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內燈火通明,維護工人忙碌檢查……12月21日,在杭紹臺高速公路通車之際,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的大盤山隧道內,該工程管理方正在為次日的通車做最後準備。
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的大盤山隧道被譽為「華東第一隧」,這條長達8635米的隧道進口位於紹興市新昌縣,出口位於台州市天台縣,是目前華東地區最長的公路隧道,也是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項目的控制性工程。
一路驅車,來到位於天台縣的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街頭互通入口,從該收費站向北駛去,大盤山隧道不久便映入眼帘。看著已順利通過完工驗收的隧道,負責工程管理的元合建設黨支部書記郭安不禁感嘆,「華東第一隧」的開建之路真是困難重重。
由於大盤山隧道地處低山丘陵區,山巒起伏、溝谷狹窄、地形複雜,如何開鑿成了擺在施工方面前的第一道難關。「該隧道長度較長、斷層較多、地熱也較高,施工時內部溫度超過40℃,工人施工十分不易。」郭安介紹,為解決隧道內散熱通風難的問題,施工時特意在隧道內打下了深268米和290米的豎井。
同時,該工程還不惜投資1億元左右,新建了全長1.5公裡的斜井。「當時我們花了一星期多才找到合適打井的點,雖然耗費較多,但這擴大了施工的工作面,實現了兩頭開挖,整個工期也縮短了三分之一左右。」郭安說。
施工技術難度大、工程量大、工期緊……為保證如期完工,施工方還運用「機器換人、自動化減人」等多種辦法。「我們一開始就買了兩臺單價9000萬元的三臂鑿巖機,利用機械化的便利,減少了三四十人的人力投入,也為其他需要工人的施工處騰出了人手。」郭安說。
自2017年7月進洞施工以來,大盤山隧道的建設工人們每天三班倒連軸轉,開足馬力施工,與時間賽跑,跑出了加速度。隨著大盤山隧道順利通過完工驗收,阻礙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完工的最後一個卡點也隨之解決。
「杭紹臺高速公路台州段可以說是一個『山區高速』,工程的橋隧比高達80%,其中共有11座隧道,大盤山隧道是裡面最難建的。」元合建設常務副總經理楊學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