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藍的天空下,秧苗青翠挺直,彩霞一樣的紫雲英一片片地盛開。在稻田之間,一群群鴨子在河溝裡悠閒地划水。不遠處,一群遊客舉著相機……
不知道的人,以為這裡是一個旅遊景點。實際上,這是一個位於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的家庭農場。
這個家庭農場既種水稻,又養鴨子。這裡生產的有機稻鴨米,賣到10元一斤,而一般的香米僅能賣到2.9元一斤。這裡的鴨子叫稻田鴨,2-3斤能賣到268元一隻,而市場上一隻普通2-3斤的肉鴨僅能賣到30元左右。
這是中國60萬家庭農場的一個縮影。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生產組織。截至2018年底,全國家庭農場年銷售農產品總值達1946億元,在登記名錄中的全國家庭農場面積為1.6億畝,71.7%的家庭農場的耕地來自土地租賃。
一
辦一個家庭農場要花多少錢?
生產水稻,農場需要經過整地、購買水稻種子、育秧、插秧、施肥、除草除蟲、收割、乾燥篩選稻穀、碾米、包裝、出售、運輸等流程。
養稻田鴨,要從養殖公司購買鴨苗、培育雛鴨、訓練雛鴨採食,要用尼龍繩在稻田中構建「防逃跑圈」,再在稻田裡開「豐產溝」,裡面充滿水,為鴨子們準備「休閒散養」的空間,同時搭建鴨舍供鴨子「休閒」之後的休息。另外,除了吃蟲子和雜草,一隻鴨子每天要吃掉50-100克稻穀。
家庭農場大量使用農業機械:拖拉機、旋耕機、水田耙、秧苗栽植機、施肥機、地面噴藥機、植保無人機、水泵、穀物聯合收割機和礱穀機。這些農機配齊需要200萬元。雖然國家對農機購買的補貼比例較高(農機費用的90%左右),但一般的農村家庭很難湊齊購買款。
開始生產後花費:在當地僱工2000元/月。一些地方一畝耕地的土地租賃費不少於600元/年,水稻種子一畝約40元、拌種子一畝5-10元,整地+播種約80元一畝。一畝地約需半包尿素化肥75元。耕一畝地油耗約20元、灌溉一畝需50元、收割一畝約70元。一畝糧食作物一年需要的農藥成本從50-500元不等。鴨苗7-8元1隻,建設一個400平米左右的鴨舍,成本大約在15000元左右。農產品生產、銷售出去,需要和物流公司結算農產品快遞費用。
綜合來看,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的一個家庭農場,一年總收入30萬元左右,農產品銷售收入佔到總收入的85%,生態農業旅遊接待費用佔到15%。農場的一年總開支是19萬左右,和農產品生產相關的支出佔35%、農場固定資產建設開支佔24%、農場管理費開支佔21%、農產品快遞物流開支佔20%。
辦一個家庭農場很花錢,那麼目前有什麼農業金融產品可以支持家庭農場呢?
二
有哪些面向家庭農場的信貸產品?
目前已經有一些金融機構開發了面向家庭農場的農業金融產品,幫助農民解決購置農業生產資料、開展農業生產的資金問題。
例如,蘇寧金融的「惠農貸」是專門為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的用於滿足農業生產、銷售的定向貸款。每周惠農貸給農戶的授信金額在800萬元以上。資金主要用於支付農田租金、加工設備、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購置費用。
建行福建省分行的「閩禽貸」,對與福建正大食品有限公司籤訂《肉雞飼養合同書》的家庭農場發放用於肉雞飼養的信用貸款。這是結合農業產業鏈的貸款產品,有明確的還款來源。
山東德州禹城農商銀行的「農資化肥貸」,是為家庭農場主購買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產品提供的一項「無息」貸款業務。這屬於純信用貸款,不用找擔保人,憑藉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等資料即可辦理,當天申請、當天辦結。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桃江建信村鎮銀行的農村貸款產品「三農之友」包含了林權抵押貸款、農戶(商戶)聯保貸款、農業訂單鏈條式貸款、應收帳款抵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和擔保公司保證貸款等多種創新產品。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研發「多享貸」產品,推行「準抵押」信貸模式,接受借款人自有的、不能進行正式抵押登記或不宜變現的資產作為擔保,包括集體土地自建房、蔬菜大棚、豬圈雞舍等,有效解決沒有可抵押房產而難以獲得貸款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工具。金融科技目前已經和消費金融很好地融合,解決服務海量客戶、識別未謀面客戶身份的問題,幫助金融機構在數據少和資信弱的前提下為消費金融客戶提供消費金融服務。
但是金融科技和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農村生產金融融合得還很不充分,雖然目前已經有了一些面向家庭農場的金融產品,但是這些金融產品還比較傳統,缺乏金融科技的支持,所以金融機構在識別農村客戶信用情況、掌握農業生產經營真實情況、預先感知農業風險方面,手段十分匱乏。
三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農村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可以成為家庭農場獲得金融服務的好幫手,我們可以將機器學習、物聯網金融、區塊鏈、知識圖譜等金融科技融入到信用評分、生產情況核實、銷售情況核實、區域農業風險預警等環節,幫助家庭農場在金融機構那裡增信,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識別風險。具體措施如下:
1、線上線下數據融合的農場信用分,構建家庭農場的信用檔案
徵信公司可以匯總各家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信息、公共服務信息(社保、水電、運營商)、農資公司信息(農場採購農資數據、農產品銷售數據),從經營農產品行業、農場本身經營財務、農資消耗情況、貸款信用情況、農場核心人員穩定度等多方面,建立家庭農場畫像系統。
徵信公司和各地家庭農場協會、基層政府合作,建立覆蓋到縣鄉鎮一級的徵信服務站。選拔和經組織推薦可信人員兼職擔任徵信服務代表,標準化收集家庭農場線下信用信息,比如民間借貸線索、鄰裡口碑、政府評價等,線下信用信息和線上信息融合後,通過GBDT、XGBOOST等先進機器學習算法,從成百上千的大數據變量中,得出對於家庭農場的動態信用評分,即農場信用分。如此,金融機構就能夠基於比較全面的數據,更放心的為家庭農場提供生產性貸款融資了。
2、物聯網金融助力核實家庭農場真實經營情況
真實經營情況對於信用評估十分關鍵。家庭農場會使用很多農業科技設備,如精準滴灌器、病蟲害監測器、植保無人機、溫控溼控設備等,和很多農機裝備如拖拉機、施肥機、插秧機、礱穀機等。建議在這些設備上安裝帶有5G和傳感器功能的物聯網晶片。
在植保無人機上安裝高清攝像機,拍攝農場的農作物分布,獲得農作物總體比例和規模。帶有物聯網晶片的農業科技設備儀器,重點監測家庭農場的農產品情況。比如病蟲害監測儀器,除了可以通過生物信息和圖像信息分析病蟲害,還可以通過機器視覺來檢測分析農產品的生產規模,比如該家庭農場到底有多少只鴨子、多少畝水稻?帶有物聯網晶片的收割機可以通過AI算法統計家庭農場一段時間內收割了多少公斤稻穀。
3、區塊鏈農產品預購和溯源助力增信增額
為家庭農場農產品建立可信產品溯源平臺,跟蹤農作物、養殖物的生長。消費者可在區塊鏈上認領、付費預購農產品。如認領預購一隻散養雞,在雞的腳上綁上物聯網晶片,物聯網晶片在區塊鏈上每日每時記錄老母雞的日常狀態,用戶可以通過APP跟蹤這隻雞從家庭農場到用戶餐桌上的全過程。付款通過智能合約完成。區塊鏈溯源可以增強家庭農場產品品牌,增加家庭農場的收入。通過農產品區塊鏈溯源,金融機構也可以實時了解家庭農場的銷售農產品情況,根據銷售情況及時增信增額。
4、農業知識圖譜助力信用風險預警
農業產業鏈較長,病蟲害風險、區域風險、產業風險傳導的特別快,可以基於家庭農場、農資公司、農機公司、農場成員信息,打造農業知識圖譜,建立全鏈條農場風險預警系統,可視化角色之間的生產和結算關係,將農資要素供給價格、農產品價格波動、自然災害、病蟲害威脅和網際網路輿情納入到風險預警系統中,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篩選海量網際網路信息,識別早期風險對相關家庭農場預先預警,如病蟲害、農資公司異常、農場供應鏈異常等。這有助於金融機構對家庭農場信用情況實現預先預警。
本文由「蘇寧財富資訊」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