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濛濛》改編自瓊瑤小說《煙雨濛濛》,2001年播出,它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陸家為主線,講述了兩代人的愛恨情仇。同時《情深深雨濛濛》是根據1986年秦漢,劉雪華等主演的《煙雨濛濛》翻拍的。從《煙雨濛濛》到《情深深雨濛濛》,故事的背景也從臺北轉移到了上海,整部劇既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又有細膩纏綿的愛情故事,還穿插了戰爭的大場面以及一些喜劇元素,讓人淚中有笑。
「一場鞭撻,引來一世恩仇」,不管是《煙雨濛濛》還是《情深深雨濛濛》都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這兩版電視劇在整體的故事情節上沒有很大的差別,比如一些小細節,甚至是臺詞,有些情節都是一樣的。但《煙雨濛濛》更接近於原著,而《情深深雨濛濛》更符合我們現在的審美觀點。《煙雨濛濛》的結局太過於悲慘,就比如說如萍的結局。
如萍一直都是一個乖乖女,更是一個痴情於書桓的女子,長相甜美可人,性格溫柔體貼,更是家長眼中引以為豪的女兒。當陸家發生大變故的時候,雪姨串通魏光雄的事情敗露,雪姨被陸振華關了起來,而如萍出於不忍心把雪姨給放走之後,被陸振華怪罪,再想到自己一直得不到書桓,而想不開要自殺,但兩版如萍的自殺結果卻大不相同,一個死的決絕,一個卻幹了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
在《煙雨濛濛》中,如萍放走雪姨之後,被陸振華怪罪,如萍想不開,在想到自己對書桓的真心一直得不到回應的時候,更是傷心欲絕。給書桓寫了一封長篇幅的信,信中寫了自己與書桓的點點滴滴,以及對現在生活的絕望。然後把信寄給了書桓,接著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裡,槍抵太陽穴,開槍自殺了。陸振華也因為如萍的自殺徹底崩潰。陸家的槍都是用來打敵人的,現在卻打死了自己人。
在《情深深雨濛濛》中,同樣的故事背景,在事情發生之後,如萍向陸振華懺悔,想要陸振華拿槍打死自己,陸振華已經經歷了雪姨的背叛,怎能捨得打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呢,但是如萍自己過意不去,寫了一封給家人的信,拿著槍走了,本想去和書桓有美好回憶的富春湖了結自己的一生,但在路上碰見了遊行的隊伍,戰爭爆發,正在動員人們加入戰爭,誓死保衛祖國。而如萍也趁此機會加入到了戰爭當中,成為了抗戰的一份子。
《煙雨濛濛》中的如萍死的很決絕,也甚是可憐,在把寫給書桓的信寄出去之後,沒有見任何人就在自己的房間裡舉槍自殺了。《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如萍在遇見遊行的隊伍時,結束了自殺的念頭,投身到了抗戰中,最後和杜飛也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這顯然是瓊瑤在改編劇情上的一種升華,以當時社會為背景,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勵志的情節。