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大暑

2021-02-17 文化中國欄目

今天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此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後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並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山東南部地區在今天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裡,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台州椒江人還有在大暑節氣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溼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我國臺灣省在今天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徵。

 

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大暑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身體健康的美好情感,也給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於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溼痺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所謂「天生萬物以養民」。大暑期間,市民應該多吃絲瓜、西蘭花和茄子等當季蔬菜。大暑天氣酷熱,出汗多,脾胃活動相對較差。這時人會感覺比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補脾健胃,益氣補腎作用。多吃淮山一類益氣養陰的食品,可以促進消化,改善腰膝酸軟,使人感到精力旺盛。如果你是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那麼吃南瓜就最好不過。南瓜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血脂。胡蘿蔔、紅棗等紅色食物對心臟還很有益。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吃薑有助於驅除體內寒氣,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薑的時間也有講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宋]趙昌    寫生蛺蝶圖(局部) 戊戌歲大暑節氣檯曆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大暑處在中伏裡,大暑熱氣猶大也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中國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且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二十四節氣大暑圖片大全手繪,小清新大暑手繪插畫圖片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啦,大暑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日,也是預示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到來了,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相信大家應該能理解這個「極」的含義。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十四節氣大暑手繪插畫圖片大全,一起來感受下插畫世界裡的唯美大暑吧!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大暑
    今天為同學們帶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大暑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我國各地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大暑節氣時,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司空見慣,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需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也多,所以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品讀《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大暑六月中》,了解大暑。大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關注觀光君,圖文版內容更精彩......
  • 我的蜜橙我的家【二十四節氣】大暑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比小暑時節更加炎熱。
  •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創意作業: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一今日大暑,(英文名:Great Heat)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 大暑節氣已至:大暑是入伏嗎?2019年入伏時間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大暑都覺得溫度非常的炎熱,大暑是入伏嗎?為什麼溫度會這麼高,天氣會這麼炎熱呢?大暑是入伏嗎大暑不是入伏的標誌。大暑節氣是傳統二十四節氣,而入伏是指進入三伏天,入伏一般在大暑節氣前到來,所以,大暑並不是入伏的標誌,大暑是全年中溫度最高的一段時期,到了大暑節氣也接近三伏天中的中伏了。
  • 二十四節氣在南通|大暑:夏夜難眠,藤椅竹榻芭蕉扇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今年大暑的具體時間為7月22日23:15:18。大暑是24節氣的第12個節氣,也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集自張謇書法夏季有三伏,今年的大暑恰逢中伏,應該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乾坤大暑似蒸坊,壠熱風炎鳥獸藏。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其是通過長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總結出的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因此被稱為「太陽曆」。大約從夏朝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遵循二十四節氣從事生產活動,所以其又被稱為「夏曆」。那麼,二十四節氣究竟形成於何時?筆者曾認真研究了炎帝史料,從中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炎帝時代。  上古時代,天人合一。
  • 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而農民兄弟離不開春耕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喜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代表著地球公轉在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位置;地球繞太陽一圈365天,所以每隔15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代表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進入小暑後,天氣開始炎熱,極易出現高溫高溼的天氣。人們也將迎來高溫、高溼的「桑拿模式」。小暑節氣人們要儘量避免午後高溫時進行戶外活動,多多飲水。
  • 中國二十四節氣,收藏!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歌
    把24節氣名稱按次序分四組: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節氣中上述八個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曆法四季。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間了。四季八節是24節氣的骨架,也是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個節氣則是骨架上的枝條或肉。枝條或肉的用處是天文四季通向氣象四季的橋梁。我們看立春和春分之間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驚蟄」。這兩個名字描寫了春季上半季的氣象或生物的特徵。
  • 二十四節氣小知識
    二十四節氣小知識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何處?   一些學者研究發現,二十四節氣最初起源於北緯35°附近的黃河流域。這裡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適宜耕作。許多記載節氣的文獻也多出於以西安、洛陽為中心的地區。
  • 大暑小暑是什麼意思?2019年大暑節氣時間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2019年大暑小暑是什麼意思?2019年7月23日10時50分,正式迎來大暑節氣,這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一年裡最熱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想知道大暑和小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 公元2016年二十四節氣表
    二十四節氣查詢公元2016年二十四節氣表立春2016年2月4日 17:46:00雨水2016年2月19日 13:33:41驚蟄2016年
  • 二十四節氣詩書——小暑
    小暑 7月6日子時(23-1點)  小暑,直接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標誌是:出梅、入伏。出梅指江南梅雨季結束;入伏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天。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