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2021-02-20 本源書苑

[宋]趙昌    寫生蛺蝶圖(局部) 


戊戌歲大暑節氣檯曆


戊戌歲大暑節氣配樂


戊戌年大暑節氣播報

黃帝紀年 四千七百一十五年

 

幹支:戊戌歲己未月丙辰日

 

五運六氣:

主氣:太陰溼土

客氣:厥陰風木

在泉:太陰溼土

中運:火運太過

主運:少宮

客運:太商

 

陽曆

二十四節氣

大暑初候一日

腐草為螢

 

陰曆

六月十一  月宿於心  宵月

月出時間  未時  月落時間  丑時

 

十二次:敦火

  

黃經:120°

 

物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曰:大暑,六月中。

 

初候,腐草為螢。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為明也。《毛詩》曰熠燿宵行,另一種也,形如米蟲,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復原形。

 

二候,土潤溽暑。暑,溽溼也,土之氣潤,故蒸鬱而為溼。暑,俗稱齷齪,熱是也。

 

三候,大雨時行。前候溼暑之氣蒸鬱,今候則大雨時行以退暑也。

 

 

古代風俗(月令)

《呂氏春秋》曰: 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行之是令,是月甘雨三至,三旬二日。季夏行春令,則谷實解落,國多風咳,人乃遷徙;行秋令,則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災,行冬令,則寒氣不時,鷹隼早鷙,四鄙入保。

 

中央,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其蟲,其音,律中黃鐘之宮,其數,其味,其臭,其祀中霤,祭先

 

天子居太廟太室,乘大輅,駕黃騮,載黃旗,衣黃衣,服黃玉,食稷與牛,其器圜以揜

 

【釋文】這個月,土地溼潤,天氣潮熱大雨常常降落,燒掉割下曬乾的野草,灌上雨水,太陽一曬,就象用開水煮一樣,這樣有利於殺死野草。而且可以用它們肥田,改良土壤。

 

實行這些政令,這個月就會下及時雨,除去晦朔,三月中可以有兩天降雨。

 

夏季實行應在春天實行的政令,那麼穀物的籽實就會散落,百姓就會傷風咳嗽,遷移搬家。如果實行應在秋天實行的政令,那麼高地窪地都會出現大水,莊稼就不能成熟,婦女也多有不能生育之災。如果實行應在冬天實行的政令,那麼,寒冷之氣就會不合時地來到,鷹隼等猛禽就會過早地去擊殺飛鳥,四方邊邑的百姓就會為躲避敵寇而逃入城堡。

 

中央於五行屬,於天幹屬戊己,它的主宰之帝是黃帝,佐帝之神是后土,應時的動物是麒麟之類的倮族,相配的聲音是宮音,音律與黃鐘之宮相應。它的數字是,味道是甜味,氣味是香氣,要舉行的祭祀是中霤之祀,祭祀時祭品以心臟為尊

 

天子住在中央明堂的正室,乘坐木質大車,車前駕著黃色的馬,車上插著黃色的繪有龍紋的旗幟,天子穿著黃色的衣服,佩戴著黃色的佩玉,吃的食物是稷和牛,用的器物中間寬大而口斂縮

 

現代民俗

小暑後十五日,鬥柄指未為大暑,天氣特別炎熱,有別於小暑,所以得名。

 

大暑期間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這期間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也最快。」六月不熱,五穀不結「」伏天熱得狠,豐收才有準「,說的都是暑天高溫對田間作物的促生作用。

 

這一時期,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風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種植雙季稻的地區要及時搶收早稻,俗語說:「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適時收割,不僅可減少後期「大雨時行」時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適時栽插晚稻,保證晚稻有足夠的生長期。此時處於生長期的作物正需要大量水分,長江中下遊地區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的形容。

 

暑期伏天,人體消耗也大,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都需預防中暑等暑氣傷害。各地都有許多夏令食品和防暑辦法。北京地區入伏的節令食品為「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山東招遠地區入伏吃水餃膠東東部吃麵條,還有些地方吃黃瓜和煮雞蛋。人們通過這些吃與用的努力,希望能身體健、精神足地度過暑天,以免「苦夏」。

 

【賞荷採蓮】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浴秋水而彌鮮,百節疏通,萬竅玲瓏,隔水盈盈而立,如錦緞出水,素有花中君子之美稱。

 

六月二十四日,相傳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間有賞荷花的習俗。江蘇常熟、通州、吳縣等地,是著名的觀荷之處,觀荷納涼,遊船眾多,景象頗為壯觀。其他地方像河北的雄縣、河南的羅山,則在六月六日起賞荷,仲秋後方始結束。北京什剎海的荷花開得也很繁盛,夏季遊人絡繹不絕。

 

【學蓮】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格高潔,自古以來就被當做廉潔高尚的品質象徵。因此在賞蓮之餘,長者除了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還往往教育小孩子要學習蓮的品格,使之成為廉潔正直之人

 

四時

《黃帝內經》曰:中央生,溼生,土生,甘生,脾生,肉生

 

其在天為,在地為,在體為,在氣為,在藏為。其性靜兼,其德為,其用為,其色為,其化為,其蟲

 

其政為,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其味為,其志為

 

思傷脾,怒勝思,溼傷肉,風勝溼,甘傷脾,酸勝甘。

 

【釋文】充者,土氣充貫於四旁也。靜者,土之性。兼者,土旺四季,兼有寒熱溫涼之四氣也。」濡「,潤也,化生萬物,土之用也。」盈「,充滿也。」倮蟲 「,肉體之蟲,土所生也。」謐「,靜也。雲雨者,在地為土,在天為溼,溼氣上升,而為云為雨也。」動「,不靜也。」動注淫潰「,溼之極也。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二十四節氣之穀雨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相關焦點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大暑處在中伏裡,大暑熱氣猶大也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品讀《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大暑
    今天為同學們帶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我國各地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大暑節氣時,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司空見慣,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也多,所以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創意作業: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一今日大暑,(英文名:Great Heat)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 我的蜜橙我的家【二十四節氣】大暑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進入小暑後,天氣開始炎熱,極易出現高溫高溼的天氣。人們也將迎來高溫、高溼的「桑拿模式」。小暑節氣人們要儘量避免午後高溫時進行戶外活動,多多飲水。飲食方面,大家要多吃消暑祛溼的食物(如綠豆、薏米、苦瓜等),不要食過寒過涼之物,以防將暑溼轉化為寒溼。要預防皮膚過敏,最好少去草叢、樹蔭或潮溼、蚊蟲多的地方。此時節,常在戶外工作人們很容易大汗淋漓,這時體內鹽分和電解質都會大量流失,若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出現頭暈、噁心、乏力等症狀。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其是通過長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總結出的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因此被稱為「太陽曆」。大約從夏朝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遵循二十四節氣從事生產活動,所以其又被稱為「夏曆」。那麼,二十四節氣究竟形成於何時?筆者曾認真研究了炎帝史料,從中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炎帝時代。  上古時代,天人合一。
  • 二十四節氣在南通|大暑:夏夜難眠,藤椅竹榻芭蕉扇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今年大暑的具體時間為7月22日23:15:18。大暑是24節氣的第12個節氣,也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集自張謇書法夏季有三伏,今年的大暑恰逢中伏,應該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乾坤大暑似蒸坊,壠熱風炎鳥獸藏。
  • 大暑節氣已至:大暑是入伏嗎?2019年入伏時間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大暑都覺得溫度非常的炎熱,大暑是入伏嗎?為什麼溫度會這麼高,天氣會這麼炎熱呢?大暑是入伏嗎大暑不是入伏的標誌。大暑節氣是傳統二十四節氣,而入伏是指進入三伏天,入伏一般在大暑節氣前到來,所以,大暑並不是入伏的標誌,大暑是全年中溫度最高的一段時期,到了大暑節氣也接近三伏天中的中伏了。
  • 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而農民兄弟離不開春耕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喜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代表著地球公轉在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位置;地球繞太陽一圈365天,所以每隔15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代表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 科普:二十四節與農曆閏月 - 二十四節氣,閏月 - IT之家
    我注意到了主播在說到閏六月的時候說這個月裡只有一個節氣「立秋」,下一個節氣「處暑」在陰曆七月了,她說這是閏月的一個重要特徵,即閏月的那一個月裡只會有一個節氣,她為什麼會從節氣的角度來解釋閏月呢?我決定以此為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二十四節氣我確實是從心底裡信服,對於我們這不南不北的地方來說,二十四節氣所指出的氣候變化真是太準了。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 悠悠夏日長 大暑夏正濃
    當窗外的知了還在高歌當螢火蟲在夜空中留下點點星光我們迎來了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蒸煮模式」即將開啟你準備好嗎?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農作物生長最快。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2017下半年教資綜合素質熱門考點之二十四節氣
    是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所編創的二十四節氣歌謠,無不展現了古人的智慧,二十四節氣同樣也是教資綜合素質考點之一。優路教師資格證頻道為考生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考生朋友閱讀後對綜合素質考點之二十四節氣能有新的理解!  那麼,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命名的呢?
  • 中國二十四節氣,收藏!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歌
    把24節氣名稱按次序分四組: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節氣中上述八個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曆法四季。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間了。四季八節是24節氣的骨架,也是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個節氣則是骨架上的枝條或肉。枝條或肉的用處是天文四季通向氣象四季的橋梁。我們看立春和春分之間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驚蟄」。這兩個名字描寫了春季上半季的氣象或生物的特徵。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消夏甜食奶香綠豆糕
    大暑,是一年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十二地支中也屬於未月。今年我們會在7月22日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大暑正值勤二伏前後,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高溫和潮溼的天氣是大暑時節最主要的特點,所以防暑降溫成為了大暑最主要的工作。大暑天大家的命都是空調給的,在室外站一會兒就感覺自己在蒸露天桑拿。這一冷一熱的,暑病就找上門來了。據《開寶本草》記載,綠豆味甘、性涼。利於消腫下氣、壓熱解毒。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