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海珀外灘,作為綠地外灘中心的住宅產品,進入面市前的倒計時。
判斷豪宅價值有多種維度,對稀缺資源的佔有、難以替代的地段以及對產品的極致鍛造等等。但如果要成為劃時代的標杆作品,還需加上眾望所歸的影響力和獨一無二的文化氣質。
一個以外灘命名的項目,外灘是當之無愧的價值硬核。一個個時代的傳奇在外灘輪番上演,歷史數次用這片土地上的經典建築證明提煉出了屬於外灘的獨有精神。
2019年2月,綠地集團收購董家渡13、15號地塊,開發超級綜合體綠地外灘中心。這是外灘最後一塊大規模待開發土地,位於董家渡金融聚集帶,與陸家嘴中心隔江而望。
駕車15分鐘內可以抵達人民廣場、淮海路、南京西路、新天地、徐家匯等上海最核心商圈。項目周邊還有「一橋三隧」,其中,「一橋」為南浦大橋,「三隧」為復興東路隧道、人民路隧道、延安東路隧道。軌道交通方面,9號線跟項目地下一層無縫對接;通過項目自帶文化長廊步行300米即可到達4號線南浦大橋站。
綠地外灘中心佔地面積12.6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包含46萬超高層地標及高端企業總部辦公樓、8萬地上9萬地下商業體、12.6萬高端公寓(綠地海珀外灘),約4.2萬的奢華七星級酒店和近5萬平米的公共綠化堤。
其中,總部辦公區中國人保等500強巨頭已率先籤約入駐。項目內的保護建築——商船會館及董家渡天主堂修繕工作已啟動,新舊共生,彰顯滬上風華底蘊。四棟超甲級高層,由1棟約300米超高層、1棟約240米次高層、2棟約150米雙塔組成,刷新外灘天際線。
綠地外灘中心的住宅——綠地·海珀外灘,共有8棟,分兩期開發,全部為高層板式。首推I地塊,共三棟可售,目前首層主體結構已基本完成。
作為外灘百年文化的封面作品,綠地海珀外灘誠邀國際一線團隊,以世界級建築理念匠心築造全球臻貴人居典範。採用ART-DECO風格的繁複圖案,以及西方各國的建築立面線條,體現外灘延續「包容、精緻、高貴」的文化脈絡。
住宅底樓做了5.5M挑高,無牆體設計讓業主可以隨時進入戶外四大私屬花園(菡泉、繁蔭、挽晴、茗楓)。而二樓的標準宅層將層高做到3.6米,實屬罕見。三層地下室作為機動停車庫,為業主提供了1:1.8車位配比,且均設有入戶大堂。
住宅外立面通過精心選材,採用27mm特質鋼化玻璃,比普通12-15mm的高出一倍,打破傳統玻璃幕牆在降噪、耗熱、隔溫方面的劣勢,造價比石材貴2倍,加上石材自身吸光,在最大程度降低光汙染的同時,更能保護業主的私密度。
別有洞天的私密會所入口景觀,凸顯「蟄居」的最高理想境界;變化莫測的景牆模式,給人視覺上的衝擊。功能化酒店式景觀長廊,變幻莫測的掛落格柵形式,使歸家成為一種尊貴的想像。中心鏡面水景極簡、現代,將物境、情境、意境融為一體,營造一種極強的空間精神和意境的氛圍。
極具特色的中心景牆,收藏義大利殿堂級人物卡洛·斯卡帕設計手法致敬經典。景牆作為水的源頭,源源不斷地將浦江之水收入囊中,匯入中心水景。水融注而內氣融聚,攬風聚水,風水極佳。
注重住宅、人、環境的和諧共生,全區規劃以場地適宜性、通風和聲環境規劃為基礎,科學組織種植降噪植物,利用地形降低社區外圍和內部活動噪音幹擾,創造社區靜謐空間感受。
萬物皆可互聯的時代,科技智能與房地產業雙向賦能。一個個智能場景落地,為頂豪圈層尊享極致生活體驗帶來更多可能。
作為綠地四維產品體系「綠健百科」(綠:綠色環保,健:健康頤養,百:建造持久,科:科技智能)的範本住宅,綠地海珀外灘包含全屋智控、全域智聯、全區智防、全境智康等4大技術體系,以及16大技術要點、100餘項技術措施,打造具有市場引領性的綠地「全屋智能雲」。
科技宅引入了華為HiLink技術,實施綠地A+B計劃。
A計劃是當下主流模式,為傳統智能家居控制。B計劃則是在A計劃基礎上,可由客戶進行DIY設置,在華為商城購買智能商品接入家庭控制系統:如語音音響、智能咖啡機等。
當上海外灘金融復興勢不可擋,綠地集團以悠久的海派文化為基底,努力完成一次上海高端人居的時代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