、豆類等農作物,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山坡進行果樹種植。清水河縣屬於呼和浩特下轄縣,距呼和浩特100多公裡路程,市區高校林立、科研機構眾多,這些科研資源完全被高茂泉村利用,通過與自治區及全國區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進行農作物、農村問題研究。高茂泉村可為農作物研究和新技術新裝備實驗應用提供大量的耕地及林地,為農村發展問題研究提供新的典型案例。

3、新農人創業平臺與項目孵化基地

蒙清創優鄉村創客中心成立於2016年,經過幾年的成長與發展,現已成為國家科技部首批培育試點單位星創天地,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家鄉村創客中心。目前,創客中心依託蒙清農業種植基地和綠色有機雜糧精加工基地,建成面積為1500平方米的創客空間,該實體空間集辦公、會議、吃住功能為一體,創客中心內設辦公場地、會議室、洽談室、寬帶、電視等多種現代化設施,高茂泉村依託蒙清旗下的鄉村創優創客中心這一創業服務平臺,為返鄉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

4、主題式的農業休閒旅遊基地

依託蒙清農業,建設休閒旅遊基地、發展觀光農業。「鄉村振興」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引導下,結合當地資源優勢,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與教育、旅遊、科研等相結合,將高茂泉村建設成為一個集科研基地、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孵化基地、休閒旅遊基地於一體的綠色生態新農村。

來源:文旅青城

相關焦點

  • 【首屆五穀文化旅遊季】清水河首屆五穀文化旅遊季活動亮點紛呈
    品五穀雜糧美食,遊覽奇美老牛灣,賞現代田園風光,觀看民俗表演……9月15日,為期一個月的清水河縣首屆五穀文化旅遊季活動盛大啟幕。以五穀文化為媒介,農業成果展示、農產品促銷為主,產業論壇、知識競賽、產品展銷、項目籤約、民俗表演、傳統文化展示、觀光旅遊等系列活動陸續開展,整個活動持續至10月15日。
  • 【文旅】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產品介紹
    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挖掘陶土瓷礦資源,培養陶瓷技藝人才,依託縣第一高級職業中學教學資源和呼和浩特市清職陶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清水河於2016年12月掛牌成立陶瓷科技藝術研究所,集清水河縣磁州窯陶瓷文化挖掘、繼承、發展、創新為一體的中型科研機構。
  • 【首屆五穀文化旅遊季】清水河縣五穀文化科普知識競賽初賽開始啦!快來參加吧!
    在這個美好的季節,我們迎來了清水河縣首屆五穀文化旅遊季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有形式多樣的線下體驗活動,還有線上答題及豐厚的獎品。快來一起參與吧!一、時間:2020年9月16日-9月23日二、活動規則:試題共30題,長按或掃描下方程序碼,填寫詳細信息併線上答題。
  • 【五穀節】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來了,這些地方全民共遊,拿走不謝!
    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即將開幕清水河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生活,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逐步形成蒙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人文環境。清水河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古蹟,現代人文景觀,又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僅黃河流域就擁有8大主類旅遊資源的其中5類,31個亞類中的9種,分別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62.5%和29%。
  • 清水河縣五穀文化旅遊季來了,這些地方全民共遊,拿走不謝!
    清水河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住生活,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進程中,逐步形成蒙漢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人文環境。清水河縣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歷史文化古蹟,現代人文景觀,又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僅黃河流域就擁有8大主類旅遊資源的其中5類,31個亞類中的9種,分別佔全國旅遊資源類型的62.5%和29%。
  • 【五穀文化旅遊季】「星光五穀情,豐收清水河」 2020首屆清水河...
    【五穀文化旅遊季】「星光五穀情,豐收清水河」 2020首屆清水河五穀文化旅遊季之五穀文化趣味知識競… 2020-09-2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土文化】清水河縣地名考
    記得10年前,由於工作關係,我對全縣的地名做了一次統計匯總,順便做了一些分類分析,覺得很有意思,發現地名中蘊含了許多地理人文歷史信息,於是就寫下了《清水河縣地名考》!清水河縣地名考清水河縣地處晉蒙交界,長城腳下,黃河東岸,是歷史上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的過渡地帶,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 偏關王景賢副縣長帶隊赴清水河縣洽談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
    會上我縣老牛灣風景區管理中心主任薛平智介紹了此行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山西省政府樓陽生省長在偏關縣調研交辦任務要求,與清水河縣共商黃河兩岸文化旅遊產業合作大計,深入推動兩縣共有的晉蒙黃河大峽谷、明長城區域聯合保護工作,實現兩縣旅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 【溫馨提示】清水河縣文化旅遊體育局發布中秋節、國慶節出遊提示
    溫馨提示2020年中秋節、國慶節將至,清水河縣文化旅遊體育局提醒廣大遊客:提高安全意識,加強自我防範。各經營單位、廣大遊客要積極遵守旅遊目的地、景區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將疫情風險降到最低。四、提高消費意識、選擇合理的旅遊產品。在選擇旅遊產品線路時,切忌盲目追求低價旅遊,旅遊產品價格和質量是緊密聯繫的。若價格明顯低於旅遊成本,服務質量將難以得到保障,購物和自費項目將伴你左右。建議謹慎選擇旅行社推出會員制、套餐制、年卡制等旅遊產品。五是文明有禮出遊,合理合法維權。
  • 「擁抱生活 回歸自然」清水河縣烏蘭牧騎節假日進景區
    為貫徹落實中央及自治區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精神,做好「六穩」工作,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推動文化和旅遊行業復工復產,拉動文旅消費,提振市場信心,讓人民群眾更好的享受到藝術、文創、非遺文化的魅力,2020年8月13日,清水河縣烏蘭牧騎承辦開展了以「擁抱生活 回歸自然」為主題的2020年呼和浩特市節假日精品演藝、非遺文創走進老牛灣黃河大峽谷,為旅遊區送演出、送服務、送文明,助力旅遊產業發展
  • 【非遺】清水河縣前大井九曲燈遊會
    主要盛行於清水河單臺子鄉前大井村,並對周邊省市旗縣有著較為深遠的引領作用,是有著獨特魅力,集驅災、闢邪、敬神、祈福、村民集會歡度節日於一體,融合了民樂、器樂、美術、手工等多重元素,是清水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 【學習強國報導】《我是共產黨員》——清水河縣城關鎮八龍灣村黨...
    【學習強國報導】《我是共產黨員》——清水河縣城關鎮八龍灣村黨支部書記張鍋扣 2020-10-11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榜樣】清水河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模範(三)
    13.李 秀 清水河縣第一中學、清水河縣婦聯2018年6月任前進村支部委員,10月份任前進村委會主任兼前進村產業指導員,2019年被評為清水河縣最美退伍軍人,2019年8月被評為清水河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2018級第四期「優秀班幹部」。2020年1月27日,賈福鼎同志在疫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自己購買到1060隻口罩免費發放給村民,並同時發放告知書、入戶排查並登記是否有從疫區回來的村民。
  • 內蒙古清水河縣發現一新石器時代古城遺址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5日電(記者柴海亮)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境內發現一處龍山文化時代的古城遺址。它的發現對內蒙古中南部史前城址聚落研究、文明起源以及早期城市形成等諸多重大課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科學資料。
  • 我們傳統文化中所說的「五穀」是哪五穀?你認識幾谷?
    『』五穀『』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但真能弄明白這「五穀」究竟是哪五穀?在現實生活中究竟是什麼?請隨我逐一道來。我們傳統文化講的「五穀」所指的五種穀物,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且存在爭議,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shǔ)、稷(jì)、麥、菽(shū);另一種指麻、黍(shǔ)、稷(jì)、麥、菽(shū)。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 【天氣預報】2020年清水河縣春節期間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2020年清水河縣春節期間天氣預報 2020-01-22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水河縣召開幹部大會 宣布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提名任職決定
    12月10日,清水河縣召開幹部大會,宣布自治區黨委關於清水河縣政府主要領導的提名任職決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常培忠出席會議並講話。清水河縣委書記雲霖瓊主持會議。會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曉明宣讀了自治區黨委決定,提名張科靈同志任清水河縣政府縣長。
  • 【漫畫】「十嚴禁」你想要的清水河縣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
    【漫畫】「十嚴禁」你想要的清水河縣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紀律宣傳在這裡!>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清水河縣融媒體中心
  • 清水河縣百合莊園80戶家中無暖
    11月23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百合莊園小區居民劉先生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說。11月24日,記者來到該小區調查了解情況。在劉先生家,記者感受到由於沒有供熱,屋子裡十分陰冷。劉先生向記者介紹說,自己是去年購買的百合莊園小區的房子,當時交鑰匙時,開發商要求交7250元的配套費,這筆錢包括天然氣初裝費、有線電視安裝費、寬帶入網費等內容。
  • 邛崍驚現五穀廟 見證豐收文化歷史淵源
    「邛崍有一座五穀廟,有上百年歷史,保存的相當完好,這樣專門為豐收祈福的廟宇真少見啊!」「就是!聽說過去每年春耕之時有很多村民前去祈禱風調雨順。」「是真的嗎?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呢,好想去看看這座五穀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