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在南通|大暑:夏夜難眠,藤椅竹榻芭蕉扇

2021-02-15 江海晚報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今年大暑的具體時間為7月22日23:15:18。

大暑是24節氣的第12個節氣,

也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集自張謇書法

夏季有三伏,今年的大暑恰逢中伏,應該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乾坤大暑似蒸坊,壠熱風炎鳥獸藏。唯有農耕人最古,金黃入屋又田秧。」《七絕·大暑節》形象地描述了酷熱難當的氣候特徵以及農人勞作的辛苦。「小暑接大暑,熱得沒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南通民間的說法就更加直白。酷暑雖難當,美景亦不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大暑時節悶熱、潮溼,是螢火蟲最活躍的季節。「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三候說,只要有綠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見到那忽明忽暗的點點綠光,像天上的星星在閃閃飛舞。「火螢蟲兒夜夜飛,下來吃烏龜。烏龜不長毛,下來吃葡萄。葡萄不開花,下來吃黃瓜。黃瓜不結籽,下來吃果子。果子不甜,下來種田。田耕不動,做你個大頭兒夢!」童趣盎然的本地兒歌,伴隨著過去孩子們度過炎炎夏夜。

孔瑋 攝

從前沒有空調,電風扇也不是家家都該得起的,南通民間過夏就是消暑乘涼,解熱除煩。

清晨,賣豆漿、豆腐腦、粢飯糰的擔子就現身街頭。白天,賣涼粉、熟玉米、鮮果等爽口食物的小販遍布街市。「赤豆棒冰吃哇!奶油棒冰吃哇!」賣者手拿小木塊使勁敲擊著木箱,模仿上海人的叫賣聲不絕於耳;農民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拐兒瓜(黃金瓜)、芝麻梨、蘋果瓜,很受主婦們的歡迎。路上嘴幹了不要緊,商店門口有現成的藿香佩蘭茶,儘飽!

有井的人家自有自便,西瓜往井水裡一浸,吃起來「冰凊人」(凊,讀音「鄭」,意:冷)的;井水煮粯子粥,上頭有一層赯紅的面子,很惹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涼粉,南通人叫「砣粉」。做好的砣粉從大缽頭裡往臺兒板上一倒扣,就是一個高高厚厚的砣粉圓柱。怕蒼蠅叮,上頭還蓋塊紗布。賣的人是用一把有好多的洞眼兒的刨子在砣粉上轉圈兒地刨,刨出來一根根的細絲兒,用醋、麻油,蔥花、蒜茸、榨菜丁、茶幹丁、辣椒醬這些佐料拌好了送到你面前,吃起來瀴(瀴,讀音「印」,意:冷)涼篤篤,夏天最得寵。賣熟玉米一般總在下了晝之後。一身藍印花布打扮的農村少婦,清清爽爽的架子,手上擓(擓,讀音「塊陽去」,意:挎)個拎桶,桶上沰塊溼水巾,邊走邊喊:「熟(讀音「素」)——玉米哎!」好聽的是前頭「熟」的一聲拖得很長,恰如在唱原生態民歌。以前的玉米都是本玉米,穗穗粉嫩。 

大暑篆刻 周筱君

茶葉蛋是煮好了放在拎桶裡,上頭還要弄塊棉墊兒一焐,保溫呀!茶葉蛋一般要到將夜才上街,一直要賣到半夜以後。最精彩的是賣蛋人的叫賣聲。白天街上人多的時候你還不怎麼覺得,到了夜裡路上人少,路燈又不怎麼亮,「五香——茶葉蛋——唉!」悠長的聲音有起有伏,還略帶悽涼,聲音能傳得老遠老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茶葉蛋大概就要算是最好的半夜飯了。

荷塘消夏 錐石國畫

入夜,點心店門口支的是大平底鍋,蔥油炒麵、咖喱炒麵、重油炒麵,香氣四溢,堂吃還送一碗牛肉清湯。糖粥、漿糟、素雞、爊包肉、豆腐腦子、油煠豆腐、桂花酒釀圓子……各式各樣的擔子川流不息,還邊走邊吆喝,聲音是一浪蓋過一浪。賣糖粥的要算最特別,他用一根小鐵棒在竹爿兒上敲,一邊唱順口溜:「篤篤篤,賣糖粥。糖粥甜,不甜不要錢;糖粥香,吃了過長江……」餛飩擔子是搖著銅鈴沿街吆喝。賣烘蕃芋、烘蜜糕、炒白果、油端子、蔥花麻油胡椒五香爛豆的擔子,把南城門口擠得水洩不通。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夏夜難眠,邀上三五老友,一壺「十二兩四」,豬頭佬兒搛搛,長生果兒拈拈,五香螺兒嗍嗍,五香茶葉蛋剝剝,倒也逍遙自在。街頭巷尾撒過井水的地上以及橋頭、城河邊,遍布著消暑乘涼的竹榻、竹椅、藤椅、躺椅、門板、爬兒櫈。儘管空氣中瀰漫著蚊香煨燃的濃味,可手裡還是拿著把搖不停歇的芭蕉扇。扇子兩用:一搧風,二抶(讀音:豁,意:抽打)蚊子。此乃通城夏夜特別的市井風情。

作者系南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資深媒體人,著有《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江蘇·南通市區卷)》《衣胞之地——我的南通州》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今年大暑的具體時間為7月22日23:15:1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螢火蟲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第一侯是說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侯是說大暑時節,天氣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大地猶如一個巨大的蒸籠。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編者

夏日閒放

唐·白居易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

褰裳復岸幘,閒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大暑不暑,五穀不起。

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

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無酷熱,五穀多不結。

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

大暑大雨,百日見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風,秋後熱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願回家煮。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宋]趙昌    寫生蛺蝶圖(局部) 戊戌歲大暑節氣檯曆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大暑處在中伏裡,大暑熱氣猶大也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二十四節氣 大暑
    ​大暑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每年7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應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曆書》記載:「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古書《二十四節氣解》中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足以說明了這個節氣的炎熱程度。
  • 臨博資訊 || 二十四節氣——大暑
    臨博資訊 || 二十四節氣——大暑 2020-07-22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品讀《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26哥說節氣|二十四節氣 之 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 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大暑,炎熱之極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的氣候特徵是高溫酷熱、潮溼多雨、雷暴颱風頻繁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大暑處在中伏裡,大暑熱氣猶大也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大暑
    今天為同學們帶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我國各地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大暑節氣時,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司空見慣,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也多,所以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
  • 大暑三秋近 螢火蟲兒飛 (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今日,大暑。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示意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來了。在我市欒川一些地方,這個時節有過「開刀節」的習俗,大家殺牛宰羊滋補身體。古人在大暑前後還會曝衣曬書、釀造醬醋……近日,記者採訪了我市部分民俗學家,請他們來講講關於大暑的故事。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大暑)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給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
  • 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節氣:大暑
    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大暑大暑7月22日 ,農曆2020年六月初二,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期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等諺語。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大暑」》今日大暑沈癸酉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大暑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 節氣由來  每年的7月22日前後,即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大暑三秋近 螢火蟲兒飛 (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今日,大暑。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示意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來了。在我市欒川一些地方,這個時節有過「開刀節」的習俗,大家殺牛宰羊滋補身體。古人在大暑前後還會曝衣曬書、釀造醬醋……近日,記者採訪了我市部分民俗學家,請他們來講講關於大暑的故事。
  • 我的蜜橙我的家【二十四節氣】大暑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比小暑時節更加炎熱。
  • 濟南頂勝網絡傳媒——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大暑節氣是大熱天,要注意高溫防暑,下面是濟南頂勝網絡傳媒小編整理的二十四節氣大暑節氣的由來,希望大家喜歡。節氣的由來大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令,「暑」是炎熱,「大」是說炎熱的程度。古語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時節的驕陽如烈火,大地上熱氣蒸騰,陰雨時,天氣悶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人們手搖涼扇,頭頂溼毛由,想盡辦法來對付著熱。這種酷暑難耐的日子,前後要持續近一個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